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教學反思>《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更新時間:2024-05-19 05:31:42
  • 相關推薦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

  1、時間觀念的建立,還需想辦法真正內化。盡管在課堂上讓學生親身體驗、經歷了1秒、1分。但要真正理解、內化這些單位時間,從而建立時間觀念,如14秒、90分、45分的理解、遷移。我想在感受1秒、1分時,還應讓學生當場遷移、擴展,并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系,才能真正最終建立時間觀念,并會遷移、應用。

  2、認讀時刻這一環節,作為教學的重點,還顯得較薄弱,需加強。盡管學生有生活經驗,但在認識好鐘面,認識單位時間1秒、1分、1小時后,能否使學生形成知識體系,并轉化為能力,還需細細考慮。如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幾大格是幾小時,如果及時讓學生發現時針走幾大格多是幾小時多,這樣便能自然想到多多少,再看分針;幾大格缺一點點,幾時還不到,應是前一格的.小時再多幾分。這樣會更利于學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3、對于鐘面的認識不夠形象、深入。本課中,時針、分鐘、秒針的認識是通過一部分學生的回憶介紹展開的,不夠形象直觀,使另一部分學生印象不深刻,以至產生了不少的錯誤。課堂上如能讓學生再找找各自的特征,如時針短而粗,分針比較長,秒針最長、最細,這樣學生記憶深刻,在認識時刻時會更直觀,減少一些不必要錯誤,當然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4、在操作動手的時候,引導學生的思維同步發展、提高。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在動手、操作,但并不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收獲。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動手操作之前,一定要讓學生真正明確任務,帶著問題去動手、去操作、去發現,本課中,多次安排了學生操作動手,但真正能得到收獲,獲得成功體驗的人不是很多,如果活動前的問題或要求更明確點,目的性更強些,效率肯定也會提高。當然,教學是一門永遠遺憾的藝術,本節課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更認真深入地反思與完善。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2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的認識,能看著鐘面說出幾時幾分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1分=60秒,充分感知和體驗1秒。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學情境的創設。這節課了,我以新年跨年晚會倒計時作為本節課的導入情境。這個生活化的情境是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為大部分家庭在過年過節的生活都會看央視的跨年晚會,通過“倒計時”這個生活化的情境,把生活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從而使我們的情境促進我們的教學。

  其次是自主探索認識“秒”。“秒”這個時間單位學生并不陌生,因為學生在一、二年級學習時間單位時已經接觸過了秒,在課前的探底中,我也感受到學生對秒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能說出1小格表示1秒。因此,認識幾秒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通過新舊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自己說說秒針從幾走到幾表示幾秒,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在教學1分=60秒時,這一知識比較抽象,雖然學生有1小時=60分的.學習經歷,但是要真正讓學生理解1分鐘為什么等于60秒,學生還是不知所措。因此,通過課件演示,觀察出秒針走一圈(60秒)剛好分針走一格(1分),從而驗證了1分=60秒。再次是加強體驗,讓學生感知秒和分。本堂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知“1秒”,形成對短時間的觀察能力。為了讓學生建立“秒”的時間概念,我采取了多種體驗方式,讓學生聽鐘表的“嘀嗒”聲、拍手練習等,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一分鐘我能寫多少個字”的游戲,讓學生體驗一分鐘的長度。通過這些游戲,使原本枯燥的教學變的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印象也將更加深刻。

  最后,我還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在課外拓展這一部分,我把飛機每秒鐘的速度、光每秒鐘的速度、聲音每秒鐘的速度等與孩子們熟悉的長度聯系起來,不僅幫孩子們建立起長度觀念,還讓學生感受到一秒的價值之大。 總結這節課,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1、新課開始時,學生對“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秒?”這一問題回答得很不好,只有個別學生說鐘面上有秒針,跑步時老師用到秒等,經過啟發才說出有限的幾個,可見,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關注不夠。

  2、沒有讓學生準備一個鬧鐘或者鐘面作為學具。

  3、我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引申,學生說“小朋友每天睡9分鐘”可見,他對知識還沒完全掌握,我卻因為怕影響進度,只讓個別學生說說他錯在哪,忽視了這個本該是閃光的地方。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3

  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整時、大約幾時和幾時半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后面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認為要把這節抽象的知識讓學生學好,就需要遵循“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的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中我從以下方面著手進行教學的:

  一、設境激趣以情導課

  過年是每個孩子都向往的事情,我利用春節過年的場景,讓孩子看現在是幾時幾分?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因為動機是學習過程中學生情誼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動機一旦產生,就會由這種動機引發一種強烈的行為傾向。

  二、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師要相信學生,學生能做的'是教師決不代替。在認識鐘面時,我完全放手讓學生借助手中的鐘表進行觀察,然后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有順序的說一說,達到既學習知識,又培養能力的目的。

  三、親身體驗培養珍惜時間的習慣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為了讓學生體驗1分鐘的長短,我設計了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1分鐘的長短,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4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選擇最貼近學生的生活時間,學生在校一天的作息時間表。請同學們說說是幾時幾分?再請學生撥一撥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知識,完成教學目標。

  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教學中,我注意選取生動形象的flash動畫和動手撥一撥學具鐘面,在觀察、思考、討論、實踐中逐步掌握知識:“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時分之間的關系1時=60分等等”。

  這節課有著豐富的德育滲透素材,在教學中我有的放矢地向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讓他們來體會“1分鐘有多長”和1分鐘內你能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等等。學生都深切的體會到了一分鐘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卻能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時間。

  不足之處:教學內容較多,教學時間不夠,缺乏教育教學機智,不能及時地作出相應的調整。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教訓,努力使自己在教學上有更大的進步!

【《時分秒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時分秒教學反思04-16

《比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認識教學反思12-28

《認識乘法》教學反思03-15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03-14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3-08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03-08

《0的認識》教學反思03-12

認識除法的教學反思03-1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a∨天堂久久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免费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