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教學反思>《開天辟地》教學反思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
更新時間:2024-10-13 02:17:18
  • 相關推薦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天辟地》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

  教完《開天辟地》這一課上,我不禁問自己:“教這一課,學生學會了什么?”上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掌握課文內容。我問:“課文講了誰開天辟地?為什么要開天辟地?又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引導學生學習第一節,了解事情起因;讀讀2—7自然段,說說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之后,讓學生找描述盤古開天辟地經過的概括性語言。學生找到了最后一節,從而明白了課文的結構。我想這是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這是應該要教會學生的一種能力。

  第二課時,我抓住總結句“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讓學生讀課文的2—5自然段去感受盤古的神力。學生找到了一些句子,我先讓學生談感受,然后有感情朗讀,在評價朗讀時,引導學生在讀中表達對盤古的敬佩之情。這是培養學生對詞句的感悟能力和朗讀能力。

  讀到第5節時,盤古巍峨的形象已矗立于學生頭腦中。這時,我出示插圖,讓學生說話:“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盤古?”學生說:“我看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盤古。”“我看到了一個力量無窮的盤古。”“我看到了一個威猛無比的.盤古。”……我說:“是啊,此時,我們看到了一個頂天立地地英雄,看到了一個英雄的剛勁有力的一面。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的第6自然段,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盤古?”

  學生讀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我讓學生說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說:“我看到了一個精疲力竭的盤古。我想到他撐了這么長時間,把力氣都用盡了。”“我看到了一個含著微笑倒下的盤古。我想此時盤古知道天地不會再合攏,就感到很欣慰。”“我看到了一個有獻身精神的盤古。我想他的心地很善良。”我說:“是啊,英雄的剛勁有力讓我們感動,英雄的柔情似水同樣讓我們感動。盤古臨死的時候,他把他的身軀奉獻給了我們這個世界。”學生自讀第7自然段,找一找盤古身軀的哪些部分化為了哪些萬物?最后總結,盤古不僅以他的神力開辟了天地,還把他的身軀奉獻,化生了世間萬物,才讓這世間這般美好。這是培養學生說話,表達感情的能力。在這過程中,學生用心感悟人物品質,同時思想受到熏陶。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2

  《開天辟地》是蘇教版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意在贊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于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此外還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按類型有效積累詞語,并從中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以課題為突破點,對文本(內容和體裁)進行了整體把握。

  然后教給學生讀神話故事的方法“借助文本,展開想象,將文字活化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引領學生進一步走進課文,找到最讓你感到“神奇”之處,進行品讀感悟。在學生描繪一幅又一幅畫面之時,老師適機引導,讓學生一步步感受盤古的偉大人格。當然,中間不乏抓重點詞句(“猛劈猛鑿”“精疲力竭”、“微笑”)進行品讀,抓對仗句感悟文本語言的特點,通過朗讀感悟世間萬物的美好,通過想象給文本補白感受盤古化生萬物的神奇。此時讓學生練筆達標:“盤古,我想對你說……”,故事中那神奇的一幕幕還在學生眼前浮現,盤古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已刻在學生心中,學生情動而辭發,寫下了自己與文本對話后最真切的感受。

  在完成對文本的解讀后,我引導學生探究神化故事的特點,出示相關資料鏈接,學生對“神話故事”的特點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明白了神話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的寄托,也揭示了他們所贊賞和敬仰的民族精神,巧妙的突破了又一教學重點。

  最后,我以總結閱讀神話的讀書方法結束課堂,引領學生在課后運用這一方法閱讀更多了神化故事,使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有效的擴大了語文教學的外延,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縱觀整節課,學生思維活躍,課堂節奏調控適度,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投入,效果較好。但是,老師的設計、措辭上或多或少還有些不當之處。如:“神話故事是假的”就不如說成“神話故事是虛構的”,還有借助文本,展開想象,將文字活化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這么詩意的語言是否所有學生都能明白其真諦。

