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說教材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是由臺灣著名的民謠作曲家——葉佳修所創作的一首民謠歌曲,歌曲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表達了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美好童年時光的懷想。歌曲為4/4拍,兩段體結構。第一段是主人翁的懷想,帶有敘事性,第二段是歌曲高潮所在。歌曲蘊涵著家庭中隔代之間的溫馨之情,以此為突破口,讓學生感受音樂,感受親情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認識澎湖灣這個美麗的地方、了解作者葉佳修、能演唱這首歌,并能自主創編歌曲和為歌曲伴奏。
(2)過程和方法: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用歌聲表達出作者對澎湖灣的懷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能夠感受到家的溫馨和濃濃的親情。
三、說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情感豐富、感情色彩濃郁,有感知音樂的能力。歌曲是首敘事性歌曲,樸實感人,非常容易使學生進入角色,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意***,并且歌曲旋律性強,演唱起來朗朗上口,正好抓住了高段學生的演唱心理,能充分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學重點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流露和二聲部合唱練習;一些節奏在演唱中很難把握,所以難點定為切分節奏的解決。
五、說教法
教師運用啟發、引導式教學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能力。這節課我還運用了如直觀演唱法:就是通過教師的范唱、范讀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歌曲內涵。再如對比法:通過歌曲兩個樂段的對比,加深同學們對歌曲的理解為更好的演唱歌曲鋪路。
六、說學法
合作法:通過和聲演唱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模仿法:模仿老師打節奏,模唱旋律解決難點。
七、說教學過程:
1、導入
這節課我運用的是插***導入。播放一組澎湖灣美麗的風景***片并簡單介紹澎湖灣的地理位置及風土人情,讓同學們直觀的感受澎湖灣的美,用他的美吸引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并以此揭示課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八十年代我們祖國大陸、香港、臺灣風靡著一首歌曲,正是這首歌曲真正讓人們認識了澎湖灣這個美麗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外婆的澎湖灣》。
(設計理念:課堂導入在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好的課堂導入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片是最直接也是最直觀的教學手段,正所謂良好的開端預示成功的一半。)
2、學習歌曲
根據學生特點,主要采用聽唱法進行歌曲的學習。通過教師明確每一遍聆聽歌曲的目標,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通過聽、思考、再聽、再思考,調動學生的思維,開動腦筋,同時感知音樂,配藥學生聆聽的習慣。
(設計理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訓練孩子們怎樣來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是小學階段教學的最首要任務。)
第一遍聽:初步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和歌曲拍子。通過讓學生初步感受,這是一首四四拍子的歌曲,情緒輕松、歡快。
第二遍聽:進一步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的同時,體會作者通過“晚風、白浪、沙灘、椰林、斜陽、腳印、薄霧、夕陽余暉、外婆的拐杖”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通過同學們的交流、討論知道:作者懷念兒時和外婆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并對澎湖灣這個美麗地方的懷念》
第三遍聽:邊聽邊小聲跟唱,為歌曲劃分樂段,并闡述理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歌曲節奏、速度、力度、旋律特點為歌曲劃分樂段。在自然地交談、討論中,讓同學們了解這些都是我們音樂的'基本要素,他們就藏在我們的歌曲中,如果你了解了他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總結歌曲為二段體結構。
解決難點:通過學生跟琴演唱歌曲,解決難點下面是教師預設的難點切分節奏。(xxx)切分音節奏在歌曲中共出現了5次,我先把這五處用紅顏色在大譜表中標注出來,讓同學們較直觀、清晰的了解它在歌曲中的分部,唱到這里時不自覺的會提醒自己注意。然后通過演示法,老師打拍子————讀節奏————邊打節奏邊讀詞——————邊打節奏邊唱詞————自信演唱。
在教授歌曲時通過同學們的唱了解同學們唱的不好的地方,或通過同學們幾遍的唱讓他們自己找你認為唱的不好的地方。老師設定的難點不一定是學生的難點,課堂上暴露出來的才是本課真正的要老師幫學生解決的難點。
3、歌曲處理
二部和聲的加入。(合唱譜略)
設計理念:簡單的和聲加入,雖有難度,但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而且多聲部的聲樂演唱,它同交響樂一樣,具有豐富的色彩和立體感,是一種多方位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合作精神。
4、拓展
介紹歌手潘安邦,這首歌曲就是根據他的童年故事創編的。他從小同外婆一起生活。那是家里窮,靠外婆每天賣菜來維持生計,每天他放學后都到菜市場幫外婆賣菜,然后扶著外婆回家,消失在夕陽的余暉中。這時播放《家》的音樂,喚起他們對愛的渴望,并教育他們用愛呵護你的家人,愛哪些愛你的人吧!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 篇2
