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羽毛球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羽毛球說課稿 1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加強學生身體活動能力,培養鍛煉興趣,培養終身體育鍛煉興趣,掌握羽毛球鍛煉的技能與方法為目的,在學校場地允許的情況下,安排羽毛球的正手發高遠球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通過不斷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使學生樂意去練,以充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興趣。教學中除了傳授學生的基本技能外,還創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和練的過程中既掌握知識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
二、教材分析:
本次課的教學主要內容是:羽毛球發球中的正手發高遠球技術,羽毛球是一項非常普及且易于開展的體育運動,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歡。他要求學生在場上不停的移動步伐,跳躍,轉體,揮拍,合理的運用各種擊球動作技術和步伐在球場上往返對擊。同時羽毛球運動形式靈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青少年參加羽毛球運動,不僅可以使身心得到全面的鍛煉,還能培養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良心理素質。本課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主觀參與意識,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本節課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技術也是羽毛球運動中一項主要的部分,正手發高遠球是發球中的一種,發球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你下一拍的主動與被動,因此學好該技術對羽毛球以后的動作技術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40名學生,他們的年齡為15歲左右,正處于青春初期,朝氣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戰,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但由于他們的神經系統興奮占優勢,并極易擴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他們對羽毛球有著很高的熱情,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該階段的學生之間的技術會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有些同學可能會怕自己做得動作不好而難看,練習時可能會出現比較被動的情況,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技術特點安排練習,不要過分的強調動作要領,使學生在快樂中達到教學效果。
根據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的動作要領和技巧,領會運動的節奏感。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95%以上的學生初步了解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的技術,50%以上的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動作。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鑒賞能力及發展自學、自練、自控、自調、自評的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成功感。
本次課的重點:擊球時拍面角度的控制。
難點:整個動作用力順序及銜接,擊球的時機,
和擊球時力量的掌握。
四、教法學法的運用教法:
1、啟發式教學法:通過語言、動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創新能力。
2、講解示范法:通過精煉適度的語言講解,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以優美的動作示范,有利于學生模仿正確的動作技術。
3、糾正錯誤法:由于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完成練習的情況各有不同,通過糾正獲得正確的動作,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學法:
1、采用示范教學,配合師生互動演示,這樣能能夠體現內容的直觀性,學生領會意圖快,容易接受。
2、分組練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通過多次反復的練習,達到熟練程度。
3、組織小組間比賽,增強競爭性和娛樂性氣氛。
學法指導:本節課我認為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本課的學法中讓學生采用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學生自主去嘗試,模仿,互相對比,師生討論,探究、觀摩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運動中得到鍛煉,獲得快樂。
五、教學過程:
根據認知事物的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變化的規律將本課分為五部分:
1、上課集合:安排時間3分鐘,體委整隊,清點人數,師生問好,向學生介紹本節課學習內容,安排見習生。(3分鐘)
2、開始部分:安排時間7分鐘,帶領學生們做熱身操,結合小游戲,安排兩個學生一組互相壓肩,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部位,著重腕關節膝關節的活動。這樣安排意指在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互幫互助的`習慣,把平時枯燥的跑步活動寓于游戲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習動機。二是使學生的生理機能活動能力從相對較低水平逐漸調動起來,為人體進入活動狀態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并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12分鐘)