  教學永無止境,我將不懈探索。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3

  借練習學課文

  ——《開天辟地》授后小記

  練習4的讀讀背背中有以下八個詞語: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闊斧 開天辟地

  與日俱增 頂天立地 化生萬物 改天換地

  這八個詞語不僅概括了《開天辟地》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詞語的排列順序也與課文描述的先后順序完全一致。基于這一發現,我決定將這一內容的教學滲透到課文的學習中去,一方面結合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八個詞語的意思,另一方面又通過這八個詞語使學生加深對課文有關語句的描寫及內容的理解。同時我決定就將這八個詞語作為本課教學的一個板書,使學生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故事發展的一個完整的過程。

  在上完課后細細總結一下,這樣結合起來教學,體現了以下的一些優勢:

  1、節省了重復教學的'時間。

  課文的教學如果不與這些詞語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那么在教學練習的時候,學生還是要花時間去溫習課文的內容,并理解詞語,從而進行記憶和背誦。這樣一結合,就不必再花時間去進行講解。

  2、詞句結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理解詞語的目的。

  八個詞語,結合課文內容完成對詞語意思的理解,而且文中有相關

  的語句描述了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來,讀一讀,學生對詞語的意思理解就更為形象,更為深刻。

  比如“昏天黑地”一詞,文中相對應的句子是:一天,大神醒來,睜眼一看,四周圍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見。

  再如“大刀闊斧”一詞,文中句子是: 大神見身邊有一把板斧、一把鑿子,他隨手拿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對著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陣猛劈猛鑿,只見巨石崩裂,“大雞蛋”破碎了。

  這樣,結合文中語句,通過朗讀、感悟、想象,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自然會更形象更深刻。理解深刻了,記憶及背誦的效果自然也會有明顯提高。

  3、借助詞語,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由于這八個詞語不僅是文章的關鍵詞語,而且它們的排列按先后順序,將這些詞語串聯起來,就能夠很好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課堂上,借助這樣的板書,引導學生說話練習,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根據關鍵詞語,運用連詞成句的方法來提高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同時又幫助學生記憶及背誦詞語。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4

  陶行知有一句話:“好的先生不是教課本,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完《開天辟地》這一課,我不禁問自己:“教這一課,學生學會了什么?”上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掌握課文內容。我問:“課文講了誰開天辟地?為什么要開天辟地?又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引導學生學習第一節,了解事情的起因;讀讀2-7自然段,說說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之后,讓學生找描述盤古開天辟地經過的概括性語言。學生找到了最后一小節,從而明白了課文的結構。我想這是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這是應該要教會學生的能力。

  第二課時,我抓住總結句:“就這樣,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讓學生讀2-5自然段,去感受盤古的神力。學生找到了一些句子,我先讓學生談感受,然后有感情地讀,在評價朗讀時,引導學生在讀中表達對盤古的敬佩之情。這是培養學生對詞句的感悟能力和朗讀能力。

  讀到第5節時,盤古巍峨的形象已矗立于學生頭腦之中。這時,我出示插圖,讓學生說話:“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盤古?”學生說:“我看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盤古。”“我看到了一個力量無窮的盤古。”“我看到了一個威猛無比的盤古。”我說:“是啊,我們看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看到了一個英雄的剛勁有力的一面。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的第6自然段,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盤古?”

  學生讀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我讓學生說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說:“我看到了一個精疲力竭的盤古。我想到他撐了這么長時間,把力氣都用盡了。”“我看到了一個含著微笑倒下的盤古。我想此時盤古知道天地不再合攏,就感到很欣慰。”“我看到一個有獻身精神的盤古。我想他心地很善良。”我說:“是啊,英雄的剛勁有力讓我們感動,英雄的柔情似水讓我們感動。盤古臨死的時候,把他的身軀奉獻給了我們這個世界。”學生自讀第7自然段,找一找盤古身軀的'哪些部分化為了哪些萬物?最后總結,盤古不僅以他的神力開辟了天地,還把他的身軀奉獻,化生了世間萬物。才讓這世間這般美好。這是培養學生說話,表達感情的能力。在這過程中,學生用心感受人物品質,同時思想受到熏陶。

  最后引導學生談了什么是神話,以及交流了課外閱讀的神話故事,還找了文中對偶句的特點,但沒能仿寫。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

  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神話題材的文章,講的是巨人盤古開天劈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劈地而勇于奉獻的精神。故事想象力豐富,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

