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
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1-16 07:39:21
  • 相關推薦
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說課的題目是魯教版高一地理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中的晝夜交替和地轉偏向力,此內容為本節的第一課時。我說課的程序為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說學法、教學過程等六個部分組成。

  一、教材分析

  這段內容可以看成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對晝夜的靜態描述,即在任一時刻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劃分,以及不同地區的晝夜狀態。第二部分是對晝夜的動態描述,即晝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第三部分是地轉偏向力即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轉的力。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在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的規律和特點。

  2、弄清晝半球、夜半球、晨昏線等基本概念。

  3、理解晝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義。

  4、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轉的成因及特點。

  能力目標:

  能運用地球儀科學地理解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重點說明晝夜更替的形成。

  德育目標:

  1、樹立科學的宇宙觀,培養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系的、發展變化的。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晝夜交替的成因。

  難點:晨昏線的判讀。

  四、教學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儀)演示,理解晝與夜的形成、晝夜交替產生。

  2、充分運用課本插圖、板圖,運用導學法和分析法,來掌握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規律。

  3、演示實驗法:對于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采用學生自己動手做演示、教師指導、練習體會等綜合方法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4、啟發探究式教學法:教師以啟發誘導為主,讓學生多讀圖、多思考、多討論、多想象,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說學法

  高一學生從思維發展特點上看,已具備很強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對實驗、圖片、資料的分析,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能較好的推理闡述。

  1、讀:培養學生閱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讀圖的步驟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目的。

  3、做:使學生自己動手作演示實驗,從現實實驗中獲得感知。

  4、記:即學生在初步了解本節知識的基礎上,識記本節重點知識。

  六、說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新課:

  學習了前三節課的內容,我們已經知道地球處在銀河系中太陽系內的金星和火星之間,它與其他行星、小行星一樣,在時刻不停地運動著,按地球的自轉產生怎樣的地理意義。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一)地球的自轉

  在初中我們就地球自轉的知識已經有一些了解,現在我們要作進一步的學習。

  1、地球自轉的概念。

  2、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

  3、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對于這些知識點的學習主要通過用地球儀演示自轉來分析,通過視覺沖擊讓同學門更好的理解。

  重點強調自轉方向的判定方法:

  (1)常規法: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

  (2)極點法:北極上空逆時針,南極上空順時針;反之,看到地球是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在北極上空,看到地球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在南極上空。

  (3)經度法:東經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轉方向,西經減少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轉方向。

  (4)海陸法:根據大洲和大洋的排列也可判斷地球自轉方向。

  練習:北極俯視圖、南極俯視圖判別。

  (二)晝夜交替

  1、晝和夜產生的原因。

  地球儀演示并結合日常生活體驗分析原因。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既不發光也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陽光。現在我們假設地球不運動(既不自轉也不公轉),同學們思考一下晝夜怎樣形成?

  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陽,向陽的半球形成白天,為晝半球,背陽的半球形成黑夜,為夜半球。

  2、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

  剛才我們是在假設地球不運動的前提下來考慮問題的。實際上,地球在時刻不停地運動。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運動,所以晝夜就在不斷地交替。

  重點強調交替周期:24小時

  晝夜交替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轉這一運動而產生的,因光源來自太陽,所以晝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個太陽日即24小時。

  3、晨昏線的判讀。

  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中間的大圓圈),叫做晨昏線或晨昏圈。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在地表自東向西移動,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對于晨昏線的判讀是一個難點,要結合不同的圖形進行練習,教師引導學生從中總結經驗,如:

  (1)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則為晨線。

  (2)逆著地球自轉方向則為昏線。

  練習:

  探究問題:

  a、晝夜現象和晝夜更替的區別?

  b、線和昏線有何不同?

  c、昏線在地表的移動方向是怎樣的?

  (三)地轉偏向力

  實驗驗證地轉偏向力:一學生上臺做演示實驗:拿一個地球儀,在它靜止的時候,從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滴一滴紅色墨水,觀察墨水的軌跡。轉動地球儀,在同樣的地點滴一滴紅墨水,觀察墨水的軌跡與剛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有什么不同。

  提問:是什么原因使紅墨水的運動軌跡由直線變成了曲線呢?

  講解: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表面的物體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會受到一種力的作用,使運動軌跡發生偏轉,我們把這種促使物體水平運動方向上產生偏轉的力,稱為地轉偏向力。

  通過對比實驗結果發現曲線軌跡向直線軌跡的右方向偏移。

  學生活動:再地球儀的南極上空重復上述實驗,注意地球自轉方向,重新觀察曲線相對直線的偏轉方向(順著墨水運動方向觀察,向左偏)

  師生總結規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地轉偏向力是實際存在的,這種偏轉現象在氣流和水流的水平運動中表現的最明顯。地轉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如長江三角洲的發育(給出示意圖)深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引導思考: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經常注意避開地轉偏向力產生的負面影響,或利用地轉偏向力取得效益,請同學們思考下列三個問題:

  1、如果在北半球河岸邊建樓房,最佳位置是左岸還是右岸?

  2、北半球某國一導彈實驗基地要發射一枚落點在赤道的導彈,該國應選擇什么樣的發射角度,正南偏東還是正南偏西?

  3、南半球某國一條河流中沙金含量較多,許多人在沙中淘金,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認為哪些人的收獲大?為什么?

  說明:上述三個問題難度不大,但是這些問題和實際聯系緊密,學生解決這些問題,不但可以引起興趣,而且可以促進學生靈活思維,發展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地理意義,如晝夜交替、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的偏移,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予以科學的解釋。本節課重點、難點較多,希望同學們課后認真復習、鞏固。

  板書設計:

  地球自轉的意義:

  1 產生晝夜更替。

  (1)晝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轉,在同一瞬間,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陽。

  (2)晝夜更替的周期:一個太陽日------24小時。

  (3)圖中晨昏線的標識方法:延長太陽光至地心,過地心作一直線垂直于太陽的延長線,則這條線就是晨昏線。原因:太陽光始終于晨昏線所在的平面垂直。

  (4)晨昏線的移動方向:向西移動。

  2 地表水平運動物體方向發生偏轉。

  (1)所謂的水平運動的物體方向發生偏轉,就是說,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在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其運動方向發生偏轉的現象。

  (2)偏轉的規律:北半球向其運動方向的右側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

  (3)判斷方法:面向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4)舉例: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沖刷顯著,南半球河流左岸沖刷顯著。

【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轉》說課稿12-10

高中地理《地球的運動》說課稿10-11

地球自轉線式說課稿12-10

《證明地球在自轉》教學設計12-27

高中地理教學總結05-08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12-23

高中地理教學計劃07-01

[優]高中地理教學反思07-09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2-2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制服 |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亚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