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地形圖的判讀說課稿
地形圖的判讀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2-23 07:48:23
  • 相關推薦
地形圖的判讀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形圖的判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我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課時安排為1課時。今天,我將從說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思路和教學過程等方面來進行。

  一、說教材:

  這節課的內容包括掌握海拔、相對高度的概念、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概念和判讀、掌握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判讀和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梢哉f這節課在七年級上是最難的幾節課之一,本節課涉及的概念多、難度大,大多數知識都是學生未接觸的,它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其中關于地形圖的分析是以后學習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以及地理思維養成的的重要基礎,同時,等高線還是一個難點,等高線知識也是后面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基礎,在以后地形圖的判讀中都會用到它,對等高線的理解還有助于后面學習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的知識,對以后地理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課堂上就要給學生應有的思維、參與、當堂消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們要想學好地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圖”,當然讀圖能力的養成也不是一節課就能解決的,它需要在今后教學中持續培養。

  二、學情分析:

  對于我們學校初一的學生來說,他們走出自己家鄉的機會很少,很難形成空間、立體的概念和野外活動的經驗,缺乏對山谷、山脊、鞍部等地形、地貌的概念。要學生理解用等高線的形式表示地形的起伏,即將立體的轉化為平面表示,還要學會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即將平面的轉化為立體的,要做到看圖識地形,圖在眼里,心中有圖,這對初一學生而言的確很難。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即海拔和相對高度。理解等高線、等深線的概念,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在地圖上識別五種地形。

 。2)過程與方法:學會在地圖上判斷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的關系,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山地不同部位。學會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及繪制地形剖面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對地圖產生親切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地使用地圖,并使學生認可自己能力,增加自信;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能夠對我國及世界的地貌進行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

  四、說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海拔高度的計算,理解等高線概念,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判讀和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教學難點: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山谷、山脊、山峰、陡崖等地形部位。尤其是山谷與山脊的判讀,學生極易混淆。

  五、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針對這節課的難點,總感覺以往的講授法、板圖法、模型展示法、多媒體演示法都有不盡滿意的地方,有書上得來終覺淺的感覺!皩W生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我采用了:模型配合、動手描繪、分組探究和多媒體演示相配合的方法,讓學生在等高線模型上認識山體部位,動手描繪等高線,并探究各地形部位上等高線的特點。

  說學法:學生所用到的學習方法有自主操作、自學探究、合作學習、讀圖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等。其中教師需要在合作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組織,做到合理分組和合理分工;教師還要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幫助,需要對學生的比較分析及歸納總結進行引導和提示等。

  六、說教學過程

  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著名景點駝梁去旅游(播放一組駝梁的風光圖片)。剛才大家是否感受到了駝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起伏狀態呢?那么,我們又怎樣把這高低起伏的狀態在平面圖上反應出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講授新課

  對本節課的學習,將它分成四個環節完成。

  環節一:認識海拔、相對高度

  1、學生自讀課本,找出海拔、相對高度的概念,并用幻燈片演示。

  2、如何將立體的各種地形轉化到平面上呢?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線來表示。采用駝梁山區的照片和衛星圖片,用動畫的效果將等高線地形圖展現出來,更有真實感,看得更真切。

  3、總結補充:同學們看到的標有高度值的閉合曲線就是等高線,同樣,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深線。

  4、活動1、制作地形模型,認識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線特征。

  各小組合作,按以下步驟進行:

  1、在紙上畫出給定山體的等高線地形圖。

  2、用橡皮泥依照每一條等高線的輪廓,做成厚度相同的平面。

  3、將橡皮泥模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拼合在一起。

  小組展示,并給以適當的評價,比較哪個組做得更好。

  環節二:了解山體的不同部位

  在山體模型上,指出哪個部位陡峭,哪個部位較緩,并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找出對應部位,總結等高線疏密與坡度的關系。

  結合實例,請同學說出山體不同部位的名稱。

  此時,學生會提到山頂,但對其他山體部位就不太清楚了,教師因勢利導,并結合幻燈片展示。學生在景觀圖和等高線地形圖上分別找出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并總結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線特點。

  習題鞏固

  環節三:分層設色地形圖

  成因:人們為了更好地看清地形,于是,在等高線地形上涂上不同的顏色,就變成了分層設色地形圖。

  讀圖1.42,指出不同顏色表示陸上由低到高的變化。形象直觀地表示出了地勢的高低起伏,根據海拔的高低和地勢的高低起伏狀況,將其劃分為五種地形。圖片展示,讀課本27頁相關內容,比較它們的特點差異,填入表格中。

  根據分層設色地形圖,就很容易畫出地形素描圖了。

  環節四:

  1、對于地形剖面圖,它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繪制而成的,它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起伏和坡度陡緩,采用動畫演示,更形象。

  2、學生自己動手,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將書上28頁活動題補充完整。

  作業:同學們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原理,繪制自己熟悉的某座山的地形圖。

  總結

  七、板書設計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拔(絕對高度)相對高度

  二、等高線地形圖

  1、概念:等高線等深線等高線地形圖

  2、幾種基本地形部位等高線示意圖及判讀

  3、分層設色地形圖

  地表五種主要地形類型名稱及特征(表略)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讓學生親手描繪等高線、小組共同探究各山體部位的特征,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提高了學習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本節課還注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在描繪過程中,如果不準確,特別位置的移動,會造成后面同學探究時的困難或錯誤,所以在描繪過程中,老師要到各小組指導改正。

  說題目學科年級章節姓名學校日期課稿地形圖的判讀》第一章第四節信巧霞郄馬鎮中學

【地形圖的判讀說課稿】相關文章:

純粹理性批判讀后感08-10

說課稿范文說課稿 范文10-04

純粹理性批判讀后感(精選10篇)06-10

燕子的說課稿02-28

口技說課稿02-28

物態說課稿03-07

比的認識說課稿02-09

趙州橋說課稿02-09

面積說課稿02-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视频欧美二区 | 亚洲五码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先锋天堂AV在线网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日韩欧美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