  對這節課的教學預設是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創設深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盤古是怎樣創造美麗的宇宙?”為主線展開教學,在朗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盤古這一神話人物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勇于創造、勇于奉獻的偉大精神,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5

  《開天辟地》講述的是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來是混沌一團的,后來大神盤古憑借他的神力把天地分開。盤古死后,他的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辟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如何開天辟地,感受盤古的雄偉高大、力大無窮、意志堅定;他如何化生萬物,體會巨人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時,我是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逐段講述的。導入課題時我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天地是怎么來的?人類的祖先是怎么來的?”,其實古代的人也曾想過這些問題,于是編出了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關于人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叫“女媧造人”。傳說在女媧造人之前,這個世界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獸蟲魚,沒有天,沒有地,于是世間又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開天辟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樣形成的,這對于求知欲特別旺盛,好奇心特別強的'小學生來說,必然會充滿新奇。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設計一個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團,開天辟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學習課文時,我采用“啟發思考—自主閱讀—交流體會—適當點撥—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學。教學第二段的時候,設計這樣的問題:盤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軀開天辟地的?開天辟地后的情況怎樣?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交流讀后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點撥。如:“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可以感受盤古開天辟地的艱難,“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感受盤古意志堅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盤古面對死亡,坦然無畏,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盤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

  教學第三段時,主要讓學生反復朗讀,了解盤古的身軀化成萬物的經過。引導學生把世間事物美好的特點,跟盤古美好的心靈聯系在一起,體會盤古把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人類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后設計一個想象說話:發揮想象力,說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不足的地方:

  1、學生讀,說的機會很多,但我沒能很好利用老師點評、學生點評的方法,激勵手段利用不夠,未能把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

  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辟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為都是因為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3、最后安排的想象說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后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6

  《盤古開天地》講的是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這篇課文內容短小,但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從盤古如何開天辟地到最后倒下化作萬物都能一目了然。因為本課采用集體備課,采用板塊式教學,在準備上課之前,我們各個老師都先準備了初稿,然后再經過討論得出了共案。

  教學設計的流程:

  1、了解神話故事。

  2、積累雅詞。這部分在積累的時候分為幾種類型,如詞語分類、短句等。

  3、概說神話。默讀課文,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文?

  4、細悟神話。說神奇,我是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的:( ),因為( )。

  5、講述神話。

  經過實施操作,我們發現,這樣的設計理論上符合板塊式教學的要求,教學主線突出,教學點重難點等方面也能概括其中,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變得繁瑣、時間上安排不夠,甚至有些地方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比如,在第二部分積累雅詞,教師需要花上8-10分鐘跟學生講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它們與什么有關,這就造成接下來品析段落朗讀的.時間縮少了,花這么多時間解釋不如讓學生寫一寫。其實這里可以單純讓學生多讀兩遍,老師只需在旁提點一下它們的相同處即可。再者,在第四部分細悟神話,其實文章中處處都充滿了神奇,處處都可以去體會,只要學生能說出自己的感受,能夠通過朗讀或者詞語中感受到神奇就可以了,老師大可不必要每句話都挑出來細細的品析,這樣就違背了板塊式教學的原則,也把本來一篇充滿想象色彩的文章添加了很多主觀成分。

  當然,這節課上也有成功的地方。

  1、以主問題貫穿全文。這個故事真神奇,你從哪些地方看出的?以神奇為基點,讓學生通過朗讀、自讀自悟、品析文段去感受文章的神奇妙處,感受神話的寫法。

  2、學會通過重點詞語感悟人物精神。如第二自然段抓住“掄”、”劈”這兩個動作詞,通過學生做動作,通過換詞等方式,讓學生感受盤古開天辟地的艱難,感受盤古開創宇宙的過程。

  3、展開想象的翅膀。課文最容易感受神奇之處在于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的變化,讓學生通過仿說的形式展開合理的想象,想象盤古倒下后,他身體其他部位還會變成什么。學生的答案往往讓老師充滿的驚嘆。

  一次集體備課,就是一次智慧碰撞的火花,通過這次集體備課讓我學習到更多,希望以后有更多共上一課的教學活動。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7

  課文《開天辟地》是一篇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歌頌了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

