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鵝》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鵝》教學反思1
《白鵝》是豐子愷先生的一篇散文,入選教材時做了改動。文章結構極其簡單,全文圍繞一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白鵝的叫聲、步調、吃相三大方面去展示白鵝的驕傲,可愛。與以前所接觸的課文不同的是,整篇課文主要以反語的形式和活潑、流暢、詼諧、準確的語言,向大家展示了一種新的、表述語言的方式和方法。
因此,在教學時,除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認識到作者對事物的觀察的細致,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認識到作者語言的“別有用心”,也就是讓學生體會到反語的獨特魅力。
針對這一教學目標,孫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由“高傲”入手,設計了幾個大問題,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交流,去細細體會作者的文字表面所呈現出的白鵝的“兇”和“厲害”,實質是對白鵝的盡職、勇敢的贊賞;體會白鵝步調的從容、大模大樣,體現的不過是作者對白鵝由衷的喜愛和關注。
應該說,這篇文章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不僅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在文字表述上,也比較脫離口語化,書面性較顯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謅謅”。這些對學生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此,孫老師在教學時,采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比如課堂上讓學生根據文章的重點語句,進行大膽的聯想或想象,去品悟作者字里行間所蘊藏的對白鵝真摯的喜愛;讓學生模仿表演,加深對白鵝的高傲的認識,以及作者用詞的準確;還有讓學生試運用書上精彩詞語幫白鵝做自我介紹
這節課的設計里,最沒有把握上好的,就是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領悟(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這一環節上的教學有點亂)為了使學生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語言,進而感悟白鵝的高傲,孫老師在課堂上走了不少彎路,但學生的認識仍只是停留在“白鵝”叫聲大而嚴厲,而不能從文字表面進一步去體會作者對白鵝的贊賞。孫老師有點急,只好聯系他們對狗的印象來引導他們感受白鵝的盡職勇敢和忠誠,進而使學生觸摸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當然,學生很不錯,一點就能領悟到。但是我想,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反語的特點,在后面的學習中還需要加以指導并運用。
《白鵝》教學反思2
《白鵝》是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是作家豐子愷寫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白鵝性格高傲這一特點的種種表現,反映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學習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如何把“高傲”寫清楚的。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運用對比、反語等修辭手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思路清晰,把握文章結構
首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文章,然后讓學生自己發現文章的結構。這篇文章采用了總分的結構,在文章的開頭說“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這里總說白鵝高傲的特點,下面的幾段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體現鵝的高傲。通過整體感知,學生明白文章采用了總分的結構,文章的思路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ǘ┳リP鍵句、關鍵詞,體會對比、反語等修辭手法的妙用
這篇課文的重點是體會作者如何把“高傲”寫清楚的,這就涉及作者運用的對比的修辭手法和反語修辭手法。因此,在這部分我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作者如何寫白鵝高傲的關鍵句關鍵詞,并給學生出示范例:“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边@句話寫鵝的叫聲的高傲,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其中“厲聲叫囂”“引吭大叫”這兩個詞生動地寫出了鵝的不可一世的高傲形象。以此為例,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關鍵句和關鍵詞,學生對“鵝的高傲的特點”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二、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兩個:
。ㄒ唬┰谖恼麻_頭讓學生理清了文章的條理和結構,分析文章會更容易些。
