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道之行也》說課稿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語文八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單元中的課文,大多講述了博大情懷、積極向上的情操,編者將它安排于此類文章中,同時讀者體會其中的不同 之處。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會,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學習古人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做一個為人類造福的人。
(二)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2、把握“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3、熟背全文。
4、聯系實際,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能同時領會文意。
(本單元教學中要求突出朗讀,讓學生養好誦讀的良好習慣)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這是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也是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升華思想的基礎)
難點: 聯系,引導學生思考 《桃花源記》中的理想社會與《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無相似之處。(兩篇文章相較,使得學生可以在對比學習的基礎上,加深課文含義的理解,更正確地掌握文意,并且培養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養成對比分析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說教法
主要運用點撥法、讀書指導、探究法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
對文言文的教學要對學生進行點撥,才有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
讀書指導是對朗讀所提出的要求。
本文的一些開放性探討題目,可運用這種方法,同時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的思維。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主要運用朗讀法、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討論。
朗讀法:文言文的學習重在反復朗讀,也可為下面的學習作好準備。
自主學習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掌握好文本。對發揮學生自己的個性有很大幫助
小組合作討論:對我們學校具體情況所設計的。對古文討論,可使學生交流意見,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對文言文的生疏感、膽怯感。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內容及語文學習的規律,安排導入——朗讀感知——理清全文思路——句段賞析——文章研讀——拓展幾個環節。
1、導入(約 分鐘)
以同學們熟悉的游戲《太平天國》,引說出中國在第2次鴉片戰爭后所出現過的所謂的“理想社會”,從而引出課文《大道之行也》。
2、朗讀感知。
朗讀:
(1)影音范讀,提起學生興趣,聽取正確的讀音和斷句。
(2)齊讀課文,掌握文意。
(文言文的朗讀十分重要,讀通全文,才能為理解文意作好鋪墊。)
3、疏通文意
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本文內容的理解。
(1)簡單提點文言文中的字詞讀音。(迅速帶過)
(2)抽學生結合書上注釋分別講解每一句話的含義。
(3)同時,老師進行點撥、引導,更正講解,運用多媒體顯示每部分的相應圖片,加深印象。
(5)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通讀全文,進行鞏固。
(6)讓學生自主起來,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句話。(熟練地背誦全文,為將來進一步消化它創造條件)
4、句段賞析(約7分鐘)
(1)首先,讓學生選擇文中的句子,并談談對該句的體會。老師只讓其中一個學生回答,讓其他學生聽取,讓大家來進行評價。最后老師再小結文段的中心立意(這種方法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讓其他學生提出優、缺點及補充意見,帶動了其他同學解析文章,具有普遍性。老師及時的小結可讓學生對文章有著更準確、更及時地把握。)
(2)全班背誦全文。(達到學習鞏固的目的)
5、文章研讀
(1)討論以下問題:
a、“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請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并做講解。此題是據課文第二層內容設計的,這一層內容比較復雜。設題的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幫助理解和記憶。
b.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室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這道題較開闊,設計為小組討論研究,可進行小組評比。
6、拓展
抽學生說一段話描繪你心中的理想社會。
7、教師小結,布置作業(約2分鐘)
(1)總結全文,提出作者立意,激勵學生開辟未來藍圖。
(2)作業設計:背誦并默寫全文。
五、說板書設計
概述“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
滿足生存需要
大道之行也 詳述 “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 滿足發展需要
滿足精神愉悅需要
總括全文
【《大道之行也》說課稿優秀】相關文章:
大道之行也說課稿07-05
大道之行也說課稿范文09-02
大道之行也教案(精選15篇)03-26
讀《大道之行也》有感02-03
挫折面前也從容說課稿01-31
原來,我也很優秀作文02-25
原來我也很優秀作文03-02
優秀說課稿11-04
優秀的說課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