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物理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4-25 18:20:43
  • 相關推薦
有關物理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物理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物理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規律,動力學又是經典力學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熱學、電學等其它部分知識所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牛頓第二定律是__的中心內容,更是__的教學重點。為了使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的認識自然、和諧,本節之前的“運動狀態的改變”就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使學生對第一定律的認識得到強化;啟下,即是通過實例的分析使學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本節教材是在前一節的基礎上借助電腦通過實驗分析,再進行歸納后總結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關系的牛頓第二定律。由實驗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是我們認識客觀規律的重要方法。由于本實驗涉及到三個變量:a、m、F,因此我們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進行研究:先確定物體的質量,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確定力,研究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在以后學習氣體的狀態變化規律,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金屬導體的電阻等內容中都用到了這一方法?刂谱兞糠ㄒ彩俏覀冄芯孔匀、社會問題的常用方法。通過教學,使學生學習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的兩種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圖象法,了解圖象法處理數據的優點:直觀、減小誤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圖象的變換,從a-m圖(曲線)變到a-1/m圖(直線),在驗證玻-馬定律中也用了這種方法。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知道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不全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實驗結論及定律的內容和意義,重點在于要讓學生知道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結論時用了什么樣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在實驗過程中如何控制實驗條件和物理變量,如何用數學公式表達物理規律。讓學生沿著科學家發現物理定律的歷史足跡體會科學家的思維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記住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了解以實驗為基礎,經過測量、論證、歸納總結出結論并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使學生體會到物理規律的簡單美。

  本節課的重點是成功地進行了演示實驗和用電腦對數據進行分析。這是本節課的核心,是本節課成敗的關鍵。

  二、說教法

  本節課采用以電腦輔助演示實驗為主的,知識教學與科學方法教育相結合的“同步調控”模式。

  按系統論的整體性功能原理,整體功能要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物理的知識、方法、能力、科學態度等都是教學的要素,如果把這些要素有機地聯系起來,達到共同促進的作用,則物理教學的效果會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巴秸{控”模式中,沒有單純地就方法講方法,而是將知識的學習,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養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是基于系統的整體性功能原理考慮的。

  再則,按教學論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教師的任務是制訂目標,組織教學活動,控制教學活動的進程,并隨機應變,排除障礙,并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巴秸{控”的模式既注意了教的作用,將教師置于“調控”地位。同時,更注意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意識地設置教學活動的環境,讓學生參與實驗的設計,邊演示、邊提問,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再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材難點處適當放慢節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如從a-m圖象,猜想a與m成反比,然后畫出a-1/m圖,得出正確的結論。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和創造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和最佳效果。

  三、說教學程序

  1.問題引入新課

  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運動,引導學生分析物體的質量,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間的定性關系,鼓勵學生進行猜測,它們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后指明本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探索得出三者之間的定量關系,從而導出課題——牛頓第二定律。這樣導入的用意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于探索的`積極性。

  2.設計實驗方案

  在引入課題后,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如何來研究F、m、a三者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得出用實驗法先確定m,研究a與F的關系;再確定F,研究a與m的關系,最后得出三者的定量關系。由于教材(必修第一冊,人教版)中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不足(夾子很難同時夾住兩細線;由于線的彈力,小車要反沖后才能停下,實驗誤差大),我設計了用電腦輔助來探索a與F、m關系的實驗,如附圖。遮光片寬度L,通過光電門時間分別t1和t2,兩只光電門間距為s。當滑塊通過光電門時,光電門產生一個脈沖,通過計時器中的三極管放大后,從計算機LPT口輸入,調用計算機定時中斷來計算時間,然后利用公式

  計算出加速度的值,結果顯示在表格中,同時在坐標圖上標上點,實驗結束后,程序提供一個畫直線模塊,可用光標來控制直線的斜率。

  3.進行實驗探索

  請兩位同學上臺操作,其他同學邊觀察、邊思考,教師控制電腦。先保持物體質量為200g不變,測出拉力分別為0.05N、0.10N0.15N和0.20N時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F圖上,顯示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導學生得出a∝F的結論。然后再保持拉力為0.10N不變,測出物體的質量分別為200g、282g、332g和382g時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m圖上。在a-m圖上可看到隨m的增大a逐漸減小,但它們的關系不明確。引導學生大膽猜測a與m成反比,再畫出a-1/m圖,得到結論a∝1/m。 4.分析歸納結論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F=kma,在國際單位制中,定義1N=1kg·m/s2就可以得出牛頓第二定律F=ma。然于進行合理的外推,當物體受幾個力作用而做加速運動時,F應為合力。由于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引導學生通過實例得到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5.應用鞏固練習