3、基本部分:安排時間25分鐘,講解示范過程,老師通過直觀示范法做正手擊打發高遠球的完整動作,并指出難點與重點部分,提問學生觀察到的動作技術特點,提問學生主動出來模仿并讓其他學生評價該學生模仿的動作;(約占10分鐘)在講解示范過后安排學生分組練習,兩個人一組徒手練習原地正手發高遠球動作,學生模擬手中持一個羽毛球,兩人面對面原地模擬發球動作;注意:從引拍到模擬擊球過程中,要求學生雙腳不能有移動或完全離地。
學生練習過程,要求:動作輕松自然,發完球后身體自然前傾,身體保持正直,雙眼注視球的運動,右手自然擺到左肩上方,左手自然屈肘收起來。正手發高遠球實踐站位靠中線距前發球線大約一米的位置,左腳在前,腳尖正對球網,右腳在后,腳尖指向右前方,兩腳自然開立距離約與肩同寬,重心在右腳,左手持球托舉在身體的右前方,右手持拍自然屈肘與身體右側,左肩對網,左手放球使球自由落體,右手同時大臂帶動小臂從右后方向左前上方揮動,當球落到擊球人手臂向下自然伸直能觸到球的一剎那,握緊球拍,向前上方鞭打用力擊球,球擊打出的同時,手臂向左上方揮動,擊球后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身體自然微前傾。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糾正動作,并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別予以鼓勵。(約占15分鐘)
。ㄕ麄過程共25分鐘)
4、結束部分:安排時間5分鐘,整理運動放松,組織:學生站成四列橫隊,體操隊形散開,教師提示放松部位,頸、肩、腰、臂等部位放松。要求學生在放松時做到輕松、快樂,使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進行美的教育同時,又一次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5分鐘)
5、課堂總結:安排時間5分鐘,作課堂小結,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達到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回收,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和愛護集體財產的習慣。最后師生道別,再次拉近師生距離,養成文明禮貌習慣。(5分鐘)
六、預計效果: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練習,并主動提出問題,勇于出來模仿動作,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85%以上的學生初步了解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的技術,50%以上的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動作。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35%左右,最高心率150-160次/分鐘,平均心率達120-130次/分鐘,課堂效果較好。
羽毛球說課稿 2
一、教學內容
羽毛球器材
二、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本理念;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宗旨;以發展學生專長,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為目的,結合實際,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通過介紹各種教學器材,讓每個學生了解羽毛球知識,體驗羽毛球運動帶來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為羽毛球的器材。羽毛球器材:場地介紹、球和球拍。本科從教材的實際出發,使學生一步一步掌握羽毛球的場地長、寬、邊線和端線,以及球的區分和球拍的選擇。
四、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羽毛球場地、器材基本知識。
2、通過了解羽毛球器材、場地知識,建立對羽毛球器材知識要求的正確概念。
五、本課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場地的知識。
2、教學難點:球拍、球知識。
六、教學過程
1、認識羽毛球場地。
(一)羽毛球標準場地尺寸
一片標準的羽毛球場地,占地面積應不小于106.5㎡(長15米、寬7.1米),其中畫線區域的主賽場標準尺寸為長13.40米,單打場地寬5.18米、雙打場地寬6.10米。球場四周2米以內、上空9米以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場地線得顏色最好是白色、黃色或其他容易辨別得顏色。場地上得畫線得寬度均為4厘米,所有場地線都是它所確定區域得組成部分。
。ǘ┑孛
比賽場地一般采用PVC塑膠運動地板,PVC塑膠運動地板的彈性,滑澀程度適中。
(三)燈光
比賽應在場地四周比較暗得環境中進行,因此,賽場上空得燈光至關重要。一般燈光得設計和布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自熾燈泡,安裝在每一球場得兩側網柱得上空;另一種是熒光燈,掛在與球場邊線平行并且長度一樣得地方。為避免自然光線得干擾,場館內應掛上窗簾,場地上得照度要求達到500~750勒克斯。
(四)羽毛球網標準
羽毛球網長6.10米、寬76厘米,為優質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纖維制成,網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間,網的上沿應縫有75寬的雙層白布(對折而成),并用細鋼絲繩或尼龍繩從夾層穿過,牢固地張掛在兩網柱之間。標準球網應為黃褐色或草綠色。網柱高1.55米,無論是單打或雙打,兩根網柱都應分別立在雙打場地邊線的中點上。正式比賽時,球網中部上沿離地面必須為1.524米高,球網兩端高為1.55米。球網的'兩端必須與網柱系緊,它們之間不應該有缺縫。
。ㄎ澹藴蕡龅匾幐駡D
2、認識羽毛球。
每個羽毛球規定要扎16根羽毛。最好的羽毛為鵝翎。羽毛長度要在60~70毫米之間。
3、認識羽毛球拍。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頭、拍桿、拍柄及拍框與拍桿的接頭構成。一支球拍的長度不超過68厘米,其中球拍柄與球拍桿長度不超過40厘米,拍框長度為28厘米,寬為23厘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越來越輕、拍框越來越硬、拍桿彈性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七、小結
