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詩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詩歌朗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詩歌朗誦1
一、主題定位
以“詩意傳承,端午情深”為主題,傳承端午文化,抒發節日情感。
二、節目編排
節目內容:編排包含傳統端午詩歌和現代創意作品的朗誦節目,展現詩歌的多樣性和時代感。
配樂設計:為每首詩歌精心挑選背景音樂,營造節日氛圍,增強朗誦感染力。
三、特色活動
端午文化講座:邀請專家進行端午文化講座,加深師生對端午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創意粽子展示:展示師生制作的創意粽子,將端午文化與美食相結合,增添活動樂趣。
四、總結反饋
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反饋,收集師生意見和建議,為今后的活動提供參考和改進方向。
端午節詩歌朗誦2
我要與端午話別
話別一種迷茫
不要讓美好成為一種儀式
不要讓忠誠成為一種祭奠
不要讓真善美成為一種文體
不要讓我華夏人民缺失信仰
美好要像陽光
照耀在每一張笑臉上
蕩漾自信的光芒
信仰要像空氣
始終縈繞在我們的身旁
可以自由呼吸春天的.芬芳
忠誠要像海洋
澎湃華夏兒女中國夢的豪情
讓那汗水閃耀
閃耀實干興邦的輝煌!
端午節詩歌朗誦3
縱身的一瞬間,五千年后的手在招喚;
是你悲憤沉寂的一顆心,五千年前的手在招喚;
喚著你一身的離騷;
喚著我一生的期待。
在你縱身的一瞬間,你不在回來,希望在燦爛中死去;
留下幾頁詩文,而我在逐業中尋找你;
是歷史讓你活著,是歷史讓我理解你!
手握長劍,擊蒼穹,不擊蒼穹?
腳跨河山,搏不過江山!
無形的心被撕去,你的靈魂在反抗你的軀體。
漸漸的安靜下來,陣陣的思念剮走你的肉。
淡淡的回想,那只是意識裹住了切心之痛擊蕩祖國四壁的回蕩。
你在那里,搜尋著你的肌膚,我的祖國;
擄走了我的祖國,擄走了我的心;
心歸大海,心歸河山;
寬大的心,寬大的我;
伴著我的祖國,請我的'子孫為我祭奠,我的心粘滿了每處土地。
靜靜的,只聽到你潺潺的哭泣聲,不必悲傷,這是你痛楚的力量,只有柔弱的筆尖,告訴你們祖國幾千年的聲音。
失去了,我的所以存在的表象,化成肉粽,在你嘴中,咀爵成你心中的屈原,那就是你為我立起的墓,只愿留下我的離騷,深埋在我的墓下,等你們來挖!
來吧!
端午節經典詩歌朗誦四
春的腳步有些遲緩
陰暗的飄著雨滴
像一杯紅酒
在回甘中品味
依舊的粽香飄蕩
阻擋不了的節日氛圍
艾蒿掛在窗前
且只是思念的召喚
陽光倔強的不肯關愛人間
人與人的溫情卻不屑于此
歡笑的暢談
假日的那種溫馨
端午不曾爽約
輪回著百姓人家的期待只是蹉跎著歲月無痕
在消耗消盡著節假的情意
也許,在也許,只能在回憶中體味著粽香的端午
端午節詩歌朗誦4
子規鳥輕盈的掠過 而我的腳步 卻在汨羅江畔沉重 星星與眼睛對視 沉浮中
你在泅渡詩意的銀河 天問依然回響在天地 龍舟劃破千年的寂靜 浸透血液的文字
融入江水 月亮與濤聲對飲 我把九歌 唱給汨羅江 見你在揮毫之余 縱身一躍 與楚辭再醉一萬年 千年的炊煙 從波濤應聲而起 懷念漲滿的粽香 裹住許多古老的記憶 漂泊的游子 即使變成泥土 中國已在心里種植 優秀端午節詩歌朗誦五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掛菖蒲的門前,回到飄滿艾香的城市與鄉村, 回到屈原縱身的一跳, 回到詩歌本身。 一條止于湖南的河流, 卻流經中國每一個人的心靈。
打撈也罷,求索也罷。 龍舟再快,也不過是, 時間的一枚梭子。 端午節,中國老百姓, 自發地一個節日。 幾千年地打撈, 幾千年地存在,應該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個偉大的`主題, 一個偉大的身影, 一個痛苦的問號和句號, 一塊問路的石頭和一顆, 求索的頭顱, 至今佇立江邊。
汩羅江,一條永遠流淌著, 詩歌的光榮與夢想的河流。
端午節詩歌朗誦5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粽子(主持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1. 將粽葉折成漏斗形2. 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4. 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5. 蒸煮。
三)詩歌朗誦(主持人):**,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詩歌內容附后)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吃粽子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八、領導講話:**,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1、故事概況。
