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歷史說課稿《夏商西周的滅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義。通常我們容易把民族融合與民族同化簡單的等同起來,這是
不正確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義及其區別,限于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積累,我們又不能做出解釋。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用“歷史觀點來統率史實”,在突破重點的基礎上,通過民族融合的一系列歷史事實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一、說教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容是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的一課,是奴隸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是早期國家的產生,比較重要。本課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興衰。2、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3、西周的分封制。
(二)教學目標:
難點“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對西方內閣和明清時期內閣的比較這一探究性問題來認同學們認識到:明朝的內閣是皇權專制強化的產物,它加強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君主對全國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于防止專制獨裁。中國的內閣使得中國走向專制、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內格使他們走向民主、科學。從而引導同學們來總結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1、知識與能力
(2)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近兩年的初中汗青學習履歷,積聚了肯定汗青知識,根本具備了多渠道搜集資料并從資猜中提取有用信息、發明題目和辦理題目標本領。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說出西周的分封制,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分析課題的能力,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歷史進程、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歷史發展線索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我把現代信息技術與本課的內容進行整合,針對初一學生的現狀,實行問題導航式教學模式。初一學生求知欲強,但知識積累不夠豐富,對一些復雜歷史現象和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課以教師講述為輔助,把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定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夏商西周時期創造了光輝的文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
西周的分封制。
(四)教學難點
西周的分封制及朝代興亡的歷史性規律。
(五)教學手段
為了生動形象直觀,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來完成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校興趣,提高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說教法
1、采用問題導航式教學法
首先根據本課課題的“興”與“亡”二字,設計了“自主先學整理史料”的問題表格,引領學生對比分析“興”與“亡”的國君及時間,然后再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置了若干個小問題,以圖說文,讓學生在討論中,在教師的指導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自主探究式教學法
對學生進行分組導學,采取精講深化、分析綜合、設疑辯論教學方法,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3、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有關歷史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印象。
三、說學法
引導學生分析夏商西周滅亡的原因及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讓學生學會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學、討論、辯論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增強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DD視頻導入,創設情境。
多媒體展示”禪讓制到家天下”的視頻,并引導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解決如下問題:片中的誰破壞了“公天下”的禪讓制?
取而代之的是哪種制度?
此制度結束了____社會步入了____社會。
在增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有目標地理解了公天下變家天下這一知識難點。世襲制的開始,標志著原始社會的結束,奴隸社會的開始,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二)分析課題,出示目標
1、首先分析課題涉及到幾個朝代?分別講到了朝代的興和亡?最終再讓學生了解這近一千三百年的興亡規律是什么?
2、出示目標,學生學習目標定位。
(三)講授新課
1、整體感知興亡線索—————自主先學整理信息
出示表格,學生自主看書五分鐘后,展示交流并標記課本。
注意:興與亡的對比及由興轉衰的過渡。
2、細化知識君臣史事——————明君暴君道盡興亡事
(1)學生講歷史人物故事一至兩分鐘。
(2)學生再進一步看書將人與事填入相應的朝代卡中,準備三分鐘后再同位交流并且展示。
(3)學生分兩組分別對以下幾個問題思考并回答展示:
為何夏的建立標志著國家的產生?
而炎黃堯舜統治時是部落聯盟呢?
盤庚遷都的原因有哪些呢?
將牧野之戰填入西周對嗎?
(4)分析史料揭密分封:
通過圖象、動畫及聲音等巧妙地展示了分封制的目的,內容及作用。讓學生一邊聽,一邊看,一邊想,一邊記。多位學生在互相補充下回答完整后,標記課本并進行短時地形象記憶。接下來設置了“草擬圣旨領悟圣意”的環節,讓學生模擬周天子的身份給姜尚分封齊地,且詔書中要包含分封制的目的,內容和作用。待學生準備一分鐘后展示,最終教師展示配音的詔書,其內容如下:
為了加強對齊地的管理,現將齊地人民及土地賜于姜尚進行管治。太平之時姜尚要鎮守齊地,周室危機之時要出兵保護周室安全,此外,還要定期進京朝貢和述職。望姜尚勤政愛民,發展生產,振興齊地經濟,開拓周室疆土。
這樣做既附合了分封制的歷史背景,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最后就問學生“分封制”真能保西周太平下去嗎?它有沒有弊端呢?演示動畫,讓學生明確“諸侯勢力膨脹,威脅周室安全”的歷史事實,也為之后的春秋戰國亂悠悠埋下伏筆。
3、認識歷史,感悟升華——————歷史軌跡蘊藏玄機
首先再次出現興亡表格,引導學生提出探尋興亡玄機的原因。之后出示了兩段自制且錄音的可以反應明君興國和暴君亡國的兩則史料。
史料如下:
要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全英文初中英語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
湯任用賢臣伊尹,關心百姓,農民和商人各安其業,商朝很快強大起來……周文王勤于國事,重視農業生產,重用賢才姜尚,周國國力也逐漸強大起來,其子周武王經牧野之戰后,打敗沒落的商朝,建立了西周。
夏桀征發百姓建造宮殿,終日飲酒作樂,把百姓當成坐騎,百姓恨透了他,竟想與桀同歸于盡……商紂王建造宮殿,“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盡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來鎮壓人民,同時建立鹿臺,搶掠百姓財產,失盡民心,所以人民在牧野之戰中紛紛倒戈……周厲王暴虐無道,使人民不滿,引發國人暴動,后來還上演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一幕,至此,周王室失信于天下,終于走上了滅國的道路。
待學生聽完后,讓學生小組根據材料提出問題并探究興亡原因及規律的答案。
(四)總結建構情感升華
最后出示了三組名君及暴君的對比圖,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得出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的歷史規律。并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商朝的一個國君,你將如何使商朝擺脫滅亡的厄運?
確定依據: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由盛而衰———走向失敗是本節的基本線索,理清線索,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知識框架。
(五)鞏固練習
1、《同步》P19—20頁1—7題。
2、選做《同步》P17頁第2題。
3、預習“燦爛的青銅文明”,說出“青銅文明”經歷的朝代及產業有哪些?
通過分析戰國時期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理論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故事講解、分析比較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使學生認識到變法是新興地主階級為鞏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改革,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評價變革及歷史人物的能力。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初一歷史說課稿《夏商西周的滅亡》】相關文章:
初一歷史說課稿12-28
有關歷史說課稿05-30
夏作文初一06-22
高三歷史說課稿01-11
高中歷史說課稿01-11
高中歷史說課稿(精華)11-18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09-21
初一歷史教學反思10-22
(精)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