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3-12-25 13:00:32
  • 相關推薦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在課改之前是把它作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處理的,即學過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后才學習的內容。而新課標把這節教材作為引出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實例先學習,我認為這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學習過程。

  本節教材以“理論探究”為主,結合具體的過程讓學生體驗研究問題、尋求規律的科學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從如何分析紙帶上記錄的各種信息得出結論出發引出問題,在有限的知識內運用一定的思想提出猜想。經過“理論探究”得出:不同物體在同一地點自由下落時的加速度相同,進而得出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結論,進一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推導得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實驗的過程信息——紙帶,通過對紙帶的研究將方法和思想貫穿在教材中,既體現了課標的要求,又符合學生的實際,同時將實驗探究與理論探究相結合。

  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教材精心設計了一道例題,計算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雨滴從10米高處落到地面瞬間的速度。進而提出計算1.5千米高空形成的雨滴落到地面前瞬間的速度的問題,計算出的荒謬結果促使學生思考,在具體的問題中理解物理規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思想。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紙帶的研究,學會分析和處理紙帶上記錄的運動信息。

  (2)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相關物理變化規律的學習,培養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過程,體驗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2)經歷對自由落體運動的探究過程,體會人類對客觀世界發現之旅的樂趣。

  三、說教學方法

  1.實驗猜想為使學生猜想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啟發學生根據自由落體運動只受重力的事實,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大膽的猜想與假設: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科學猜想與胡思亂想的本質區別,初步認識到這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方法。

  2.理論探究在理論探究中,巧妙運用數學分析與邏輯推理,尋找解決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關系作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同時運用第一章所學過的知識分別推導出a=2s/t2與Vt=2s/t,再結合上一節學生實驗得到的紙帶,從而證明上述猜想的正確性。

  3.講練結合在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應用上,讓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隨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并引導分析錯誤的原因,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鞏固強化有關知識。

  4.多媒體綜合教學法借助于多媒體平臺展示一些在實際實驗中無法精確的數據,同時展示一些實例,使課堂氣氛形象、生動,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

  四、說學法

  現代教學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教是為了不教”,在本節學法指導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信息,結合自由落體運動物體的受力特點,猜想出一定規律,然后通過理論推導分析得出結論,在其中滲透物理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受到學習方法的訓練。

  五、說教學程序

  1. 復習提問(3分鐘):①什么叫勻變速直線運動?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有什么特點?速度有什么規律?③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怎樣求?④加速度的.計算公式怎樣?⑤什么叫自由落體運動?

  2. 新課導入(1分鐘):提問:自由落體運動是怎樣的運動?是否有規律?怎樣通過上節課探究實驗中打出來的紙帶分析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3. 新課講授:(約40分鐘)

  (1)猜想:在指導學生利用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時,教師不要預先設定方法,限制學生的思維。在收集信息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意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去思考問題,如平均速度的概念,分析紙帶給出的運動信息:物體沿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方向不變;相同時間內的位移越來越大,運動速度越來越大的直觀結論。同時結合自己已有知識,提出一些現有的知識無法對此進行研究的困惑,從而提出需要大膽假設進而求證的研究思路。那么如何進行猜想呢?啟發學生根據自由落體運動只受重力的事實,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大膽的猜想和假設: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2)理論驗證:根據上一章的知識a =Vt/t和S/t = Vt/2推導出

  ① a = 2S/t2和② Vt = 2S/t

  結合上節課實驗得出的紙帶信息讓學生分別計算出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從加速度大小是否不變和速度是否均勻變化兩個方面驗證上述猜想。

  (3)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直接由教師總結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關于重力加速度,教學中教師主要強調g是一個常量。它的大小不僅與位置(緯度)有關,還跟當地的地質結構、高度有關,這些結論教師可向學生進行介紹,不要進行討論,其中的具體內容要求學生自行在網上查閱。課堂上必須讓學生了解地球上不同緯度的地方g值是不同的,其方向總是豎直向下。g值的大小可直接給出,同時可回應前面實驗結果與實際值不同的原因,同時指出,粗略計算時取g=10m/s2的目的是為了計算方便,是一種簡化計算采用的近似研究的處理。

