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塑生命的人》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安琪,今天我要說課的課題是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設計、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再塑生命的人》是河北大學出版社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第二課課文,第一單元課文以人物故事和謝師恩為主,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到人生奮斗的意義,感受到恩師的關愛與溫情。因此重點可放在學習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奮斗歷程和愛的傳遞,滲透人文教育。
本文節選自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選段透過“我”的視角,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敘述了一個盲聾啞兒童在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走進大自然,從黑暗、迷茫走入愛的光明之中,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的故事。
二、學情分析
本文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學習基礎和生活經驗:《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記敘文,在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已經接觸過不少這樣的文章,有了一定學習基礎,而且八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許多教過他們的老師,和老師有著深厚的情誼;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也各有千秋,學生能夠感知出來。
三、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目標⑴理解課文主題,概括文中主要事件⑵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標⑴學會復述課文,把握敘事性作品的特點。⑵品味文章清新樸實的語言。
3.情感目標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學會關注、關心弱勢群體,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熏陶。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⑴理解人物形象⑵品味文章細膩優美的語言⑶進行一次愛的教育
2.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
五、教法學法的.設計
教師點撥法、個人情感體驗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相結合。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導入:她,一歲零七個月,突患急性腦充血,成為一個集盲、聾一身的殘疾人,她,精通英語、德語、法語,曾就讀于哈佛大學。她先后完成了十四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她是美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被譽為“民族英雄”,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她——海倫凱勒!
2.檢查預習,掌握字詞
這一課出現很多生字詞語,課標要求:“要考查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我采用的是教師將生字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注音的形式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參與人數,也能夠節省時間,能夠快速地進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3.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我設計了自學指導一和自學指導二
(一)分小組合作探究
1.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記敘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綱領句。
明確:主要寫了三件事:⑴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2)老師教我認識和理解大自然(3)老師引導我認識“愛”的含義。
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綱領句是:“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2.劃分文章層次
在完成第一題的基礎上進行第二題的解答,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的。屬于層層遞進的關系。
自學指導二: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見證“再塑生命”的歷程。
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脈絡結構,學生不同的回答,正是對文意的把握。另外,對學生做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思考探究。
4、分析形象,理解題目
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完成:
1、讀了課文,你心目中的莎莉文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海倫·凱勒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小組合作,討論解答。回答時,按照老師給出的格式回答。
這一問題的設計,為了培養學生通過分析文字,在語段中發現問題,進而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可以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合作探究時,我給了同學們固定的答題模式,這樣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設計這樣的問題,也是為了給下一個教學環節做鋪墊,讓學生理解題目含義,克服本課的學習難點。
2、結合剛才的探討,對于題目“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認識的?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在于理解課文的主旨,學習海倫·凱勒勤奮學習的精神,并讓學生能夠進行知識遷移,學會感恩,發現身邊的“再塑生命的人”,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5.作業布置
1.抄詞語,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
2.以“我心目中的海倫”或“我心目中的莎莉文老師”為寫作對象,寫一段話,不少于140字。
3.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6.課堂小結,當堂達標
小結: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感情、雋永的愛心,以及踏踏實實的追求,像春天的種子植于海倫的心田。這是海倫獻給老師的厚禮。
回扣目標,明確所學。學生進行當堂隨機提問,小組長就課堂所學內容配合老師檢查組員,用當堂反饋的形式來對所學內容檢測和鞏固。緊扣三個目標設計題目,體現真理解,設計實,檢測實,反饋實,堂堂清,人人清。教師作出及時評價,查漏補缺。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使用的是提綱式板書,它的優點就在于條理清楚,我們可以配合整個課程知識生成,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尤其是在復習課中,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與記憶。也是我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之一。
《再塑生命的人》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八年級(下)語文 第二課——《再塑生命的人》
2.知識聯系及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學生對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本文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將敘事和抒情有機結合的表達能力;本文人文內涵豐富,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對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價值觀上引導學生理性地思考愛、理解愛。總的來說,從八年級的整個教材體系來看,本文貼近學生生活,語言優美,無論是在能力的培養方面,還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3.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
過程方法:認識海倫凱勒,試著從盲聾啞人的角度去體會她的生活。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作者熱切求知的精神,從她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史,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借助課堂小游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與學生的平等對話、交流中,讓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情。
2.說學法:
主要是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另外還有聲情并茂的朗讀方法;運用泛讀、精讀搜索信息的方法;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設計
1.整體設計的教學理念:
本節課以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學理念,通過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力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模式為引導激趣 感知課文 理解“生命”
合作探究“愛” 主題升華 “愛讓生命綻放光彩!”
