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歌吧,詩歌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詩歌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晉國的音樂與詩歌成就,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西周時,各地的諸侯每逢冬天都會去朝見天子。天子也會于此時在宗廟主持對祖先的祭祀,諸侯則會助祭。在祭祀過程所演唱的便是《詩經(jīng)》中的雅頌。而國風(fēng)則是由天子委派的史官在各地搜集的民歌,再由樂師加工并配樂。《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收有的晉國民歌都集結(jié)于魏風(fēng)和唐風(fēng)。其中《魏風(fēng)》有七篇,分別是:《葛屨》、《汾沮洳》、《園有桃》、《陟岵》、《十畝之間》、《伐檀》、《碩鼠》;《唐風(fēng)》為十二篇:《蟋蟀》、《山有樞》、《揚之水》、《椒卿》、《綢繆》、《杕杜》、《羔裘》、《鴇羽》、《無衣》、《有杕之杜》、《葛生》和《采苓》。以上詩歌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也極廣泛,在描寫手法上采用鋪陳、比、興等多段手段。這些詩歌中,有的描述軍隊生活,如《伐檀》和《鴇羽》;有的描寫普通農(nóng)民的生活,如《十畝之間》和《采苓》;有些是反映新婚生活的愛情詩,如《綢繆》、《葛生》;而像《伐檀》與《碩鼠》則屬于政治諷刺。此外還有許多不見于現(xiàn)存《詩經(jīng)》的詩歌,常常被《左傳》所引用。
《詩經(jīng)》在春秋以后的晉國也占有重要地位,不僅是日常必讀物;另一方面也是各國卿大夫在外活動委婉的表達意見的方式。《左傳》記載的類似活動中,《詩經(jīng)》被引用達二百三十五次,其中又以晉國所占比例最高。除被官方收集的以外,普通人民自編的多數(shù)詩歌早已湮沒于歷史長河中無法幸存。
古代的詩歌多為以樂器伴奏,稱之為弦歌;而普通人民在農(nóng)事、狩獵、捕漁和伐木時即興演唱的詩歌,因沒有樂器伴奏,便叫做徒歌,又稱“謠”。晉國使用的樂器種類繁多,并按種類分為八音。分別是:
金:鐘、镈
石:馨
絲:琴、瑟
竹:簫、管
匏:笙
土:塤
革:鼓
木:柷敔
由于晉國在春秋是盟主,對外活動甚多,所以備有一種規(guī)模龐大的樂工團隊。同時因?qū)ν鈶?zhàn)爭的勝利,戰(zhàn)敗方常以樂器、樂師為賄賂,其中以“鄭衛(wèi)新聲”聞名的鄭國就多次賂賄以大量的樂器和樂師。原本按周朝禮制,天子才可以享受一列八人的舞蹈、諸侯為一列六人、大夫則為四人一列。而到春秋后期,不止諸侯開始僭越用天子之禮,甚至連普通的卿大夫也能光明正大的使用八倄了。而作為音樂人才交匯處的晉國,還出現(xiàn)了師曠這位馳名列國的音樂家。
【晉國的音樂與詩歌成就】相關(guān)文章:
習(xí)慣成就人生作文07-28
堅持成就夢想作文07-20
你成就了我作文11-27
勞動成就我作文02-24
作文:成就與孤獨作文04-20
創(chuàng)編詩歌家的味道近代詩歌03-26
小小成就感作文02-07
信息化成就了我作文02-07
朗誦的詩歌08-31
經(jīng)典英語詩歌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