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慈母情深說課稿
慈母情深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1-16 12:54:16
  • 相關推薦
慈母情深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慈母情深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理念:

  趙鏡中在對語文創新教學的省思時指出:“全語言的教育觀點主張語言學習是借著融入豐富的語文環境,促使學生對語文本身和其功能產生知覺。”即通過尋找文本與學生產生情感共振的“源頭”,追溯情“源”創設并優化語文情境,將學生帶入“真”、“情”、“思”、“美”的意境課堂,驅動他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我們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體現的漢語言文學整體性、靈活性、形象性、語感強烈等特征的特殊作用,讓學生在誦讀、感悟、體味、嘆賞中,體驗情感。我們的語文課,應充分挖掘課文內蘊,以朗讀為推進,以品析獲真知,以感悟促升華;即通過咬文嚼字、品詞酌句、反復誦讀,讓學生在情境中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華。達到以情代言以言抒情的境界。

  二、教材分析

  《慈母深情》是人教版五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課文從各個側面講述父母之愛。本文節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小說《母親》。作家用質樸的語言抒寫人間母愛,記述了上世紀60年代一位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省吃儉用,給“我”一元五角錢買課外書的故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情深。不長的篇幅卻用了35個小節,短句短段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人性的最美。作家對母親的描寫并沒有濃筆重彩,只著重描寫了自己第一次親眼目睹母親工作的幾個特寫鏡頭和幾句簡單質樸的語言就將一個瘦小疲于奔命,卻仍堅守著家的溫暖,堅守著對兒女的希望的母親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只是文本的時代背景遠離現在學生生活時代,遠離學生的情感認知。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和積累本課“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感受慈母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前師生共讀以及課上對文本詞、句、段的體味,培養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四、重點、難點、關鍵點:

  我結合學生學情確定重難點、關鍵點。

  重點:通過對幾個特寫鏡頭中母親外貌、神態、動作描寫,體會母親深情。

  難點:對大多數獨生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感動,對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當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體會日常小事細節中所體現的慈母情深,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敬愛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關鍵點:“品味作品語言,體會作者情感”是我班學生常用的語文學習方法,部分學生還能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圈圈劃劃,評評注注,表達個人感受。然而,本篇課文寫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當時正是國家困難時期,大多數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難,“一元五毛錢”買一本書在當時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學生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家困難時期,大多數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難,“一元五毛錢”買一本書在當時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學生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這是本課學習的關鍵點。

  五、教學方法

  1、課前補充閱讀,追溯情“源”。

  本文生活背景遠離孩子,喚起孩子的共鳴,激發他們的情感,需要回歸文本,尋找情感共振的源頭。所以課前師生會共讀《母親》大部分原文。(我來自全寄宿制民辦學校,我們有大量的時間師生共讀)

  2、品味、感悟,以情代言。

  創設情境,緊扣文本入情悟情抒情。

  3、拓展、升華,以言抒情。

  學生在回憶中捕捉母愛鏡頭,暢言感恩,抒發感悟。

  總之整堂課,我緊扣主旨、簡中有略、略中求精,力求引導學生通過課前自主閱讀、課上朗讀、對話等途徑,引領學生一次次親吻文本,觸摸文本,走進文本,從情節的“高空”潛入語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慈母深情!做到“追溯情源、以情代言、以言抒情”。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入情境。

  1、播放歌曲《母親》,讓旋律的律動牽引我們情感的河流。

  2、揭示課題:有一首歌名叫《母親》;有一種愛叫做母愛,純純若水、沉沉似海。一生之中始終守望我們的是慈母,始終牽掛我們的還是慈母,慈母情深啊!請齊讀課題:《慈母情深》,再讀、三讀。

  3、追溯情“源”:《慈母情深》節選自昨天師生共讀梁曉聲作品《母親》。從昨天的閱讀和屏幕上紅線強調的句子你有什么體會?(課件播放《母親》大部分原文)(生:生活的貧困等)

  4、小結:是的,當時正處于物資貧乏、國困民窮大饑荒結束時期,一毛錢能抵現在10塊。雖然時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母愛沒有時代和空間的界限,讓我們走進文本,感受母愛。

  (二)品味文本、悟深情。

  1、初讀,整體感知。

  (1)要求:

  a、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邊讀邊劃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情到深處時可以批注;

  b、思考:《青年近衛軍》這本書來之容易嗎?為什么?飽含了母親怎樣的深情?