。ǘ┳寣W生帶著問題找關鍵句和關鍵詞體會白鵝的高傲特點,并且在學生找之前老師先給學生做了示范,學生模仿老師的分析方法就能學會分析關鍵句和關鍵詞了。讓學生學會了運用關鍵句和關鍵詞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
三、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之一:個別學生分析不到位,老師點評缺少鼓勵性語言。
不足之處之二:在教學環節缺少寫的環節,應該做到讀寫結合。
四、改進措施
針對不足之處之一:個別學生分析不到位,老師點評缺少鼓勵性語言。以后我在上這節課時會針對學生的發言盡可能地采用鼓勵性語言,盡管學生不會說得那么全,但是能夠分析出來就說明學生在用心讀,用心理解,這時候需要老師的鼓勵,以后學生會更有信心地學習和分析文章。
針對不足之處之二:在教學環節缺少寫的環節,應該做到讀寫結合。下次再上這節課時我要在教學設計環節加上練筆環節,讓學生學以致用,采用反語的修辭手法體現對某事物的喜愛之情或厭惡之情。
《白鵝》教學反思3
初讀豐子愷先生的《白鵝》,在感嘆“鵝老爺”形象之妙的同時,也對大師語言深奧難懂深深嘆息。與其說難懂,倒不如說大師漫畫式的語言使一個個充滿個性的小動物形象躍然紙上。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總覺得這樣的課文好詞太多,很難分層次一個個引導學生感悟,好像每一個丟了都不合適。對于這樣的文章,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覺得突破一兩個重點詞,使閱讀課堂詞語教學有“牽一詞而動全文”的效果。
反復體昧《白鵝》,覺得如果把文中“三眼一板”這個詞教好,就能使白鵝吃相的特點分明突出,也能從更深層次習得文本的語言!叭垡话濉,本義是講節奏。于是,筆者想從詞義入手,開掘文本更豐富的內涵,發現詞語中的韻律之美。
一、本義,韻之源
當我進行文本細讀,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就是一定要引領學生學好“三眼一板”這個詞,可是它又在很多的好詞中間,很難抽出來進行單獨的教學。在百般無奈之后,我決定追本溯源,沿著“三眼一板”的本義追尋,或許有教學的出路。當我翻閱很多工具書,“三眼一板”的本義浮現在我的面前:“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擊打一下,為中國音樂每小節里最強的拍子;眼,以鼓簽敲擊板鼓,為次強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細讀本義后,覺得豁然開朗,原來“三眼一板”中有著固定的節奏。節奏如此固定,用在鵝老爺身上不正是一種古板和一成不變嗎?于是,一個把文本的內容糅合在詞語本義中的教學思路便應運而生。
二、尋義,韻之聲
出示: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1。師: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鵝吃飯的順序是不變的?
2。師: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鵝吃飯的樣子?
3。師出示:(三眼一板:“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擊打一下,為中國音樂每小節里最強的拍子。眼,以鼓簽敲擊板鼓,為次強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節中有四拍的音樂節奏。)
4。請你再讀讀句子,說說鵝吃飯怎么吃出音樂節奏來了?
5。句式:倘若發現飯盆在遠處,鵝老爺必定( ),再去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譬如吃了一口飯,再喝了一口水,發現泥和草在很遠的地方,鵝老爺( ),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6。師:飯、水、泥、草;飯、水、泥、草。順序會變嗎?節奏會變嗎7這四樣東西就好比四個節拍,三個弱,一個強。一個強,三個弱。(指板書)這就是“三眼一板”。
7。齊讀句子。
上述“三眼一板”的教學過程,旨在找到文本的內容與詞語本義的耦合點進行鏈接,讓詞語的本義引入不再變得枯燥機械。在告知學生詞語本義后,老師讓學生找找鵝吃飯所對應的本義中的內容。這一步的理解教師開始調動學生閱讀的思維,讓文本的信息、自己的閱讀經驗、詞語本義的內容表述三者合一。在學生對“三眼一板”的本義有所感悟后,教師的句式訓練則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兩個句式的內容,文本中是沒有的,但卻是文本外必有的。這既是教師對文本的一種合理的解讀,有效地拓展文本,也是在文本的縫隙間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學生完成這兩個句式訓練的過程,必定又是一個運思的過程。當學生合理地想象和再現鵝老爺吃飯的章法和規律時,情不自禁地發現原來這是多么程式化的事情,自然就會想到鵝老爺的脾氣和性格,也會隱約感到一種過分的執著。教師在學生回答后,順勢利導,讓學生明白“飯、水、泥、草”這樣的.吃飯過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教師刻意地重復這四個步驟,讓學生自然感受到一種音韻。此刻,“三眼一板”中所蘊含的韻律之美便水到渠成般呈現出來。學生最后的朗讀,便把感悟的效果提到更高的層次。
三、得義,韻之味
教完詞語,我們不妨冷靜地思考,究竟我們給予了學生什么?筆者認為,詞語教學的歸宿應是習得和內化。上述詞語教學的過程,最值得回味的應是得義的過程。其實,“三眼一板”的教學過程,大致經歷了以下的環節:初解本義一鏈接文本一碰撞經驗一糅合文本一拓展本義一內化詞義。這一過程,是詞語教學“得義”的有效規律,也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一教學的規律像線一樣抽出來,那么詞語教學會變得程式化,課堂自然變得機械而乏味。因此,上述教學的“味”其實就是在追尋客觀規律的同時尋求人文氣息的美,把求義過程“美化”,這樣,我們的詞語才更加鮮活。
詞語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永恒的命題,但在“得意”與“得言”并行的課堂實踐中,一定有深刻的解答!
