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點彩游戲》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點彩游戲》選自于蘇教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上冊。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的劃分,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點彩是新印象主義以色彩分割原理為依據所采用的一種繪畫表現形式,又被稱為“點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純色點和塊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畫面。課本中展示了法國新印象主義畫家保羅·西涅克的作品《納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點彩畫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點彩畫的興趣。而且通過學習了解簡單的點彩畫,讓學生初步接觸點彩,知道點彩的特點及簡單技巧。教材中還列舉了不同種類的色點的效果,提示學生可以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運用不同的色點來表現色調,豐富學生的表現力。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與思維表達力,之前也學習過造型課程,所以能夠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粗淺的創造,對點彩畫派的概念和激發表現是第一次接觸。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初步接觸點彩畫,知道點彩的繪畫特點及簡單技巧,并用點彩法創作一幅畫。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思考、比較、欣賞與討論,學生能夠感知點彩畫的畫面效果,知道點彩畫的原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富有創意地學習運用各種繪畫手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其對美好事物的表現以及創造的欲望。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充分利用色彩和不同的點法創作一幅點彩畫。
【難點】能夠使用點彩的方法創作相對完整的作品,豐富表現手段。
五、說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鉛筆、棉簽等工具。
六、說教學方法
欣賞法、示范法、觀察法、小組討論法、實踐指導法。
七、說教學過程
(一)設置實驗、導入新課。
導入過程應用的是實驗導入法。具體做法首先出示一張打滿密集洞洞的紙張,讓學生觀察紙張上面有什么圖案。然后在這張紙下面襯上不同顏色的紙張,再讓學生用眼睛余光觀察畫面,看看發生了什么變化。此時畫面會呈現出一個狗狗圖案,由此讓學生發現點彩的魅力導入新課。
(二)欣賞作品、感知技法。
1、提問除了打孔還有什么方法來進行點彩畫創作。
2、欣賞點彩畫作品,通過觀察發現點彩畫跟我們以往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同時插入對點彩派的簡介。
---------點彩畫派是一種用細小的彩點堆砌,創造整體形象的油畫繪畫方法,創始人是修拉和希涅克,他們不用輪廓線條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色點堆砌,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并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
3、教師總結點彩畫特點。
特點:(1)結構:無輪廓線。
(2)色彩:只用原色。
(3)筆觸:小點堆砌。
(4)作品清新悅目,還有幾分幼稚和童趣,裝飾性強。
(三)技法分析,示范教學。
1、欣賞法國新印象主義畫家保羅·西涅克的作品《納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提問畫面的筆觸形狀有什么不同?討論你更喜歡那種筆觸,為什么?
-----------筆觸:修拉圓形筆觸。西涅克:長方形筆觸。
2、通過觀察老師事先準備好的三幅不同工具點出來的作品,猜一猜他們是用什么工具點的?除了這些工具還有那些工具我們可以用來進行點彩?
-------油畫棒、水彩、水粉。
3、出示幾張用不同點點的蘋果,讓學生觀察點與點的區別,同時選擇一種工具學者用點的方式做一個蘋果。
(四)動手實踐,鞏固提高。
實踐練習,做一次小小畫家,繪制一幅花卉作品。
作業:畫一幅點彩花卉作品。
要求:
1、設計花瓶的外形并畫上美麗的花束。
2、用點彩的方式涂色。注意色彩的漸變以及點的排列。
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加強個別輔導并提出可行性建議,關注每一個學生。該環節的設計是需要通過學生動手實踐來進行創作,從而解決本課的難點。
(五)展示評價,小結拓展。
1、展評:以比賽的形式展評。展評者展示作品說明創作想法。其他學生給與評分。設置獎項: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最佳造型獎。
作品展示時,學生自愿上臺分享,讓學生自評,互評,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從無形中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而老師的點評也已鼓勵為主,但同時對出現的錯誤又要給予明確指正。
2、小結:學生總結為主,談談對于點彩畫的學習感受。
3、拓展:課后嘗試其他繪畫工具繪制點彩畫,體驗繪畫樂趣,感受不同作畫工具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