本節課我只要是介紹羽毛球的場地、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知識,采用直觀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
羽毛球說課稿 3
一、 教學內容:
羽毛球正手放網前球
二、 教學對象:
高中二年級
三、 教材分析
羽毛球是一項非常普及而且易于開展的體育運動,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歡。它要求學生要在場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同時羽毛球活動形式靈活,具有教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青少年經常參加羽毛球活動,不僅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還能培養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良的心理素質。本課教學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主體參與意識,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本課羽毛球正手放網前球技術又是羽毛球網前技術的一個主要部分,因此學好該技術對羽毛球實戰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學生對羽毛球教學,有著很高的學習熱情,并且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習的自覺性高,同時接受能力比較強且快,學生能較長時間地注意與自己興趣有關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觀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統性、全面性,但欠缺精確性。
五、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學生懂得正手放網前球技術在攻防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標:讓75%的學生掌握在移動中完成正手放網前球動作,能夠靈活的運用技術動作。
3、 情感目標:讓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學練的學習氣氛,增強學生的細心觀察能力。
4、 教學重點:在移動中完成正手放網前球的動作。
5、 教學難點:擊球的時機和擊球力度的掌握。
六、 教法
、 啟發教法:通過講解網前技術重要性及介紹一些世界級運
動員的技術,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誘導教法:提問題,利于學生對本次課的探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壑庇^演示:教師進行技術的示范,是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
、苡螒蚍ǎ和ㄟ^游戲,使學生體會羽毛球的`感覺。
七、 學法
、 模仿學習法:學生通過模仿教師動作,體會技術動作的要領;
、谧灾鳌⑻骄繉W習法:通過分組,讓學生自主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鄯纸饩毩暦ǎ悍纸M進行技術動作的練習,從而鞏固該技術;
、芟嗷ソ涣鳎簩W習后,學生的相互交流自我的經驗,提高學習氣氛。
八、 教學過程
1、 常規建設:
、偌险,報告人數;
、趲熒鷨柡茫颊n的任務;
③提示安全注意事項;
、馨才乓娏暽顒;
⑤組織形式為四列橫隊
2、 開心游戲:
、倮@籃球場慢跑2圈;
②小游戲:穿越障礙,增加學生的球感和團結能力;
、弁绞植伲饕顒訉W生各個關節,防止運動中損傷。
3、 主題學習和實踐:
①講授正手放網前球的技術動作,明確擊球的姿勢、用力方法、動作原理;
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仿練習;
、蹖W生分組合作探究學習;
④自主練習:學生自我體會,改進動作,教師巡視個別鋪導、糾正參與練習,隊形為自由散開,自由組合;
、菟刭|練習:羽毛球場地兩邊線移動。
4、 總結回顧:
①放松操;
、谡n的結束: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蹘熒僖
九、 場地器材
羽毛球場地6個、羽毛球拍20付、羽毛球拍50只、6個足球
十、預計效果
本次課平均心率:110—130次/分,學生練習密度:30—35%
羽毛球說課稿 4
一、 教材分析
羽毛球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小學生參加羽毛球活動,不僅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還能培養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良的心理素質。羽毛球正手發高平球,球的運行弧度不太高,球速相對較快,具有一定進攻性的發球,因此學好該技術對羽毛球運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級,小學生參加羽毛球活動能鍛煉判斷能力和思維力,提高反應、觀察能力、對速度、耐力、彈跳、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有很好的鍛煉作用。經過練習可以使練習者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正手發高平球的正確技術動作,知道發球的動作要領和發球規則。
2.技能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70%—80%的學生能夠正手發高平球將球擊出一定的距離和速度,30%—40%的.學生能將球擊到后場指定區域。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
四、本課教學重難點
重點:動作連貫、協調,強調手腕的內旋發力
難點:如何運用手腕、腰腹力量發力和重心轉換問題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講解示范法,完整法與分解法
學法:模仿練習法、分組練習法
六、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2分鐘
一是教學常規內容。
二是隊列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反應速度。
2、準備部分8分鐘
(1)教師帶領學生繞羽毛球場進行“8”字跑
。2)羽毛球操
踏步一字步并步跳上步吸腿4次
