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基礎和依托,正確理解教材有助于課程的順利展開。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第1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展示了素描中的幾何體描繪的特征,并引導學生通過素描的方式表現幾何體的關系。通過這節課的探究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物象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素描寫生的基本功。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六年級的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審美觀念開始逐步形成,在生活中接觸到很多物體都是由幾何體演變而來。因此,在接觸幾何體的過程中,較容易理解,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將通過幾何石膏的實物展示,讓學生多角度觀察,掌握用素描的方式對植物進行寫生。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情況和教材內容,我制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明暗色調的形成規律,掌握利用明暗色調表現物體立體形象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實踐,體會明暗的規律;運用不同的明暗色調表現技能,嘗試創造出具有立體感的素描作品,提升造型表現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審美情趣和能力,感受素描藝術獨特的魅力和美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我設置了如下重難點:
重點:認識物體的明暗基本規律,掌握素描的表現方法。
難點:根據觀察到的明暗規律表現物體的立體感。
五、說教學方法
為踐行新課標中“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本位思想,我將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示范教學法這幾種教學方式。多種方法有效串聯,能夠將課堂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帶給學生更豐富的體驗。
六、說教學準備
美術課堂相比其他學科需要更多直觀的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因此我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幾何石膏體、手電筒、素描繪畫的相關工具等。
七、說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首先我會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則素描繪畫視頻短片,同學們比賽看看誰的眼力好,最先看出畫的是什么。同學們通過觀察很容易得出結論:畫的是一塊非常逼真立體的手表。接下來我會提問:視頻中的手表是如何體現出立體感的呢?你們想不想學習這種方法呢?順勢引入課題《明暗與立體的表現》。
活動二:描述分析
接下來,我將用多媒體出示立方體真實圖片以及素描立方體作品圖片,提問:兩件黑白色調的作品,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卻都給人一種立體感,這種立體效果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的呢?學生思考后,自愿舉手發言,由我總結: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深淺不同的明暗,如果我們用筆把這種深淺不同的明暗表現出來,就能畫出具有立體感的物體,這就是素描。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直觀的理解光影變化與物體形體結構的關系,我將拿出一張白紙,在右側打下一束光線,通過卷、折、揉等方法變化紙張,并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紙張的明暗變化,并且提問:物體的明暗變化受什么影響?學生觀察后,踴躍分享,最后由我總結:當白紙是一個平面時,明暗變化不明顯;對折白紙,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有對比強烈的明暗變化;把紙揉皺,有了更加分明的明暗變化。所以明暗變化受到了形體結構的影響。
素描作品中的明暗變化非常豐富,為了更清晰直觀的讓學生發現物體明暗變化層次,接下來會設置一個小組探究的活動,以美術小組為單位,拿出手電筒在立方體、圓球體、圓柱體上找一找光線與物體的黑白變化是怎樣的,有什么規律?小組積極討論,小組代表匯報研究成果后,由其他小組補充。最后老師總結:光線越遠、越弱,明暗對比越弱,反之,光線越近、越強,明暗對比越強;在恒定光線下,受光的面會比較亮,就把它叫作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到光照比較暗,就把它叫作暗面;平行于光線的面介于亮暗之間,就叫作灰面;物體的轉折處,亮面與暗面交匯,光線對比最為強烈,此區域被稱為明暗交界線;在暗面部分,因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還會有反光區域;物體在桌面上投下的影子叫作投影。而這些都是素描創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通過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既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吸取了其它同學的思維亮點。充分體現了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互相啟發的教學理念。
活動三:示范講解
在學生創作之前,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作畫步驟,明確操作過程中的注意點,我將以球體為例進行示范,讓學生了解素描寫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即先構圖起形,再深入刻畫,最后調整。這一過程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學生的引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素描的理解。
活動四:實踐展評
我會布置課堂任務,用鉛筆畫立方體或者圓柱體,并表現物體的明與暗。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我會巡視輔導,解決個性化問題。
在學生作品完成后,我會請學生自愿將作品展示出來,并請他們介紹自己作品中的幾何體的描繪方法,同時請其他學生從畫面內容、明暗過渡等角度欣賞交流,并和學生一起拍照留念。這一環節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我總結反思,改進教學。
活動五:小結作業
最后,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獲和體會,來對本課知識進行梳理并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認識到幾何體對于我們人類生活的美好和重要。作業是請學生課后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嘗試用素描的方式把它們描繪下來,熱愛生活。這樣開放的作業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美術和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小學美術《明暗與立體》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說課稿01-04
小學美術說課稿15篇01-29
小學美術說課稿14篇01-05
小學美術說課稿(15篇)02-16
小學美術說課稿10篇02-17
小學美術說課稿(14篇)03-12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模板10-15
美術說課稿01-04
小學美術說課稿(集錦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