《白鵝》教學反思4
四年級第四單元的課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寫相同的動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寫不同的動物。在同一單元中同時出現了兩篇不同國家不同作家寫的同一種動物——鵝,這是過去教材中不會出現的,而這些“鵝”在不同作家筆下既具有同性又具有個性,在教學中進行對比教學,學生會對課文理解得更深刻。
比如這兩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鵝”的特點。如果能通過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的特調,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將會使教學事半功倍。《白鵝》是從鵝的叫聲、步態、吃相上敘述鵝的高傲的特點。白公鵝是從鵝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寫出它“海軍上將”的特點。都運用了擬人手法,但敘述的語氣不同,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椰揄,而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頗有調侃的味道。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只鵝都具有“高傲”的特點,但豐子愷筆下的白鵝是“架子十足”,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是“派頭十足”。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這樣,不僅讓學生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風格,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
《白鵝》教學反思5
《白鵝》一課主要著眼于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而且高傲的可敬可愛。從作者剛把鵝抱回家,它左顧右盼的姿態中,留下了高傲的第一印象。到跟它相處的時間長了之后,感受到的:“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弊髡哂妹髻H實褒的寫法再現了它對白鵝的喜愛。整篇文章趣味十足。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在備課時,我從教材的關鍵及重點處從高傲入手,品讀叫聲、步態和吃相。整個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好好思考:
1.重視朗讀
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后,應該及時跟進,鼓勵個性化的朗讀。如:第三自然段對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的教學。學生說到這兩個詞表達的程度不一樣。因為生客進來了,鵝要叫的兇一點;h笆外的不用叫的那么兇,警告一下就行了。這樣的回答再加上想像,感覺朗讀有想像的結合對文本的理解有非常大的輔助作用。多么高傲的一只白鵝,于是我們師生一起分工合作來讀一讀。
課堂中做到了這樣去處理,在學生有了體會后,及時跟進,把他的感受推波助瀾,擴散開來,在教室里形成一種積極的氣氛,朗讀的效果更好了。
2.抓住學生語言中的閃光點
在理解“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時,有一個同學說到了,鵝厲聲叫囂是因為生客進來了,引吭大叫是因為人在籬笆外。進來和籬笆外其實是理解這兩種叫聲的'一個眼。如果能夠適時抓住這個眼,進行引導,在不同的情況下鵝的叫聲是不一樣的。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的體會到“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是不一樣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
3.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不能用老師的理解和講授來壓制學生表達自己意見、談論自己感受的空間,要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課堂上,自己講解的內容過多,很多學生或者沒有機會放開心胸地表達自己對白鵝高傲的解讀,思考:課堂教學中,不僅著眼學生的理解,還關注學生的表達,同時,我注重朗讀的層次性,讀出了感情,讀出了精彩。
《白鵝》教學反思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三-七自然段,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二、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2、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ㄒ唬┗仡櫯f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及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請看大屏幕——
A、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厲聲叫罵,引吭大叫,昂首大叫。
B、步調從容、大模大樣,凈角,傲慢,傲然,毫不相讓。
C、一日三餐,三眼一極,一絲不茍,從容不迫,侍候,脾氣、責備,供養不周,架子十足。
師:大家有信心讀準它們嗎?(生齊讀,讀后可相機正音)。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①鵝是高傲的動物,(板書:高傲)②作者從四方面寫鵝和高傲:姿態、叫聲、步態、吃相(板書)③第一自然段從姿態寫鵝的高傲,第三自然段寫鵝的叫聲,第四自然估寫鵝的步態,第五-七自然段寫鵝的吃相,④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又是過渡句。
(二)學習第三-七自然段。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了解鵝的`高傲。請大家自由讀第三-七自然段,把你喜歡的詞句畫下來,還可以在旁邊寫上你喜歡的理由。
2、學生自由讀書。
3、全班匯報、交流。
(1)從叫聲體會高傲。
生: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嚴肅鄭重”就是嚴肅認真,“厲聲呵斥”是聲音嚴厲地大聲斥責。從這兩個詞我感覺到鵝的高傲。)
師:你的感覺很對頭,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鵝的高傲。(生齊讀)
生:我知道“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引導學生理解“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從中感悟鵝的高傲。(出示寫話訓練:
如果鵝會說話,猜猜它會說什么?
