-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毯下塵土》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地毯下塵土》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地毯下的塵土》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本單元所選的四篇童話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在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前提下,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受到教育。課程標準里提到“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地毯下的塵土》這篇童話通過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塑造了一個勤勞能干、誠實善良的童話形象,并且通過童話故事的講述告訴我們一個誠實、善良、勤勞的人是一定會有回報的,從而讓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在學習這篇童話時,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分析米妮形象,學會通過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我把它稱之為知識目標。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課堂的口語表達能力,我把它稱之為能力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故事深意,學習主人公的優秀品質
二、說教法
《地毯下的塵土》是一篇充滿浪漫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話作品。本文的故事情節不復雜,內容也比較簡單,人物形象也并不難分析。且語文課程標準里提到:“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本課的教學設計著眼于1課時的時間內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通過老師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說學法
學習這篇文章要用朗讀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并在分析人物形象和口語鍛煉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使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這就是人的美德。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多媒體教學)
四、說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引
1、情景設計
放映《白雪公主》的幻燈片。
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它的體裁學生:童話(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放映幻燈片)
回顧上學期學到的〈〈犟龜〉〉等童話作品,并回顧童話的特點。
明確: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幻燈片)
引入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等人物。明確白雪公主之所以得到小矮人們的幫助,是因為她的善良、純潔。并讓學生表達“你最欣賞你的同學、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質?”從而調動課堂氣氛的活躍。
2、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欣賞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現在我們將有機會走近十二個小矮人的世界,去看一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童話故事。
3、書寫標題:地毯下的塵土
作者:莫德·林賽,美國作家。(幻燈片)
(二)誦讀活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向地毯下的塵土,去探詢那里發生的故事。分角色朗讀全文。明確重點字詞的讀音及解釋:被褥真摯蔥蘢眷顧津津有味(幻燈片)
(三)品析課文
(1)朗讀結束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敢想敢說,不人云亦云)
明確:米妮是一個勤勞能干、善良誠實的好孩子。(幻燈片)
(2)問題探究:
a找出文中描寫米妮勤勞能干的語句
提示:①父親去世早,米妮從小就幫助母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像一只新的發夾一樣光鮮。洗盤子,擦地板,把家弄得漂漂亮亮的
②自己出去找工作,來到了樹林中的小屋。等她的手一暖和過來,她就開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盤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爐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著火爐擺成一個半圓——動作描寫(幻燈片)
b找出文中描寫米妮善良誠實的語句
“米妮把臉……塵土!”它寫出了米妮的誠實——心理描寫(幻燈片)
教師進一步引導:誰能說一說這些描寫是什么角度進行描寫的?
明確:正面描寫。(學生回答)(幻燈片)鼓勵,并引導除了正面描寫還有什么描寫?
明確:側面描寫。例子?(幻燈片)
明確:小矮人非常“高興和吃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晚上小矮人們回家來了,他們發現爐子里的火燒得紅紅的,桌上一桌熱氣騰騰的晚飯正等著他們。
“那位小姑娘,”星星們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樣敞亮。”
以上這些都是從側面描寫小姑娘的勤勞能干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放映幻燈片)
(四)交流探討
(1)童話題目是“地毯下的塵土”,可地毯下的塵土卻在課文較后面才出現,換成“勤勞的米妮”或“誠實的米妮”行嗎?
解惑:《地毯下的塵土》這個題目很有深意,耐人尋味。從題目上一點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說明什么。通讀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塵土”是課文所講故事的關鍵點,它暗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小姑娘米妮自覺主動地打掃地毯下的塵土,是表現米妮誠實的一個重要情節,也是揭示作品主題的一個主要內容。
(2)米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解惑:一個誠實、善良、勤勞的人是一定會有回報的,故事還告訴讀者要養成“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習慣。
(五)課堂口語練習
米妮,我想對你說
(鼓勵學生勇于解剖自己,認識自己的不足,力爭不斷完善自己,既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認識!)
