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學《碳的幾種單質》說課稿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與實施途徑
1.知識傳授目標:
了解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并聯系性質了解它們的主要用途;了解無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碳、炭黑等)和C60。
2.能力培養目標:通過單質的性質學習有關實驗(如讓學生親手割一下玻璃,學會如何割玻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3.思想教育目標: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常見炭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共性、個性關系的認識人和學習方法的培養與教育。
4.目標的實施途徑:教師指導學生演示,學生動手操作,共同歸納。
二、重點、難點的確定與突破:
1.對教材所處地位的理解:本節課位于《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第一節,教材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在第一章里了解了氧氣與碳的反應,對碳物質認識比較模糊,木條、木炭燃燒都當作碳燃燒。通過本節的學習,真正對碳單質有本質上的了解,也為下一節進一少學習單質碳的化學性質作準備。
2.重點、難點的確定:重點是金剛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難點是金剛石和石墨物性差異很大的原因。
3.處理重點、難點的手段與途徑:在教師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對金剛石、石墨的性質和用途進行觀察、分析,比較。
三、學法指導:
1.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學生對鉛筆芯、玻璃刀、鉆石、防毒面具、黑火藥等特別感興,不但對書上的知識感興趣,還有躍躍欲試的想法,能讓學生親手割一下玻璃,學會如何割玻璃,做家庭小實驗如石墨的導電性、用鉛筆芯粉開久末開的鎖、做個簡易的凈水器等對于好動手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主要難處是如何讓學生從原子的排列不同來理解它們性質上的差異。
四、教學程序設計:
回憶第一章氧氣能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那么碳是什么樣的物質呢?
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展示金剛石、鉆石掛圖、玻璃刀、石墨、木炭、活性炭樣品。
通過觀察,對碳的幾種單質的物理性質有初步的了解。
設問:它們都有哪些物理性質呢?
激發學生看書的欲望。
閱讀課文
板書:§lang=EN-US>5-1碳的幾種單質
表格:碳單質物理性質與用途的比較
學生為了正確回答問題會去認真地看書。
填表: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從書本上了解到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指導學生演示
學生演示:割玻璃。
通過演示,驗證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培養學生割玻璃的技巧。
突出重點
小結:
填表: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從書本上了解到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指導學生演示
學生演示:石墨的導電性
明確為什么電池中為什么用碳棒作電極,含什么成分?突出重點。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為什么兩者性質上那么大的差異呢?
突出難點。學生從書本上可以看到結論,為了更形象地理解,教師掛起預先準備好的金剛石和石墨的原子結構排列示意圖。
小結
填表:無定形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從書本上了解到無定形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指導學生演示
證實活性炭的吸附性。
為什么木灰(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呢?
一方面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另一方面對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進行理論分析。
小結
碳單質除了金剛石和石墨外,還有lang=EN-US>C60。
說明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物質的了解也會更加細致,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為以后參加科學研究工作作準備。
布置作業
碳的幾種單質物理性質不一樣,它們的化學性質是否也不樣呢?
書面作業lang=EN-US>P82
甩下包袱
鞏固本節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