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中華美食》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第四篇課文,本文是一篇圖片課文,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菜品圖片,讓學生認識生字,進而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教學重點:準確認讀生字,了解積累火字旁和四點底生字;
3、教學難點:感受中國美食文化,激發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4、課時安排:2課時(本節課說得是《中華美食》第二課時)
二、說目標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閱讀中對感興趣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由此,我確立了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能說出常見的菜名。
3、讓學生了解10種烹飪方式,體會熱愛勞動的樂趣。
三、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并掌握了不少的識字方法,因此生字學習障礙相對而言較少。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圖片中的菜品名稱不是全都了解,菜肴也不全都吃過。教學時要求學生認知菜肴名稱,了解菜肴,通過學習增強學生對中國美食的喜愛,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借助圖片,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同時采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考。通過觀察、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這樣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觀察生字,注意生字中的重難點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通過看圖、識字,激發學生對中國美食的熱愛之情。
五、說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剛開始,讓學生觀看圖片:說說圖片中的它們都喜歡吃什么?引出學生對中國美食的交流,相機引出新課,板書課題:《中國美食》。
(二)新課教學
1、學生認讀菜品名稱,并對菜品名稱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了解菜肴,熟記生字。
2、 指名回答標出的重點字詞,在回答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這便是我們常用的多種烹飪方法。
3、讀字詞,看圖,說說一下食材都可以用到我們學到的那些烹飪方法,鼓勵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美食,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
(三)指導書寫
討論交流: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重點指導“燒、烤、炒”的書寫。
(四)布置作業
1、你還能說出更多的`家鄉美食嗎?
2、學做簡單的美食。
六、說教學評價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有效創新的評價方式,適時恰當地改變教學中評價的方式和手段,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進步,可以給學生心理上帶來愉悅,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學生自尊心的需要,從而最大限度的激勵他們語文學習熱情。
我本節課主要用了以下評價方式:
1、教師評價:
(1)幽默式:”對于低段的學生來說,無意注意相當成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機智、詼諧的評價語言,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延長有意注意的時間,更能使課堂教學妙趣橫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鼓勵式:試一試,相信自己,老師知道你能行!
(3)夸獎式:你真愛動腦筋,老師就喜歡你思考的樣子!
(4)安慰式:別泄氣!還有機會等著你!
2、生生互評:
例如在其他同學朗讀課文的時候,鼓勵學生做一個忠實的聽眾,當好小老師,對前面同學的朗讀情況進行評價,等。
以上是我對《中國美食》第一課時的一些教學設想,有不妥之處,望各位領導和老師不吝賜教,謝謝大家!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中國美食》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課文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美食圖片,讓學生了解中國美食,通過認識這些美食從而學習生字。通過認識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認識中國的美食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本單元為識字單元,重在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與能力。依據單元特點及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所以我擬定本課第一課時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知識與技能】會認16個生字,規范、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觀察圖片,正確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激發對中國美食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1.會認16個生字,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讀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教學難點:歸納總結漢字的構字規律。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因此我根據本課的.特點,通過讓學生看圖識字識詞,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利用菜名識字等多種方法,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欲望,使學生主動識字,樂于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采用以圖助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完成。
三、說教學過程:
(一)、整合單元內容,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剛一上課他們的思維不能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愛吃美食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就問學生,生活中你都喜歡吃哪些美食?把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一下子引到課堂上,在孩子回答的基礎上導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中國美食的特點。。
為了提高孩子認識本課美食的興趣,我采用看圖片,猜名字的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初步認識美食名子,了解中國美食的特點。再通過引導學生發現課文的編排特點,進一步明確有七種菜肴和四種主食。
(三)、再讀課文,識字認字。
1、此環節再次出示11道美食名,帶拼音、去拼音,采用指名領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讀。(重點讀準紅色字音即我會認的字)
2、多種方式識字。
依據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字,指名說出本課結構較為特殊的字,明晰偏旁,通過組詞、相互交流,積累更多的識字方法,又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本課的漢字有一定的構字規律,教學中我利用課后習題,將本課生字歸類,讓學生明白帶有“火”旁和四點底的字大多與“火”有關。多音字的識記我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做到學以致用。
檢測環節將本課認的字放在生活中常見的菜名中,在語境中再鞏固,最后和學生玩送蔬菜的游戲,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
(四)、指導書寫“烤”字。
1、憑借書中田字格觀察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位置,交流書寫注意事項。
2、師范寫,學生書空后練寫,教師巡視。
3、展示評議。你認他寫得怎樣?好在哪里?哪里不好?
寫好字的前提是觀察好字的結構及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引導在讓學生寫前說的同時讓孩子學會了觀察,進而才能規范書寫。
(五)、再讀課文,鞏固識字。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讀好課文,為理解課文打好基礎。
(六)、作業:1、會認本課生字,在練習本上規范書寫“烤”。
2、向家長了解常用的烹飪方法,圈出本課中使用的烹飪方法,說說制作哪些食物時需要用到這些方法。
以上僅是我對這節課的初步設想,當然課堂是動態生成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會因勢利導、隨機應變,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設與生成共精彩。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說課稿】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1-11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03-03
部編版愛蓮說說課稿12-08
部編版《鳥的天堂》說課稿02-24
童年的發現部編版說課稿04-07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1-11
部編版《鳥的天堂》說課稿11篇02-24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2-08
部編版《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04-04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