見到生客進來,它會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叫喊: )
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會放開喉嚨大吼道: 。
學生動筆寫,再指名說。
師:聽了鵝這些慷慨激昂的話,你有什么想法?
(引導學生理解鵝的盡職,作者的喜愛及反語的寫法)
過渡:反語就是說反話,類似的詞句在文中還有不少。請大家默讀第4-7自然段,好好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
。2)從步態體會高傲。
、蠃Z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讀句子后看《包公出場》)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什么?(引導體會“從容”“不慌不忙”,再以自由讀、指名讀,讀后評議、齊讀等多種形式感受鵝的傲慢)
師:作者認為鵝走路很像凈角出場,看鵝走路就像欣賞韻味十足的京劇,由此可見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②鴨的步調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
用對比的手法,將鴨的急速、局促不安與鵝的從容、大模大樣對比,讓人更形象地感受鵝的高傲。
對比讀句子。
③從“傲然”“毫不相讓”“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感受鵝的高傲。
。3)從吃想體會高傲。
過渡:鵝就是這樣走路的,有意思嗎?它的吃飯更有趣,誰來說說你剛才找到的句子。
、傧瘸砸豢诶滹,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
通過讀,體會鵝吃飯很可笑,可笑在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可笑在它吃法的刻板、認真,先吃 ,再吃 ,然后 。
問:鵝的這種吃法,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是 三眼一板。(板書)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原指戲劇的板式,相當于4/4拍。(一起打拍子)文中指做某事有條理,有序。鵝吃飯的順序是 (生齊讀)
師:這順序能少嗎?能打亂嗎?誰能用“先……再……然后……”說一句話。
、谶@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
師:堂倌是舊時飯館里的招待人員,店小二。堂假定在過去地位低下,作者這樣打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顯示鵝的尊貴。
。R讀,想象畫面)
、蹚摹案Q伺”一詞可看出連附近的狗都知道它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規律,可見它是多么嚴格地遵守吃法的三眼一板。
④“鵝老爺”一詞用得好,白鵝的確像個老爺,吃飯必須有人侍候,擺老爺架子,發現狗偷食,就厲聲叫罵,去咬狗,狗把飯偷吃光,它便昂著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理解“供養不周”,體會作者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顯示鵝的高傲,尊貴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甍Z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理解“架子十足”,體會鵝很高貴,很有派頭。
4、這么一個既高傲有趣又令人喜歡的家伙,誰能把它忘了呢?難怪作者在這篇的原文中寫道——我的房子要賣掉的前幾天,我把這白鵝送給了遠方的友人。送出的幾天之內,總感覺自己與一個朋友訣別了,心中十分留戀……
。ㄈ┛偨Y表達方法,拓展練筆。
1、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學習它的哪些表達方法?師生共同總結。
2、觀察一種動物,用以上這些方法,寫一寫。
《白鵝》教學反思7
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幽默風趣,是著名的漫畫大師文學作家豐子凱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作者善于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全文讀起來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
教學中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白鵝形象,了解白鵝特點。還要求學生在體會文句之后,邊讀邊表演,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優美詞句的意思,更準確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使原本沉寂的課堂氣氛開始出現生機。例如:對文中所說的“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幾個詞語的理解,我讓學生先比較這三個詞的不同點,啟發他們聯系生活中聽見過的一些叫聲,回想一下,從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變化?”聰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來了:呵斥距離最近,聲音相對來說要稍微輕些;叫囂樣子更兇,聲音更大;大叫由于距離遠,聲音就更響了。這樣學生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理解就很清楚了。然后我問學生:“你們覺得作者把這幾個詞語用在這里,是對白鵝的喜歡還是對它的討厭呢?”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和理解后,說是作者對白鵝的喜歡之情,這說明學生已經讀懂了作者筆下的白鵝的可愛了。接著我順勢引導學生想象說說白鵝此時會怎樣想?有的說:“小偷,你別想進來,有我在呢!!庇械恼f:“主人快出來看看哪,有人來了!”“快滾出去,誰讓你進來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許你靠近一步……”還繪聲繪色的表演了起來。是呀,就是因為這樣,鵝的主人告訴我養鵝等于養狗,果真沒錯。
