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
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4-01-06 07:12:54
  • 相關推薦
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1

  教材分析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1單元《生活中的數》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且基本上已能數百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旨在讓學生在掌握數序的同時,了解數數方法的多樣化及如何按規律選擇合適的方法數數,這也是以后進一步學習百以內寫數、比大小的基礎。

  設計思路

  1.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系,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據此,課前安排小調查,課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

  2.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中安排兩次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8人小組合作分類、數數,在活動中讓學生試著與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綜合練習“去公園”,如果說第一次合作學習是教師安排的話,這次合作可屬于學生自發行為,當學生獨自未數清畫面數量時,自發產生小組分工、合作的需要,從而再次數數。

  3.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地學習。數數中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自認為最快的方法進行,對于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數格子時,請學生當小老師,講自己巧數的方法,其他學生可對其隨時發問,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調查、數數活動,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百以內的數,知道10個10是100。

  3.通過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初步培養觀察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流程

  一、匯報調查結果。

  請學生課前調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著數,說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個實際數字的話。

  教師詢問調查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情況。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對100以內的數有一個初步感知。】

  二、開展分類、數數活動。

  1.創設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戲的情境。

  2.講清活動(游戲)要求:

  (1)8人一組在組長帶領下將盒中東西分成四類,由組長分配好哪兩人分哪一類。

  (2)兩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歡的方法一起數清各類東西的數量。

  (3)每類東西都數正確的`小組獲勝。

  3.學生游戲。

  教師激情引入,電腦顯示活動要求,了解學生的數法,觀察他們能否熟練數數,對不同數法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

  學生看看盒中有哪幾樣東西。小組合作學習,先分類,再動手數數。

  【8人小組的分類活動,旨在體現學習中的分工與協作。兩人合作的數數活動,使學生在操作中了解數序,在共同數數中互相提示、檢查。用最喜歡的方法數數,旨在體現個性化的學習。】

  4.交流、匯報數數方法。

  (1)請學生講講自己是怎樣數的?

  教師激勵評價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數數。

  學生展示數數方法,集體接數。

  【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成果。】

  (2)每當出現一種新的數數方法,教師及時鼓勵學生。當出現下列幾種情況,請全班學生用此方法數數。

  1個1個數——隨意接數;2個2個數——數至50;5個5個數、10個10個數——數至100。

  【只選此四種方法請學生接數,原因在于這四種方法學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較為常用。】

  5.理解10個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電腦顯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問:看看這有幾個10?

  教師操作媒體,引導學生探究。學生觀察并思考。

  ②(教師出示9捆小棒后)提問:幾個10?是多少?再添1個10呢?引入:10個10是100。

  教師操作媒體,引導學生探究。學生議論并歸納。

  【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初步感知“10個10是100”。】

  (2)小樹演示。

  ①(電腦演示先出示1棵樹,再出示1排樹——10棵,最后出示10排樹。)提問:估計一下共有多少棵樹?

  教師要求說明估計的理由。學生觀察并估計,講清理由。

  ②驗證:得出10個10是100棵。

  學生數數。

  ③提問:100里有幾個10?

  學生進行逆向思維。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明確“100里有10個10”,學習逆向思維。】

  ④進行環保教育。

  (3)伸手指游戲。

  ①提問:每人有幾根手指?請小組同學把手伸在一起,數數看有幾根手指?

  學生進行伸手指活動。

  ②給第二組再添兩個人,提問:幾根手指?

  學生觀察并相互交流。

  【再次直觀地使學生體驗100有多少,加深對“10個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數數本領。

  (1)學生小組成員展示。要求:1個1個接數,每人只接1個數。

  (2)反應訓練:按要求搶答,每次只接1個數。1個1個數(59、79),2個2個數(48、68、78、88),5個5個數(95)。

  (3)實際生活中數數,提問:我們班多少人?添上我和聽課老師呢?(齊數)得出:數數時既不能多數,也不能少數。

  教師提出生活問題。學生通過數數解決問題。

  【在需進位處加強練習,提高學生數數正確率。能運用數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7.綜合練習去公園。

  (1)創設情境。提要求。

  (2)播放多媒體:在《春天在哪里》的樂曲聲中出現:天空中飛的鳥(5只5只飛),水中游的鴨(2只2只游),地面上的綠樹(1棵1棵排)和鮮花(2朵2朵排列)。

  學生欣賞音樂、畫面,部分學生可能會數數。

  (3)教師啟發學生分工、合作。匯報說說看到了什么?有多少?

  學生進行匯報并相互交流。

  (4)商議再次數數的形式。

  (5)小組分工,再數一次。說說:怎樣數的?