2.具體教學設想:
導入: 以“瞎子猜字”這個游戲導入,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試著走進聾啞人的世界。
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可以感覺到陽光的色彩斑斕,花兒的婀娜多姿,鳥鳴的婉轉動人。但還有一種人,他們生活在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的世界里,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對于他們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跡。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跡,共同見證那個奇跡的誕生時刻。讓我們共同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
游戲要求:同桌之間合作完成,一名同學按照黑板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寫一個字,計算成功率;做完后,兩人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并細細體會過程。
第二步: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對海倫·凱勒及其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平事跡的認識和了解。
資料1: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里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里,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但是,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夜以繼日地刻苦學習,從未放棄努力。
資料2: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她在心靈深處大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她靠著自己不懈的努力,考進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大學期間,在師長的鼓勵下,她開始寫作。在以優異成績畢業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本文就節選其中一部分。
海倫所創造的奇跡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于她偉大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女士。
資料3:莎莉文老師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于海倫·凱勒的`生命,以無私的愛再塑了她的生命。海倫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地凝視我的老師。
資料4:安妮·莎利文波士頓珀金斯盲人學校畢業。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教育方法,20歲開始教海倫。她的教授方法是:將字母按入海倫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稱。
資料5:19世紀出了兩個杰出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馬克·吐溫
第三步:整體感知課文,了解文章結構。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整理,概括的能力。
A同學們,本篇文章的題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見證“再塑生命”的歷程:
回答要求:要求學生先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體現海倫心理的句子進行朗讀,體味語言。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霧中的航船,課文第4自然段)
②光輝的起點: ________(相識,課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復蘇: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文字,課文第13自然段)
④成長的浪花: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大自然,課文第14自然段)
⑤生命的升華:生命中擁有了______(愛,課文第39自然段)
B.談談對“再塑生命”的理解
教學重點:進一步培養學生整理,概括文字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分析文字,在文學中尋找證據,分析問題的能力。
問題1、同學們,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再塑生命”的歷程,那么同學們現在對“再塑生命”是怎樣理解的呢?
明確: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這里指海倫的生命希望和熱誠在安妮老師的教育下被喚醒,使她從寂靜又黑暗的孤獨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樂之中。
問題2、同學們,“再塑生命”的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嗎?舉例說說。(引導學生分析海倫學習“懷”和“水”的區別段落,討論海倫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總結: 海倫最終最勝了挫折,創造了奇跡,完成了生命的再塑歷程,同學們,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覺得一個人要再塑生命需要具備哪些因素呢?
明確:毅力: 小海倫沒有對認識文字放棄
靈感: 小海倫通過水受到了啟發
求和欲: 小海倫對新事物擁有極大的熱情……(根據學生回答補充)
另外一點最重要因素:莎莉文小姐富有愛心且高超教學技巧。
第四步:探究與討論:莎莉文小姐應該教會了海倫·凱勒許多東西,為什么海倫重點寫“認識文字”“擁抱大自然”“理解愛”三個部分呢?
同學們,當海倫回憶起她的老師莎莉文小姐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感激,以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海倫在回憶“老師”給自己的幫助時,將“認識文字” “了解大自然”“理解愛”放在了最前面,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你認為莎莉文教給海倫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明確:文字是人類交流的靈魂
大自然是人類的依靠
愛讓我們變得崇高,人類因愛而偉大
……開放式命題,根據學生回答恰當引導既可。
老師小結:回顧生命再塑的歷程,想像海倫的種種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種種艱辛,我們不難發現:莎莉文老師教給了海倫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愛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個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美讓海倫變得堅強。莎莉文小姐不僅教給海倫愛的真諦,她自己也正是用愛改變了海倫的人生,她就是再塑海倫生命的人。
第五步:布置作業。
1.搜集更多關于殘疾人成才的事跡,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2.莎莉文小姐認為:“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也有許多關于愛的經歷吧?寫寫看你心中的愛是怎樣的呢?
【《再塑生命的人》說課稿】相關文章:
《再塑生命》說課稿12-3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04-07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04-17
《再塑生命》教學反思04-15
再塑生命的人讀后感03-03
讀《再塑生命》有感04-09
再塑生命讀后感01-18
《再塑生命》讀后感04-09
再塑生命讀后感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