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個星期有幾天》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星期有幾天》說課稿1
一、領悟教材,把握重點
1、教學內容:
《一個星期有幾天》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的第二課時的內容。
2、教材所處的地位和重、難點:
乘法口訣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內容的呈現是在學生學“2—6的乘法口訣”以后。由于他們已經具有學習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提高學生學習獨立能力。通過學習7的乘法口訣,為接下去學習8、9的乘法口訣和計算關于7的乘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供了有力幫助。
熟練口算表內乘法,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因此,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探索,使學生知道7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
②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合作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
③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注重創新,選擇教法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觀察情境圖,出示淘氣、笑笑、叮當三個小朋友的對話,淘氣說“再過兩個星期就開運動會了”,笑笑說“再過3個星期就是我的生日”,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一個星期有幾天”,在這情景中由此而開始了新課的探究。
2、游戲教學法。游戲活動深受低年級的學生所喜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一再提出要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在課中我設計了“搶答游戲”“開火車”“快樂大轉盤”“送算式回家”“對口訣”等游戲。在游戲中鞏固舊知、運用新知。
3、小組合作教學法。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共同討論“7的乘法口訣”、“如何記憶口訣”中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另外,音樂是陶冶人心靈的神丹妙藥,是調節情緒的有效工具。也為了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樂曲中進行操作。并以“掌聲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表意見。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主要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
1、自主探究法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因為教學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所以整節課沒有出示完整的算式和口訣,而是讓學生在看、填、想、做等活動中細心地觀察、比較、分析中歸納7的乘法口訣及口訣規律。
2、游戲學習法
在游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在課中我設計了“搶答游戲”“開火車”“快樂大轉盤”“送算式回家”“對口訣”等游戲,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了枯燥的口訣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整個課堂達到動靜交替,層層深入。
3、觀察討論法。學生觀察圖畫,共同討論“如何編寫7的乘法算式”,新編口訣中又觀察討論發現口訣的規律,以便熟記,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四、創新思維,優化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①回顧2—6口訣。
②口訣接龍。
③口訣搶答。
讓全班同學回憶“2—6的乘法口訣”。這不但是為了檢測他們是否掌握并記憶了,還可以為本堂課的教學做一些鋪墊。
(二)設置情境,探討新知。
在這一環節里,我設計了四塊教學活動:
1、編寫口訣。
這是本堂課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地觀察圖畫,探索、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并加以記憶。
①、填表。有幾個星期
123456789有幾天7
②根據表格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
③根據乘法算式歸納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④根據“口訣”還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嗎?
⑤讓學生討論:怎樣更快更好地記憶口訣?有什么規律?
前面已對“2—6的乘法口訣”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過這一系列的探索,本課的難點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熟記口訣
①個別朗讀口訣。
②集體大聲讀口訣
③師生對口訣。
④同桌之間互問互答口訣。
3、學以致用。
①一節七律詩歌共有幾個字?
②一只七星瓢蟲背上有7個點,三只七星螵蟲背上共有幾個點?
③媽媽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星期工作幾小時?
④一個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個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⑤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要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最后讓學生試著提出有關數學問題,使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4、鞏固知識。
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和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設計了下面幾個活動,把課堂氣氛再次活躍起來。
① 開火車:讓同組的同學按順、逆時針的方向,接下去說“口訣”;
②快樂大轉盤:說對了就把轉盤才能動,否則不能;
③ 送算式回家:把算式貼到相應的口訣兩側。
(三)指引方向,課外延伸
1、 結束語(師):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生答。板:7的乘法口訣]這不僅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他們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再次喚醒學生對本節課的記憶,揭示課題。
2、知識伸展。這時,課以接近尾聲,為了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可以這樣提問:“你們能接著編這首兒歌嗎?大家課后編,好嗎?”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學生帶到另一個高潮。
五、突出主題,巧設板書
這樣的板書很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重點突出,讓學生一目了然,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附:板書設計
《一個星期有幾天》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一個星期有幾天》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的第二課時的內容。
2、教材所處地位:
乘法口訣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學生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本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7的口訣中前6句是前面已經學過,后面的3句是新的,所以我把教學重心放在后面3句口訣上。而且教材的編寫結構與前面乘法口訣編排也相同,所以這課主要是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的原理,歸納整理出7的乘法口訣,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推理能力。另外要啟發學生通過找規律、比較來記憶乘法口訣。并能夠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具體情境,整理,歸納,掌握7乘法口訣,并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探索、觀察、思考、歸納、推理、合作、交流,編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7的乘法口訣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4、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整理,歸納,掌握7乘法口訣。
