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4-23 10:22:13
  • 相關推薦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1

  說教材:

  1.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是學生在乘法學習中的重要部分。教材在之前便安排學生學習了乘法,也在本學期前面的學習中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這些知識都為本課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學好本課也為接下來學習簡便計算和小數的運算定律鋪平了道路。

  2.本課的教材內容

  本課教材注重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出發,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植樹這一情景作為引入,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發現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在探索乘法結合律的過程中感知簡便運算。同時,要求學生利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建立數學模型,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加深了對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理解和記憶。最后,將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與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比較,將新舊知識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說學情: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四年級下冊的小學生,從知識的起點上看,學生已經學習了乘法,并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同時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和邏輯思維,這些都是學生同化新知的知識與經驗基礎,對知識的學習起著正遷移的作用。同時,處于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感,并對數學的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們對簡便運算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需要教師利用豐富的數學活動,引導他們積極地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能應用于實際問題當中。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

  2.并會運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發展數學模型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并能運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的熟練運用。教學準備:課件,預習單。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

  1.師: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運算定律?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并說一說怎樣用字母表示。生回答。

  2.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運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3月12日是什么節嗎?生:植樹節。

  師:植樹節這天希望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們也去植樹,我們一起去看看。

  2、找信息

  師: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和你的同桌說一說。(生匯報)

  師:還有沒有補充?從圖中我們知道植樹需要幾個人?(6個人,4個人負責挖坑、種樹,2個人負責抬水、澆樹。也就是6個人一個小組)

  3、提問題

  師:你能根據圖中給出的數學信息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請你想一想再舉手)

  師:我們今天來解決這三個問題。

  問題一: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問題二:負責抬水、澆樹的一共有多少人?問題三: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4、乘法交換律

  師: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

  師:那你怎樣列式?生:25×4=100(人)。

  師:2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25×4算的是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還可以怎樣列式?生:4×25=100(人)。

  師:2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25×4算的是負責挖坑、種樹的一

  共有多少人:他們的得數相同,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所以可以用“=”來連接。25×4=4×25.

  師: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負責抬水、澆樹的一共有多少人?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2人負責抬水、澆樹。

  師:那你怎樣列式?生:25×2=100(人)。

  師:25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25×2算的是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還可以怎樣列式?生:2×25=100(人)。

  師:25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25×2算的是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他們的得數相同,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所以可以用“=”來連接。25×2=2×25.

  5、比較兩個算式的異同。

  師:請同學們來看這兩組等式的左邊和右邊(25×4=4×25 25×2=2×25)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他們的相同點是:得數相同,數字相同,都是乘法。不同點是:數字的位置交換了。

  6、舉例驗證

  師:你能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生舉例2個)

  7、總結規律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幾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話說說。

  生說規律(3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8、用字母表示

  師:你能用字母來表示嗎?

  生:a×b=b×a

  9、小練筆

  師:同學們學習了乘法交換律,那我們現在就來運用它解決幾個問題。(師出題)

  10、乘法結合律

  師:我們來解決第三個問題: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要種5棵樹,每棵樹要澆2桶水。師:請你列綜合算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生:25×5×2=250(人)。師:25代表什么?5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這個算式中我們先算的25×5代表什么?

  師:還可以怎樣列式?生:25×(5×2)=25(人)。這個算式中我們先算的5×2代表什么?

  師:25×5×2和25×(5×2)算的都是一共要澆多少桶水?他們的得數相同,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所以可以用“=”來連接。25×5×2=25×(5×2)

  師:請你觀察這組等式的左邊和右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生:他們的相同點是:得數相同,數字相同,都是乘法。不同點是:左邊先算前兩個數,右邊先算后兩個數。

  11、舉例驗證

  師:你能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生舉例3個)

  12、總結規律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幾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話說說。生說規律(3個):三個數相乘,先算前兩個因數數或者先算后兩個因數,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13、用字母表示

  師:你能用字母來表示嗎?

  生:(a×b)×c=a×(b×c)

  14、小練筆

  師:同學們學習了乘法交換律,那我們現在就來運用它解決幾個問題。(師出題)

  (三)比較異同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那我們來比較一下我們之前學習的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與我們今天學的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1、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

  相同:都是兩個數,交換他們的位置得數不變。不同:加法運用于加法,乘法運用于乘法中。

  2、比較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

  相同:都是三個數,先算前兩個數或者先算后兩個數的數不變。不同:加法運用于加法,乘法運用于乘法中。

  (四)鞏固練習

  完成書上練習七2題、3題

  (五)全課小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每日一句勵志語:越努力越幸運。

  安全提示: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推擠不打鬧。

  板書設計: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25×4=4×25 25×5×2=25×(5×2)a×b=b×a(a×b)×c=a×(b×c)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探索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探索的過程和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探索活動,使學生發現乘法結合律、交換律,并懂得用字母進行正確的表示,使學生在理解乘法結合律、交換律的基礎上,會對一些乘法算式進行簡便計算。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探索乘法的結合律。

  教學重點:

  發現規律、總結規律、應用規律。

  教學方法:

  發現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一、談話導入

  S:同學們,在數學運算中,有許多有趣的規律。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探索,看看我們還能發現什么規律?