  在備這篇課文時,我也將整個單元的其余兩篇課文和練習四的“讀讀背背”一起看了一下,這時發現在練習四的讀讀背背中,剛好有八個成語是和這篇課文有關的,于是,在教學中,我選擇了其中的6個成語,要求學生復述課文。教學的效果還是可行的。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朗讀的重點。要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歸納盤古高尚的品格。知道他面對開天辟地的壯舉,堅持不懈,矢志不渝。

  課文的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是重點,也就是盤古化生出世間萬物這部分,同時課后還要求背誦這部分。于是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細細地進行有感情朗讀,并在朗讀中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在這部分中,一些描寫盤古的詞語也非常精彩,如“精疲力竭”、“含著微笑”、“臨死”等,這些詞體現了盤古偉大的心靈,他面對死亡是那么地坦然,那么地無畏。

  通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與感悟,學生體會到了盤古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在課文中,還應用了一些描寫非常優美的詞語,如“轟隆的雷霆”、“光芒萬丈的太陽”、“皎潔明媚的月亮”、“流淌的血液”、“奔騰的江河”、“縱橫交錯的大道”、“滋潤萬物的雨露甘霖”等等。這些詞語形象生動,恰當地寫出了世間萬物的'特點,

  在學完課文后,我照例讓學生提自己學完課文后的疑問,有的學生就提出,為什么課外閱讀上說天地是分開的,可課文上又說是盤古分開的,到底是誰分開的呀?為什么人們要編這樣的神話故事呀?我告訴學生,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的神靈,也各自都相信自己所崇拜的神仙是法力無比的,國外的人們相信神耶和華是力大無窮的開天辟地者,而我們中華民族則相信是盤古開天辟地的,本來課文講的就是神話,沒有完全的科學推斷,只是傳說而已。

  學生的知識面還比較窄,所以學生在發言時,語句不流利。應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訓練,學會摘抄,積累知識。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8

  《盤古開天地》是一篇神話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神奇故事。課文通過盤古開天辟地,頂天立地,體現了巨人盤古的不畏艱難的獻身精神。課文處處充滿神秘的味道、神奇的想象,讓學生感受著我國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1、教學效果(思效)。

  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抓住關鍵詞句教學,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朗讀中抓“掄”“猛”等詞語體會盤古的動作,邊讀書邊加上自己的動作,讓學生感受這些詞語用得巧妙之處。課文描寫天地變化時“清而輕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讓學生體會反義詞的妙用,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加以品味,體會作者用詞之妙,同時對描寫的情境有了形象的認知。

  學生對于課文中描寫“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這部分有所質疑,因為課文插圖中是盤古手托著天,所以我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究竟是盤古“頭頂著天”還是“手托著天”?是故事描寫有誤還是課文插圖不夠精準?其實,學生討論不出結果也無所謂,只是借助這樣一種形式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盤古開天地的艱難而已。

  2、教學收獲(思得)。

  (1)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遵循主線展開教學。以“傳說中的盤古是怎樣創造美麗的宇宙?”為主線,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盤古頂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獻身的偉大精神,從而領略神話故事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2)始終堅持“以讀為本”,尤其是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以及盤古身體發生變化這兩部分,不需要教師過多的分析和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談出自己的體會。通過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盤古掄起斧子開天辟地的高大形象就躍然眼前。

  (3)小練筆的設計恰到好處。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盤古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變成了自然界的某一種東西,盤古身體的這一部分和它所變成的東西之間有什么聯系嗎?聲音變成雷聲,眼睛變成太陽月亮……從而讓學生體會,想象不是憑空亂想,而是合理的聯想和想象。這時候布置學生練筆——除了課文中描寫的,想象一下盤古的其他部分會變成什么?學生就有了想象的思路。

  3、不足之處(思失)。

  復述課文是四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的語文技能。在開始備課的時候我是設定了這項任務的,自己也以為很容易達成,結果發現我太高估學生了,他們只是用非常簡單的'語言概括了故事內容,缺少復述的趣味。這樣說明學生并沒有掌握復述課文的訣竅,尤其是精彩片段的精妙之處,包括一些關鍵詞句,學生并沒有運用到自己的復述當中。

