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丑小鴨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丑小鴨》是新課標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童話。這個單元的文章都以成長為主題,有的記錄了作者成長的足跡,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長的歷程,都能給學生以有益的啟迪。《丑小鴨》這篇童話記錄了一只丑小鴨的成長歷程,在挖掘教材的基礎上我個人認為本文最大亮點在于它的思想價值: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并不一定都是天鵝,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我們卻可以選擇如何生活。心中一定要有夢想,并為實現這個夢想堅持不懈,努力奮斗。所以我想在教學設計上圍繞這一核心展開,讓學生在丑小鴨身上受到啟迪,二學情分析及設計意圖:
《丑小鴨》是大多數同學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丑小鴨的奇遇一直是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故事情節并不陌生。但課文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內涵,語言優美富有情感。這些如果沒有老師的巧妙引導,學生很有可能不會領悟,甚至熟視無睹。所以我想教學時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閱讀的感受,讓他們真正走進文本,深入體會丑小鴨的經歷和情感。以體驗、感悟為主要學習手段,讓感性教育去呼喚孩子們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引發他們對文本內涵的深層把握。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適時引導,將課內的收獲向課外延伸和拓展,應該能達到讓學生汲取童話思想精髓的目的
重點:把理解丑小鴨的形象定為重點。
難點: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只有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創意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學生與文本對話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線。所以我在本課設計上注重凸顯生本對話把學習語言,感悟形象,品味人生相融合。為此我將整篇課文的教學分成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感知全文,梳理情節第二板塊品讀體驗,感受形象,第三板塊拓展延伸,升華移情
第一個板塊里,我主要通過讓學生理脈絡抓主要情節講故事的方式,力求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從而完成教學的第一個層次:文章寫了什么。新課標啟示我們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也要看學生在閱讀中的再造想象是否豐富深入,尤其是針對文學性強的課文。所以讓學生把自己假象為課文中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稱講述,學生必然會在講述中加入個人的理解和想象。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意圖是給學生提供另一種視角觀照文本,讓學生在移情、換位中感受丑小鴨的心路歷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不能完全放手,要描述一定的情境把學生的故事串起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二板塊里,我力圖抓住文本中關鍵詞句的品讀來把握丑小鴨的性格,理解丑小鴨的形象。通過對教材的挖掘,我把丑小鴨這一形象定義為:面對困境不屈服,苦難中懷有夢想;明確目標不放棄,成功時擁有謙虛。我想如果引導學生能感受的丑小鴨的這一性格特點,整篇童話的思想內涵也就得以彰顯。我把這個目標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放在第一課時,在對丑小鴨的經歷有了整體把握之后,我引導學生關注丑小鴨在變成白天鵝之前面對自己的處境,它一直選擇離開這個核心點,當然這個離開既有被迫的無奈,也有主觀的意愿。但對丑小鴨而言都是擺脫不滿現狀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它從老太婆家的那一次離開意義重大,是丑小鴨不甘于安逸追求美好生活的開始。因此我抓住我要走到更廣大的世界里去這個關鍵句子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丑小鴨的性格進行思考。所以我在此處先設計了討論的環節:丑小鴨在變成白天鵝之前的經歷中為什么要選擇離開呢?在所有的離開當中你最欣賞哪一次?由此分析丑小鴨為什么要到更廣的世界里去。學生自然會理解丑小鴨面對困境不屈服,苦難中懷有夢想的性格。
第二步我放在第二課時完成,著重引導學生體會丑小鴨有了夢想不斷追求的精神,從而理解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白天鵝,進而理解這篇童話思想內涵。在這個環節里,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把突破重點詞句作為理解形象的關鍵。二是注重引導學生移情體驗,在反復朗讀中把握情感。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點往往在個別重點詞上表現出來,如果把這樣的詞語做放大處理,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丑小鴨第一次看到白天鵝時不禁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興奮,我抓住這個詞設問:①興奮的表現是什么?②丑小鴨為什么這么興奮呢?③此刻丑小鴨的心里會怎么想?④讀出興奮的感覺。這樣抓住重點詞有的放矢地引導品悟,學生就能輕松把握丑小鴨對白天鵝的向往之情。下文中對丑小鴨實現夢想之后心態的把握,我也是借助他感到非常難為情。他把頭藏到翅膀里面的藏字做文章,進而挖出丑小鴨成功時擁有謙虛的品格。
二是注重引導學生移情體驗,在反復朗讀中把握情感。在體會丑小鴨拼死也要飛向天鵝以及變成白天鵝之后的情感時,我把較多的時間放在引導孩子感悟體驗上。我在此處設計了兩次反復朗讀的環節,就是力求讓學生感受的丑小鴨的執著。并安排了一次移情體驗的過程。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天鵝。面對周圍的贊美,想到他曾經受到的嘲笑歧視,想到他曾經漂泊無依的生活———,一定有很多感受,此刻如果你就是那只丑小鴨,你會想什么,做什么?(衣錦還鄉,驕傲地展示自己的美————)追問:丑小鴨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類比或對比中,學生能更好的理解丑小鴨的謙虛地心態。
第三板塊,延伸拓展
對《丑小鴨》的主題挖掘,僅僅滿足于對丑小鴨的形象的內涵把握上,讓人感覺從丑小鴨的經歷到孩子們的生活,從丑小鴨的故事情節,到深刻的人生道理,似乎也存在著中間地帶。所以我引進了《安徒生的故事》這一材料,這就從主題挖掘上,引導學生去關注丑小鴨和安徒生之間的內在聯系,關注到丑小鴨、安徒生的經歷帶給人生的思考、啟迪。在這個基礎上為了更多的了解積累他人成長經歷,為了更深刻的理解丑小鴨的人生隱喻,我設計師生互動,講述你知道的其他丑小鴨的故事這一環節,在讓學生在類比中加強認識并自我激勵。
以上是我對一課一些粗淺的想法,難登大雅之堂。只供拋磚引玉之用。
額外想說明的是,預設與生成之間還是有距離的我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預設效果,把丑小鴨一課提到前面先講,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由于時間倉促,沒有來得及再次修正。我想今天的說課只是研究的起點,我會繼續深入鉆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本課的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小學二年級丑小鴨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丑小鴨說課稿03-04
小學語文鯨說課稿01-09
小學語文《稱贊》說課稿01-17
小學語文說課稿09-27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1
小學語文《畫》說課稿01-06
小學語文說課稿11-22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7-04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