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6-28 21:04:50
  • 相關推薦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要吃透教材。

  本課是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第23課,主要講述了日軍侵華的戰略步驟及所犯下的罪行。與此同時,面對民族危機,中國軍民奮起反抗,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侵略歷史,感受到軍民一心、誓死抵抗的民族氣節。

  二、說學情

  教學的基本前提是為了學生,因此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所面對的學生特點。

  學生在初中已經較為全面地學習過抗日戰爭,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但他們對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還認識不清,需要加以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揮棒,是教學行為的指路燈。因此,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日本的大陸政策、東方會議的內容等相關文字史料,理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背景,探究戰爭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從而樹立史料實證的歷史意識。

  2、通過分析日軍的侵華戰略路線圖,了解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中,日軍侵華的基本史實。同時,理解到隨著日本對華侵略的不斷加劇,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并分析出國共關系隨之發生的一系列轉變,從而加深時空觀念。

  3、通過對日軍侵華罪行和抗日英雄人物的了解,深切感受中華民族所遭受的苦難,以及國人所表現出的頑強不息、英勇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一堂好的歷史課一定要重點明確、難點突出,因此我設置了如下的重難點:

  重點:抗日戰爭的爆發及第二次國共合作。

  難點: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

  五、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史料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就是教學過程部分,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部分。

  環節一:導入新課

  一堂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因此我采取了歌曲導入。我會給學生唱一小段《松花江上》,然后提問:歌詞中表達了老百姓什么樣的情感?通過學生回答出對鄉土的思念后引出九一八事變,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唱歌的形式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部分。

  (一)局部抗戰

  局部抗戰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在學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我會展示相關史料并安排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思考:日本為什么要急于此時發動侵華戰爭?從而明確深層原因是日本法西斯預謀轉嫁國內經濟危機。隨后,我會展示新聞圖片《日軍轟炸東北軍兵營》和報道,組織學生擔任記者還原九一八事變的真實經過及結果。

  緊接著,我將帶領學生走進歷史影像館并提問:面對民族危機,中國軍民是怎么做的?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總結并引導設問:中國局勢不穩,雖有國人的.抵抗,但仍抵擋不住日軍侵華的腳步。日軍又進一步侵犯了哪些地區?面對愈發嚴重的民族危機,社會各界又是怎么做的呢?通過思考后,學生就能了解到華北危機、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其中,我會著重帶領學生深入走進西安事變,通過我的講解、提問以及展示史料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其原因、具體經過及意義,從而了解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最后,我將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多角度探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設計意圖】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可以啟發他們思考,真正做到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鍛煉學生的思維。通過史料分析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全面抗戰

  日軍發動七七事變掀開了全面抗戰的序幕。這一知識較為簡單,我會讓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擔任歷史講述人還原七七事變的歷史場景。隨后提問:面對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國共兩黨是怎么做的?從而讓學生了解到第二次國共合作逐漸實現的歷程及意義。接著,我將趁熱打鐵追問學生:為什么國共兩黨能實現二次合作?全民族團結起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必要性是什么?這一問題涉及的角度較多、比較難,因此我將安排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并巡視指導。小組代表回答后,我會總結得出: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只有團結一心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共同打敗日本法西斯,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很好地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史學素養。

  (三)日軍暴行

  這段歷史讓人沉痛萬分,為了能讓學生有更加深切地體會和感悟,我會將日軍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犯下的滔天罪行,通過歷史圖片、影像、口述史材料等,用一個個展覽館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此時能知道日軍進行了南京大屠殺、大轟炸、細菌戰等駭人聽聞的暴行,同時激發對受難者的悼念,樹立熱愛和平的觀念。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歷史情境,可以讓學生走進歷史,拉近與歷史的距離。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為了激發學生的民族責任感、愛國情懷,我會再次進行情感的升華。

  2、作業:為抗戰期間犧牲的戰士及受害同胞寫一段悼詞。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本課選自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第23課,標題為《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2、地位與作用:本課主要講述了日軍侵華的戰略步驟及所犯下的罪行,同時展現了中國軍民面對民族危機奮起反抗,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過程。通過學習本課,學生能夠銘記侵略歷史,感受到民族氣節和抗戰精神。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等日本侵華的主要事件;理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及其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相關史料,分析日軍侵華的原因和戰略步驟;通過小組討論,探討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感,樹立熱愛和平、反對侵略的價值觀。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已經較為全面地學習過抗日戰爭,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但對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還認識不清,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抗日戰爭的爆發及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2、教學難點: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的理解和認識。

  四、說教學方法

  采用講授法、史料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展示三十年代日本侵華罪行和抗日戰爭勝利歡慶的場景圖片,設問引出本課主題。

  2、講授新課:

  講述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等局部抗戰的經過和結果,分析日軍侵華的原因和戰略步驟。

  講述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的意義,引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講述七七事變及其影響,說明全面抗戰的爆發和國共合作抗日的必要性。

  展示日軍侵華罪行和抗日英雄人物的圖片和資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小組討論:讓學生分組探討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并分享討論成果。