  二、給出圖片,發現規律

  S:濟南長途汽車站里一片繁忙,人來車往,濟南汽車站也因此被稱為是“中華第一站”。老師這里,有20xx年濟南汽車站一天中中巴和大巴運送旅客的情況分析,你能看的懂這個表格嗎?

  T:能。

  S:好,那誰能說說表格告訴了你什么信息呢?

  T:中巴每天發車960輛,平均每車20人,大巴每天發車640輛,平均每車36人。

  S:同學們真聰明,發現了這么多的信息。那誰能根據這些信息試著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T:中巴一天運送多少人?

  S:哦,我們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誰能替他解答解答?

  T:960×20

  S:咱們同學太聰明了,那老師提高個難度,想讓你們幫老師算算中巴車周一到周五共運送乘客多少人呢?你們能解答出來嗎?

  T:能。

  S:好,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練習紙,把你的答案寫在練習紙上。

  (找兩位同學到黑板板書他們不同的做法,然后分別讓他們解釋為什么這么做。)

  S:我們請這位同學來說說他是怎么算的`。

  T:先算出中巴車一天運送乘客多少,然后再乘以5,計算出五天共運送乘客多少。

  S:哦,你真棒,那另一位同學你是怎么想的呢?能給大家解釋解釋你為什么這么做嗎?

  T:我先算出一輛中巴車五天運送多少乘客,然后乘以總共有多少輛,就得出總共運送多少人。

  S:解釋的太棒了,(教師同時將兩種算式抄在黑板左上部分)我相信大家也都聽懂了這位同學的想法。同學們找到了兩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既然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兩個式子之間我能不能用“=”連接?

  T:能。

  S:好,現在同學們來觀察一下,你能發現這兩個式子有什么異同點嗎?

  T:相同點是三個數相乘,并且結果相同。

  S:你的眼睛真是雪亮雪亮的,這么快就發現了相同點,那同學們再找找有什么不同點呢?

  T:第一個式子是前兩個數先相乘,然后再乘第三個數,第二個式子是后兩個式子先乘,再乘以第一個數。

  S:同學們太棒了,這么快就找到了相同點和不同點,哦,這好像是一個規律,哪位同學可以起來總結一下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

  S: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先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

  T:那是不是所有的式子都有這樣的規律呢?你能不能舉出個類似的式子來驗證一下呢?同學們先自己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交流好的小組坐好。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

  (小組討論,交流想法。)

  三、組展示,驗證猜想

  T:看來大家想法很多,討論的這么激烈,誰想上來給老師和同學們展示一下你們小組交流的內容呢?

  (師投影展示生舉出來的例子)

  T:哦,看來大家都找到了不少的例子來證明我們發現的規律啊。這也說明了,我們發現的規律,確實是存在的。前面我們剛學了用字母表示數,那誰能用字母表示一下這個規律呢?

  S:(a×b)×c=a×(b×c)

  T:同學們怎么這么聰明啊?那大家再想想,前面我們學習了加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既然乘法中存在結合律,那會不會存在著交換律呢?

  S:會。

  T:光說老師可不相信你們,你們能舉出來個例子嗎?

  S:1×2=2×1

  S:2×11=11×2

  T:這樣的例子我們能不能舉完啊?

  S:不能。

  T:那我們又用大量的實例來證明了乘法中,同樣也存在著交換律。誰能用字母來表示表示呢?

  S:a×b=b×a

  T:看來咱們同學都是些聰明的人,這么快就發現了乘法運算中的規律(板書課題)。其實數學中,我們不止從最后的結論中學習到知識,我們還可以從我們發現規律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回想我們剛才學習的過程,我們經歷了哪些過程呢?

  T:首先,我們通過觀察例子,發現了規律;然后,我們猜想出來了規律,然后舉出了大量的實例來驗證規律,最后,得到了結論。這就是我們數學研究的一般思路。

  四、理解規律,運用規律

  T:同學們真棒!學了馬上就會用。有的同學該問老師了,我們都會了乘法運算,那還費勁學這個運算律干什么呢?我們來看這一題,125×7×8,你能用簡便的方法算出結果嗎?在練習紙上試一試。

  (找一位同學到黑板板書)

  T:同學們坐的差不多了,我們來看我們班的xxx的做法,你能給大家解釋解釋你為什么這么做嗎?

  S:將125和8先乘,就能得到整數1000,這樣就能很快算出結果了。

  T:哦,把125和8先乘,得到整數,這樣計算就簡便了,那為什么能把8和7交換位置啊?

  S:因為運用了乘法的交換律。

  T:同學們能不能想想我們以前的什么知識運用到了乘法的交換律?