再往下學,我就引導學生邊學文表加自己的動作表演體會作者筆下的白鵝。例如:在理解“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時,我讓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其他學生朗讀這段文字,兩個同時上臺表演,模仿得很不錯。看的學生也能在笑聲中很好地把握鵝步態的突出特點。還有,學生在表演鵝吃飯的情節時,能把鵝吃飯時“三眼一板”、“一絲不茍”“架子十足”、“從容不迫”等表現得惟妙惟肖。一個個“鵝老爺”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學生能在理解語句的同時,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這能很好地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思維的火花一旦點燃,將碰撞出智慧與耀眼的光芒。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撥動學生的心弦,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運用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進行再開發再創造、再利用,會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通過讀書和表演理解課文后,學生會從鵝的步態、吃相上領會到鵝的做事能力一定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不為周圍事物、環境所改變的一絲不茍的辦事作風等。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教師只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換不同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學生學習起來既輕松效果也好。細想某些環節處理得過于細致使后面時間不夠;課堂氣氛雖然較好,但有時目的性不強。
《白鵝》教學反思8
《白鵝》這篇課文重點表現了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作者用準確、幽默的語言,從姿態、叫聲、步態和吃相等方面突出白鵝的特點,形象生動,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白鵝的高傲體現在哪”這一線索貫穿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相結合,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一、初讀課文,理解詞語
本課生字詞語較多,而且較多不容易理解的,于是在檢查生字時,我把大部分詞語的理解放到第一課時,并且讓孩子充分質疑,交流不懂的詞語,再把詞語放進句子中,根據上下文理解。字詞是構建語文學習的基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于讀好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也對白鵝形象有了整體感知,為后面學習課文、體驗情感做了鋪墊。
二、品讀課文,感受“高傲”
通過初讀,學生初步感知了鵝的高傲,我便用“這只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第一、二段的學習中,同學們也能很快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以及整篇課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展開描寫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不僅連接了第一段的內容,還為我們引出了:鵝的高傲還表現在“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也能很快地體會、理解中心句及過渡段的作用。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我抓住“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讓學生做做動作,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并在動作中理解了詞語“左顧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鵝的高傲。
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使每一位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課文讀的少一些,在指導讀中還有所不夠。但整節課感到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的。
《白鵝》教學反思9
《白鵝》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整體閱讀、體驗文本,感受白鵝的高傲。課堂伊始,我便用“這只白鵝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將學生帶入文本。在體會作者如何感受到鵝的高傲時,問學生“白鵝的高傲體現在哪幾個方面”?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寫白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的?
