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說說教材,《稱贊》這課是一篇新教材,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感覺,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贊,也就滿足了。
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當學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10個生字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了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三)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贊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這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取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個質疑,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有關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教材編排意圖及學情分析
《回家》是西師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本單元安排的四篇課文,旨在讓學生領略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懷,感受到美好的感情。
《回家》是一篇略讀課文,它記述了一個叫海子的人,少年時代無論怎樣也要回家,但中年當上警察后卻因公務繁忙很少回家,最后在處理一起案件時光榮犧牲的事。課文采用了蒙太奇式的手法,以樸實的筆風將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如同放電影般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使得主人公海子愛崗敬業、愛國愛家、“為大家而舍小家”的高尚品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感悟文本的能力,在閱讀此類敘事性作品時能把握住事件的梗概,但對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有一定難度。他們剛進入青春期,情感豐富,對于作品中的人物命運感同身受。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分析,從新課標的三個維度出發,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海子回家到不回家以及犧牲的過程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所飽含的人物的情感,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從小樹立正確人生觀和高尚的理想。
4、關注語言文字,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海子回家和不回家的原因,體會其中蘊涵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海子犧牲后海子爹娘說的那兩句含義深刻的話。
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要抵達心靈,其主要途徑是憑借語言文字,感悟文本的意義,并在感悟中生成情感。由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這節課,我主要采用了自讀感悟——圈點勾畫——匯報交流——情感朗讀——拓展延伸的思路進行教學。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圈劃詞句、批注體會、賞析品讀的方法來落實重點。體會海子愛家以及海子爹娘內心復雜的感情,感悟海子愛家更愛國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及方法
我以“找準切口,品讀詞句,凸顯真情”為指導思想,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五大板塊:
一、激情導入,渲染氛圍
1、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讓學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家庭的溫暖和濃濃的親情。
2、情感渲染:家是什么?家是人生的驛站,家是生活的樂園,家是避風的港灣,家就是離你心靈最近的地方,是你心頭縈繞的那分永遠的牽掛。
(意圖: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情”。只有激起學生親近文本的欲望,才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把不容易讀準、不理解的詞語作上記號。
2、引導學生運用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和查找工具書的方法理解詞語意思。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重點糾正“拎”、“凜”、“親戚”、“嗚咽”的讀音和“風雨無阻”、“天寒地凍”的意思。
(意圖:《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而掃清字詞障礙是學習文本的基礎。這樣做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思考:這篇課文圍繞回家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意圖:葉老說:“大凡讀一篇課文,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我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理清課文的脈絡,既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又為后面的深入研讀作鋪墊。)
三、自主學文,感悟品質
在這個環節,我主要把課文分成“少年時代的海子回家難”和“中年時代的海子回家更難”這兩個部分進行教學。
(一)理解少年時代的海子回家難,體會他對家的熱愛
1、學生自主讀文,勾畫出直接描述海子回家難的句子,然后引導學生抓住以下三個重點句通過討論、交流和反復練習有感情的朗讀來感悟少年時代的海子對家的熱愛,不論多難都要回家。
⑴海子氣喘吁吁地說:“爹,娘,你們別不高興,我沒坐車,我是跑著回來的。”
⑵那一次,海子回家時,天寒地凍。娘老遠就看見海子赤著雙腳,一雙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氣跑回來了。
⑶海子看著爹娘,怯怯地說:“我沒有穿鞋,我是光著腳跑回來的。”
2、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爹娘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圈出重點詞語,并批注自己的體會。
3、交流匯報,感受爹娘內心的無奈、愧疚和對兒子的心疼。
(意圖:高段的閱讀教學除了書聲瑯瑯之外,還應有潛心會文、靜心閱讀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探究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相機進行語基訓練:
(1)結合本單元的《積累與運用》的練習,理解省略號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把它作為一個亮點。
(2)設計選用關聯詞:“無論……都……”、“即使……也……”來描述少年時的海子回家的難和對家的渴求,對家的熱愛,讓濃濃的親情來打動學生的心。
(意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深入感悟的基礎上來進行語基訓練,不但可以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而且培養了語文實踐能力。)
(二)理解中年時代的海子回家更難,感悟他愛崗敬業,為大家舍小家的品質。
1、出示學法“自讀感悟——圈點勾畫——匯報交流——情感朗讀”,讓學生根據這一方法自主學習18——26自然段,找出海子回家很少的原因。
2、探究交流,引導學生抓住以下兩個重點句,采用個別讀、齊讀的方式,感悟海子對家有很深的眷戀。
⑴ “倒是海子的媳婦常常領著女兒,拎一堆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回來,說是海子讓帶回來的。”
⑵海子犧牲時的臨終遺言“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個月沒回……”
(意圖:閱讀教學應重視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學生交流自己身邊或者了解到的警察的事跡,體會他愛崗敬業、愛國愛家、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品質。
四、突破難點,情感升華
1、以“海子是那么眷念他的家,他最終回家了嗎?”這個問題為切入點,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娘所說的話的含義,即:海子雖然犧牲了,但他崇高的`品質卻永遠留在了親人和祖國、人民的心中。從而突破難點。
2、創設多種情境,反復引導學生讀課文最后一句話——“海子回家了,再也不走了……”。
(意圖:《新課標》在5——6年級階段性目標中提到,要求學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從中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在反復的引讀中,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激發起他們對海子的敬佩之情,在培養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崇高的理想這一目標上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課堂在高潮中結束)
五、關注表達,學習寫法
1、關注作者在課文中采用的對比寫法表達人物的高尚品質。
2、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和文中的標點符號,表達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
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是課文的精髓。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的板書,幫助學生理清教學內容的思路,將教學內容結構化,清晰地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回家難
少年時代中年時代
(愛家) (更愛國)
總結設計
回顧整篇課文的設計理念,我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略讀課文的特點,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注重了語文知識的訓練,又注重了情感的熏陶。這樣做,不正是把握語文課程標準,堅持“三維一體”的觀點嗎?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1-08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1
小學語文鯨說課稿01-09
小學語文說課稿09-27
小學語文《稱贊》說課稿01-17
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7-04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03-03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01-15
【熱門】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06-10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