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音韻和諧,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詩歌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1
二哥到墨西哥講學,買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國詩詞》。他說他讀著讀著就哭了。我想到他讀那本書時的情景就想笑,在一個陌生的域外城市,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國男人雙手捧著一本書,邊走邊讀,邊讀邊哭。在外國人看來是作秀,在中國人看來是虛偽,那感情豐富得與一個高質(zhì)量的演藝人員不分上下。我問他是為什么而流淚,他說為這本書中古詞的注解而流淚,那簡直是對中國古詞的一種褻瀆。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夕陽下,斷腸人在天涯。翻譯成:黃昏時,作戰(zhàn)的人死在天涯,腸子流了一地。我安慰著他,外國人翻譯中國古詞,能到達那種水平相當不易了,作為中國人,又有多少人或者說還剩多少人能夠領(lǐng)略到古詞的深邃與瑰麗呢?
我曾經(jīng)在一所師范類大學任古漢語教師,當我在課堂上問到學生一些關(guān)于古詩詞問題時,他們都顯得茫然無措。我問他們你們下去看不看課本,他們的回答讓我驚得目瞪口呆,兩個字——沒空。試想,在校讀書的大學生都“沒空”看這些東西,何況硬逼著苦于生計、累于仕途的人群去研讀呢!其實,中國的古詩詞包涵著修身立志、處世交際等多方面的知識。
在中國古詞中,好些句子都告訴我們,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但愛與情是無關(guān)的,更談不到永恒。愛過就完了,不要死纏著一個蒼白的情字不放,癡情的結(jié)果就是痛苦綿綿無絕期。如鄭光祖寫的《題情》中有兩句:相思借酒消,酒醒相思到。借醉酒來忘卻相思,但酒醒時相思之情又會襲來。此曲寫出了一個女子無盡的煩惱。知冷知熱的話向誰說,隱秘的事情向誰告?雕梁畫堂、紅燭高燒的美好時刻難以盼到,正是借酒澆愁愁更愁。但是她思念的那個人鬼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呢!貫云石的《金字經(jīng)》也有這樣的腔調(diào),和《題情》中的女子害的是同樣一種病:淚濺描金袖,不知心為誰?芳草萋萋人未歸。期,一春魚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聽起來邪乎,眼淚落在精美的衣裳上,還不知道為誰而哭,看來被折磨得夠嗆。看到芳草萋萋,醒悟了,原來是為未歸的夫君而流淚,又是春又是魚和雁,那可是一刻千金的大好時光,卻不能共度。此曲意境像溫庭筠的《菩薩蠻》。大概這二人都有著養(yǎng)__的生活體驗,并且都了解他們的__生活在欲罷不能的單相思痛苦中。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2
春節(jié)期間,央視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引起了師生和家長們的廣泛關(guān)注和熱烈討論,掀起一陣詩詞文化熱潮。
節(jié)目中來自復旦大學附中的16歲__武亦姝,掌握的古詩詞量超過兩千首,并成為第二季決賽總冠軍;斬獲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冠軍,飛花令中一人對抗二十五人,奪得亞軍的北大才子彭敏;來自內(nèi)蒙古的65歲王海軍,只讀了4年書,擺地攤修自行車間隙不忘寫詩,3年創(chuàng)作一千多首詩詞;來自河北邢臺鄉(xiāng)村的40歲農(nóng)民白茹云,8歲起熟讀古典詩詞,6年前身患淋 巴癌住院時,一本《詩詞鑒賞》放在床頭陪伴左右渡過難關(guān);北大博士生陳更,理工科出身,卻滿腹文才,獲得連續(xù)多場的擂主,還有百人團里圓通快遞的老曹,氣質(zhì)優(yōu)雅的主持人董卿,四位點評老師的口才與博識,都讓人印象深刻,心生崇敬。
從“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的詩歌緣起,到“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再到“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革命情懷。《中國詩詞大會》以這些熟悉、打動人心的詩詞,激發(fā)起觀眾的記憶與情懷,建構(gòu)著我們的精神家園。即便放眼全球,也很少有哪個民族,能像我們這樣,擁有如此燦若星河的經(jīng)典詩篇;也很少有哪個國度,能像我們這樣,無論童叟都能念誦幾句古典詩詞。
當然,讓《中國詩詞大會》備受推崇的,不僅僅是選手的才情和節(jié)目的精彩,更重要的或者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古典詩詞本身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它們承載著的我們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價值和生命力量。
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化魅力在于它的語言美。
詩詞是語言的藝術(shù),古典詩詞的文化魅力首先是它的語言美。具體表現(xiàn)在它的辭采豐富,表意精準、凝練。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陸機在《文賦》中說:“詩緣情而綺靡”、“其遣言也貴妍”,劉勰《文心雕龍》更是直接點明:“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辭必巧麗”,強調(diào)詩詞遣詞用語的重要性。故而中國古典詩詞煉句、煉字、詩眼等藝術(shù)手段,以求增強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推敲”二字的故事,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改詩用“綠”字的故事,詩圣杜甫“為人性僻眈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表達的正是對詩詞語言表達準確、形象、精煉的極致追求。