《地毯下塵土》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內容:《地毯下的塵土》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這篇童話通過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塑造了一個勤勞能干、誠實善良的小姑娘形象,并且通過童話故事的講述告訴我們一個誠實、善良、勤勞的人是一定會有回報的,從而讓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2.說聯系:這篇童話為本單元的第二篇,是緊承上一課《駱駝尋寶記》的又一篇充滿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話作品,對兒童很有教育意義。
《課程標準》里提到“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3.教材處理:這篇課文比較長,按教參要求一課時完成,如不事先預習,教學顯得過于倉促,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做了充分預習,要求學生課下借助工具書和相關輔助用書進行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詞、熟讀課文、理清情節等。
學生在課前認真、充分地預習本文學習內容,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也是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自主學習的具體措施。
4.說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⑴、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夠找出文中對米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進而學會分析米妮形象
⑵、知道米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⑶、通過觀看視頻能運用動作描寫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學會分析米妮的形象及這篇童話的意義
教學難點:課文標題與內容的關系及小姑娘米妮兩次觀望窗外的風景說明了什么
二、說教法
《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本著啟發式原則,通過問答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可采用問答法;對人物形象的歸納可采用討論法。《地毯下的塵土》是一篇充滿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話作品。本文的故事情節不復雜,內容也比較簡單,人物形象分析也并不難。且《語文課程標準》里提到:“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三、說學法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學習任務最終還是要落到學生身上,因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程標準》的理念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要反復朗讀和默讀,理清作品的思路,領會文章的內涵,并對其表現手法有意識地加以學習和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等學習方法。《課程標準》里提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獨立獲得一些知識,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將使他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并能夠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組織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內容富有教育意義,課文通過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畫了一個誠實、善良、勤勞、懂禮貌、樂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本文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非常獨到細致,要在教學中通過朗讀來認真品味、弄清楚這些描寫的好處,并在作文中學會運用這些寫法。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采取的是“預習檢測——激趣導入——整體感知——討論交流——拓展延伸——達標檢測”的教學思路,安排一課時來完成教學。
(一)第一步——預習檢測
在課前我讓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字詞進行了預習,所以在學習新課前要檢測一下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要求初中生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其中生字詞,初一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學好字詞是初一教學任務的重點)
具體做法:在這一部分我采取了對學生分層次考察的做法,也就是每組中1號2號的學生能用教師出示的幾個詞語造句;3號4號的同學能說出書下注解中詞語的含義;5號6號同學會寫出書中涉及的詞語
第二步——激趣導入
多媒體出示以下十個詞語:
同情自律責任友誼工作勇氣堅韌誠實信仰忠誠
1、以上這十個詞語中,你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個,為什么?
初一的學生對這幾個詞語并不陌生,而且對這幾個詞語會有自己的理解能夠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
2、介紹《美德書》。其實,這十個詞語被認為是人類本性中永久不變的最基本的十大美德。
有一本書專門講述了這十大美德,這本書就叫《美德書》,該書里面收集了許多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書厚近800頁,目前該書已經重印了40多次,世界十幾種主要語言都已經有了譯本,并被改編成了電視片。
3、書寫標題及作者地毯下的塵土莫德.林賽美國
通過創設這一環節激發同學們學習課文的欲望并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4、出示本文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⑴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夠找出文中對米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進而學會分析米妮形象
⑵知道米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⑶通過觀看視頻能運用動作描寫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學會分析米妮的形象及這篇通話的意義
教學難點:課文標題與內容的關系及小姑娘米妮兩次觀望窗外的風景說明了什么
第三步——整體感知。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內容。《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可以說,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幾乎是所有的課文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前提。主要教學步驟如下:給學生5分鐘時間精讀課文,可以按照教師給出的溫馨提示來說,最后增加難度,用一句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設計意圖:能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初一學生的基本能力,要在不同的課文中反復強化,用梯度式練習可以逐步提高學生能力。)
第四步——探究討論。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六個小題
1、你認為米妮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段落或句子看出來的?(溫馨提示: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回答問題時要注意條理。用上這樣的句式:“她是個____的孩子,文中第__段這樣寫道:xxx”)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2、課文中描寫米妮勤勞能干的句子很多,找出句子并加以體會,并指出哪些寫是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描寫?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學生會說出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描寫方法進而引導啟發什么是正面描寫?什么是側面描寫?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七年級上學期我們學過的古文《陌上桑》中為表現采桑女羅敷的美貌,作者先運用了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對羅敷進行正面描寫:“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接下來作者運用了傳神的側面描寫,使得羅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現:“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樣的側面描寫,巧妙地烘托了羅敷的美貌。通過這樣的引發聯想學生更加深了對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理解。
3、文中兩次寫到小姑娘米妮觀望窗外的風景,意在說明什么?