(1)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2)曹娥尋父尸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兩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鄉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并于于五月五日將尸體投入江中,此后人們于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于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端午節詩歌朗誦6
五月初五啃著粽香
我想起了你啊屈子
淚水充溢眼眶我看見
你悲憤地走向汨羅江
衣裾飛舞化作
一只水中之蝶
在自由的夢中飛翔
我聽見
一個孤獨的魂靈
在沉睡的楚國大地上回響
是誰人使你這般憂傷
是什么讓你這樣悲愴
你的光輝
洞穿楚天擊破水魂
可茫茫天地之下竟無法生長
苦艾和蒲葵的.芳香
而讒言如同一把利箭
刺向你充滿苦難的思想
一部<<離騷>>只能寫在潺潺的水聲之上
屈子,請打開你苦難的詩歌
把我的懷念列為一章
然后,讓我們圍著你
留下的半截詩稿
取暖并把你悲憤的淚水烘干
端午節詩歌朗誦7
一、主題設定
以“龍舟破浪,詩意端午”為主題,展現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詩歌魅力。
二、內容策劃
詩歌選擇:挑選具有端午節特色的'經典詩詞和現代創意詩歌,如屈原的《離騷》片段、現代詩人創作的端午主題詩歌。
朗誦者選拔:邀請校內師生及文學愛好者參與,選拔出朗誦水平高、感染力強的朗誦者。
三、形式創新
背景設置: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與端午節相關的背景畫面,如龍舟競渡、粽子飄香等。
互動環節:設置觀眾互動環節,如端午知識問答、觀眾即興朗誦等,增強活動趣味性。
四、宣傳推廣
通過校園網站、海報、社交媒體等途徑進行廣泛宣傳,吸引更多師生參與。
端午節詩歌朗誦8
時光的風沙,曾掩埋過多少興衰榮辱
永不磨滅的情結,潤澤著整個民族
只是為了停放丹心,你縱身一躍
用一塊石頭,硬是砸出一方心靈的凈土
萬代悲歌浸出的淚痕呀
已經深深刻進,汩羅江畔的斑竹
二千五百年的光陰里,
你于濁中獨清,睡中獨醒之中,立出一副民族的傲骨
汩羅江水啊,翻騰著一個偉大詩人的英魂
楚辭的豪放與悲愴,直刺千古
參差錯落桔頌,那是雷電劈天的轟響
有如一聲聲,滌蕩污垢、熏染心靈的傾訴
哀民生之多艱,捧出一顆蕙質蘭心
上下求索,辟出一條民族自強之路
香棕,艾草;汩羅,龍舟
刻進歷史的'回音中的端午,刻入民族魂魄的端午
端午節詩歌朗誦9
是最平凡的一天,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一直推移到這一天。 沒有花開得艷,
沒有果結得甜,
也沒有人問候,也沒有人抱怨。 一忽會兒,火紅的櫻桃啊,它玲瓏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痙攣。
陽光在收割著漂浮的云朵,又在交織著通透的.綠蔭,彩蝶飄舞在光波里,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結的粽子,
被花喜鵲銜著,飛到高處,
駐了翅羽,迎著陽光獻給你。 艾蒿的香味順風飄來
, 吉祥的氣色顯耀在門楣,
鳥雀唧唧喳喳的,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天使在地母的懷里撒嬌呢……
端午節詩歌朗誦10
縷縷粽香
書不完心底的懷念
浩浩汨羅江水
吐不盡五月端午的淚
昌蒲艾葉
期盼著民族安康
龍舟鑼鼓
提振著尋夢者的信心
一個不死的'靈魂
穿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里
悲壯而又偉岸
忠貞和赤誠
永遠活在這一天
端午節詩歌朗誦11
無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鎮,叫端午
無非是多了市場的叫賣
在舉國傳統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們對節日的意義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歷史結晶的海鹽
我們對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嗚呼的哀嘆演繹成通俗白話
無非是泛泛的臧否時事,街頭巷尾,飯后茶余
俗子揮舞的緊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經的和尚
無非是卸妝后素顏朝天,才能坦然面對交錯的航線
無非是紅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沒事無巨細所謂的規則
夫子,你自汨羅而來,春秋戰國的陰謀如何更迭演變
香草深處,濁的還是被清的看見,顯露與生俱來的原型……
想象,無非是水鄉龍舟此起彼伏的'號子呼號正氣長存
無非是父老鄉親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煙雨蒙蒙,五更不歇,緬懷魚蝦追隨的瘦削堅骨……
原諒吧,夫子,鈣質的吸收依賴充足的陽光和維生素AD
傳承《離騷》豪邁的歌者,有誰勇于承擔先祖些微哀痛?
