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背影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朱自清的《背影》。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來說一說我對本節(jié)課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課文。該單元的文章是以“愛”為主題,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贊美生活中的美好感情,令人動容。
《背影》一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本文能夠幫助學生體悟平凡生活中的偉大父愛。
二學情分析
心理特點:八年級學生身心處于急劇變化的階段,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受盡寵愛,卻往往對親情難懷感恩之心。知識儲備:學生對敘事性散文已有初步了解,但卻對人物描寫的方法掌握的不甚牢固。
三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確立為:重點:通過對父親“背影”的四次描寫,體會作者新穎
獨特的描寫角度和樸素感人的語言,感受父愛的無私與偉大。
難點:評析“望父買橘”時的背影,學會在特定的場景中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如果想要進行一堂成功的語文教學,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重點得以凸顯,難點得以突破,全面綜合的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因此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難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學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誦讀品味法,重點分析法。學法:課前預習法,寫作鞏固法。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來進行我的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預習自測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對,是父親節(jié)。很多人會在母親節(jié)給媽媽送上禮物或者祝福,卻往往忽略了父親節(ji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到,其實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偉大,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下面,讓我們走進朱自
清先生的《背影》,在那一抹背影中感悟那父愛的深沉與偉大。
設計意圖:父親節(jié)是一個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節(jié)日,正如父愛的特點,深沉卻易被忽視,引發(fā)同學們的思考,激發(fā)同學們對新課的興趣。
想必大家在七年級的時候已經學習過朱自清先生的《春》,對作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請大家說出你對作者的了解。
后明確: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背影》是一篇記實散文,寫于1925年。
大家在課前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其中有些生字需要大家留心注意,我把他們需要注意的方面分別標注出來,請大家先自己自測一下,讀一下字音,解釋一下字意,在和我的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錯誤,便于記憶掌握。
生字詞:
字音:交卸(xiè)奔喪(sāng)迂腐(yū)頹唐(tuí)
瑣屑(xiè)簌簌(sù)差使(chāi)字形:改正下列錯別字
狼籍妥貼鎖屑不能自己明確:狼藉妥帖瑣屑不能自已
字意
奔赴親人的喪事。(奔喪)亂七八糟的樣子。(狼藉)有了空閑的時間,指失業(yè)在家。(賦閑)精神不振作。(頹唐)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細小而繁多的事。(瑣屑)設計意圖:在同學們已經在課下預習過的情況下,教師讓同學們介紹作者,改正錯別字,朗讀容易出粗的發(fā)音,解釋語義。一方面可以檢查同學們預習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同學們預習的效果,查漏補缺,加深記憶。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已經對作者和生字詞有了一定的掌握,下面請大家在解決生字詞的基礎上初次朗讀課文,并找出父親的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圈畫出來。后明確:
(1)惦念背影(思念父親)
(2)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3)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4)再現(xiàn)背影(別后懷念)
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看一下《背影》中作者流了幾次淚?
后明確:四次。分別是: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難過的淚望父買橘,父子離別——感激的淚背影遠去,依依惜別——惜別的淚再現(xiàn)背影,淚光瑩瑩——辛酸的淚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找出描寫父親背影和“我”流淚的次數,可以幫助同學們迅速理清文章的脈絡和思路,為下文的重點賞析做鋪墊。
在疏通本文的描寫線索即父親的背影和作者的流淚之后,我們對文章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把握,下面我們進入重點賞析階段。
(3)又讀課文,重點賞析
在文中所描寫的四次背影中,最令作者難忘的便是“望父買橘”時的背影,這也是作者描寫最詳細的一次背影,請同學們再次重點朗讀一下這一自然段,重點品味作者對父親的衣著,動作,語言描寫,感悟作者獨特新穎的描寫視角。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
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通過學生泛讀和教師示范朗讀,重點分析這一段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概括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背影,從哪里體現(xiàn)?
設計意圖:這段文字對人物的描寫十分經典,所以應多讀,重點讀,使學生充分體悟到本段描寫的精妙之處,初步體會在特定場景下描寫人物的方法。后明確:
1.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外貌描寫: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父親衣著簡樸,甚至有些寒酸,也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當時沉重的氛圍)
2.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動作描寫:爬攀縮微傾爬下(父親年事已高,身體不便,卻還固執(zhí)的爬過月臺為我買橘子,這一系列艱難的動作讓父愛更顯偉大)
3.這是一個飽含關心的背影。
語言描寫: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進去吧,里邊沒人。(寥寥數語,卻飽含父愛的深情,愛子之情更加深刻)
從作者對“望父買橘”這一特定背影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深沉,不茍言笑卻在一言一行中深深地愛著兒子的父親形象。這個背影讓作者動容,也讓我們動容,我們應該領悟并學習作者在一個特定的場景抓住一個視角描寫人物的方法,抓住任務的外貌,動作,語言進行細致的描寫,達到直擊人心的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們概括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背影,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對父親的背影加以深入的分析,體驗動詞的精妙運用以及對父親外貌,語言的刻畫描寫,使學生感同身受,對父愛的了解更深一層。
(4)把握主旨,升華感情。
《背影》通過對父親”背影“的四次描寫刻畫了一個無微不至的關愛兒子的父親形象,通過“我”四次流淚的展示了一個日后感悟到深沉父愛的兒子形象。父子深情讓讀者深深觸動。
感動之余大家想過沒有:我們的父母和文中的父親是一樣的,無怨無悔的為大家付出著,大家感受到了嗎?設計意圖;把學生的思緒從書中拉回現(xiàn)實,讓學生回想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同時反思自己的回報是否得當,引起學生的思考。
(5)布置作業(yè),鞏固成果。
正如作者朱自清抓住父親的背影為我們呈現(xiàn)一篇感人至深的歌頌父愛的經典之作,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像作者一樣認真觀察過父母的言行舉止?那么請大家抓住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某一個瞬間或者一件小事寫一個小片段,完成后我們進行評比。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們抓住父母的一瞬間或者一件小事進行描寫,讓學生們借鑒作者文中描寫“望父買橘”的寫作手法,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六板書設計
(1)懷念父親,惦記背影。——悲傷之淚。
(2)望父買橘,刻畫背影。——感動之淚。
(3)父子分手,惜別背影。——惜別之淚。
(4)別后思念,再現(xiàn)背影。——辛酸之淚
【背影說課稿】相關文章:
《背影》說課稿12-30
八年級《背影》說課稿(通用10篇)10-24
難忘的背影02-14
背影作文03-11
母親的背影03-31
背影的作文03-14
背影的說說04-25
高大的背影作文08-03
媽媽的背影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