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水》,在那個極其缺水的小山村里,校長為了孩子們,為了來支教的榮子老師,每天到七、八李外的山泉去拉水,即使三九嚴寒,大雪紛飛的日子也不例外。桂葉老師因此節約每一滴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養著一切生命,而文中滋養孩子們成長的不光是那甘甜的水,更是老師對孩子們的那份無私的愛,它就是那股山泉,流過每個孩子的心頭,流進榮子的心田,他打動了榮子,是使她再次回到這里任教。通過學問,從水中感受校長和老師對學生,對教育的那份熱愛與責任,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二、說教學目標
圍繞本學段學生及教材的特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教學這篇文章。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讀懂課文,疏通文脈,能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通過想象說話,角色體驗,反復朗讀等方法,達到如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個性化的體驗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感受水源的缺乏和艱難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及文本的感悟,體會校長和老師對學生的那份關愛與責任,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說教學過程
一、回憶全文,整體感知
1、教師導語:那偏遠的小山村,極其缺水,人們要走上7、8里地才能找到水源,在圪坨水是如此珍貴,在這兒發生了一件與水有關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水》,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課文,感知內心
(一)研析詞句,體會珍惜、節約水
1、水對于這個學校,這里的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珍貴,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學生讀課文1-4小節。
2、學生自由讀課文后交流:
第一、二小節
“擦得明光锃亮,每天都要擦上幾遍,像呵護一件貴重的家具。”從中學生會感受到:甕只是極其普通的盛水器具,沒有絲毫特別之處,桂葉會這樣做,是因為他是盛著極珍貴的水,所以要極干凈。從“呵護”“貴重”使學生體會到桂葉老師把它當珍寶一樣來愛惜、呵護,把它看得如此珍貴,正是因為水的珍貴啊。
第三、四小節
桂葉一看到水就“神經兮兮”的。從哪里看出她神經兮兮的?
(1)學生會說a她立了一個神經兮兮的規矩:兩人合用一盆洗臉水,這多臟啊。
b她每天檢查學生是否洗臉,還讓沒有洗臉的孩子也用這盆水洗臉,這么多人用一盆水洗臉,真臟啊,神經兮兮的。
c他把這洗臉水灑在教室里,孩子們還說真香,神經兮兮的。
(2)追問:桂葉為什么會這樣神經兮兮的呢?(找到:桂葉的話:“圪坨缺水,得到7、8里外的山泉去拉。”)那樣臟的水,孩子們為什么還說:“真香”(學生會說:空氣中彌漫著水的氣息,對于異常缺水的山村孩子來說這是極其珍貴的,同時從這洗臉水中孩子們還感受到桂葉老師對他們的愛,空氣中因水,而彌漫著愛的芬芳,所以說真香。)
(3)在次基礎上,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神態“調皮、擠著眼,瞪”讀好3、4小節。
這一環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充分引導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感悟,體驗和交流,使學生在朗讀中咀嚼文字,產生同感,讓學生盡可能進入文本,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
(二)品讀課文,感受拉水的艱辛這是全文的重點,教學中我分三步突破難點
教師導語:桂葉老師會這樣珍惜、節約用水,不僅因為取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水,更重要的是取水的路途是那樣的艱辛,那樣的困難,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14小節,想一想,你從哪里看出來?