  4、總結提升:總結本課主要內容,強調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感。

  六、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應簡潔明了,突出教學重點,包括日軍侵華的主要事件、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及其意義、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等內容。

  七、說時間安排

  本課預計用時45分鐘,其中導入新課5分鐘,講授新課25分鐘,小組討論10分鐘,總結提升5分鐘。

  以上即為《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的完整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進度,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以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講述了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的歷史過程,是學生了解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的重要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的基本史實。

  2、培養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和歷史思維。

  3、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的主要事件和發展過程。

  2、難點:理解局部抗戰與全面抗戰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運用講述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相關圖片或視頻,引起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2、講解局部抗戰

  講述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事件,讓學生了解局部抗戰的背景和過程。

  3、講解全面抗戰

  講述七七事變、國共合作等內容,使學生明白全面抗戰的爆發和發展。

  4、組織討論

  引導學生討論局部抗戰與全面抗戰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5、總結歸納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重點知識。

  6、布置作業

  讓學生課后查閱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的歷史。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選自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第23課,主要講述日軍侵華的戰略步驟及所犯下的罪行,同時展示中國軍民面對民族危機奮起反抗,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進程。

  1、教學內容:

  局部抗戰的起始及主要事件,如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

  全面抗戰的爆發,特別是七七事變及其歷史意義。

  日軍侵華罪行,如南京大屠殺、細菌戰等。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及其重要性。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理解日本侵華的歷史背景、戰略步驟及罪行;掌握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的轉折點及重要事件。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地圖等方式,學習歷史的方法;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抗日戰爭的爆發及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難點: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及其歷史意義。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較為全面地學習過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但他們對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等認識尚不深刻,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三、說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通過教師系統、連貫的講解,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

  2、史料教學法: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歷史資料,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和歷史解釋能力。

  3、小組討論法:通過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展示相關歷史圖片、播放歷史視頻等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內容。

  2、新課講授:

  局部抗戰的起始及主要事件:通過講述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事件,引導學生理解局部抗戰的起始及背景。

  全面抗戰的爆發:重點講述七七事變及其歷史意義,引導學生認識全面抗戰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日軍侵華罪行:通過展示歷史圖片、口述史材料等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日軍侵華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通過分析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西安事變等重大事件,引導學生理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及其重要性。

  3、課堂小結:對本課內容進行總結,強調重點知識,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記憶。

  4、作業布置:為抗戰期間犧牲的戰士及受害同胞寫一段悼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人文關懷精神。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將重點突出抗日戰爭的爆發、全面抗戰的開啟、日軍侵華罪行以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等關鍵內容,以便學生更好地把握本課的知識要點。

  六、說時間安排

  本課預計用時45分鐘,其中新課講授約30分鐘,課堂小結約5分鐘,作業布置及課后指導約10分鐘。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 5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第23課,主要講述了日軍侵華的戰略步驟及所犯下的罪行。同時,課程還著重于面對民族危機,中國軍民奮起反抗,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過程。通過學習本課,學生能夠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侵略歷史,感受到軍民一心、誓死抵抗的民族氣節。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已經較為全面地學習過抗日戰爭,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然而,他們對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還認識不清,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對歷史事件深層次原因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掌握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的主要歷史事件及其背景。

  學生能夠理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背景及深層次原因。

  學生能夠分析出國共關系在抗戰期間發生的一系列轉變。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分析相關文字史料,培養史料實證的歷史意識。

  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提高分析、歸納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夠深切感受中華民族在抗戰期間所遭受的苦難,以及國人所表現出的頑強不息、英勇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生能夠樹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抗日戰爭的爆發及第二次國共合作。

  學生對日軍侵華罪行和抗日英雄人物的.了解。

  2、教學難點:

  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

  學生對歷史事件深層次原因的理解。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講授法、史料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

  2、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包括圖片、視頻、史料等。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播放《松花江上》歌曲片段,引出九一八事變,順勢導入新課。

  2、新課講授:

  局部抗戰的開始:講述九一八事變的經過及結果,分析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背景及深層次原因。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講述華北危機、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如何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全面抗戰的爆發:講述七七事變的歷史背景及影響,分析國共兩黨實現二次合作的原因及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

  日軍侵華罪行與抗日英雄人物:通過展示日軍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犯下的罪行,以及抗日英雄人物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3、小組討論:學生分組探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必要性等問題,拓展知識面。

  4、課堂小結:總結本課內容,強調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及愛國主義精神。

  5、布置作業:為抗戰期間犧牲的戰士及受害同胞寫一段悼詞,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七、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清晰、簡潔的板書,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八、教學反思

  課后對本課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之處及不足之處,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借鑒和改進的依據。

【高中歷史《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說課稿05-29

高中歷史說課稿01-11

高中歷史說課稿(精華)11-18

抗戰作文03-11

抗戰英雄的故事(精選41篇)05-09

實用的抗戰作文300字09-01

全面發展作文04-12

全面小康的作文范文10-04

高中歷史教學總結07-05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国产一区heyzo | 色天堂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