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鞋匠兒子》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鞋匠兒子》說課稿1
說教材地位作用:(教材分析)
《鞋匠的兒子》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1課。是一篇帶有濃郁的演講色彩的文章,主要敘述了美國總統林肯剛上任,在參議院演講時,受到參議員的嘲笑,因為他是鞋匠的兒子。而他以出類拔萃的才華,感人至誠的演說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全文故事情節簡單,內容通俗易懂,特別是林肯樸實真誠﹑富有張力的語言富有特色。本節課教學內容正是緊緊圍繞林肯的三段演說展開 .這三段文字不僅展現了林肯的人格魅力,更把他智慧超群,處變不驚、巧妙回擊的演講藝術體現的淋漓盡致。
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目標意在: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2、學會課文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練習遷移運用。
3、感受林肯演講的語言藝術。
說教學重難點:
抓住林肯的演說辭進行研讀感悟,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層的內涵,體會寬容的力量、體會林肯的博大胸襟和和平民情懷,品析林肯演講的語言藝術是本節課的重難點。
說教法:
基于以上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讀代講來品味人物形象,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抓住文章三段演說特點,挖掘文章空白點和語言的閃光點;引導學生在基于文本的基礎上,大膽合理想象、發表獨到觀點,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
對重難點的處理,采用反復朗讀,讀中悟情明理,聯系實際、對比體驗的方法突破。
說學法:
學生在以上方法的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閱讀體悟、交流互學、揣摩練筆、總結收獲進行學習。
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問題、直接導入。
教師導入:林肯在當選總統發表演說時,參議員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他發表了怎樣的演說使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如此的變化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設計意圖:這個問題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在接下來的時間學習文章,教師直入主題,自然導入本課的學習。)
二、自主研讀,小組共學。
(設計意圖:我校的"二四五"教學模式,重在體現教師主導性和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為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效益做根本保證。)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二、自主研讀,小組共學。
1、出示預習目標:
請同學們默讀林肯所說的那三段話,找出關鍵詞句,說說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
2、學生開始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在這環節中,學生利用足夠的時間自主學習,感悟參議員態度的變化,并通過小組合作,及時修正補充整理自學的相關信息,使林肯的形象在自己心中逐步豐滿起來。)
三、交流反饋,深入感悟。
(小組共學后進入第三環節:在交流反饋環節中學生主要圍繞三段演說進行交流。)
1、例如交流第一段話。
(1)學生明白三個"永遠"分別包含了怎樣的情感。
(2)學生從"感激""忠告"這些詞語中體會到林肯的寬容和委婉的態度。
(3)教師適時指導朗讀,使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感悟語言。
最后教師及時提問: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
(這時,林肯寬容大度、尊敬父親、他為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自豪,這樣的形象就呈現在了學生的心中。學生也感受到正是寬容的力量和林肯平和的演講態度使參議院內由嘲笑變成了一片靜默。)
2、交流第二段話。
(目標:除了感受到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他在平實、誠懇的演說中不卑不亢、悄無聲息的回擊了對方。這就是演講的技巧,是他智慧超群的體現。)
(1):這里為什么不用"修理"而要用"改正"? 其言外之意是不僅要改正鞋子,也含有改正參議員傲慢態度的意思。
預設對比:當我們受到羞辱是如何做的?林肯又是如何做的?
教師及時揭示:這正是林肯有力回擊、巧妙化敵的演講技巧。
(2):做鞋子是技術活,這里為什么要說"藝術"?"藝術"體現了父親爐火純青的技藝,和林肯對父親的`懷念,
(3)教師點撥:是對修鞋這個行業的尊敬,這正是他平民情懷和人人平等思想的體現。
(通過第二段的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基本達到了這一目標。)
3、交流第三段話。
(1)引導學生討論:林肯贊嘆父親的偉大,其言外之意是什么?他想告訴參議員們什么呢?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此時學生從這段感人至誠的話語中體會:他深深地愛著父親,深深地愛著人民,深深地愛著國家,不僅是鞋匠的兒子,還是美國人民的兒子,所以是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總統。)、
總結:整個第三環節中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實現了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
主體性。
4、再次引讀這三段文字。
面對參議員的嘲笑,林肯這樣說——
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林肯說——
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動情地說——
(課標中對閱讀的解讀有這樣的一句話:"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在閱讀中思維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智慧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這時,再次讀,學生應該已經懷著對文本的感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把讀上升到演講的層度。他們此時所收獲的是林肯巧妙回擊、感人至誠的演講語言的樂趣。)
5、通過三段演說你感受到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
指名生回答,教師板書人物品質的詞語。
6、總結:通過人物語言刻畫人物形象這就是正面描寫。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生:側面描寫)
四、拓展延伸,總結寫法。
