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1
本節課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導,積極主動地學。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容于一體,較好的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這幾個方面:
一、依據認知水平能動駕馭教材。
教材總是滯后于時代發展,教材不可能適應所有地正,所小學生本節課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我進行教材重組。我這樣來設計:0.1米= 米=1分米
0.10米= 米=10厘米 0.100米= 米=100毫米
這樣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出發研究新問題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重復。
二、注重方法滲透,引導自主探索。
學生要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既應注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0.10米= 米=10厘米 0.100米= 米=100毫米
這樣設計有利于引導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出發研究新問題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重復。
二、注重方法滲透,引導自主探索。
學生要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既應注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中的滲透。本節課多次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1、引出4分米、0.4 米、0.40米時滲透了估算遷移和類比的思想方法;
2、教學0.4米= =4分米時,滲透了等量替換思想。并由此展開學生積極運用類比推理方法進行探究式學習。
3、在探究活動中,充分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主動參與了數學問題的提出和數學結論的獲得及數學知識的應用全過程,學會了一些學習策略。
三、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處處有應用。本課采用聯系生活,引入新知-聯系生活,應用新知的教學過程。三個醫生的測量-購物單。很自然的從生活中引入、探究和應用。
四、營造民主氣氛,培育創新意識。
本課教學中經常以商量的口吻與學生交談,比如:__同學出生4分米可以嗎?猜猜看,愿意嗎?對購物單滿意嗎?非常感謝陳__同學給我指出的錯誤,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什么不理解?你總結發現了什么。等等過些話簡單、充分尊重學生成為學生的一員,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更加民主、平等、融洽,從而形成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產生了莫大的鼓勵,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非常好,有思考性,有創意,不錯,請坐等。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動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激發學生獨立探索,合作研究,大膽發表不同見解,進而增強創新意識。 如何營造氛圍是我們教研組研究課題。
我除了這節課,平時也很注意,讓學生在寬松學習環境中營造民主的氛圍,學生很大膽提出一些想法,有的很幼稚,有的很有創新。
五、設計多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習興趣。
①、判斷哪些符合性質問題面比較廣,有針對性。
②、練習有彈性,數量和難度上滿足了好中差,各類學生的需要。
③、聽寫練習。
④、練習中對下節課的延伸。
本節課有幾點不足:
①、實驗操作與性質歸納有點脫節。
②、3.02=3.2判斷符合性質時,要有一個明確的交代。
③、概念的解讀,不夠到位。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2
在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示一瓶飲料:甲商店標價為3.00元,乙商店標價為3元,哪家商店便宜。得出3.00元=3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著小數的性質。接著通過觀察米尺,引導學生得出0.1=0.10=0.100。讓學生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再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你有沒有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得出:小數的末尾多一個“0”、兩個“0”,或小數的末尾少一個“0”、兩個“0”,他們的大小仍舊相等。接著讓學生舉例,象這樣關系的等式還有嗎?在學生舉的例子中選其中一個加于驗證(0.2=0.20)。我先讓學生同桌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驗證,然后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讓學生再次理解小數的性質。
在引導學生歸納小數的性質時,生1:小數中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馬上有學生不同意,并舉例如果是0.02與0.2就不相等。學生在自主評價中感悟到“小數”“末尾”等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從中體味到數學的嚴謹和縝密。在這堂課中,設計了兩次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操作、討論、驗證、想象。讓合作探究性的學習貫穿于活動的始終。在實踐材料的上,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自主選擇適合自己動手實踐和探究的驗證材料,這樣有利于學生知識的'主動構建,更有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學生在靜態和動態中主動經歷著“做數學”和“研究數學”的真實過程,每一次小小的發現都表達著他們對數學學習個性化的體悟與創造,每一次小小的補充,都見證著他們數學經驗的蘊育和理解能力提升。
但通過深刻反思,還有很多不足:
1、第一次實踐活動的設計,教師圍繞小數的性質,提出諸多細小的問題,學生在這些問題的牽引下被動地回答,被動地教授。
2、第二次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驗證0.2=0.20,我先讓學生同桌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驗證,然后動手操作。但有的同桌根本商量不出方法,也沒辦法進行驗證。這一點我在備課時,太理想化,以為通過同桌商量應該沒什么問題。如果改為你想用什么方法加以驗證,說給大家聽聽,然后再動手操作,效果肯定會更好。所以這一個環節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3、本節課中教師還是講得多了一點,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處理得急了一些,例在學生第二次驗證時,再多給學生一些時間,或許每個同桌,都有自己的辦法加以驗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盡量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教學,是要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在教學時,運用《西游記》故事引出數學問題:0.1米、0.10米、0.100米相等,為什么?然后讓學生根據前面學習過的小數意義的知識獨立思考,然后交流出其中的道理。由于學生在闡述時說的都非常明白,所以只做了相應板書。通過引導學生從左到右觀察三個小數的變化,讓學生把小數的性質用文字概括出來。概括出小數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規律,接著再從右向左觀察,概括出小數性質的后半部分:小數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注重多種方法驗證結論,多角度思考問題。在教學例2中,通過不同材料的操作使學生發現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可以比較出0.30等于0.3,學生能夠驗證出雖然份數變了,但是正方形的大小和陰影面積的大小沒變;然后通過小數數位順序表也可以發現小數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其余的數所在的數位不變;還可以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價格的標簽,也可以得出0.30等于0.3。這樣通過不同的方法,多角度思考問題來進行驗證結論。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反思11-15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反思09-25
小數的性質說課稿01-13
《小數性質》說課稿01-03
《小數的性質》說課稿12-20
小數性質說課稿01-04
《小數的性質》說課稿02-15
比的性質教學反思08-23
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