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抓住“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寫白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的'”這一線索貫穿教學,教學中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讀書、思考、感悟相結合,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自我感覺本節課對教學目標把握得很準確、很到位,教學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整堂課的教學力求滲透學習方法,強調學生基本能力的形成。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難點是通過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并要求在閱讀教學中加以滲透。我讓學生緊緊抓住了課文的中心句——好一只高傲的白鵝來理解課文。然后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來感悟鵝的高傲。整節課,注重學生的朗讀,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到學生齊讀;從初讀到深入理解,有感情地讀,采用各種方法進行朗讀,學生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讓學生在讀中去感受白鵝的高傲,在讀中去感悟豐爺爺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課堂上,我不僅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內容,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引領,整堂課中,無時不體現著這一點。在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時,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重點采用了抓重點詞句進行理解,在對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圍繞“白鵝的高傲還體現在哪”進行閱讀感受交流。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了解白鵝叫聲、步態和吃相的特點。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讓學生想象白鵝的動作、說的話,激發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進行交流,體會鵝叫聲高傲。通過讓學生將鴨與鵝的步態進行對比讀,播放凈角出場的畫面,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感受鵝步態的大模大樣。從鵝見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學生體會出鵝的高傲。經過讀文──看畫面──表演,再讀文的過程,學生充分感受到鵝步態的高傲。在體會鵝吃相的高傲時,我引導學生感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以及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的“老爺”派頭,體會鵝吃飯時的架子十足。
在課堂上,孩子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四十分鐘仿佛轉瞬即逝?傊,以學生為本,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多元感悟,使這節課更扎實更有效,更具有語文味。
雖然做了很多設計和準備,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如在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節,學生體會得不夠到位。對課堂上的生成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和處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待學習提高。并根據課堂生成,因學定教,靈活駕馭。
《白鵝》教學反思10
《白鵝》是四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是著名的漫畫大師文學作家豐子凱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為了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高傲的白鵝形象。作者運用了總分、對比、擬人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同時還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讀者展現出一只(一群)高傲、架子十足的白鵝形象。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白鵝》既是一篇美文,又是一幅活的畫卷。教學這么美的課文,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困難,總有一種畏懼感,生怕不能很好的表達作者的意圖。看了幾節《白鵝》的視頻,我從這些方面入手,力爭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學有所獲。
首先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的學生對鵝了解不多,有的學生甚至沒看見過鵝,故而,開課就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課文中的白鵝圖,讓初步認識鵝,并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白鵝,并讓學生仿照豐子愷爺爺的畫來畫一畫。由于創設了情境,學生對這可愛的小動物非常的感興趣,雖然花的與課件上的圖畫有著千差萬別,但是學生熱情極高。畫完后,通過比較,學生們都發現豐子愷爺爺把鵝畫得栩栩如生,而自己的畫不像。經過交流,他們才發現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抓住鵝的主要特點!澳秦S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有什么特點呢?”隨即,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再一次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興趣。
其次是形式多樣地、扎實地進行詞語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三、四年級的學生應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币虼藢W生在自讀課文時(甚至在自學是),我就要求學生借助拼音等方法隨文識字,利用《英才教程》理解新詞,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子多讀幾遍。然后在交流認讀生字詞時,讓小老師提示大家易出錯的地方,并領讀生字。在隨文識字的同時,注意落實書寫指導“脾”、“蹲”“餐”。注重引導學生運用低年段所習得的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加強學習的遷移。比如,講到白鵝吃飯“三眼一板”時,以“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為疑問,并要求學生能結合這段文字,找出有關的句子說說嗎?學生讀了這段文字,運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知道了課文里是指白鵝吃飯的.時間固定、吃的食物固定(飯、水、泥和草)、吃飯的順序是固定的(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那就是“三眼一板”。其實,老師一再強調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如果長期這樣引導,那么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再次就是重視朗讀,啟發學生的內心感悟