  對于g值取9.8m/s2與初中g值9.8N/kg的關系,不要進行討論,留待本冊書的最后一章的習題進行練習,讓學生在具有相應的知識后漫漫上升到自主建構知識,以免增加學生的負擔。

  (4)講練結合:

  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這時指導學生分析解決課本上的例題,這個例題是規律的直接應用,難度不大,學生可以自主完成。

  (5)討論與交流:

  這部分的目的是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范圍。可以讓學生計算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雨滴從1.5km高空落到地面瞬間的速度(約為173m/s,與高速飛行的飛機速度差不多)。再引導學生分析討論計算結果,并交流各自的看法。通過分析荒謬的計算結果,促使學生思考在實際情況中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適用條件。要讓學生體會到注重對結果的物理意義的分析和討論,體會數學公式與物理規律間的區別。

  (6)實踐與拓展:

  城市中關于禁止高空擲物的調查問題,在這里可鼓勵學生關心、評價社會現象,并為以后動量定理的學習做準備。對此調查并不要求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和認識,而是注重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過程中學會運用物理規律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

  測定反應時間,是一個有趣的實驗,可引導學生動手做一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達到鞏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目的。在指導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活動原理,這是活動的主要目的。在具體的操作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如:尺子的起始位置應該在哪里?如何便于測量下落高度?怎樣測反應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讓學生在課堂或是在課外進行。

  4。歸納總結:(見板書設計)

  六、布置作業:P33練習3. 5題

  七、板書設計:

  ξ2.2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一、猜想: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二、理論驗證:(1)a = 2S/t2(2)Vt = 2S/t

  三、自由落體運動規律:(1)Vt=gt(2)S=gt2/2(3)Vt2=2gS

  其中g=9.8m/s2(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簡析

  本章講述運動學的一些基礎知識,主要內容是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律。這些內容是進一步學習動力學知識和研究比較復雜的運動規律的基礎。

  2、自由落體這一節教材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運動形式,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落體運動可以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同時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簡單基本的運動形式,這一節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可強化學生對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認識;啟下,為以后學習拋體運動(例如上拋運動、平拋運動等)打下基礎。

  教材先是通過生活中常見現象提出落體運動的運動情況,然后通過實驗對現象進行定量探究分析,研究落體運動的規律,進而得出科學結論。

  (二)、教學目標要求、重點和難點

  目標要求:

  1、認知目標

  (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產生的條件

  (3)、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4)、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問題,概括問題,分析問題及推理歸納能力。

  3、德育和情感目標

  掊養學會認識事物時善于抓主要矛盾,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了解物理發展史,學習伽利略的科學方法和刻苦鉆研的精神,體會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實驗加強師生互動和培養同學間的團結協作的精神,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和科學態度等方面的教育。

  重點和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和規律

  2、難點是演示實驗的技巧把握和規律的得出

  二、說教法

  1、關于教學方法

  鑒于當前教學現狀,很多學生受應試教育影響,只注重知識本身,而忽視主動探求知識能力的培養,為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我將采用實驗啟法式和問題討論式教學方法來實現各項教學目標,可采用“提出問題 實驗探究 分析討論 理論推導 歸納概括”的教學思路。

  2、關于演示實驗

  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建立伽利略關于落體運動的正確觀點,而實際實驗時有很多實驗現象符合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這些實驗要做,不能回避,因為真理是不怕考驗的,這樣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培養學生觀察事物一定要全面,抓主要矛盾,透過現象看本質,并且培養歸納總結科學規律的能力。

  三、學法

  這一節就知識本身而言很簡單,學生易掌握,我覺得這一節最重要的是在對各種情況的落體運動過程表現出不同現象的研究中掌握物理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步: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列舉幾個常見落體運動的.生活實例,并介紹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和伽利略(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后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對落體運動的不同看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討論。

  第二步:實驗驗證,觀察現象

  [演示1] 一張紙片和一小硬幣從同一高度落地,硬幣先落地

  說明亞里士多的觀點也是有實驗基礎的,并非憑空想象,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

  [演示2] 一張紙片和一張同樣的紙片擰城的紙團從同一高度落地,紙團先落地

  [演示3] 把上面第二個實驗中,紙片擰成的紙團,再與硬幣做實驗,發現兩物基本同時下落。

  說明物體重量不變或變小有時下落會變快,亞里士多德觀點出現破綻,培養學生探研問題的興趣和決心。

  [演示4]觀察空氣中的金屬片、紙片下落運動和玻璃管內“真空”中的金屬片、紙片、羽毛下落運動,比較得出常見的輕、重物體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氣阻力所致。