第一步想象說話,走近校長
1、從“每天吃過早飯,校長就去拉水,上第二節課時,才能趕回來”學生體會到拉水路途遙遠,花費時間長
2、從“校長是桂葉的爹”學生體會到他的年紀大了,拉水對他來水,很吃力。
3、從“校園外有一個坡,幫忙推車校長滿頭的汗”體會拉水路上困難很多。
教師追問:這一路上只有這一個坡嗎?出示填空,想象說話:夏天,驕陽似火,烈日下,老校長,雨天,大雨滂沱,老校長……(學生可能會說:夏天,驕陽似火,烈日下,老校長吃力的拉著水車,艱難地向前走著,汗水浸濕的衣衫,嗓子眼干的像火燒一樣,但是他堅持著;雨天,大雨滂沱,山路更加泥濘,老校長拉著水車,一步一滑地走著,滑倒了,爬起來,再滑倒,再爬起來……)
教師小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校長正是這樣每天堅持去拉水的。
這樣的說話練習,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拉水的艱辛。
4、在說的基礎上追問:他是為誰拉水的?(為孩子們,為老師)你看出他是個怎樣的校長?(熱愛孩子,關心老師)(板書:全心的關愛)
第二步創設情境感受校長
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伸出手來都冷得叫人瑟瑟發抖,老校長卻還要去拉手,冬天的山泉是怎樣的?學生感受“山泉周圍結冰”取水更困難,“半小時才能裝滿”體會取水的時間更長、更冷。“有時拉回的不是水,而是冰”(學生體會道路濕滑,天氣寒冷,取水、拉水,比以往更能。)
引讀第六小節。
第三步角色體驗感悟校長
眼看就要放寒假了,下了三天三夜大雪,給取水增加了難度。
1、自由讀第九小節,品讀父女的對話,學生感受(a校長對孩子無私的關愛,為了孩子即使路再難走,也要去,女兒對父親的關心、擔憂;b從“胡鬧”、“眼看放寒假了”,“二十幾年了,沒有隨便放假。”感受老校長的高度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2、在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第七小節。
3、校長就這樣去了。到了中午,還沒見校長回來。出示填空:桂葉急了,說:“我爹咋還不回來呢?”榮子心想:,榮子說:“路不好走,咱去接一下吧。”她們出了村,朝山泉那邊走去。走著走著,榮子的心忽然開始猛跳,她在坡溝下看到了那輛拉水的平板車,車上的水罐滾了下去,落在幾步遠的地方。榮子心想:
又往前走了幾步,榮子的心狂跳起來,她看見校長躺在水罐的旁邊,一條腿淌著血,榮子心想.(學生會說:校長怎么還沒有回來呢,是山路太難走被困住了嗎,天哪,出了什么事,校長怎樣了,他有沒有受傷校長,你的腿怎樣了,疼不疼,為了孩子們,您冒著這么大的風雪去拉水,受了這么多的苦,現在您的腿受傷了,今后可怎么辦呀。)
4、讀課文10-14小節,榮子聽了校長的話,仍不住潸然淚下,等下只見她正伏案寫著什么?他會寫給誰,寫些什么?(學生會說:寫給校長:感謝他這么多年來默默得為山村孩子們作出的奉獻。會寫給學生們,告訴孩子們她們的校長是怎么為她們拉水的,這水里包含著老校長對她們那濃濃的愛意。寫給當地的政府,建議修好路,開鑿水窖。寫給他城里的領導,告訴她們他愿意在這里執教,直到他的生命結束。)
這樣層層深入,感受體會校長全心關愛,高度的責任感,無私奉獻的精神已深入孩子們的內心。
三、研讀思考,整體回歸
1、引讀第15小節
榮子明明知道小山村缺少,生活如此艱苦,他為什么會再回到這里?(學生會說:榮子被老校長及桂葉老師這種無私奉獻,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對學生的無限熱愛所感動,他覺得她們就是那一股甘甜的山泉,滋潤了孩子們的心田,榮子希望自己也成為這其中的一滴,與她們一起,澆灌那可愛的幼苗,讓她們茁壯成長。)
2為什么用水為題(學生會說:水融入了老師和校長對孩子門的關愛,這水滋養了孩子,感動了榮子,是他也愿意,成為那水,滋養更多的孩子。)
四、聯系實際,課外拓展
設計寫話:當校長看到榮子時,她們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
這樣從文本走向生活,從課文走向實踐,通過文章內容的內化、表達,從而使學生以人物的精神指導自己的言行。
【《水》說課稿】相關文章:
《水》的說課稿01-08
水的說課稿02-17
《水》說課稿01-12
神奇的水說課稿11-20
[優秀]水的說課稿11-22
《水》說課稿14篇03-15
水的說課稿14篇02-18
水的說課稿15篇02-17
《水》說課稿(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