中國古典詩詞的語言美還表現(xiàn)在它的形式美和音韻美。任何文學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都要以外在的形式和具體的結(jié)構(gòu)來體現(xiàn),詩詞的創(chuàng)作也不例外。特別是漢語有一個與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顯著不同的特點,就是使用單音節(jié)字,字與字之間搭配組成詞,由詞再組成句,由句再組成文。因此,對中國文學來說,基本的成分就是字。要想詩詞流暢、聲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考究字以及字與字之間的聲律。因而,我們經(jīng)常見到中國古典詩詞常用雙聲、疊韻、疊字、比喻、對偶等修辭方法,并要求詩句、詞句在對仗和格律上長短一致、工整對稱,既易于記憶、朗讀,又富有音韻之美。
從《詩經(jīng)》“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到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再到唐初,嚴格意義上的格律詩出現(xiàn),詩句開始形成講究平仄和押韻的規(guī)范,篇幅字數(shù)固定,結(jié)構(gòu)規(guī)律上,都有了一定的格式。終,講究形式和音韻的格律詩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基本形式,之后宋代的`詞、元代的曲更是具有統(tǒng)一的詞調(diào)和曲牌,依據(jù)不同的詞調(diào)曲牌來表意。詩詞的形式和格律,重緩急相間,長短有致,抑揚頓挫,韻調(diào)諧和,大大豐富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美。
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化魅力在于它的自然美。
這種自然美展示的是中華民族賴以生生不息的大好河山,蘊含的是中華民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詩意理念。
中國古典詩詞帶給我們的是耐人尋味的審美趣味,是慰藉人生的文化滋養(yǎng),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蕓蕓眾生,自是不能都成為詩人、詞人,但我們可以從古典詩詞中感知詩心,充實詩意,在面對物欲橫流、人生跌宕、艱難困苦時,找到走向遠方的自信與動力。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3
開墾出豐美的田園。我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我問爸爸"綠絲絳"是什么意思,爸爸說,"綠絲絳"是柳條垂下來像一條條絲帶,就像妹妹頭上扎的綠色蝴碟結(jié),這就是"綠絲絳"了,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背了下來,讀了許多有關(guān)春天的詩,"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江山秀麗,春風拂面,春風送來了花草香氣,春回大地,泥土松軟,燕子來飛飛去銜泥做巢,鴛鴦在暖和的沙地上睡著了,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圖啊!"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這首詩仿若把我們帶到了黃師塔前,望著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心中的煩憂也隨之而去,春風吹來,頓覺又懶又困,我明白了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
宋朝詩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和南宋詩人朱熹《春日》中的"萬紫千紅總是春",同樣是寫春風,詩人一個喜,一個憂,兩相對照,反映出兩位詩人當時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感受到了詩人的愛國情懷,領(lǐng)悟了不同的寫作手法。古詩不僅給我的生命田園抹上了綠色,而且讓我的心靈騰飛,融入那千年唐風宋詞中,遙望天外云卷云舒,聆聽海天相接處漁歌唱晚,更讓我這個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煙壯闊。古詩,讓我的生命豐富多彩!我愛古詩!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承載的便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受家庭的教育熏陶,我自幼愛讀詩,盡管兒時只是張嘴背誦而不知其意,隨著年齡漸漸變大,很多詩詞再次細細讀來、聽來,卻總能感受到詩詞中所蘊含的那份情感。
每逢空閑之時,我都會躲在自己的書房里誦讀,體會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鄉(xiāng)之情,品位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的亡國之恨,領(lǐng)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放情感。我喜歡的古詩是那首兒時就朗朗上口的《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每次讀這首詩,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在烈日暴曬下的農(nóng)民們,不怕勞累、不怕炎熱,流著滿頭大汗辛勤鋤草、耕地,汗珠兒一串串滴進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我想,大家誦讀完這首詩,必定也會像我一樣,對糧食的來之不易發(fā)出由衷的感慨。這盤中的每一粒米飯,都飽含著農(nóng)民的勞苦。農(nóng)民伯伯為了讓大家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自己在烈日當空的正午下田耕種,給禾苗鋤草、這是多么感人的舉動啊!