  綜上分析,定性、粗略實驗有時不能說明和解決實質問題,須有精確定量的實驗和對實驗的全面歸納分析總結,從而使學生養成分析問題要全面,尊重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并養成勤思考,好探索的習慣。

  第三步:定量分析,得出結論

  利用打點計時器做紙帶實驗,讓學生根據以前做過的“研究物體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實驗,分組定量測定,分析出落體運動的規律。

  第四步:對比分析,總結規律

  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1)初速度為零 (2)只受重力

  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大小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自由落體加速度g的特點:在同一地點g的值不變;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豎直向下。

  第五步:反饋練習,鞏固知識

  (題目略)

  第六步:學以致用,深化主題

  課外實驗:1、一個秒表、一個小球,并且知道本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8m/s2, 用以上器材測量教學樓1-3樓的高度。

  2、P 48測量反應時間。

  第七步:本節小結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3

  1說教材

  “自由落體運動”是高中物理“物體運動”一章的內容,教材的目的顯然是把它作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來處理。由于學生對重的物體下落得快、輕的物體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節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于不同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一樣的以及不同物體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體系是:

  (1) 通過毛線管(牛頓管)實驗,證明在無阻力情況下物體下落快慢相同,并觀察其軌跡是直線。

  (2)利用教材的閃光照片和數據表以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方法,確定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的。

  (3)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給出常用值。

  (4)歸納出其運動性質和運動規律,并能運用。

  因此,教材的主體思想是,經過實驗及分析,學習自由落體運、動、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以達到培養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2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征,擬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實驗觀察、定義并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和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并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閃光照片及數據表,確定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導出公式vt= gt和h=gt2/2。

  (2)實驗目標:通過觀察空氣中的金屬片、紙片、羽毛下落運、動和毛線管內“真空”中的金屬片、紙片、羽毛下落運動,比較得出常見的輕、重物體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氣阻力所致。通過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閃光實驗,學會物理實驗數據處理與分析的方法。

  (3)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使之會驗證勻變速直線運動;通過分析、歸納出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培養分析、推理、綜合的能力。

  (4) 德育和情感目標: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認識,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 說教學方法

  (1) 實驗觀察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讓學生觀察金屬片、紙片、羽毛在空氣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線管內的“真空”中下落的現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體下落快慢相同。

  (2) 實驗研究 為使學生判斷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啟發學生利用閃光照片以及數據表的實驗數據,證明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并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啟發學生推導出 vt= gt和h=gt2/2的公式。

  (3) 講練結合式 在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應用上,讓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隨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并引導分析錯誤原因,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鞏固強化有關知識。

  4說學法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在本節的教學法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綜合,自己得出結論,在其中滲透物理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受到學習方法的訓練。

  5說教學程序

  (1)復習提問:

  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是什么?

  速度、位移公式是怎樣表示的?

  板書:a恒定;vt= v0+at和s= v0t+at2/2。

  ② 怎樣驗證一個直線運動是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

  ③

  板書:ΔS=aT2

  (2)新課導入:

  提問:不同物體的下落運動,情況是否相同呢?

  (即重的物體下落快還是輕的物體下落快?)

  演示1: 紙片和金屬球下落

  學生:金屬球先著地,紙片后著地。重的物體下落快。

  提問:有沒有輕的物體下落快的現象?

  演示2:紙團和棉花下落

  學生:紙團先著地,棉花后著地。輕的物體下落快。

  總結:有時重的物體下落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快。

  怎樣從道理上論證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是不對的?

  閱讀教材P89伽利略的推理。

  提問:為什么有時重的'物體下落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快?

  演示3:紙團和金屬片下落。

  學生:紙團和金屬片幾乎同時著地。

  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是不對的。

  提問: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引導:空氣阻力的作用使問題變得復雜!