  4、改進措施(思改)。

  教師應該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利用合理的機會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創設情境讓學生有問題可思考,有時間可思考,有機會去思考。不管何種類型的課文,老師都應該少一點灌輸,多一點啟發;少一點講授,多一點學生的思考和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盤古開天辟地》為我們講述了創世紀巨人盤古開天辟地的原因和經過,解釋了宇宙的起源,贊頌了盤古與自然作斗爭的精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抓住關鍵的語句,感受盤古敢于開創、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精神。

  2、了解神話傳說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領悟課文主題。

  2、在課堂上“讀”貫穿始終,讀得充分,讀得扎實,讀得深刻。如第二節的“掄斧猛劈”通過學生自己的動作感受來加以讀的感悟;天地分開后發生的變化,也是通過感情朗讀讓學生加以體會,特別是第四自然段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的變化,我首先范讀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然后通過師生對讀,生生合作等朗讀方式,讓學生入情入境,在潛移默化中體會祖國文字的魅力及盤古的不朽精神。

  3、有效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變化”這節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發揮想象,同學間啟發合作,想象盤古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仿造文中的優美詞組也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詞句,同時達到了當堂課講、練、寫結合的目的,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本節課的作業我沒有硬性規定學生去完成哪些內容,而是讓學生說說學習本課后回家想做些什么,其實學生所說的如:想再讀一些神話故事,想把故事講給家人聽,想繼續搜集有關神話故事的資料等,這些正是老師要安排的作業,而學生卻自主地要去完成這些任務,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抓重點詞語,提高朗讀的質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第一自然段我抓住了“混沌一片”,結合圖片進行理解,既理解了詞語,又為后來的盤古開天地作了墊設。后面兩段的教學,抓住了幾個動詞“掄,劈,頂,蹬”體會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三、不足之處

  第三自然段的處理可以再緊湊些,也可以通過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得再充分些,老師的講解少一些,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本節課拖堂兩分鐘,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以改進的地方,爭取在不斷的改進、完善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得更為合理。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談話導入,激發興趣,讀懂課題。了解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神話故事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接著初讀課文6—9自然段,整體感知盤古怎么撐天的。然后交流分享讀書感受:從“直挺挺”“撐”“不讓”“孤獨”“堅持”“實在”“終于”可以體會出盤古與自然堅持斗爭的獻身精神。最后搜集閱讀優秀的古代神話故事。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9

  亮相課,對于我們年輕老師是煎熬,可經歷了,才發現也只有亮相課才會讓自己成長的更快!

  這次亮相課我選擇了一篇神話故事《開天辟地》,故事大意很好理解,學生對神話故事也很感興趣,所以我把整節課的重點落實在了如何概括故事內容這一方法教學中,我堅信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遷移拓展也是關鍵,所以由這篇課文我概括了兩種提煉故事的方法,一種是抓住中心句,一種是概括小標題,學生學習的很快,也會拓展到其他文章上,初步目標已達成,要想更能靈活運用,還需要日后的積累,而這節課能有效的開展,真是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非常榮幸自己有這樣的一個團體,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前后在4班、1班、7班磨了三次課,程**老師、小璐老師,王**老師、錢淑琴老師等一遍又一遍的去聽我課,聽完了認真的幫我點評,本來大家都很忙,可是他們都愿意花時間去聽還愿意花時間去評,這種態度就已經很感動,而他們提出的`意見更是讓我感動,每一條都讓我豁然開朗,像小璐給我提出的目標定位,很是受益,就像他說的,教師每走一步都應該知道自己設計的這個環節要達到什么目標,例如朗讀詞語,第一遍怎么讀,要達到什么目標,第二遍要怎么讀要達到什么目標,老師必須心里明白,這點真是終身受益,以后的課堂估計每走一步我也是要想好我的意圖吧!還有錢淑琴他對于我整個環節的指導,去掉了繁雜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精簡了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質疑題目,帶著問題去讀書,是啊,學生的思考很重要,教師只是引導者而已,的確如此,還是應該把課堂還原給學生,把書本留給學生,收獲滿滿,還有程**、王**對我ppt的建議,他們有細節上的提醒,也有專業上的指導,每磨一次課,都給我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建議,這比我一個人摸索進步的快的多,很是感謝,另外當亮相課上完之后,大家又集體給我評課,商討環節的恰當與否,每一個建議都那么實在,沒有一絲保留,感覺團體的力量很強大,讓我學到了很多!

