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廣角——田忌賽馬》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思想和方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師始終“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在課堂教學中引用了“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在本堂課中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模式。
今天我上的是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例4的內容。
二、說設計思路
1、說教材
數學不僅是人們生活和勞動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學習數學還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本課教材從“田忌賽馬”的故事入手引入“對策論”應用問題,對策論研究的是競爭的雙方各自采用什么對策才能戰勝對手。“田忌賽馬”的故事學生可能已經了解,但是不一定是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的,在這里,通過故事和活動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學習優選法、對策論等高深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是比較困難的,要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理解,能饒有興趣的去學習,除了把握好深淺尺度,改進教學方法外,還應該盡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充實、豐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這些數學方法的實際應用。
2、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①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②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詳細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維品質。
③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最佳對策”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最佳對策”的原理。
3、下面我說說我的各個環節的設計思路
本節課我自主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創設情境、引發興趣;組織活動、引導探索;多種練習、鞏固提高;交流評價、課堂小結。
①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的一開始學生的狀態就為本節課定下了基調。我利用“與老師一起玩比大小的游戲”導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感到親切易懂。同時,也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初步感知對策論的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這樣設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積極參與后面的學習活動打下基礎。
②組織活動、引導探索
有些學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是因為數學太枯燥太乏味,與生活實際脫節,如果數學教學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動的情境,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生活需要的,是實際應用的,就更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僵化的教學使學生變得不善思考、不善質疑,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緊接著,我用一段動畫故事再次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迎接下一個挑戰,并不由自主的進入了探索“最佳對策”的思索中。再接著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整理各種方案,驗證田忌勝齊王方案的唯一,教學時我注重問題引導,讓學生起疑生惑、大但設想、辨析分解、研究問題不重在唯一的結果,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從淺入深。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對策在這場比賽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討論田忌所有的應對方法時,第一次操作學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重復或遺漏的現象,在全班交流、匯報以后,讓學生帶著“怎樣排才能既不重復也不漏掉”的問題進行第二次操作,充分體現數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數學思想。
為了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這一環節我在課堂上充分利用二人小組,四人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我本人也作為學習的伙伴投入到討論之中,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活動交往,促進了知識的互補,使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③運用練習、鞏固提高
新課程指出“練習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兒童注意力、興趣無法維持很長時間。因此,我在練習的設計形式上采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等等情景。這樣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練習的積極性。在內容的設計上也安排了一定的梯度,有利于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以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如通過說一說,田忌這種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了解對策論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信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如“拍球比賽”通過問:你發現哪個班隊員實力較弱?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滲透德育。而取紙片游戲這一環節是則知識的拓展,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談感想,談收獲,使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等。
④交流評價,課堂小結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性學習,獲得的新知識、新經驗,無論是認知還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再通過交流評價活動中的感受和體會、意見和看法,使各自明確努力方向。這是本節課同學們最輕松、最興奮、也是最高興的時候。這樣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一方面認識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學會了評價自己的學習。
最后,我設計了你在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感受,把你的收獲和感受和同桌說一說。通過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起到梳理概括,提煉升華的作用,以促進他們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4、說課后反思
①課堂的整體感不夠。如幾個活動后沒有進行及時的小結,將不同的策略連成一條線,讓學生更深刻感受到這節課不僅僅要學會“田忌賽馬”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學會一種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②板書設計較隨意。特別是引入部分的“撲克牌”比大小的游戲,因為沒有將學生與老師“比”的過程很好地展示出來,以致于學生不能及時發現教師贏的“秘訣”。如果能將雙方出示的牌一一展示在黑板,相信定能對接下來的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