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表現詩人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樣式。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1
活動二 整理詩歌、欣賞詩歌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對搜集到的詩歌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了解詩歌的豐富性。
2.激發(fā)學生搜集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故事的有趣。
3.學會讀懂古詩和欣賞詩歌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熱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整理詩歌,給詩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詩海拾貝”中的6首詩歌。
1、自由朗讀這6首詩歌。
2、小組交流討論這6首詩歌的特點。
(明白這幾首詩的共同點──內容都是描寫自然景物的)
3、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詩歌。
4、組內誦讀這些詩歌,討論:詩歌除了可以按內容分類,還可以按哪些方面來分類?
5、師生交流歸納:
(可以按內容分: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山水田園詩、關于秋天的詩、關于春天的詩……
可以按題材分:山水詩、邊塞詩、思鄉(xiāng)詩、詠物詩……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按國家和作者分:外國詩、中國詩
按創(chuàng)作方法分:詩歌、民歌或童謠
按時間分:古代詩、近代詩、現代詩、當代詩)
二、學習整理詩歌,將詩歌分類
1、小組學生在組內將自己搜集的詩歌進行分類整理
2、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分類。
詩歌分類表 整理人:
類別 詩歌的題目 作者
3、將自己分類整理好的詩歌交流交流。
4、師生交流:每一小組選一代表匯報小組的整理情況,并展示。
5、小組補充資料,補充搜集一些詩歌。
三、利用墻報張貼大家搜集整理的詩歌,供大家閱覽。
【評:組織學生在交流詩歌之后在補充搜集,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資料的相互補充,既擴大了搜集面,又能夠體現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欣賞詩歌,推薦自己喜愛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學習欣賞詩歌
1.學生自讀《給詩加“腰”》,思考:蘇小妹給詩加的“腰”好在哪里?
2.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有關詩歌的`哪些知識?
3.你在課余生活中還知道哪些有關詩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嗎?
4.組內學習《詩中的“秋”》,交流:怎樣欣賞、理解詩歌?
(重點是學會明詩意和悟詩情)
5.討論:你還了解哪些有關詩歌的知識?
6.師生交流。
二、推薦“我最喜愛的詩歌”(詩歌推薦活動)
1.出示“我最喜愛的詩歌”推薦表(每人一張)
詩歌 作者 推薦理由
推薦人:
2.學生填表,并在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
3.交換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歌。
4.說說自己喜愛的理由。
5.欣賞詩歌(教師推薦)
6.教師推薦書目:《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毛澤東詩詞鑒賞》等
【評:學生經過整理資料的過程,對自己搜集的詩歌又多了一份了解,也了解了同學們搜集的詩歌,通過相互補充,拓展了視野,這時再開展詩歌欣賞活動,學生的感受會更加豐富、深刻。】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多渠道收集喜歡的詩歌并摘抄,通過階段性交流,進一步豐富現代詩收集的渠道和類型,加深對詩歌的感受和體驗。
2.結合本單元學習,嘗試通過續(xù)寫、仿寫等方式寫一寫詩,表達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學交流。
3.能對自己收集的詩歌進行整理,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與同學合作編小詩集。
4.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會,能用合適的語氣朗讀,表情、體態(tài)自然大方。
教學過程
1.產生積累詩歌的興趣,能多渠道收集喜歡的詩歌并摘抄。
出示一些詩集封面,明確活動任務:把喜歡的詩摘抄下來,嘗試做一本屬于自己的詩集。
提供范例時,首先要在詩歌內容上多動腦筋,精心選取選材多樣、內容有趣、形式活潑的詩作激起學生收集、摘抄現代詩的濃厚興趣。
1.出示教師的詩歌摘抄本,一頁頁展示給學生看,并相機作如下提示: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硬卡紙,按要求摘抄《短詩三首》中自己最喜歡的一首短詩。
(2)學生摘抄作品全班展示,按以下內容對同學的摘抄進行評價,滿分為五顆星:
通過詩歌摘抄本的階段性交流,進一步豐富現代詩收集的渠道和類型,加深對詩歌的感受和體驗。