4、課文的標題為“地毯下的塵土”,它與課文內容有什么關系?試為課文另擬一個標題,并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
3題和4題是本課的難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難度,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的時候,當學生理解不太好的時候我會適時介入,啟發引導學生對這兩道題的理解。
5、本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想一想我們除了本文說的美德外,還有哪些美德我們要具備?
設計意圖:讓學生正式的總結
6、講一講你所知道的古代誠信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和信息。此環節鍛煉學生搜集信息資料的能力)
第五步——拓展延伸。
在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因為本課重點學習了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為了學以致用,我讓學生觀看一段科比投籃的視頻,讓他們運用動作描寫寫一段投籃的過程,學生只要認真觀看,寫一小段話應該不是特別難。寫完后學生朗讀點評。
最后教師小結:本課我們通過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學到了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寫和行動描寫,都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希望同學們把這種寫法運用到以后的日常寫作中去。
第六步——達標測評
為了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我利用本節課的最后五分鐘進行達標測評,在這個環節對于習題的設計我也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此在習題的設計上也體現了層次化。具體做法是:給學生三分鐘時間獨立做題,之后教師抽號檢查。
本節課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讓給了學生,把課堂的舞臺還給了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讓他們演繹課堂的精彩。
《地毯下塵土》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說內容:《地毯下的塵土》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這篇童話通過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塑造了一個勤勞能干、誠實善良的小姑娘形象,并且通過童話故事的講述告訴我們一個誠實、善良、勤勞的人是一定會有回報的,從而讓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2.說聯系:這篇童話為本單元的第二篇,是緊承上一課《駱駝尋寶記》的又一篇充滿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話作品,對兒童很有教育意義。
《課程標準》里提到&ldqu;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3.教材處理:這篇課文比較長,按教參要求一課時完成,如不事先預習,教學顯得過于倉促,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做了充分預習,要求學生課下借助工具書和相關輔助用書進行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詞、熟讀課文、理清情節等。
學生在課前認真、充分地預習本文學習內容,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也是讓學生變&ldqu;要我學&rdqu;為&ldqu;我要學&rdqu;的自主學習的具體措施。
4.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⑴、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夠找出文中對米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進而學會分析米妮形象
⑵、知道米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⑶、通過觀看視頻能運用動作描寫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學會分析米妮的形象及這篇童話的意義
教學難點:課文標題與內容的關系及小姑娘米妮兩次觀望窗外的風景說明了什么
二、說教法
《課程標準》指出:&ldqu;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rdqu;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本著啟發式原則,通過問答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可采用問答法;對人物形象的歸納可采用討論法。《地毯下的塵土》是一篇充滿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話作品。本文的故事情節不復雜,內容也比較簡單,人物形象分析也并不難。且《語文課程標準》里提到:&ldqu;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三、說學法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學習任務最終還是要落到學生身上,因為&ldqu;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rdqu;。《課程標準》的理念是&ldqu;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rdqu;,因此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要反復朗讀和默讀,理清作品的思路,領會的內涵,并對其表現手法有意識地加以學習和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等學習方法。《課程標準》里提到&ldqu;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獨立獲得一些知識,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將使他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并能夠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組織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rdqu;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內容富有教育意義,課文通過米妮出去找工作的故事,刻畫了一個誠實、善良、勤勞、懂禮貌、樂于助人的小姑娘的形象,本文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非常獨到細致,要在教學中通過朗讀來認真品味、弄清楚這些描寫的好處,并在作文中學會運用這些寫法。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采取的是&ldqu;預習檢測‐‐激趣導入‐‐整體感知‐‐討論交流‐‐拓展延伸‐‐達標檢測&rdqu;的教學思路,安排一課時來完成教學。
(一)第一步‐‐預習檢測
在課前我讓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字詞進行了預習,所以在學習新課前要檢測一下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要求初中生累計認識常用漢字 3500 個左右,其中 3000 個左右會寫。其中生字詞,初一就占了 很大一部分,因此學好字詞是初一教學任務的重點)
具體做法:在這一部分我采取了對學生分層次考察的做法,也就是每組中1號2號的學生能用教師出示的幾個詞語造句;3號4號的同學能說出書下注解中詞語的含義;5號6號同學會寫出書中涉及的詞語
第二步‐‐激趣導入
多媒體出示以下十個詞語:
同情 自律 責任 友誼 工作 勇氣 堅韌 誠實 信仰 忠誠
1、以上這十個詞語中,你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個,為什么?
