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各位尊敬的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
我說課的題目是《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語: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10課的內容。必修三的教材呈現給學生們的是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本課主要為“漢字與書法藝術、筆墨丹青中國畫、京劇的出現三目。本課從書畫與戲曲這一角度來展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且本課與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經濟史互為表里,使我們能從社會背景與政治經濟等方面來探究本課。因此,學習本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說學情
過渡語: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二年級的學生對歷史學習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且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但是深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授課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學情,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和依據,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概括漢字書法起源和發展脈絡;中國畫的發展脈絡及基本特征;京劇的藝術特點及藝術家代表;初步理解書法的功能和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漢字演變脈絡的觀察,把握漢字演變的過程,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書法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提高歷史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提高欣賞美、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語: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書法、中國畫及京劇的發展和成就。
【難點】
理解中國書畫和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征。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語: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本課,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有史料分析法、圖示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通過啟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過渡語:眾所周知,一堂歷史課如果有好的開頭,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使他們心懷期待地投入新的學習內容中去。為此我采用視頻導入法導入新課。
我首先會利用多媒體展示北京奧運會符號和中國探月工程標志,提問學生:這兩個符號是什么?符號的含義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這些標志是什么?從學生較為熟悉的知識入手,密切歷史課堂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的教學做情感鋪墊。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漢字與書法藝術
在講“漢字與書法藝術”這一子目時,我首先會讓學生快速閱讀教材,了解漢字的起源,其中著重向學生強調中國的原始文字出現在6000多年前的“圖畫文字”。
在此基礎上,我順勢提問:漢字又是如何發展的呢?通過這個問題過渡到漢字的成熟和演變的內容學習。我會利用多媒體,呈現資料文字及圖片,學生得出漢字的成熟是在商朝,形成完整體系。接下來運用多媒體展示文字的演變脈絡圖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讓學生通過圖片感受漢字的發展趨勢:由繁到簡。
【設計意圖】史料與圖片的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接的去了解漢字的發展,增強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夠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談到漢字自然想到書寫它們的書法,書法的發展階段這一部分知識點比較簡單,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的知識,所以我讓學生采用同桌互助學習法,了解這一部分知識。學生自然就得出書法經歷了自發階段→魏晉→自覺階段。主要書體及特點比較繁瑣,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因此在這一部分,我將通過ppt展示王羲之的行書作品、歐陽詢的楷書作品、張旭草書作品,引導學生體會三種書體的不同特點,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將不同書法字體的特點、名家及代表作列出,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形成系統的認識,從而突破本課的一個難點。
【設計意圖】同桌互助學習的運用一方面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時也能夠集思廣益,突破這一難點知識,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該知識點。
(二)筆墨丹青中國畫
在這一部分知識講解我主要采取問題探究的方式帶領學生思考來展開這部分的學習。問題如下:
1、從遠古時期到明清時期,中國畫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哪些不同特點?代表作分別是什么?
2、中國畫有何特點?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會讓學生結合我課前下發的導學案,讓學生閱讀課本,并且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在學生分享總結自己的成果之后,我會進一步帶領學生完善設計的表格,重點強調遠古時期是中國畫的起源、戰國時期從萌芽走向成熟、魏晉出現繪畫理論、隋唐吸收外來美術風格、兩宋以風俗畫為主、元明清時期為文人畫。
【設計意圖】表格歸納法的運用,能夠讓零碎的知識更加條理化方便學生的記憶。
針對第二個問題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了解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學生通過欣賞名家作品,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三)京劇的出現
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我將在多媒體上展示探究問題:
1、簡述我國戲曲的發展過程。
2、我國京劇的形成及藝術特色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后我會進行相應的評價并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方式解決書本上有的內容,鍛煉學生提煉答案要求的能力,讓學生了解京劇的有關內容,培養了藝術細胞。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鞏固知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因此在小結環節我采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的理解。
作業:當今很多傳統的文化逐漸在失傳和消逝,作為新時期的青少年應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我們該怎樣去保護和發展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生課后思考,完成歷史論文:如何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
【設計意圖】論文式的作業設計,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也能夠進一步實現知識的內化和情感的升華。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以直觀、簡潔為原則,以下就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