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小學語文六年級學與問說課稿
小學語文六年級學與問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3-05 09:01:13
  •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蘇教版六年級學與問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蘇教版六年級學與問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七組第二十三課《學與問》。

  2.教材簡析:《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文章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然后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接著緊承上文,引出解決問題要善于求教,拜能者為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說明“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論點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

  3.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說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利用教材引領學生去理解和運用“學”與“問”的方法,在掌握“學”與“問”方法的同時不斷學習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而積累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正是學生學習方法鞏固的過程,這樣做較好地體現了文本價值與學科特性;還有人說,閱讀課應該體現語言的交際性,這節課正在努力實踐著這一思想。最后,把學生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把課堂變為學生精神生命自由生長的樂園。

  【說教法】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學與問》這篇課文是說理性的文章,語言簡練,句句精妙,每一句都對學生有啟示,我就利用這一點切入,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聽說讀寫的過程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并進的過程,因此,讀懂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處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3.以讀為主線,教方法、養習慣。

  以讀為主線,我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批批劃劃中養成學習習慣。

  【說學法】

  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語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文,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初讀尋疑,再讀釋疑,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23學與問

  3.引導學生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初步感悟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詞)不懈探求沈括相輔相成翱翔

  3.我們再一起把這些生字詞讀一讀,記住它們的音,認清它們的形。

  4.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評議。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交流。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這是作者提出的觀點。(板書:提出觀點)讀句子。

  “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是作者得出的結論。(板書:得出結論)讀句子。

  ★作者又是怎樣論述自己的觀點的呢?(用哥白尼、沈括的事例。)

  作者就是這樣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板書:闡述觀點)

  3.請大家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看看這兩句話分別在課文的什么位置?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四、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2.聽了他的朗讀,你懂得了什么?

  ★學問就是指知識。

  是的,比如霍金的知識很豐富,我們就可以說“霍金很有學問”。

  ★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對,這就是本文的觀點。

  ★“問”是很重要的。

  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把“問”比作什么呢?由此看出“問”很重要。

  3.問究竟有多重要呢?下節課再學習。

  五、總結本課

  六、作業設計

  1.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名言,寫下來。

  2.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說板書】

  23學與問(議論文)

  提出觀點

  闡述觀點勤學好問

  得出結論

  《學與問》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時,我從談話導入。板書“學”、“問”,人們常把有知識的人說成“有學問”。今天我們來學習《學與問》。告訴學生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也就是說理文。上完之后我覺得,此處可以帶領學生回憶一下學過的議論文。(《說勤奮》《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總結出議論文的一般特點:提出觀點——證明觀點——得出觀點。

  在學習哥白尼的例子時,我先介紹他的成就,再引導學生抓住“經!焙汀袄p著”等詞語體會哥白尼非常喜歡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并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系起來,體會他是由好問開始走上探索之路,加上勤學終于取得成功的。然后,我讓學生自己說說讀了哥白尼的故事受到的啟發,并再次讀讀第一節中的句子,體會“問”的重要。

  在教學第二個事例時,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故事,并從文字中體會他的勤學與好問,讓學生明白問不到答案時還應該多觀察思考,向沈括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教學中,我還嘗試著讓學生對古詩進行質疑提問,再通過交流理解古詩。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是學生自學的。

  然后,我再自然過渡到第三段的學習,(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同時補充孔子的名言,更有力的說明拜能者為師。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說說對學與問的關系的認識,明白只有將學與問結合起來,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的最后,我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問”的重要性的認識,補充出示了一些名人名言,補充故事讓學生談看法,讓學生從更多的信息中去懂得“問”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

【小學語文六年級學與問說課稿】相關文章: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學與問說課稿03-04

人教版小學語文《學弈》說課稿01-24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1-08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1

小學語文《稱贊》說課稿01-17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03-03

小學語文鯨說課稿01-09

小學語文說課稿09-27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7-0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级理论软件 | 日韩一区二区跑去四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