1、教師引入寫話訓練:參議員的心理變化也是側面描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參議員,聽了林肯的演說此時此刻你一定有所觸動,你會想些什么?(自然進入第四教學環節)
2、學生交流寫話內容。
3、教師補充寫作方法。:
這篇文章在寫作上的一大特點就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剛才我們對參議員的心理描寫也是襯托人物形象的側面描寫。在今后的習作中也可以這樣描寫。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教學致力于從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所以在最后)→
通過本輪說話練習,林肯將"寬容、博大、仁愛、平等"的思想種子不僅種在了
所有參議員的心中,也深深的種在了每位學生的心中。
說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參議員:尷尬——羞辱——大笑——靜默——贊嘆(輔線) 側面描寫
林肯: 寬容大度 尊重父親 平等待人 (語言) 正面描寫
說教學效果:
縱觀整個課堂教學,無論是指導朗讀感悟還是引導演講寫話,甚至還有板書的設計,都是在我校245教學模式的引領下,努力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小學語文《鞋匠兒子》說課稿2
《小河與青草》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深受兒童喜愛的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這篇課文融情于理,字里行間洋溢著童真童趣。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熏陶的好教材。
我班學生對充滿情趣的課文比較喜歡閱讀,但對于小河與青草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以及他們謙虛謹慎的處世態度學生在理解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得困難。
基于以上認識,根據新課標教學要求,以及教材編寫意圖,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只識不寫。理解本課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觀察、練讀、討論、評價、欣賞、表演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3.通過朗讀感受,讓學生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同時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興趣。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的要求,其中1、2兩個目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的難點。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我打算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我將設計三個步驟層層推進:首先是創設情境,由圖片引出課題,讀好課題,然后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接著,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我著重對“湛、茵、澄”進行正音,對于“是你把握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句子,根據我以往的教學經驗,這是學生難讀的句子,我將引導學生讀正確。在初步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選擇各自喜歡的內容,美讀課文,讓學生通過選擇性閱讀,再次加深對課文的了解,同時使學生的朗讀水平螺旋上升。最后,我將預留七、八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學習“青草”,尤其是“青”的第五筆學生容易寫錯,因此我讓學生借助筆順表,細致地分析漢字的結構、筆畫、筆順,自能識字。再通過老師的范寫,學生的描仿,正確、規范地書寫,最后,讓學生當堂練字,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就第二課時著重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設疑激趣
首先在導入課文后,出示文本有關生字詞語,復習鞏固舊知。
二、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本文共有六個自然段,第一段語言簡練,交代了小河與青草的位置關系,相信學生在理解上不存在困難,但學生對“長滿”一詞可能會有疏忽,因此我設想讓學生朗讀后,抓住“滿”,用選擇圖片的形式,讓學生直觀感受“長滿了小草的小河邊”生機勃勃的景象,使學生進入了情境。
課文的第二-五自然段主要通過小河與青草之間的誠摯對話,展現自然界相互依存的溫情,以及謙虛謹慎的美好品質,是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為此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
首先,感受他們的外在美,這對孩子來說困難不大。我主要引導學生讀對話,然后讓小朋友贊一贊小河與青草。在學生充分朗讀后,對清澈的小河與碧綠的小草有了更直觀的印象,再通過抓關鍵詞,引導學生抓住“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碧綠碧綠的““真令人喜愛”讓學生通過想象、體會等形式,來感悟小河與青草的美,體悟語言的魅力。
接著,感受他們的內在美,這對孩子們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先引領學生讀對話,圍繞:“小河與青草為什么要相互感謝?”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盡情地說。考慮到句子“是你把我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干枯了”是理解的難點,我設想抓住“緊緊抱住”,讓學生通過來演演小草,換位體驗的形式,讓學生把自己對文本獨特的理解和感受表達出來,從而真正體會到小草為小河作出的努力。讀完對話后,我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積累,進行說話訓練,完成兩個因為所以句式的填空,至此小河與青草間相互依存的溫情以及謙虛感恩的態度展露無遺,此時再通過學生優美的朗讀把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感受字的結構特點與書寫技巧,在書寫生字的同時領略漢字的獨特美感。
板書設計。
小河水真清啊給了充足的水分更歡
與贊揚感謝贊揚感謝
青草把泥土緊緊抱住碧綠碧綠更綠
此板書形象地展現了小河與青草間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有利于難點的突破。
【小學語文《鞋匠兒子》說課稿】相關文章:
《鞋匠兒子》說課稿01-01
《鞋匠兒子》說課稿11篇01-01
《鞋匠的兒子》讀書筆記06-09
鞋匠的兒子讀書筆記01-16
《鞋匠的兒子》讀書筆記7篇08-10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7-04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1
小學語文《稱贊》說課稿01-17
小學語文說課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