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都忘記了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有時隨長輩們外出飯館吃飯,卻常常能看到剛離去的人們在餐桌上剩下大量的飯菜,他們不知道節(jié)約、不懂得如何節(jié)約。我真想大聲呼吁:讓我們大家都來愛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費糧食,那可是農(nóng)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啊!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從節(jié)約一粒米開始,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來珍惜我們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5
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中國古代詩詞以其優(yōu)美的語言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被世人所稱贊。學習中華詩詞,不僅可以感受到其獨特的美,也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和修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中華詩詞之美的魅力和學習詩詞所帶來的益處。
首先,學習中華詩詞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古典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中華古代的文人墨客們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和卓越的才華,將自己對社會、人生等各種情感和思考抒發(fā)出來,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有意義的詩詞作品。通過學習這些作品,我不僅品味到了其中的藝術(shù)美,也更好地理解了其中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化底蘊。例如,我閱讀了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一詞,其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之句意味著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追問,令我十分受感動。正是這些經(jīng)典的詩詞作品,使我對于中華古典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學習中華詩詞提高了我的文學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詩詞藝術(shù)是一種高度凝練、具有獨特韻味和表現(xiàn)力的文學形式。通過學習中華詩詞,我學會了欣賞其中的美感,提高了對于文學藝術(shù)的鑒賞能力。通過詩詞的`朗讀和背誦,我更好地理解了其中的韻律和節(jié)奏,并學會了在表達自己思想時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和藝術(shù)方法。可以說,學習中華詩詞不僅能夠增加我們的詞匯量,也能夠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這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都是有益的,使我們能夠用更加美妙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再次,學習中華詩詞讓我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人文關(guān)懷和時代精神。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經(jīng)歷了各種歷史變革和社會 動蕩,他們的作品中既有對人生、愛情、自然的思考,也有對社會、時事的關(guān)注與思辨。例如,李白的《靜夜思》中寫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達了對于人生短暫和歲月無情的頗為深沉的思考。學習中華詩詞,不僅使我感受到了這些文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讓我認識到了人文情懷和時代精神的重要性。這對于我們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最后,學習中華詩詞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寧靜。在繁忙的生活中,詩詞這種表現(xiàn)手段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釋放壓力,也能夠讓我們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享受生活的樂趣。通過詩詞的韻律和意境,我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人間的情感,從而以更加平和的心境面對生活的挫折與困惑。學習中華詩詞讓我懂得了用心去品味和感受美的重要性,使我更好地理解并欣賞了詩詞藝術(shù)所蘊含的哲理和情感。
綜上所述,學習中華詩詞讓我對中華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了我的文學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在表達和思考上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通過學習中華詩詞,我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人文關(guān)懷和時代精神,帶給我內(nèi)心的平靜和寧靜。可見,中華詩詞之美值得我們一生去學習和探索,從中汲取力量,并持之以恒地傳承下去。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6
一生鐘愛的古詩詞繾綣,如明珠煜煜,如月華皎皎,如星輝燦燦。
當我讀著質(zhì)樸的上古歌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時,羨慕古人的隨意自然。讀“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感慨詩經(jīng)的天然風流的魅力以及百姓對生活的浪漫和燦爛。在瑰麗奇絕的楚辭里,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嘆屈原的浪漫和憂君憂國的偉大情懷。讀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被詩人恬淡,物我兩忘,超然高遠的人生境界所愉悅。讀李白的“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我不能不驚嘆作者那縱橫馳騁、自由揮灑的千鈞筆力;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感受到了作者蔑視富貴、鄙棄世俗的傲岸精神。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感