豐子愷老先生在《白鵝》一文中,描寫生動,用詞豐富,語言詼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指導朗讀也是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去讀,并進行適當的點評、指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比如學生在讀描寫鵝的叫聲的句子時,抓住“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展開教學。并利用課件的圖像效果,引導如想象白鵝“引吭大叫”時會叫出些什么話來,學生有的說:“主人,你怎么沒有看住我的飯?”有的說:“誰這么大膽偷走了我的飯?”“主人有陌生人來了!薄瓕嵺`證明,學生對想象的環節是喜聞樂見的,這還從他們樂此不疲的表情中也能看出。由此指導朗讀,學生讀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對課文“高傲”的理解。
當然,最主要的是,在整個教學之中,緊緊抓住“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為主線,貫穿始終。在讀議課文的同時領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白鵝》教學反思11
進行本課教學時,我重要采用了對比法。即與《白鵝》一課進行對比教學。
比如這兩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白鵝”的特色。如果能通過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各自鮮明的特色,將會使教學事半功倍!栋座Z》是從鵝的叫聲、步態、吃相上敘述鵝的高傲的特色,把鵝稱做“鵝老爺”!栋坠Z》是從鵝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寫出它“海軍上將”的特色。雖然兩位作者都愛好鵝,但敘述的語氣不同,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并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
通過對比,總結出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擬人手段,使鵝的形象變得鮮活。兩篇文章都是先介紹鵝的特色,再具體描寫。都是“傲”,但各有各的“傲”。同時都運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愛好。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鵝的特色,而且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特色,比較了兩位作家的不同寫作作風,還教會了他們運用反話寫作文的方法,豐盛了學生的語言積聚。
在對比過程中,學生還不會使用名詞術語,只是借用原文進行比較闡明,得需要教師輔助他們進行歸納。
《白鵝》教學反思12
豐子愷先生的語言幽默風趣,他筆下的白鵝活靈活現,讓人讀來感覺妙趣橫生。本課顯著的特點是:作者用了大量的詞語,以及對比和反語的手法凸顯出了白鵝高傲的特點。根據學生年段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分兩課時處理。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生字詞,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側重于學習作者運用對比、反語進行寫作的方法。上完第一課時,聽完同伴們的意見,我也做了深深地反思。
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內容,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我以“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求真、求實、倡簡為目標來設計本節課。
本節課的'第一條目標主要檢測學生字詞的學習情況和指導較難字的書寫,第二條目標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白鵝的特點。在內容的安排上,我認為還是比較合理的,符合我們班的學生實際,既重視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在教學目標設計上,第一條比較準確、具體、可檢測性強,學生也較好地達成了此目標。
第二條目標,我在實施的過程中,只是這樣提到:“同學們剛剛認識了字詞,現在再把整篇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下來,相信不在話下!边@句話本身沒錯,但是自由讀書的方式卻無法檢測是否達到了要求,而且顯得單調。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就要考慮細致一些,比如:此目標可改為“學生個別讀、分段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默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除了教學目標設計失誤外,教學過程中也忽視了學生語感的訓練。學生在整體感知,了解白鵝的特點后,老師相機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這正是文章的題眼所在,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時機,我卻沒有過多的給學生機會進行情感體驗。
權衡了一下課堂的得得失失,我覺得同伴們說得有道理,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于詞語,課堂上應該有選擇地學習。像本課,還有那么多生詞怎么辦?我們在抽學生分段朗讀的時候,就要傾聽詞語是否讀正確了,句子是否讀通順、流利了,如果有問題是可以及時糾正過來的。而且,課堂上還能節省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原本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相信,在專家的引領下、在同伴的互助中、在自我的反思與總結中,我們的收獲會越過遺憾的。
《白鵝》教學反思13
《白鵝》是作家豐子愷寫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了白鵝性格高傲這一特點的種種表現,反映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一、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思路清晰,把握文章結構首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文章,然后讓學生自己發現文章的結構。這篇文章采用了總分的結構,在文章的開頭說“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這里總的概括白鵝高傲的特點,下面的幾段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體現鵝的高傲。通過整體感知,學生明白文章采用了總分的結構,文章的思路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2、抓關鍵句、關鍵詞,體會對比、明貶實褒等寫作方法的妙用。這篇課文的重點是體會作者如何把“高傲”寫清楚的,這就涉及作者運用的對比的修辭手法和明貶實褒的手法。因此,在這部分我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作者如何寫白鵝高傲的關鍵句關鍵詞,并給學生出示范例:“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這句話寫鵝的叫聲的高傲,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其中“厲聲叫囂”“引吭大叫”這兩個詞生動地寫出了鵝的.不可一世的高傲形象。以此為例,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關鍵句和關鍵詞,學生對“鵝的高傲的特點”會理解得更加透徹。