一、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我今天說說湘版音樂教材五下《祖國在我心中》教學設計。本課由演唱《祖國印象》、聽賞《我和我的祖國》、讀譜唱歌《美妙的歌聲》、活動《給下載的音樂存檔》四部分組成。
我選擇演唱《祖國印象》和聽賞《我和我的祖國》進行說課。《祖國印象》歌曲樸實無華,音樂充滿活力,輕盈、舒展的旋律和富有動力的節奏,抒發了少年兒童贊美祖國時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我和我的祖國》曲調起伏流暢,旋律優美、熱情奔放,盡情抒發了“我”和我的祖國猶如“浪花”和“大海”一樣彼此依存,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二、說學生
五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擴展,感受體驗和創造活動能力增強,音樂感受與鑒賞方面他們能體驗到音樂情緒,能用語言作描述;音樂表現方面能掌握和運用正確姿勢,自熱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參與各種演唱活動,能在綜合藝術性表演活動中與同學合作,體驗,能對他人表現作評價;音樂創造方面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創編與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參與表演。
三、說目標
音樂課程最核心目標是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本課教學中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將愛國主義教育與知識技能學習貫穿于音樂教學全過程。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3——6年級應該保持音樂學習興趣,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培養音樂感知、鑒賞、表現等方面能力等要求,擬定以下目標:
1、能用深情的歌聲、自豪演唱《祖國印象》,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2、在跟唱和聽賞《我和我的祖國》時能感受、體驗到“我”和祖國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八六拍子歌曲的特點和體驗歌曲中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由附點四分音符和附點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旋律。
五、說教法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四個音樂教學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本課教學通過系列情感體驗、表現活動把握四個領域讓學生感受并表現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運用情景創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聆聽感知法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觀賞評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六、說教學流程
(一)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鋼琴、錄音機、《祖國你好》、《祖國印象》、《我和我的祖國》等音樂
(二)教學思路與環節
情景視唱“祖國你好”——→聽賞體驗“我”和我的祖國情感——→演唱感受“祖國印象”——→拓展升華愛國情感。
(三)教學流程
情景視唱《祖國你好》————————→(視唱練習)。
1、播放音樂《祖國你好》,師生隨樂互動,創設輕松、熱鬧學習氛圍。
教學開始就播放歌曲《祖國你好》,從聽覺出發,利用歌曲歡快熱鬧的情緒,動感的.節奏吸引學生的心靈,在老師帶動下隨樂律動,釋放心中快樂激情。
2、教師引導學生用熱情、自然的歌聲向祖國問聲好。
此時的課堂是輕松愉快的,學生們非常關注老師的一舉一動。于是,老師在音樂進行的同時簡單告訴學生這首歌曲名叫《祖國你好》,表達了祖國人民歡歡樂樂,祖國龍騰虎躍盛世太平的繁榮景象。隨即在老師的手勢指引下,全體學生聲情并茂用真誠地歌聲向祖國問好。
感受與鑒賞————————→(聽賞《我和我的祖國》)
表現————————→學唱《祖國印象》
1、講講你眼中的祖國
目的:激發學生用語言描述祖國,逐步引入《祖國印象》歌詞。
2、初聽《祖國印象》感受歌曲情緒及節拍特點。
3、跟琴聲模唱旋律。
4、播放錄音跟唱歌曲。
創造————————→拓展升華愛國情感。
1、師生同唱歌曲。
師生聲情并茂同唱歌曲《祖國印象》不僅是師生之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歌曲情感的升華。學生們積極主動深情、自豪地演唱讓歌聲回蕩在教室里久久不能平息,而學生與祖國心心相應的情懷也久久不能平息。
2、請同學們課后搜集聆聽歌唱祖國的歌曲,寫首小詩表達對祖國的愛下節課與同學老師及交流。
激發學生從不同音樂作品中感受對祖國的各種真摯情感,并嘗試用寫話,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感悟和愛。這個活動是對《祖國印象》第二課時鋪墊,讓人意猶未盡,期盼下次學習的到來。
本課設計從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以聽促進開展任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注重音樂整體感受,注重培養學生聲情并茂演唱能力和以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小學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稿11-05
小學音樂活動說課稿01-30
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01-27
小學音樂說課稿優秀11-18
小學音樂《小螺號》說課稿01-09
小學音樂《勇敢的鄂倫春》說課稿12-25
小學音樂《西風的話》說課稿02-20
音樂說課稿01-03
小學音樂《小小的船》說課稿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