5、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二、說學法
1、自主探究法
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所以整節課不是老師揭示出完整的算式和口訣,而是讓學生在看、填、想等活動中細心觀察、比較、分析中整理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及口訣規律,再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一種科學、合理的過渡,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歸納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游戲學習法
在游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在課中我設計了“口令游戲”、“開火車”、“火眼金晶”、“芝麻開門”等不同類型的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整個課堂達到動靜交替,層層深入,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了枯燥的口訣知識。
3、觀察討論法
學生觀察數字,算式,口訣,編寫口訣中,又觀察討論發現口訣的規律,以便熟記,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新課開始,通過學生們熟悉的童話角色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引入問題,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新課的探究就開始了。
2、“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中提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的價值就在于“用”,也就是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以我設計了一系列運用的題目,計算古詩字數,從故事中找口訣,小小采購員,這樣讓學生對乘法口訣的現實色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得數學教學不再是蒼白的說教,而是主體反思。
3、小組合作教學法
小組活動的目標不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是相互間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拓展和完善自我認知的過程。在共同討論7的乘法口訣、口訣的規律中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引入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的童話情節,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思考“一個星期有幾天”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在故事氛圍中生成探究材料,進而在數學活動中感知口訣原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課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引導學生解決情景中的問題,并填寫表格,讓生初步體驗7的乘法意義,然后讓學生自己整理7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礎上分組自編口訣,分組交流口訣,分組匯報口訣。再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發現口訣的規律,讓學生尋找簡便的記憶口訣的方法。在記憶乘法口訣部分,我采用游戲的方法,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樂于投入其中。根據心理特點,安排這樣的環節,促使他們在無意識中接受并記憶新知,讓純粹的記憶變得生動活潑。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數學其實是對實際生活的提煉,應還原于實際生活。因此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我先安排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背法,讓學生快速記憶7的口訣,然后在進行“小神算”——口算練習。讓學生初步體驗成功的樂趣,形成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接著是設計了一些豐富多樣的運用題:“火眼晶晶”、“小小采購員”。不僅培養學生聽的能力,還讓學生運用剛剛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的練習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有助于其應用意識的培養。
最后一題:“芝麻開門”是一道拓展的思考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從多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思考、解決問題。
《一個星期有幾天》說課稿3
教學內容:
我上的這課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中的乘法口訣中的一個內容。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一個星期有幾天”的情境,引導學生獨立編制乘法口訣,在7的乘法口訣中,前6句是學過的,只有后3句是新的。
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獨立編制7的乘法口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會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
“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教材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很多教師的潛意識里,“口訣”只是單純為“計算”而存在。于是“熟記口訣”和用口訣計算題目成了教師構建課堂的兩個核心視點,這樣一來,數學口訣服務于數學計算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作為數學口訣本身所具有的知識體價值卻沒有引起注意。鑒于這一點,我在設計這一課時,充分利用學生的分組活動來體現乘法口訣的知識體價值。
整個課堂教學中,我編制了四個板塊。即“在探究規律中感知口訣,在自主合作中創編口訣,在解讀品味中感悟口訣,在多維運用中深化口訣”。
上課伊始,我安排學生坐8組,每組7人,坐好后,每組抽調1人上前,利用“拍手”、“學小狗叫”的游戲復習6的乘法口訣,然后學生回座位,引出七的乘法口訣。同時,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情節,引導學生在故事氛圍中生成探究材料,進而在數學活動中感知口訣原型。
緊接著,我通過開展分組自編口訣,分組交流口訣,分組匯報口訣,評價修改口訣等數學活動,充分體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小組活動的目標不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是相互間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拓展和完善自我認知的過程。其精髓是通過生生互動求得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所以,小組活動的內容選擇要具有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而且小組活動應考慮到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成員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因此,在分組活動時,我特意安排學生寫口訣、編口訣、交流口訣、匯報口訣,從而讓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要幫助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
然后,我根據學生對乘法口訣感悟的差異性著力引導學生觀察口訣的隱含規律,親自體驗誦記、交流口訣的記憶竅門等途徑增進這學生對乘法口訣的個性化理解。
最后,我設計了一組口訣運用的題目,遠及古代,計算唐詩字數,近到當前,計算一周喝水杯數,計算瓢蟲背上的黑點數,這樣讓學生對乘法口訣的現實色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得數學教學不再是蒼白的說教,而是主體反思。整堂課基本能按自己的設計意圖完成教學任務。
最后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真心誠意的給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得到進步。
【《一個星期有幾天》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有一個夢想》說課稿12-11
一個星期周記09-23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說課稿01-04
一個星期的工作總結01-25
一個星期的總結周記10-11
我家的一個星期天作文03-26
一個難忘的星期天作文04-23
一個星期的總結周記通用09-25
有幾棵樹說課稿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