  所以說,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亮相課前,那是煎熬,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亮相中,那是享受,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亮相后,那是收獲!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0

  《開天辟地》是對學生進行無私奉獻的品質教育,在閱讀的同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掌握理解生詞的方法,讀懂句子、讀懂自然段,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意識與習慣,落實年級段的教學目標,《開天辟地》教學反思。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感受神話故事豐富的想象,激發閱讀的興趣。

  這篇課文是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以他開辟了天地,用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贊頌了盤古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本文一共五個自然段,以豐富的想象,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盤古開天辟地創造世界的過程。故事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三、四自然段描寫盤古開天辟地的過程和第五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

  孩子們都喜歡神話,想探索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本課主要采用了“以讀為主,讀悟結合,直觀輔助,體會感悟”的原則,并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內容奉獻,讓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對話文本,感受盤古的偉大無私的獻身精神。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教學反思《《開天辟地》教學反思》。

  在教學方面我重點突出幾點:

  一、通讀文本,自主學習

  教學中大量的通讀課文,初讀課文時每次都會有明確目的的通讀全篇課文,由認識字詞,到讀通句子再到總結文章大意,都明確要求,做到落實到位。最后在總結時再次回歸課文通讀全文升華認識,此時學習已能把領悟到的東西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了。

  二、抓住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我為本課精讀設定了一個的問題: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這樣一個問題貫穿于理解文章的始末。本課教學的綱領,圍繞著這個問題,這個重點,圍繞著這句話,盤古如何開天辟地,如何化身萬物的精彩章節一頁頁地鋪展開來,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感悟。引導學生逐段讀文,并通過讀來反復地重現課文的重點,逐步地把握盤古這一偉大無私奉獻的人物形象。

  三、結合想象指導朗讀,注重文本內化

  課文描寫天地變化時讓學生通過朗讀這句話“清而輕的陽氣,逐漸上升,變成了藍藍的天;重而濁的陰氣逐漸下沉,凝成了大地。”應用了大量的反義詞,讓學生在指名學生讀和分組對讀中感受出來天地的'不同,體會作者用這些詞語的妙處。

  四、激發想象,指導朗讀

  在教學“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變成什么”這節時,我引導學生一個變化就是一幅美麗的畫,聽老師讀一句,看看你的眼前能夠出現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學會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正是在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內化,同時也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與技巧。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通過美讀,為下一環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而設計的“小練筆”,仿寫“他的(),變成了()”一句話做了知識的鋪墊,及時的做到了學用結合。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1

  開天辟地是一篇神話故事,講述的是天和地一直沒有分開,盤古昏睡18000年之后開天辟地的故事。

  第一課時,我圍繞著昏天黑地,開天辟地,頂天立地,改天換地這四個詞語,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昏天黑地主要體現在第一自然段的,整個宇宙混沌一團,像個大雞蛋。我讓學生先理解什么是混沌一團,混沌一團的時候,可能會什么都看不見,可能會黑暗一片,用一些詞來形容是怎樣的黑暗,并把這個詞板書在黑板上。我接著問學生,如果一直生活在這樣的黑暗的過程中,沒有太陽,沒有光明,你會感覺怎么樣?學生確切的感受到沒有光明,只有黑暗是怎樣的一種無奈!

