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課上承第18課《三國鼎立》中吳國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下啟南方經濟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開發,為以后講述南方經濟在南宋時期全面超過北方做好了鋪墊。本課介紹了西晉的短暫統一,少數民族的內遷、淝水之戰以及江南地區的開發,始終圍繞著民族融合與社會發展這一歷史線索,在經歷了長達300多年的巨大歷史災難的同時,也孕育著新的歷史進步因素。由此可見,本課在上下章節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學目標:
依據:
A、初中歷史教學大綱有關要求
B、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
知識與能力:
(1)學生通過學習,了解西晉、東晉、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的史實。以及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
。2)學習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水利、手工業等較快發展的史實。
。3)知道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4)通過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了解到自東漢末年以來由于內亂不已,戰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亡,形成了人口流動,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長,是我歷史上罕見的,它促進了民族融合,使我國人口布局日趨合理,也開始改變了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從而促進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為國家的重新統一和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分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進一步了解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通過圖例讀地圖,感知歷史地圖中一些直觀的有效信息。
。2)組織學習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3)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話題:“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會不會南遷?”讓學生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的嚴重程度,并對新知識進行遷移。
。4)啟發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西部大開發中的一位建設者,西部開發應注意什么?還必須具備什么條件?請你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迸囵B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指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以更好的為現實服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2)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北方人口大量南遷,除戰亂因素外,還因為北方長期以來過度的土地開墾和森林砍伐,使得人們向往資源豐富的江南地區。因此進行知識遷移時,要讓學生具備“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的環境意識。
3、本課重點:“淝水之戰”和“江南地區的開發”
4、本課難點:闡明江南地區開發的因素
5、關鍵點:人口南遷,淝水之戰成為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原因。
采用小組先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從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情況入手,突出“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為主線,將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淝水之戰視為背景原因來處理,既抓住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二、教材處理
1、學情、知識點的心理因素分析:
對于剛從小學畢業跨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更有許多奇思妙想,既需要及時鼓勵,也需要正確引導。而且學習習慣處于轉型時期,認知也基本上處于感性認知階段,需要不斷的予以啟發、提示。經過半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辯證看待歷史人物及簡單的評價。就本課而言,理解西晉的興亡和淝水之戰并不困難,難就難在理解西晉滅亡的后果和淝水之戰的影響成為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因此我大膽地調整了教材順序,精心設計導入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研究問題的興趣,并連續設問,這樣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之后,把他們的好奇心引到現實中來,用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如何開發西部、建設家鄉?”這樣學習歷史的目的就達到了。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歷史學科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所以,教學中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歷史的因果關系等思維方式講述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很好,可是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對學生思維的挑戰。
從教育學的研究來看,具有挑戰性思維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調動人類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大膽地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將教材的第三目調到最開始講授,將前兩目調整到后面來學習,既先講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果”,后談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將因果關系的慣性思維方式,改變為逆向推理思維方式,由結果探究原因,挑戰學生的'思維,力求讓學生在挑戰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習本課內容。
三、教學方法的采用:
1、采用問題教學法
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置了若干個問題,以圖說文,聯系現實,讓學生在討論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啟發式教學法
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講、讀、觀察相結合,通過學生思考來突破課文難點,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3、自學討論,師生合作教學法
提倡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這是新課程的最終目的,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這方面有一定的體現和反映。
4、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有關歷史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印象。
5、加強學科滲透,增強學習歷史的現實性
歷史的內容包羅萬象,學科間的知識是相互滲透的,需要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實現知識遷移,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順應教改趨勢。如淝水之戰前后蘊含三個成語故事,引導學生講出來,就是語文知識的滲透,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時,就要啟發學生從地理的角度來考慮。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戰后初期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對峙的局面,表明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所取代。美蘇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劍撥弩張,形成“冷戰”局面。但這種冷戰的格局并不符合戰后世界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兩大陣營的存在也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很快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轉化,是新舊歷史階段交替的一個過渡環節,因此,本課具有啟下的作用。
。ǘ┙虒W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二戰后初期的世界形勢。
。2)了解鐵幕演說和兩極對峙局面形成的史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美蘇對峙局面形成背景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對世界近代史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梳理,培養學生比較、歸納能力及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兩極格局,初步認識冷戰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世界和平的可貴。
。ㄈ┙虒W重點:美蘇“冷戰”的表現;兩極格局的形成過程
(四)教學難點:兩極格局的認識與評價。
二、說學情
本課的“冷戰”和兩極格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不密切,較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要借助文字材料、歷史圖片,以利于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冷戰”、兩極格局和“熱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睘榱诉_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課的實際特點,我主要采用談話法、閱讀指導法、問題導學法和直觀演示法等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做到在思中學,在學中思。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教學。
四、說學法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課程標準,我通過上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與學生的主體性。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ㄒ唬毓手,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提問的這個環節,使得新課與舊知識很好的銜接,便于學生形成整體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根據學案預習,并且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本內容。
三、合作交流,拓展升華
本課書共有三個子目,根據我的教學對象及新課標要求,我自主設置四個步驟來完成主體部分的教學。
步驟一:“冷戰”興起的原因。
在講這一目時,我先用幻燈片展示出美蘇兩國戰后的發展情況,由此得出,美國已經成為世界霸主,而蘇聯成為其稱霸的主要障礙,雙方的矛盾日益激化,主要凸顯雙方在意識形態的分歧。
針對矛盾,美國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對付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即冷戰。
引導學生分析“冷戰”的含義與實質。并讓學生探究冷戰的原因。
步驟二:“冷戰”的形成過程。
在講這一目時,我用談話法和閱讀指導法的方式讓學生閱讀相關課文,讓學生了解美蘇對抗的`相關史實。學生自己總結出兩大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峙的表現,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這一過程的了解。
“冷戰”的形成過程閱讀性較強,知識點比較明確,而且美蘇兩大陣營之間遏制與反遏制、對抗與反對抗的線索也比較清晰,屬于學生了解識記的層次。所以把“冷戰”的形成過程通過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出來,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展開自主學習,從而理清“冷戰”形成的基本步驟。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步驟三:拓展升華,設疑培優
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有何影響,這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把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來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出兩極對峙格局的影響,鍛煉了學生的閱讀、分析、概括、歸納能力。
四、前后貫通,課堂小結
通過讓學生回顧這節課所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得出:不應該把意識形態作為處理國家之間關系的原則,不同制度的國家也可以和平相處,理性、寬容和智慧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最后引導學生以史為鑒:遏制和對抗沒有出路,和平、合作才能共贏!
五、學以致用,當堂檢驗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09-21
初中歷史說課稿模板優秀11-20
說課稿優秀05-16
優秀說課稿(精選)07-05
優秀的說課稿01-15
優秀說課稿11-04
【薦】優秀說課稿06-13
優秀說課稿【精華】07-05
優秀說課稿模板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