。3)專項練習
追逐接發球游戲,目的是復習上一節的學習內容基本握拍法和正手發高遠球,同時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基本部分25分鐘
。1)先進行導入,導入我是這樣進行的,教師示范兩種動作讓學生說出兩種動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區分正手發高遠球和高平球。
(2)講解示范正手發高平球的動作方法,強調動作的要領。
(3)組織練習分為2個環節:
A、無球練習,目的是使學生的動作連貫協調
B、有球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前臂和手腕的內旋發力,以及利用腰腹部力量將球以一定的速度擊出一定的距離。
通過一節課的正手發高平球的學習和練習,回到準備部分的游戲——追逐接發球,游戲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高遠球和高平球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次強調動作要領和糾正錯誤動作。
第二部分,課課練部分把學生分成4組,分別進行弓步運球,跳繩,仰臥起坐和蛙跳,采用分組輪換的方式進行,2分鐘輪換一次。采用上述四組動作是因為由上到下鍛煉到學生的手臂,手腕,腰腹部和腿部力量,目的是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4、結束階段5分鐘
首先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形體手位練習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放松。其次課堂小結,回收器材,師生道別。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下面進行重要環節的模擬上課。
羽毛球說課稿 5
一、教學內容:
羽毛球的正手發高遠球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羽毛球的第二次課,學的是正手發高遠球。而第一節課,我們學習的是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羽毛球是一項非常普及而且易于開展的體育運動,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歡。它要求學生要在場上不停地移動步伐、跳躍、轉體、揮拍,合理的運用各種擊球動作技術和步伐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同時羽毛球后動形式靈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青少年參加羽毛球活動,不僅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還能培養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斷等優良的心理素質。本課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主管參與意識,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本課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技術也是羽毛球運動中一項主要的部分,因此學好該技術對羽毛球運動以后的動作技術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學生對羽毛球教學,有著很高的學習熱情,并且我們知道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接受能力比較強而且快,在課堂上能夠自我約束,學生的觀察力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統性、全面性,但欠缺精確性。
根據這種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正手發高遠球的規則。
2、技能目標:使90﹪的學生能正手發高遠球的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向上、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和樂觀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細心觀察能力。
4、教學重點:握拍的正確、發球的高和遠。
5、教學難點:擊球的時機和擊球力度的。
五、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直觀教學法,集體練習法。
學法:模仿練習法、分組練習、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六、教學過程:
。ㄒ唬、常規建設:(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2)、師生問好,布置本次課任務及要求;提示安全注意事項(3)、安排見習生。 (4)教學組織形式為四列橫隊
。ǘ、熱生運動:(1)繞田徑場慢跑兩圈(2)游戲:穿越障礙,增加學生的球感和團結能力(3)徒手操:主要活動學生各關節,防止運動中損傷。
。ㄈ、基本部分即主題學習和實踐部分:1、復習正反手握拍
2、講授正手發高遠球的動作方法
組織練習:(1)徒手分解練習(2)徒手連貫動作練習|(3)分組對練
3、素質練習:羽毛球場地兩邊線移動。
(四)、結束部份:1、放松肌肉;2、課的結束:學生討論,教師總結;3、師生再見
七、場地器材:
羽毛球場地六個、四十把羽毛球拍、四十個羽毛球、兩個足球
八、預計效果:
本課平均心律:110——130次/分
練習密度:30——35%
我的本次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羽毛球說課稿 6
一 、教學內容:
1、對墻墊球2、發球3、互相墊球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羽毛球教學的第一次課,學的是發球. 墊球。羽毛球是一項非常普及而且易于開展的體育運動,非常受廣大小學生的喜歡。通過平時的觀察,發現許多同學打羽毛球動作不規范,水平一直處在初級水平,動作是千姿百態。本課主要是針對學生的發球、墊球作規范指導學習。讓學生了解發球的一些基本規則和動作方法。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初步具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接受能力比較弱而且慢,在課堂上不能夠自我約束。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發球、墊球的規則。