  T:想不起來了?老師來提請你吧。前面我們運用了交換律的方法將兩個因數交換位置再乘一次來檢驗結果對不對,而且我們在乘法口訣中也涉及到了乘法的交換律,例如,七八五十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算式?

  S:7×8=56,8×7=56

  T:這里,我們就已經涉及到了乘法交換律了。

  T:好了,學了這么多知識,我們來做些練習題檢測一下吧。

  五、課堂練習

  1、(1)23×25×4  (2)40×23×5

  2、一套書有15本,每本定價9元,小明要買4套這樣的書,一共需要多少錢?

  3、風華小學六個年級的學生參加跳繩比賽,每個年級有5個班,每班23個人參加,一共多少人參加比賽?

  六、小結

  T:這節課同學們都學的非常認真,那么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力求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個教學過程要求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為主,通過學生的觀察、驗證、歸納、運用等數學學習形式,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可能對于在使用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又運用乘法交換律有沖突,老師在其中只是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把前后內容聯系起來,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簡便計算,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與效果。

  教學內容:

  國標本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數學P61-62 。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通過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公式的推導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科學的學習方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結合教學中具體的教學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概括出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算。

  教學難點:

  乘法交換律與結合律的推導過程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圖片

  2、學生觀察圖片并交流: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呢?你能解決什么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

  (二)教學乘法交換律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5,還可以5×3所以3×5=5×3請大家觀察這個等式,它有什么特點。你能照著樣子,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

  4、 反饋,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寫的,教師板書。他寫的對嗎?還有嗎?

  5、 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等式,你們有什么發現?先把你的發現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6、交流發現,充分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歸納出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乘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這個規律就是乘法的交換律(板書)

  7、字母表示如果用a、b分別表示兩個乘數,你能用字母來表示乘法交換律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a×b=b×a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并通過觀察比較,以及充分的交流,發現規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換律。]

  (三)教學乘法結合律

  1、 出示例題2

  2、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嗎?

  3、 讓學生自主解答

  4、 交流解答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讓學生說說每種方法的思考過程,還能怎樣算?

  5、這道題目有兩種方法,那你能用“=”號把兩個算式連接起來嗎?(23×5)×6=23×(5×6)請大家比較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桌討論一下。

  6、交流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說說,找出相同點:結果一樣,數字一樣。不同點:運算順序不同。

  7,那你能照著再寫幾組這樣的等式嗎?

  8、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寫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9、請大家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現嗎?

  10、交流發現,讓學生說一說,歸納出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3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1個數,它們的積不變。

  揭題:這就是乘法的結合律。(板書)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乘數,那乘法結合律可以怎樣表示呢?得到字母表達式:(a×b)×c=a×(b×c)讓學生讀一讀,并再說說乘法結合律的意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并通過觀察比較,以及充分的交流,發現規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結合律。]

  (四)初步應用,

  教學試一試

  1、 前面,我們運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進行簡便計算。那乘法行不行呢?

  2、 出示題目,你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兩題嗎?

  3、 交流方法: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有不同方法嗎?(如果有,都板書出來,進行比較)為什么這樣簡便?

  [設計意圖:要使學生認識到:僅僅應用乘法結合律,還不能使計算簡便,還得先應用乘法交換律交換乘數5與37(或37與2)的位置,再應用乘法結合律,才能使計算簡便。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簡便的關鍵。]

  (五)鞏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 先填空,再說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最后一個先用交換律,再用結合律,如果學生不清楚,分步寫出來轉換過程。

  [設計意圖:有利于培養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的意識和能力。可以讓學生在思考計算的基礎上組織交流。]

  2、 先算一算,再比較哪種方法簡單?說說第2小題為什么簡便,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3、 很快說出每組氣球上三個數連乘的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最快?讓學生體會先算兩個數相乘得整十數比較簡便。

  4、 想想做做

  5讓學生說說從圖上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嗎?讓學生獨立解答。交流方法,說說哪種計算簡便?

  (六)課堂小結

  三、教學理念的設計:

  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教學中倡導的基本理念。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當然獨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沒有獨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本教學中也有體現,例如在進行猜想驗證的教學環節中,我要求每個學生自己先寫一個式子,再四人小組進行交流,最后全班進行交流。在總結出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規律時,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概括,用自己的方法把這個規律記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就能獲得學生創新的思維火花,同時體現“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合作發現、體驗成功、健康發展”的教學思路。在鞏固練習階段,充分給學生以自主權,學生以“創造”的空間,并通過比較,感受計算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的設計上,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題,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實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基本教學理念。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04-12

《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15篇04-21

《加法結合律》說課稿12-27

《小數乘法》說課稿12-16

小數乘法說課稿01-08

《分數乘法》說課稿01-08

分數乘法說課稿01-15

乘法口訣說課稿02-22

分數的乘法說課稿03-0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久操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