1.本單元已經學習了四篇課文:《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這些現代詩,或展現了畫面,或飽含著情感,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許多同學收集并摘抄了自己喜歡的詩歌,和我們分享最打動你的一首現代詩吧。
2.組織學生用朗讀的方式分享自己摘抄的詩歌,并說一說自己喜歡這首詩的理由。
交流分享中,要真實呈現學生的摘抄本,主要分享方式是朗讀,重點幫助學生通過交流,進一步豐富收集現代詩的渠道和摘抄的類型。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組織交流《白樺》課后練習的“選做”內容,從“量”和“質”兩個方面保證后續(xù)編寫小詩集的素材累積。
1.學生上臺呈現并朗讀摘抄的詩歌。教師相機點評,重點關注:
(1)摘抄態(tài)度是否認真,是否做到字跡工整,行款整齊。
(3)詩歌收集的渠道是否多樣化,類型及角度選擇是否豐富。
2.除學生自己舉手要求展示以外,還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挑選展示者:
個人朗讀;和小伙伴一起朗讀;用事先準備的音樂配樂朗讀。
預設1:為使摘抄格式更加美觀,詩行居一頁的正中間處,并且要左對齊。
預設2:并非每一行詩句都有標點,要仔細看并認真摘抄。
預設3:可以借助書店、圖書館、書報亭、網絡等渠道收集現代詩。
預設4:收集、摘抄詩歌的類型及角度盡量豐富一些。可以是抒情詩,也可以是敘事詩。可以是一位詩人不同題材的作品,可以是同一題材不同詩人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題材不同詩人的作品。最好既有中國詩人的作品,又有外國詩人的作品。
結合本單元學習,嘗試寫一寫詩,表達自己的感受,并和同學交流。
雖然學生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幾首現代詩歌,并且也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詩歌摘抄,但無論是仿寫、續(xù)寫,還是獨立寫一寫現代詩,對于學生來說,依然是一個難點。因此,在指導中,首先要從思想上幫助學生降低寫詩的難度,幫助學生一步步克服寫詩的障礙,激發(fā)他們寫詩的興趣。
“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這是冰心永不漫滅的回憶,或許你也有難忘的記憶……艾青寫《綠》,或許你也曾經看見過大自然許多奇特的畫面……葉賽寧寫《白樺》,或許你也會想寫些其他的植物……在天晴了的時候,你曾經到哪里去走過?看到過怎樣的雨后天晴的景象……詩,是我們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此刻,就讓我們靜靜地回想……或許你會想起某個事物,某個人,或是某段經歷,某種情感——打開你記憶的閘門,嘗試著寫一寫詩,人人都可以是詩人……
(2)如果覺得困難,可以在摘抄的詩中選擇一首,續(xù)寫一兩句,或者仿寫一兩段;也可以仿照“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中的兩首短詩,用羅列事物的方式寫寫詩。
2.教師發(fā)給每位同學三個“大拇指”貼紙,學生自主閱讀交流墻上的詩歌,在自己為之一笑、為之心動、為之感懷的詩歌作品上貼上一個“大拇指”。
隨機采訪一位貼“大拇指”的同學:喜歡這首詩的原因是什么?這首詩有什么獨到之處嗎?
采訪詩歌作者:你覺得同學們喜歡你的詩歌的原因是什么?
提問:你給自己的詩歌貼“大拇指”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讀一讀自己的詩歌嗎?
提問:有沒有哪位同學的詩你很喜歡,特別想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的?
1.能對自己收集的詩歌進行整理,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2.與同學交流自己收集或創(chuàng)作的小詩,合作編小詩集。
1.能對自己收集的'詩歌進行整理,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2.與同學交流自己收集或創(chuàng)作的小詩,合作編小詩集。
1.梳理回顧前期的學習活動:學習了《繁星》《綠》《白樺》等現代詩歌,摘抄了很多詩歌,進行了交流活動,還嘗試了寫現代詩。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布置任務:拿出自己收集或創(chuàng)作的詩歌,在小組內讀給同學聽。
有感情地讀:朗讀自己收集或創(chuàng)作的詩歌。(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不超過三首)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評,表揚資料收集角度、類型豐富的學生。
3.出示部分詩歌題目并提問:你能給下面的這些詩歌分分類嗎?
按按鈕([美]謝爾·希爾弗斯坦)貓([英]艾莉娜·法瓊)
按讀后感受分:讀了覺得開心的、讀了覺得悲傷的、讀了獲得啟發(fā)的;
1.出示詩歌分類導圖,布置任務:想一想,如果要合作編一本小詩集,如何給自己收集的詩歌分類。
預設:還可以按詩人的國籍分類、按詩歌類型(敘事、抒情)分類、按自己讀后感受分……
3.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布置任務:小組合作分類整理。
整理標示:根據分類整理摘抄的詩歌,選出要收錄進詩集的。
(1)提問:小詩集的內容除了我們前期摘抄的詩歌和自己寫的詩之外,還可以有什么?
(2)提問:有了內容,編一本小詩集,我們還需要考慮些什么?
預設1:詩集的名字。教師可以隨機組織學生交流一下知道哪些詩集的名字,然后小組內商量一下合作編寫的詩集名字,如果一時商量不好,可以課后接著討論。
預設2:封面設計。教師點撥:封面的畫面和用色等要與詩集的名字相匹配。
(3)提問:我們知道了可以編什么內容,知道了如何設計版式,關于合作編小詩集,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呢?