初一的學生對這幾個詞語并不陌生,而且對這幾個詞語會有自己的理解能夠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
2、介紹《美德書》。其實,這十個詞語被認為是人類本性中永久不變的最基本的十大美德。
有一本書專門講述了這十大美德,這本書就叫《美德書》,該書里面收集了許多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如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書厚近800頁,目前該書已經重印了40多次,世界十幾種主要語言都已經有了譯本,并被改編成了電視片。
3、書寫標題及作者 地毯下的塵土 莫德.林賽 美國
通過創設這一環節激發同學們學習課文的欲望并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4、出示本文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⑴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夠找出文中對米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進而學會分析米妮形象
⑵知道米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⑶通過觀看視頻能運用動作描寫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學會分析米妮的形象及這篇通話的意義
教學難點:課文標題與內容的關系及小姑娘米妮兩次觀望窗外的風景說明了什么
第三步‐‐整體感知。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內容。《課程標準》指出:&ldqu;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rdqu;。可以說,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幾乎是所有的課文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前提。主要教學步驟如下:給學生5分鐘時間精讀課文,可以按照教師給出的溫馨提示來說,最后增加難度,用一句話概括出的`主要內容。(設計意圖:能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初一學生的基本能力,要在不同的課文中反復強化,用梯度式練習可以逐步提高學生能力。)
第四步‐‐探究討論。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六個小題
1、你認為米妮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段落或句子看出來的?(溫馨提示: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回答問題時要注意條理。用上這樣的句式:&ldqu;她是個____的孩子,文中第__段這樣寫道:_____&rdqu;)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ldqu;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rdqu;
2、課文中描寫米妮勤勞能干的句子很多,找出句子并加以體會,并指出哪些寫是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描寫?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學生會說出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等描寫方法進而引導啟發什么是正面描寫?什么是側面描寫?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七年級上學期我們學過的古文《陌上桑》中為表現采桑女羅敷的美貌,作者先運用了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對羅敷進行正面描寫:&ldqu;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rdqu;接下來作者運用了傳神的側面描寫,使得羅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現:&ldqu;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rdqu;這樣的側面描寫,巧妙地烘托了羅敷的美貌。通過這樣的引發聯想學生更加深了對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理解。
3、文中兩次寫到小姑娘米妮觀望窗外的風景,意在說明什么?
4、課文的標題為&ldqu;地毯下的塵土&rdqu;,它與課文內容有什么關系?試為課文另擬一個標題,并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
3題和4題是本課的難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難度,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的時候,當學生理解不太好的時候我會適時介入,啟發引導學生對這兩道題的理解。
5、本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想一想我們除了本文說的美德外,還有哪些美德我們要具備?
設計意圖:讓學生正式的總結
6、講一講你所知道的古代誠信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和信息。此環節鍛煉學生搜集信息資料的能力)
第五步‐‐拓展延伸。
在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因為本課重點學習了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為了學以致用,我讓學生觀看一段科比投籃的視頻,讓他們運用動作描寫寫一段投籃的過程,學生只要認真觀看,寫一小段話應該不是特別難。寫完后學生朗讀點評。
最后教師小結:本課我們通過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學到了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寫和行動描寫,都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希望同學們把這種寫法運用到以后的日常寫作中去。
第六步‐‐達標測評
為了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我利用本節課的最后五分鐘進行達標測評,在這個環節對于習題的設計我也考慮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此在習題的設計上也體現了層次化。具體做法是:給學生三分鐘時間獨立做題,之后教師抽號檢查。
本節課我本著以&ldqu;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rdqu;的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讓給了學生,把課堂的舞臺還給了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讓他們演繹課堂的精彩。
【《地毯下塵土》說課稿】相關文章:
夢到塵土是04-15
夢見塵土,土灰09-11
黃土之夢到塵土01-04
周公解夢之塵土11-16
夢見地毯06-25
夢見紅色的地毯05-11
形容地毯的句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