  提問:我們應該怎樣研究物體的下落運動?

  引導:研究問題要從簡單→復雜,因此先研究沒有空氣阻力時物體的下落情況(理想化模型)

  演示4: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物體的下落

  軟木塞、金屬片、羽毛幾乎同時著地。

  學生: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物體下落的快慢相同。

  板書: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結論1:不同物體的自由落體運動,它們的運動情況是相同的。

  提問: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 ? 勻加速直線運動?

  學生:直線運動、 初速度為零、變速。

  提問:是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怎么證明?

  根據:ΔS=aT2

  對閃光照片及數據表進行分析,使學生懂得如何處理實驗數據。

  結論2: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結論3: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來表示。

  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豎直向下。

  (3)推導

  學生根據勻變速運動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導出自由落體的公式,提問學生回答。

  vt= gt h=gt2/2 vt2=2gh。

  (4)鞏固練習

  小結本節內容,布置作業P90練習(1)(2)(3)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4

  我說課的題目是“自由落體”,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聯系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紐帶。

  《自由落體》節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節,本章是在之前運動基礎上的補充,自由落體是一種特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本節課主要講解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和特點以及公式,為接下來研究特殊的運動打下鋪墊,在整個高中課程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學情分析

  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任務。

  我所面對的學生,對于自由落體運動,學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體會,但理解自由落體運動概念,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他們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在教學方法中以老師引導和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自由落體運動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及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夠在探究物體下落快慢的過程,樹立科學嚴謹的態度,并通過實驗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四、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是,難點則是:

  重點: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特點和規律。

  難點:自由下落快慢和重力大小無關。

  五、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師生問答法,小組討論法,課堂練習法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最重要的部分,為此我將它分為導入,新課講授,小結和作業4個部分。

  1.引入新課

  為了使學生更好了解本節課的知識,我將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向學生講述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進行提問引發學生思考物體下落的快慢是否與質量有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入新課。

  意圖:之所以這么設計,是因為故事導入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設計了探究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可以加深印象,提升學習效果。

  2.新課教學

  上課之初,我將采用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一張紙和一個石塊同一高度釋放誰落得快?探究落地時間與什么有關?學生可能會認為重的物體下落的比較快,有的 也會認為兩者下落是一樣快的。

  接著我將進行兩組對比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組實驗:將揉成團的紙和石頭同時同一高度扔下,發現二者幾乎同時落地。學生觀察得出不同質量的物體,落地時間相同。第二組實驗:將相同大小的紙,一張揉成團,一張平攤,同時下落。發現紙團下落得快。學生觀察得出相同質量的物體下落時間不同。以上兩組對比試驗與學生以往的認知形成矛盾,讓學生體會到阻力對物體下落的影響。以上實驗與學生以往的認知形成矛盾,讓學生體會到阻力對物體下落的影響。

  為了驗證空氣阻力的影響,我將采用牛頓管進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我將進行如下操作,第一次直接將玻璃管倒置,觀察下落情況。第二次利用抽氣機抽取部分空氣,倒置觀察下落情況。第三次抽取全部空氣,變成真空狀態,觀察下落情況。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得出小羽毛下落慢是由于空氣阻力,如果沒有空氣阻力,所有物體同時下落。接著引導學生總結自由落體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以及自由落體運動條件:靜止只受到重力

  3.鞏固(課堂練習)

  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將在多媒體展示習題,讓學生區分哪種運動為自由落體運動。

  習題的訓練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的進行接下來的作業布置。

  知識歸納小結

  在課堂的最后我將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本節課的總結,之所以這么設計是因為教師需要給學生梳理好知識點,再章節最后才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構架,這樣學生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

  作業布置

  對于課后作業,我將布置太空測量質量的方法,讓學生結合書上材料對本節課有個更深刻的認識。

  七、板書設計

  最后是我的板書設計,采用提綱式,重點突出,可以很好的幫學生梳理知識脈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的聆聽

【高中物理《自由落體》說課稿】相關文章:

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01-12

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9篇02-23

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8篇01-12

高中物理摩擦力說課稿11-22

自由落體教學反思03-18

高中物理教學總結03-04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2-28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12-06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優秀]07-07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 日韩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在线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無碼在線觀看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