  通過三道典型的問答和計算題,鞏固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加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一致的理解,為進一步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6.總結

  告訴學生我們本節課學的牛頓第二定律是把力和運動聯系起來的橋梁,是我們解決許多力學乃至整個物理問題的一個重要武器,是我們學習物理的一個重點,要求大家很好地理解、掌握、應用它。而這節課所用的電腦輔助的實驗歸納法是人們研究自然、社會的一種常用方法,列表法和圖象法是處理實驗數據的常用方法,我們還學了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物理規律的方法,希望大家熟悉并能運用這些方法。

  有關物理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到物理,從自然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驗和活動,從被動到主動,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了解科技發展,從而融入到現代社會中。所以本課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主動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把物理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通過身邊的例子把物理知識講得通俗易懂,使學生對物理產生一種親切感,因而激發出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還通過學生的科學探究實驗來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動手的實驗能力,使學生從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較完整的物理思維。

  2.教學難點重點

 、匐y點: ②重點:

  3.教學目標

 、僦R與技能: ②過程與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直觀: 4.教具與學具電教器材:教師演示用:學生每組器材:

  二.說學情八年級上冊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具有強烈的操作興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但是剛接觸物理,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且在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經驗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八年級下冊經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他們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樂于獨立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解釋和論證事物或現象間較為復雜的因果關系,在學習了一定的物理知識后也期望繼續研究并且去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所以在教學各個環節中注意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入手,再通過猜、想、分析、實驗、推理等手段來處理問題,層層深入,最后通過學生動腦分析、動手操作來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啟迪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能力、還會大大加強學生學習物理、運用物理的自信心。九年級上冊初四學生是初中的畢業年級,心智較為成熟,通過一年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加進步。

  但是初四的學生往往是不愛發言,不主動表現自我,課堂氣氛比起初三的學生沉悶。需要教師的積極、靈活的調動。初四學生心理和認知發展規律要求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他們的激情。他們不喜歡枯燥的理論分析和教條式的計算,但樂于參與動手實驗、觀察現象、了解與物理規律有關的圖片。在玩中學更能激發學生的情感。他們喜歡探索自己熟悉的或與所學知識有關的生活現象、科學事件。這樣才更能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九年級下冊經過之前三個學期的物理學習,初四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掌握了一定學習物理的方法。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歸納、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大多數學生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的過程之后,學生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但我面對的是農村初中生,相對來說知識面窄,知識信息不豐富,要多給他們提供一些高科技、較前沿的東西,激發其求知欲。

  三.說學法

  1.設計理念: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力求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規律。

  “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通過實驗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騰現象及規律”。通過媒體展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效果。 2.學法指導

  以自主探究為主,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分析事例發現問題——動手實驗——分析歸納——鞏固練習。運用了討論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討法。在課堂上著力開發學生的三個空間

  1.學生的活動空間。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分組試驗,全體學生參與,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探究過程,得到發展。

  2.學生的思維空間。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自己體驗、感知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思維碰撞,培養思維能力。

  3.學生的表現空間。通過把自己的想法、結果展示給大家,學習交流與合作,體驗成功的愉悅。

  四.說教法

  教法突出以學為本,因學論教。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引導啟發,評價方案,分析討論,指導實驗,歸納結論。教學重視三性: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即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需要引出測量的實質創設教學情境,充分開發學生的生活經驗。盡量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為材料探究長度測量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生活到技術多角度、全方位認識長度的測量,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發展學生探究、分析、歸納、遷移的能力。

  運用提問法、談話法、討論法、直觀法、探究法等。五.說教學過程(程序)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學習,探究新知------鞏固提高,實際應用------感悟收獲,課堂小結------布置作業,鞏固升華。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實際應用。

  第四環節:感悟收獲,課堂小結。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鞏固升華。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我說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為了使學生對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通過這樣的板書,簡明扼要地把本節課的內容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體系的認識,并強化了重點知識。

  六.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xx ”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過程肯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物理說課稿01-04

物理說課稿02-19

初中物理的說課稿01-17

初中物理說課稿01-10

物理說課稿模板04-23

物理說課稿范文03-23

初中物理說課稿12-04

初二物理說課稿01-04

物理說課稿(15篇)01-1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 |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