2、技能目標:使90﹪的`學生能掌握發球的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向上、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和樂觀的學習態度。
重點:強調發球的高和遠。
難點:擊球的時機和擊球力度的掌握。
五、教法學法:
教法:講授法,直觀教學法, 集體練習法。
學法:分組練習、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六、教學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2)、師生問好,宣布本次課任務及要求;
。3)、安排見習生。
。ǘ蕚洳糠:
。1)慢跑
(2)游戲
。3)徒手操
。ㄈ、基本部分:
1、復習正反手握拍 對墻球 自墊球
2、講授正手發高遠球的動作方法
3、素質練習:高抬腿30秒 兩組
組織練習:
。1)徒手分解練習
(2)徒手連貫動作練習
。3)分組對練
。ㄋ模⒔Y束部份:
1、放松肌肉
2、總結
3、宣布下課
七、場地器材:
四十一把羽毛球拍、四十個羽毛球、
八、本課的平均心律:
110——130%
練習密度:30——35%
九、小結:
本次課基本按預定的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在組織和調動隊伍方面有欠靈活,在教學內容上需要有更多的新意,教法、學法上沒有大膽的創新,在練習密度上把握適當,今后在這些方面做大膽嘗試。
羽毛球說課稿 7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為宗旨,以發展學生專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目的。本節課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教材分析
羽毛球是高中《體育與健康》選修課程,是球類項目中比較好開展的,運動技能強的休閑性的運動。可以增強學生體育自主鍛煉的意識,提高抗挫折意識和調節情緒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等集體主義精神具有重要價值,為后續學習羽毛球其他內容奠定重要基礎。
三、學情分析
目前羽毛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情況較好,學生對羽毛球較熟悉,但對正確的羽毛球技術動作不夠了解。本次課主要讓學生了解并初步掌握正確的羽毛球正手高遠球技術動作,更好地鍛煉上下肢復雜動作的協調能力,增強靈敏度,加強耐力,對羽毛球運動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說出羽毛球正手擊高遠球的方法,并初步了解打正手高遠球的動作要領及技術要求。
【過程與方法】
通過練習等方式,能夠提高力量上下肢的協調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創造、懂得欣賞。在活動中培養合作意識和行為。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準確的擊球位置。
【難點】
揮拍時的“轉髖”、“鞭打”及全身協調用力。
六、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示范法、糾正錯誤法、觀察評價法、游戲法。
學法:探究法、觀察法,分組練習法。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課堂常規:體委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2.隊列隊形練習:原地三面轉法。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
要求:隊列整齊,步伐一致。
【教學意圖】促進學生由下課狀態轉變為上課狀態的過渡,并明確本節的學習目標。隊列練習進一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身心都做好上課準備。
(二)準備部分
1.一般準備性活動:圖形跑。
方法:按照地上已經畫好的圖形,學生排成一路縱隊跑步,要求學生整齊有序,口號響亮。
2.專門性準備活動:
各關節運動,壓肩,練習原地鞭打動作。
【教學意圖】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熱身的同時和球相結合,不僅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肌肉粘滯性,加大關節靈活性,也為新授技術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基本部分
1.講解示范:
老師講解羽毛球運球正手擊高遠球動作結構、身體姿勢,手臂動作,手腳的協調配合。學生注意觀察老師在運球過程中的'手型,以及擊球位置。
【教學意圖】通過老師的講解能夠讓學生對原地運動的動作要領有了一個的了解,建立一個整體完整的動作概念。
2.學生練習
(1)無球練習,在老師的口令下有節奏的進行原地揮拍練習。
(2)有球練習,成體操隊形散開,前后距離8米,左右間隔3米,兩人一組練習正手后場羽毛球擊球動作。教師巡回指導、提示要點,點評動作、觀察學生練習情況,調整練習內容,調動練習熱情。
(3)組織羽毛球比賽練習,每二人一組,比賽3個球,其他學生觀摩,教師注意點評動作。
【教學意圖】通過循序漸進的模式,能夠讓學生逐步掌握正手后場羽毛球擊球動作要領。
3.游戲
“大漁網”游戲,學生分散在場地內,先指定兩名同學擔任“漁網”,其他同學在場地任意跑動。兩名“漁網”同學手拉手捉其他同學,如果手碰到其他同學,則被觸者加入“漁網”,直到將場上同學全部網完為止。
【教學意圖】發展學生靈敏素質,培養協同配合能力。
(四)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配樂放松操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要求:放松活動,身心充分放松。
【教學意圖】在課堂學習的最后,為了使學生能夠從激烈的比賽狀態中過渡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我會帶著學生隨著音樂進行拉伸性的練習。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況,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
【教學意圖】檢驗本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為課后反思提供理論基礎。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獨立品質。
八、場地器材:
羽毛球60個、球拍60個、羽毛球場。
九、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偏上。
羽毛球說課稿 8
