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說課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和例1以及練習六的第1—4題。
2、教材簡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數學第十冊第二單元第二小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并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3個例題,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有關知識,本節課只要求學生學習例1,掌握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材先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的6個面展開,幫助學生認識表面積的概念。接著通過例1,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練習,鞏固、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2、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會用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推理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探索精神。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5、教學難點
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6、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紙盒,一把剪刀。
教師準備一套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學法
本課時依據現代認識科學理論及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創設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通過動手操作、觀察、討論等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他人合作意識,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的基本教學思路是:通過“創設一個情境,進行兩次探究活動,設計三組層次訓練”的教學步驟,通過六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豐富的生活場景;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紙盒;漂亮的禮品盒。)
教師讓學生觀察,然后提出問題:
①前面我們看到的主要是什么形狀的物體?
②單獨出示一個漂亮的禮品盒(出示圖: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
學生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師指出小紅想做一個這樣的`紙盒,可她不知道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2、動手操作,理解概念
這次探究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剪一剪、看一看、想一想概括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首先教師用課件示范,把一個長方體紙盒沿棱剪開,再展開,看看展開后的形狀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剪開一個長方體紙盒和一個正方體紙盒,展開放在桌上。(學生在剪的時候,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當學生都把展開的圖放在桌上時,教師讓學生用“上、下、前、后、左、右”六個字標明6個面。把標得又快又好的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然后指著黑板上兩個展開圖,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揭示課題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接著,讓學生觀察展開后的圖形,思考兩個問題:
①在長方體中哪些面的面積相等?
②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3、合作交流,掌握方法
這次探究活動的主要有兩項任務:一是通過學生觀察思考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指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二是通過學生合作、交流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出示例1,學生讀題后,明確這道題就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然后出示想的過程,提出要求:同桌合作、討論,完成P26例1下面想的過程。
抽生匯報,并說說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同時,課件在長方體圖中進行閃爍。
接下來,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總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最后,把學生的不同方法,特別是下面三種方法板書出來(課件出示)
①6×5+6×4+5×4+6×5+6×4+5×4
②6×5×2+6×4×2+5×4×2
③(6×5+6×4+5×4)×2
并試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說出算式的理由。
接著引導學生對這三種方法進行比較,得出簡便的解法。
4、引導總結,歸納學法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概念和表面積計算方法進行總結,讓學生發現剛才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進行的,從而實現對學習方法的歸納。
5、分層訓練,鞏固運用
第一層次——導練:(課件出示)練習六第1、2題,主要解決長方體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的問題。
第二層次——議練:練習六第3題,P26“做一做”用兩種方法計算,主要鞏固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第三層次——自練:P28第4題,主要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6、結合板書,全課總結
(出示板書并簡單進行說明)教師結合本課時板書,引導學生總結本課時主要內容。學生回顧學習情況,質疑解疑,教師肯定學生優點,提出希望。
本節課的教學,通過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巨大優勢,使靜止的變為動態的,復雜的變為簡單的,抽象的變為具體的,有效地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顯示了教學過程,啟迪了學生思維。通過“創設一個情境,進行兩次探究活動,設計三組層次訓練”的教學步驟,安排六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理解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又掌握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還學到了學習的方法,享受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第十冊第25—26頁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義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并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學習這部分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理解,解決一些有關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三)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目標的制定應該是多元的,結合本課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目標: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 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交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探索、嘗試精神,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引導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的興趣,并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的魅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建立表面積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為了讓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與發展,這節課我主要采用“嘗試教學法”,輔以“情境探究式”教學法、“觀察法”等,實現師生互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歸納等思維方法的訓練,努力探索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新策略。
(二)學法《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因此,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本節課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
三、說教具、學具準備教具:
多媒體課件。學具:自備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一個,剪刀一把。
四、說教學設計
教學
環節
師生互動
設計理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舊知重溫鋪路搭橋
1、長方體有個面,條棱,個頂點;相對的棱的長度,相對的面。
2、正方體有個面,條棱,個頂點;它的棱,每個面。它是特殊的。
3、看圖,指出各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學生回答。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為新知識鋪路搭橋。
二創設情境切入主題
1、動畫演示情境圖。媽媽的生日快到了,小明選了一份精美的禮物。為了使禮物更加美觀,他打算親手包裝盒子。小明買回一張漂亮的包裝紙,為了節約紙張,他想先裁下大小適宜的一塊再包裝,那么至少要裁多大的紙呢?小明該怎么做呢?你能幫他出出主意嗎?導入新課:這就要用到一個新的數學知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學生觀看并思考。2、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生1:必須先知道盒子有多大。生2:必須先算出盒子每個面有多大。……新課標強調,教材必須從屬于、服務于學生的需要,我們應該應用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實際出發,因此,我對例1進行優化組合,真正使數學煥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這一情境的設計意在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感受到一種人文情懷。
三實踐操作建立表象
出示“操作提示”與“我的發現”。操作提示:①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沿著棱剪開,再展平,看一看紙盒展開后的形狀。②在展開后的圖形中,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我的發現:你發現展開后的圖形,在長方體中哪些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正方體呢?并完成下表。
長方體
展開后
相當于
展開前
長
寬
高
1、學生動手操作。
2、觀察發現并完成表格。(每人一張)
3、小組交流。(師巡視指導)
4、匯報。
生1:我發現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2:我發現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想,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對這一理念作出較好的詮釋。給予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去發現,解惑,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學生建立積的表象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自主探究深化主題
動畫演示并講解長方體拆成平面展開圖,引導學生建立表面積的表象。
1、認真觀察并加深理解展開后的圖形與原長方體之間的聯系。
2、建立表面積的表象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現代化信息技術是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通過課件直觀形象地展示長方體拆成平面展示圖,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表面積“的表象,為下面學習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做好準備。再現情境圖,提出嘗試問題:你能否幫小明算出紙要裁多大?自讀課本例
嘗試練習使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變”教數學“為”用數學“,同時,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出示討論提綱:
1、你是怎樣算的。
2、正確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什么?小組合作交流小組合作交流,能讓學生更 ,寬20厘米,高30厘米。請你幫他算算至少需要多少玻璃?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像這種不需要算出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的情況。你還能舉出例子嗎?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考慮需要計算哪些面的面積,完成練習并及時反饋。舉例子,如計算游泳池的表面積、粉刷柱子等。提高性練習旨在喚起學生對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懂得根據實際來解決問題,同時,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有”用“的。
六總結評價課堂延伸
總結評價。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既能梳理所學知識,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反思意識。課堂延伸。同學們,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它的表面積怎樣算比較簡便?為什么?課后思考。這個有”挑戰性“的任務能較好地延伸課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課外也動起來。
五、說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方法一:>方法二:6×5×2+6×4×2+5×4×2(6×5+6×4+5×4)×2上下前后 左右
就本課的板書而言,我盡量做到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和難點。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說課稿】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3-1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3-23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12-25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說課稿06-0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5篇03-23
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01-08
《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01-1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數學教學反思03-20
《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10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