預設2:最后如何裝訂?(組織學生討論:可以用訂書機裝訂,還可以用夾子固定。)
5.出示小組分工表,組織各小組討論填寫,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討論。
1.組織各小組依次上臺匯報合作編小詩集的任務分工,在此過程中有沒有突發(fā)問題,如何解決的。
可以讓各小組先交流一下,選定匯報人,然后班級交流。
2.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簡單小結,告知學生今天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各小組編寫的小詩集。
1.組織各小組討論如何介紹本組編寫小詩集的名字、收錄的內容、最大的特色或者亮點,選定一名發(fā)言人(剛剛代表小組進行匯報的人不再發(fā)言)。
2.組織各小組發(fā)言人依次上臺匯報,然后將本組的小詩集放置在教師指定的展示區(qū)域。
3.組織各小組到展示區(qū)域翻閱大家編寫的小詩集。為了確保活動的有序,教師可以提前給各小組編號,然后讓各組按照序號順序,翻閱其他組編寫的小詩集。
1.教師宣布有關獎項:“最佳編排獎”“最佳作品獎”“最佳詩集名”“最佳封面獎”“最佳插圖獎”“最佳裝幀獎”等。
2.給每一小組下發(fā)若干即時貼,告知評價規(guī)則:小組共同討論如何投票,不能給自己小組的詩集投票,每一個獎項最多可以給三個小組投票,在即時貼上寫上所投小組的編號,貼到相應的獎項下方。
5.請獲獎小組選派代表(最好為此項分工的承擔者或者貢獻最多者)簡單發(fā)表獲獎感言。
可以利用0.5課時進行集中指導,然后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討論、推進。
①朗誦篇目選擇,可以是本單元學習的詩歌,可以是摘抄的詩歌,也可以是同學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
②朗誦形式選擇,可以是個人朗誦,也可以是小組合作朗誦,可以配上適當的音樂、PPT;
③朗誦表演者的選擇,可以自我推薦,可以組員投票產生,也可以邀請其他小組成員。
(2)全班交流入選節(jié)目,討論導演組、主持人、場地布置等工作安排。分頭準備,遇到困難可以請教老師。
(1)根據各組商定的朗誦形式進行彩排,做好音樂、PPT等方面的準備。
(2)練習朗誦時,注意書中“小貼士”的要求:用合適的語氣朗讀,表情、體態(tài)自然大方。
(1)點評要點:朗讀篇目選擇;朗誦形式選擇;朗誦要求體現。
①朗誦第二節(jié)時,是否能用不同的語速、語調體現綠色之多;
②朗誦第三、第四節(jié)時,是否能體現相同句式的語氣變化;
③朗誦最后一節(jié)時,是否能用合適的語速和語調體現出勃勃生機;
④朗誦整首詩,是否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贊美;
⑤朗誦到詩歌中的一些動詞時,如“擠”“重疊”“交叉”“指揮”“飄動”,是否能夠加上合適的手勢,讓表演更具感染力;
如“最佳表演獎”“優(yōu)秀表演獎”“最佳配樂獎”“最佳合作獎”“突出貢獻獎”等。
(1)教師角度:可以從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熱情、資料收集的質量、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等角度總結;
(2)學生角度:可以從自己的學習收獲、克服困難的過程、與同學合作的感受等角度總結。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及活動內容】
本組教學圍繞“輕叩詩歌的大門”這一主題開展綜合性學習,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讀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了解詩歌,感受詩歌。本次學習分為“詩海拾貝”和“與詩歌同行”兩大板塊,開展以下活動:1、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詩歌或記錄本地的民歌、童謠,以及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2、按照一定類別,對搜集的詩歌進行整理、歸類;3、欣賞自己喜歡的詩歌,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4、舉行詩歌朗誦會;5、開展寫童詩,合編小詩集等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搜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能搜集并按一定的標準給詩歌分類。
2、能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通過朗讀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
4、能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活動重難點】
組織好搜集和欣賞詩歌、給詩歌分類、舉行詩歌朗誦會三個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魅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單元導語,激發(fā)學生搜集詩歌、欣賞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的興趣。
2.通過閱讀單元導語和活動建議,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單元導語和活動建議,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閱讀單元導語,激發(fā)學習興趣
1.引語:同學們,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而我國正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回憶一下我們都學過哪些詩歌呢?你知道哪些詩人呢?
2.除了中國的詩人,詩作,你還知道其他國家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和詩歌嗎?
3.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詩歌,那就讓我們在第六組的學習中一起去輕叩詩歌的大門吧。
二、合作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1.在進行綜合性學習之前,要做好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動計劃。有了好的活動計劃,就為活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制定綜合性學習活動計劃時有哪些要求?
2.學生匯報制定活動計劃的要求。
3.教師提示:為了更好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課本中特向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請大家一同走進課本P99頁和106頁。
4.學生自由讀P99頁和106頁的“活動建議”。
5.明確建議,突出活動重點。
6.學生自由分組(適時關注學生分組的情況,并建議作適當調整)
7.學生分組討論活動計劃。
三、討論交流,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
3.小組根據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三、課外閱讀,搜集、查找、整理資料
學生根據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教學反思】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輕叩詩歌的大門》學習總結12-18
輕叩詩歌的大門的作文01-15
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01-08
輕叩詩歌大門作文11-27
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優(yōu)選)02-26
(合集)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01-14
(精品)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01-15
(精)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