一、教材分析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靈活、多變、可快可慢、隔網對擊的運動項目,既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又是老少皆宜、易于掌握的大眾體育項目。經常從事羽毛球運動,可以發展人體的靈活性、協調性,提高上下肢及軀干的活動能力,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無氧供能的能力,調節神經系統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進健康、抗病防衰、調節精神的作用。
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是羽毛球的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正手發高遠球是羽毛球發球技術中的一種,具有球飛行軌跡高、遠、直的特點,能夠有效地調動對手,為自己創造進攻機會。擊高遠球則是羽毛球后場進攻技術的基礎,掌握好擊高遠球技術,可以在比賽中有效地控制場上局勢,為自己和隊友創造得分機會。
二、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的對象是xx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以下特點:
學生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力量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嘗試新的運動項目和技術動作。
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但在技術動作的掌握和運用上還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生了解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明確其在比賽中的作用。
技能目標:學生掌握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能夠在比賽中正確運用。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力量等身體素質。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和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正手發高遠球的'技術動作要領,包括準備姿勢、引拍、擊球和隨揮動作。
擊高遠球的技術動作要領,包括準備姿勢、引拍、擊球和隨揮動作。
教學難點:
正手發高遠球時的發力技巧和擊球點的把握。
擊高遠球時的發力順序和擊球瞬間的爆發力。
五、教學方法
講解示范法:通過講解和示范,讓學生了解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的動作要領和方法。
分解教學法:將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分解為幾個部分,分別進行教學,讓學生逐步掌握技術動作。
練習法: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鞏固和提高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
游戲比賽法:通過游戲和比賽,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六、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2 分鐘)
課堂常規:集合整隊,檢查人數,師生問好,宣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安排見習生。
準備部分(8 分鐘)
熱身活動:繞羽毛球場慢跑兩圈,然后進行關節活動操,包括頭部運動、肩部運動、腰部運動、膝關節運動和手腕踝關節運動。
游戲:“接力擊球” 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學生依次用羽毛球拍將羽毛球擊打到指定的地點,然后迅速跑回隊伍,下一個學生繼續擊球。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組獲勝。
基本部分(30 分鐘)
講解示范:教師講解擊高遠球的技術動作要領,并進行示范。
分解教學:將擊高遠球技術分解為準備姿勢、引拍、擊球和隨揮動作四個部分,分別進行教學。
學生練習:學生分組進行擊高遠球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游戲比賽:進行 “高遠球大戰” 游戲比賽。將學生分成兩組,在羽毛球場的兩端分別進行擊高遠球比賽,每組學生依次擊球,將球擊打到對方場地內,對方學生接球后再將球擊回。如果球落在對方場地內,則得一分;如果球落在界外或未過網,則對方得一分。先得十分的小組獲勝。
講解示范:教師講解正手發高遠球的技術動作要領,并進行示范。
分解教學:將正手發高遠球技術分解為準備姿勢、引拍、擊球和隨揮動作四個部分,分別進行教學。
學生練習:學生分組進行正手發高遠球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個別展示:請幾位學生進行正手發高遠球展示,其他學生觀察并指出其優點和不足之處。
正手發高遠球技術教學(15 分鐘)
擊高遠球技術教學(15 分鐘)
結束部分(5 分鐘)
放松活動:進行放松操,包括深呼吸、全身放松和肌肉拉伸等。
課堂小結:教師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布置作業:布置課后練習任務,要求學生課后繼續練習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
回收器材:組織學生回收器材,宣布下課。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和擊高遠球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講解示范法、分解教學法、練習法和游戲比賽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個別學生的技術動作掌握不夠熟練,需要在課后進行個別輔導;游戲比賽的組織和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提高比賽的公平性和趣味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羽毛球說課稿】相關文章:
羽毛球說課稿02-16
羽毛球說課稿大全01-30
最新羽毛球說課稿01-30
羽毛球說課稿(精選10篇)06-28
羽毛球作文03-12
羽毛球口號04-23
羽毛球作文03-10
羽毛球賽作文06-11
羽毛球活動策劃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