受到了作者對現(xiàn)狀的不滿和對未來的堅信。讀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看到了作者凌云壯志和蓬勃的進取精神。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詩人壯志難酬的苦痛。讀岳飛的“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的心深深地被岳飛洗雪國恥,重整河山的壯志豪情所感染;讀柳永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我被全篇纏綿哀怨,委婉曲折的情誼所感動;讀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被全篇的豪邁氣勢所感染;讀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被全篇的“愁”思所籠罩,變得多愁善感了;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我既被全篇強烈的感情所感染,更為詞章的聲調(diào)美和音樂美而陶醉;讀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感受到了春光的流逝,容顏的易老;讀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我陶醉于全篇明白如話、比喻形象的語言中;讀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我沉吟在清淡而又深婉的詞意里,感受著那層淡淡的哀愁??讀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感受到了作者極致的斷腸之感、秋思之愁。
每天讀一點點這樣的詩詞,站在詩人的心境里感悟他們的生活,仿佛和他們一起走過,那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真是好。唐詩的博大,宋詞的細膩,在當代詩歌中是看不出來了。詩詞,還是要慢慢地品味。人說,讀書其實是心靈的感悟,讀古人的書,就是今人與古人靈魂的對話。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這的網(wǎng)絡和虛擬橫行的社會,若能沉靜自己的心,讀一讀古詩文,讓自己的靈魂和心靈有個安放處,何其快哉!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7
中華詩詞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和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一直以來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和推崇。而誦讀詩詞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文化形式,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和傳承古人的智慧,還能夠提升我們的審美能力和情感體驗。在誦讀中華詩詞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鳴,下面我將從“藝術(shù)的魅力”、“文化的傳承”、“情感的體驗”、“修身養(yǎng)性”以及“美好生活”的角度來談談我對中華詩詞吟誦所得到的心得體會。
首先,中華詩詞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能夠引起人們內(nèi)心的共鳴。詩詞通過對藝術(shù)形象的刻畫,以及對于美好事物的描繪和謳歌,展現(xiàn)出高山流水、人生百態(tài)等自然和人生的美好。例如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寫道:“偷壘茅茨瓦上霜,月明只有梧桐疏。”這幅唯美的畫面讓人沉浸其中,如同親身感受到了秋夜的清涼和月光的溫柔。中華詩詞以其濃厚的藝術(shù)感染力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
其次,誦讀中華詩詞有助于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中華詩詞是一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更是中華民族思想文明的千百年積淀。通過誦讀中華詩詞,我們不僅能夠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還能夠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詩詞中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哲學和人文精神,通過誦讀能夠?qū)⑦@些文化內(nèi)涵傳遞給后代,保持文化的連續(xù)性和延續(xù)性。
第三,中華詩詞吟誦的過程讓我得到了情感的宣泄和體驗。詩詞以其深邃的內(nèi)涵和豐富的情感塑造,能夠引發(fā)人們內(nèi)心的共鳴和情感的激蕩。在誦讀中,我能夠借助于詩詞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感受,情感得到了宣泄和釋放。例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其中對于愛情的深情表白和痛苦離別的描繪令人悲愴。通過誦讀這首詩,我仿佛能夠與楊貴妃一同感受到她的愛情和離別的痛苦,情感得到了共鳴和體驗。
第四,中華詩詞的誦讀不僅能夠增長知識,豐富我的`內(nèi)涵,還能夠幫助我修身養(yǎng)性。詩詞通常寓意深遠,言簡意賅。在誦讀中,我們需要通過細膩的感受、深入的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和深意。這種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讓我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心靈修養(yǎng),培養(yǎng)了我的審美能力,讓我對于美的追求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通過誦讀中華詩詞,我體會到了美好生活的意義。中華詩詞以其真善美的藝術(shù)追求和人文關(guān)懷,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美好的世界和人生的價值追求。課堂上,當我誦讀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時,那種豪情壯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令我深為感動。通過誦讀中華詩詞,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和意義,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每一個時刻,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
總之,中華詩詞吟誦是一種獨特的文化體驗和精神追求。通過詩詞的誦讀,我不僅能夠領(lǐng)略其中的藝術(shù)魅力,還能夠了解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感受情感的宣泄和體驗,提升自身修養(yǎng)和品味,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意義。中華詩詞吟誦不僅僅是一種藝術(shù)活動,更是一種心靈的契合和追求,通過誦讀中華詩詞,我們能夠更加細致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文的力量,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富有韌性和智慧,共享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精神。
【中國詩歌之美學習心得】相關(guān)文章:
《山川之美》說課稿02-18
四季之美09-14
生命之愛,細節(jié)之美02-27
騎行佳句騎行之美12-26
鄉(xiāng)村之美優(yōu)秀作文09-25
他,如此之美05-04
和諧之美,美在友善作文11-13
中國經(jīng)典詩歌詩詞大會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