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東南西北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在這里是向大家介紹幾點自己在設計“東南西北”一課時的粗淺見解,懇請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一、教材分析
“東南西北”這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起始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以前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能識別平面圖上的不同方向,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活動,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東南西北的辨別與相互關系。
三、教法和學法
了解了教材,確定了目標,該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呢?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應讓學生體驗建構數學知識的全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探究、合作等方式,去發現、“再創造“新知識,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課前準備:老師帶領學生熟悉校園、每個學生一張校園平面設計圖
五、教學程序
數學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學生體驗探索、實踐活動的過程。基于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課的一開始,我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在班級內的位置;介紹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別是誰也介紹一下?;轉個方向再次介紹,從而引出“為什么同一個人,他一會在你的左邊,一會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讓學生體會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引出新課,用東南西北來描述。
教師板書:東南西北
【課始師生的談話,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并為后面認識東南西北埋下了伏筆,同時順利地導入了新課。】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第一層次:學生介紹辨別方向的方法
讓學生介紹自己所知道辨別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陽辨別方向,看北極星辨別方向(這兩種方法在學生說后,師生邊說邊做);用指南針辨別方向;看積雪辨別方向;在深山看樹葉辨別方向等等。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二層次:辨別生活中的東南西北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別現在的東南西北嗎?
我給學生出示了三個活動內容: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個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2、你是怎么根據這一個方向辨別出另外的三個方向的?3、你知道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些什么嗎?學生依據個人的不同經驗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東方,那是太陽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陽落下
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極星的方向。然后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如聽口令做動作等,感知南與北相對,東與西相對。此時,教師注意進行方法的指導:東南西北是按順時針的方向排列的。這里教師不對學生做統一的要求,尊
重學生不同的思維習慣。接著讓學生說一說教室的東南西北四面墻上都有些什么?將物體與方向建立聯系,有利于學生對方位的記憶。
認識了東南西北,接著我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東南西北分別坐著誰?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不同方向的認識。接著我讓講臺前的學生進行介紹,同時變換方向進行介紹,學生可能會受前后左右相對性的影響,認為方向也會因為轉個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從而讓學生通過探討使學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會因觀察者的朝向而發生變化,從而使學生區別前后左右的相對性。
隨后安排一個開火車找方向的小游戲,讓學生閉眼想象,睜眼判斷,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三層次:辨別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課前,我帶領學生進一步熟悉了校園,讓學生說一說校園中的建筑物在學校的大體位置。然后發給每個學生一張畫好方格的校園平面圖,讓學生以操場為中心,先確定操場四周的四個方向,再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物體補充完整。
學生獨立設計,反饋。預計學生中會出現上方定為東南西北的都有,讓各種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學做一下介紹,從而引出為了統一,方便大家觀察,地圖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設計的。
教師板書: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讓學生親身經歷畫平面圖,統一平面圖方向的過程,感受方法的多樣性,明確了統一方向的必要性。實現了從實際方向向地圖方向的遷移,注重了對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探究。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本環節主要設計了靈活有趣,富有創新的練習。
1、看簡單的線路圖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學可以怎樣走?(練習一第3題)
2、:出示北京天安門廣場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應的平面示意圖,讓學生說一說各建筑物之間的位置。
【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知識運用實際生活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課到此時,我想每一位學生都有很多的收獲與想法,讓學生說一說本課的收獲與遺憾,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遺憾,因為這是急需解決的。
至于本節課的板書,我致力于條理清晰,簡明扼要。
各位評委,本節課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各種活動貫穿其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教學中學生愿學、樂學,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活躍。這一課經過學生的自主探索,教師的有效引導,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謝謝!
板書設計:東南西北
(上)
北
(左)西—|—東(右)
南(下)
【三年級數學東南西北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東南西北》的教學反思04-14
數學說課稿01-06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02-16
數學三年級口算除法說課稿01-06
《數學是我們朋友》說課稿01-11
初中數學說課稿01-06
關于數學說課稿01-07
小學數學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