  學生進行分工合作數數。

  【讓學生通過前、后兩次數數,體會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同時也是對各種數數方法的再次綜合應用,很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字概念。】

  三、選擇數數方法。

  1.生活中數不同東西要學會選擇比較合適的數法,舉例數樓層、數本子。

  教師進行操作和演示。學生觀察并思考,可舉例。

  2.數點子。

  (1)(黃點子)提問:總數有多少個?你怎樣這么快數出來?

  教師操作電腦,橫排出示點子圖。學生觀察,講數的方法。

  (2)交流后得出:數排列較整齊的物品數量時要先找規律。

  (3)(藍點子)先觀察,后自己在書上圈,再在展臺上展示、講評。

  教師操作電腦,豎排出示點子圖。學生圈點子,也可小組議一議。

  【數實物過渡到數點子,看看學生是否能選擇較合適的方法,但不作統一要求。】

  3.看誰數得快。

  (1)(出示方格圖)提問:怎樣數得快?可先觀察,再小組討論。

  (2)請學生當小老師上臺指屏幕講解。

  教師配合學生講解,課件演示(移動、湊十、同樣多)。

  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師發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善于表達、敢于發問的良好習慣,學生當小老師隨時發問,體現平等交流、個性化的學習氛圍。】

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2

  一、說教材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在入學之前,經過了學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沒有學習這一課之前,對于100以內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們的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對于100以內的數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這一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的數的概念,通過估計和比較建立數感,為以后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內的數的過程,感受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感受100以內的數就在身邊。

  2、使學生獨立的數100個物體,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百,對“個”“十” ”“百”有一個感性認識。

  3、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經歷數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并能夠結合實際進行估計,發展學生的數感。

  4、在認識100以內的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能夠靈活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出100以內的數。

  難點:數數過程中整十數的連接。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的編排意圖,本節課主要采用了學生動手操作、師生合作、學生合作的教法和學法。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四、教具和學具: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具和學具的選擇上,盡量提供學生熟悉的素材,如紅豆、鉛筆、巧克力豆……這些材料作為學習的對象,學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學生數數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參與者和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秉承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幾個教學環節:

  A、激趣導入

  這個環節我主要安排了一個師生互助的活動,老師和學生進行數數比賽,而且在數的過程中要用手勢比劃出所數的數,之所以要用手勢進行配合,是考慮到對學生進行“手口一致”的訓練。在數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口型和手勢,如果學生是一個一個的數,老師就兩個兩個的數,如果學生是兩個兩個的數,老師就五個五個的數,甚至十個十個的數。這樣安排,從學生知識角度和思維趨勢進行探底,既了解學生的起點,把我教學起點,又能使學生感受數數方法的多樣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B、操作探究

  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這個環節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教學。

  1、第一次數、估數、初步感知100

  讓學生建立數感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學生數感的建立主要依賴于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他們熟悉的素材,紅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這些素材進行教學。

  (1)數出20粒紅豆,讓學生看一看,20粒紅豆就是這么多,先感受20粒紅豆的多少,在提出問題: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學生引到教學情境中進行思考,學生的數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建立。

  (2)讓學生抓一把紅豆,估計一下夠不夠100粒,如果不夠,就再抓一把,直到認為夠了為止。

  (3)驗證結果,每組一個一個的數一數,看看哪一組估計的最準確。通過學生自主的數出100以內的各數,體會到數是在數物體的過程中產生的,為脫離實物抽象數數做準備。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約有多少顆?通過這個步驟,進一步訓練學生們估數能力,并進一步體會估數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2、再次數,建立對計數單位的感性認識,進一步認識100

  雖然同樣是數數,但對學生的要求卻提高了。剛好數出100,又要讓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這些要求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能用自己認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數數,并在操作中,發現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百。

  3、第三次數,理解數的組成

  教材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數數過程中整十數的連接,以及數的組成這兩個知識,安排了兩個例題進行教學,這一環節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1)實物數出35根小棒(鉛筆),要求學生邊擺邊說出有幾個十和幾個一。接著擺到42,當擺到39的時候,問:39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9個一再擺一個是多少?一共有幾個十?是幾十?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本節課的難點,同時加深對數的組成的理解。

  (2)脫離實物,強化訓練。想一想,57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從57數到73,數到59時,強調上面提過的類似的問題。通過再次訓練,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3)小游戲。師生互說,學生互說的數數游戲和數的組成訓練,既可以提高學生數數的興趣,也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4)小練習,用學的數說一句話。通過學生用學的數說一句話,促使學生有意識的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聯系起來,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促進了數感的培養。

  我今天的說課內容就這些,謝謝大家。

【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億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08-02

《1000以內數認識》說課稿12-31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02-03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9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02-22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篇02-03

數學《認識10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04-15

數學教學反思《認識1000以內的數》04-0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 | 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亚洲天堂久久伊人网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中文婷婷偷拍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