無非像葦草營營茍茍隨風搖曳,站在河灘,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標記自己的海拔和坐標。老來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端午節詩歌朗誦12
端午節,對雨靜思
歲月是一條古老的河
流過了無盡的滄桑
蕩滌了許多繁華
每一段人類歷史
不過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相約端午的雨季
踩著歲月的浪花
在波光中放飛思緒
傾聽雨點敲打窗欞的滴答
拉開久遠的記憶
詩人歸江的背影下
震碎一地昏庸的'夢
是誰有意安排這樣一個節日
詩的靈魂彌漫天涯
民族的氣節總是鏗鏘
龍舟幾千年地劃
艾葉粽香已成不變的情愫
一代又一代華夏的娃
歲月這條古老的河
流走滄桑
蕩滌繁華
卻帶不走艾葉粽香
扯不斷民族情愫如麻
端午節詩歌朗誦13
端午寄情
風拂著柳葉,
似一對忠實的情侶,
遠遠望去,
這晚春初夏,
也別有一番情趣。
笑瞇瞇的大娘
還在孜孜不倦的搓著五色細繩,
年已八旬,
兒孫滿堂。
嘴里叨念著:
等第一場雨來得時候,
剪斷它,
扔到房頂上,
讓雨把它沖走,
把邪惡沖走。
門梁上,
艾蒿散發著它特有的香氣,
清清的,淡淡的,
彌漫著…
不曉得這世上是否有妖魔鬼怪,
但這艾蒿,
卻被賦予了降妖除魔的'神圣使命。
屈原是否聞到了飄來的棕香?
任江水徹涼,
卻無法冷卻這顆熾熱的心,
那股愛國的暖流,
從屈原的心里,
勢不可擋的奔涌出來,
滲透到億萬中國人的身體里,
中國便在這億萬的大愛下,
逐漸壯大。
端午節詩歌朗誦14
花兒最好不要盛開
雄鷹最好不要飛翔
才華最好守拙掩藏
情感最好不要釋放
否則
我就會和您一樣
懷抱石頭而投江
心胸最好別太寬廣
玫瑰最好別太芬芳
筆下最好別太留香
心底最好別太善良
否則
我就會和您一樣
懷抱石頭而投江
視野不要比帝王還高遠
性情不要比美女還斷腸
理想不要比老板還遠大
憂愁不要比江水還綿長
否則
我就會和您一樣
懷抱石頭而投江
屈大夫啊
我真的沒有您那么高尚
但
我也想像雄鷹一樣飛翔
我也想像玫瑰一樣芬芳
我也想像大海一樣寬廣
我也想像楚辭一樣流芳
哪怕
我會像您一樣
懷抱石頭而投江
端午節詩歌朗誦15
又到一年一度端午節,
滿大街、都是飄香的粽葉,
好想嘗嘗久違的風味,
又怕從此打開思鄉的情結。
一層一層的`翠綠粽葉,
裹著爹娘的辛勞與歡悅,
吃一口粽子,道一聲感謝,
似海恩情啊,在心頭奔瀉。
又到五月初五端午節,
滿大街、洋溢節慶的濃烈,
家家戶戶掛起了艾草,
還有遠嫁歸來風韻的阿姐。
一片一片的芳香艾葉,
熏染老屋的白天和黑夜,
編一只香囊,繡一只蝴蝶,
萬千情絲啊,綿延了歲月。
【端午節詩歌朗誦】相關文章:
端午節詩歌朗誦10-24
端午節的詩歌朗誦稿06-22
(薦)端午節詩歌朗誦09-14
端午節詩歌朗誦稿06-21
(必備)端午節詩歌朗誦稿08-04
端午節詩歌朗誦(通用29篇)06-09
端午節詩歌朗誦小學生07-30
端午節詩歌朗誦[精品15篇]04-10
端午節詩歌朗誦(通用15首)06-08
端午節詩歌朗誦稿15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