二、不足之處:
1、個別學生分析不到位,老師點評缺少鼓勵性語言。
2、在教學環節缺少寫的環節,應該做到讀寫結合。
下次再上這節課時我要在教學設計環節加上練筆環節,讓學生學以致用,采用明貶實褒的手法體現對某事物的喜愛之情或厭惡之情。
《白鵝》教學反思14
品味語言,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學生要有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現就應該有豐厚的語言積累,所以我把“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抄寫、背誦部分描寫生動的句子!弊鳛楸菊n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目標。
在學習“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睍r讓學生抓住“大模大樣”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鵝走路“高傲”后,引導學生讀出鵝走路“大模大樣、從容不迫”的特點并引導學生背誦這個句子,做到積累語言。在學習第六自然段的“鵝狗爭食記”時讓學生選擇自己覺得最有趣的一句練習讀,抓住關鍵詞讀出畫面感并背下來。課堂中也安排了把句子補充完整,找一個寫得生動有趣的句子抄下來的`練習。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得主動、扎實。課堂上能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精彩的課堂生成,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大多數學生能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品味語言、積累語言方面有一定的收獲。
《白鵝》教學反思15
《白鵝》是第四組的第一篇課文,是著名的文學家豐子愷先生的一篇優美作品。
上課伊始,我引導學生回顧了上組課文有關童話的內容,進而轉向本單元關于動物的學習。我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動物說給大家聽,并簡單地闡述理由。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與動物之間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情感。
出示課題《白鵝》,學生齊讀課題,引導學生想象以前學過的關于鵝的課文或詩歌,學生背誦古詩《鵝》,從“曲項向天歌”一句中引出鵝是一個高傲的動物。
然后,我讓學生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不理解的字詞句做上記號),說說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指名回答:A:鵝的吃相使我印象深刻!B:好一個高傲的動物!C:鵝的叫聲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
很好,其實,課文中有一句話已經告訴我們這是一只怎樣的白鵝了!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齊讀,怎樣將這句好讀好呢,要找出重點詞語,然后重讀就能讀好。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高傲”是個什么意思呢?高傲就是極其驕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哦,高傲是這個意思,怎么看起來好像 作者是在貶低白鵝呢?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接著往下面看!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白鵝的高傲的呢?你能快速找到嗎?你是怎樣快速找到的呢?
(“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 這是一個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課文是否僅從這三個方面寫的呢?還沒有其他方面呢?——姿態!
閱讀第1自然段,找出表現白鵝姿態高傲的詞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閱讀第2自然段,體會過渡段的作用。ǔ猩蠁⑾,承接上文,啟示下文)然后讀一讀。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閱讀第3自然段,學習白鵝叫聲的高傲。首先,找出變現白鵝叫聲高傲的詞語(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讀一讀包含這些詞語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白鵝叫聲的高傲!
這些詞語都說明了白鵝叫聲(“大”和“嚴厲”)的特點。提問:那么白鵝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的'呢?哦,鵝是在有生客進來,或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叫的。那么鵝是在干嘛呢?——鵝在看家護院。我們知道一般是什么動物幫助人類看家護院的呢?——狗。哦,那狗在有生客進來、或籬笆外有人走過,有什么舉動呢?——狂吠!而鵝的“引吭大叫”怎么樣?(不亞于狗的狂吠)。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呢?——對比!通過對比來表現鵝叫聲“大”和“嚴厲”。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作者寫鵝“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并不是貶低它,而是為了說明鵝很“盡職”!
好的,大家理解了作者這么寫的意圖后,再來讀讀這一段,體會鵝叫聲的高傲!
下面請大家按照學習鵝叫聲高傲的方法來自學鵝的步態這一自然段!學生自學第4自然段,找出表現鵝步態傲慢的詞語。(“步調從容”、“大模大樣”、“毫不相讓”)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體會鵝步態的高傲!
找出描寫鵝步態的句子: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鵝的步調比作凈角出場。
譚明生老師點評:在初讀課文時,最好不要要求學生默讀,要盡量大聲朗讀,只有這樣,學生在讀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才會去注意,才會主動去采取各種方式去了解,比方說查字典等。
譚先甲老師點評:板書要做到調理清晰,不可雜亂無章,要盡量簡明扼要,不宜繁榮拖沓!
【《白鵝》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白鵝教學反思03-08
白鵝教學反思15篇04-07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6-12
四年級白鵝教學反思03-16
四年級上冊《白鵝》教學反思04-07
《白鵝》第二課時教學反思04-07
白鵝的作文05-13
《白鵝》說課稿01-08
白鵝說課稿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