  (2)學生自由發言,說出感動的句子和感動的理由。

  (3)回答要求中的問題。

  引出:想的失魂落魄——————女人的阻攔—————變買了水果罐頭———————又給了一元五買到了書,飽含對兒子深深的愛。

  2、精讀,品味細節。

  這位慈母,到底是怎樣的形象呢?作者用捕捉鏡頭特寫的方法刻畫了母親的外貌、神情、動作。有那幾處特寫呢?請生一一找出來朗讀。

  (1)鏡頭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人,脊背彎曲著,頭湊近在縫紉機板上。”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極其瘦弱”、“脊背彎曲”、“頭湊近”等詞,將一位承受生活重擔,辛苦勞作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2)鏡頭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

  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重復讀、讀出情感

  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特點。“我的母親”重復三遍,你悟出了什么?(倒裝的排比句式強調了這就是“我”親眼看到的母親,她疲憊、勞累。母親吃驚地望著“我”,“我”又何嘗不是吃驚地望著母親,如果“我”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也許永遠不知道母親是這樣辛苦地賺錢養家。)

  (3)鏡頭三:“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小組讀、個別讀、反復讀。

  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特點。感悟四個“立刻”又說明了什么。

  4、三個鏡頭連讀,讀出感情,以情代言。

  5、小結:瘦弱、疲勞母親為了生活,在震耳欲聾的惡劣工作環境下,艱苦勞累地掙錢。作為兒子,生平第一次看到母親這樣掙錢,為之揪心。

  說明:將描寫母親怎樣掙錢的三個鏡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通過學生對“三個鏡頭”的品、讀,教師的引,使這個重點環節一氣呵成。體會母親愛子情深,兒子敬愛母親。由于這3句話的表達方式極有特色,學生平時接觸不多。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引導學生借助文本,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體悟句子蘊涵的豐富情感。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以舒緩的音樂配合學生的朗讀,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體驗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批文如情”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抒恩情

  面對這些畫面,“我”鼻子酸了,買了一罐水果孝敬母親。慈母情深,母慈子孝,情意深深。

  (1)播放生活中“母愛”鏡頭,在音樂聲中想起、回憶自己的母親。

  (2)或許平坦的生活中你忽視了母愛,或許感謝母恩你還沒來得及說出,拿出紙筆用一個特寫鏡頭刻畫母親,表達對母親的深情吧!

  說明:至此,本文的學習已經結束。但語文學習的“大閱讀觀”告訴我們,真正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應該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好的語文課應當成功的引發學生產生閱讀的期待心理。通過本文的學習,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梁曉聲的作品產生興趣。自主的到校圖書館閱讀梁曉聲的作品。同時,我在做的一個課題《課內外結合實現教學的有效性》中的一個子課題《課內外結合培養小學生中高年級自主閱讀的習慣》的做法就是,從我們的課本和課堂激發學生走到課外書本課外實踐之中,再從課外把學生拉進我們的課堂,課內外融合形成語文的大開放閱讀。

【慈母情深說課稿】相關文章:

《慈母情深》說課稿01-10

慈母情深說課稿01-15

《慈母情深》說課稿優秀11-20

《慈母情深》說課稿(14篇)01-11

《慈母情深》說課稿精選14篇01-11

《慈母情深》說課稿14篇01-11

慈母情深作文03-22

慈母情深母愛作文12-18

[精]慈母情深作文10-2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综合有精品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亚洲日本乱码中文在线 | 精品免费人成视久久久 | 中文字幕免费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