  在開天辟地的過程中,我抓住了盤古左手持著右手握斧,對著黑暗一陣猛劈猛鑿,讓孩子們感受到盤古的力大無窮。但感受到力大無窮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體會到盤古的獻身精神,為了讓他們感受到在開天辟地之后,盤古是如何怎樣像個柱子似的撐在天地之間,不讓天地重新合攏,這時我問孩子們,如果盤古沒有堅持下去,可能會怎樣,很多孩子說出可能會回到以前混沌黑暗的狀態,可能他的'所有辛苦會白費,可能他的身體依然會受到限制,躺在大雞蛋里感覺的很不舒服等等,孩子們先感受到開天辟地的重要性,所以在經過盤古精疲力竭地撐天之后,他終有一天撐不住了,倒下了,在倒下之前,他把他的身軀換成了化成了世間萬物,他身體的每個部位,如口中呼出的氣發出的聲音,左眼、右,眼流淌的血液,隆起的肌肉、筋脈,皮膚甚至汗水都變成了人賴以生存的環境和物質,在這些變化當中,我引導他們找到兩者之間的相似點,比如說,盤古口中呼出的氣跟風和云,給人的感覺很相似,聲音跟雷霆都是聲音類別,左眼右眼的光芒與眼睛的明亮也有相似性。孩子們感受到,就算死了,盤古也寧愿把自己的身驅,變成有用的東西,為人類造福,讓孩子們感受到盤古的偉大。

  在學完課文之后,我再次讓孩子們了解神話的特點,抓住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神話的這種文學體載,并引導學生們更多地去讀神話故事,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2

  這是一篇神話傳說,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詞句品味,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在指導讀詞時,告訴學生詞語也是有感情的,讓學生讀出感情。通過做動作、對比朗讀體味盤古開天地的.艱難,學生雖有一定的感受但還不夠到位。如能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說自己的感受,效果可能會更好。在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時設計環節合理,讓學生從書中省略號引導到讓學生自己想象盤古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想象,同學們說得很生動。但留給學生想象的時間還不夠。應該給充足的時間達到盡善盡美。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3

  今天上完了《開天辟地》這一課,我想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

  一、抓重點詞,理解盤古的“頂天立地”。

  孩子在朗讀第三自然的時候,感覺有氣無力,讀不出感覺。我抓住“頂”和“踏”兩個字,進行教學,通過朗讀,講授,讓孩子明白了盤古的“頂天立地”。重點詞語一抓,孩子們就懂了文章應該這樣讀才有氣勢。

  二、抓“對偶”句,體會文字的魅力。

  這篇文字出現了大量的對偶句,在講授課文的時候,我出示了“左手持鑿,右手握斧”,接著讓孩子自己發現這兩個短語有什么特點、孩子發現字數形同,意思相近。我告訴孩子這樣的句子就叫“對偶句”。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讓孩子在文中自信找尋,發現問題。

  三、抓“中心”句,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盤古以自己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身萬物。在第一課時的時候,我就讓孩子去文中找尋。孩子輕松找到中心句后,我再次讓孩子按照中心句給課文分段,孩子也就明白了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盤古的.獻身精神。

  四、抓“長短”,感受寫法。

  既然知道了課文介紹了兩個方面的內容,讓孩子仔細閱讀課文內容,看看作者重點寫得是“開天辟地”還是“化生萬物”?孩子通過對文字長短的閱讀,明白了課文重點介紹的是“開天辟地”。這就叫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方式,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能夠在一篇篇的課文中找到答案。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4

  《開天辟地》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神話故事,講述了盤古的孕育以及他開天辟地創造世界的過程,意在贊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課文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顯得十分生動精彩。

  本課教學我以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課標對小學語文中年段閱讀教學的相關要求為出發點,多方面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抓朗讀,促想象,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抓語言,細品讀,領略神話語言的精妙為基本教學策略,引領孩子們在神話的王國自由飛翔。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借助詞語,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練習4的“讀讀背背”中有以下八個詞語:

  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闊斧開天辟地

  與日俱增頂天立地化生萬物改天換地

  這八個詞語不僅概括了《開天辟地》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詞語的排列順序也與課文描述的先后順序完全一致。基于這一發現,我將這一內容的教學滲透到課文的學習中去,一方面結合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八個詞語的意思,另一方面又通過這八個詞語使學生加深對課文有關語句的描寫及內容的理解。

  二、抓住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本課的重點是: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因此我以“盤古是個xx的神。”這樣一個口頭填空貫穿于理解文章的始末。圍繞著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讀文、學文,并適時地出示以上的填空題,讓學生口頭填空。這樣反復地重現課文的重點,使學生在口頭練習中,逐步地把握盤古這一偉大無私的人物形象。

  三、結合想象指導朗讀,注重文本內化

  先讓學生找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話“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界萬物。”作為本課教學的綱領,圍繞著這句話,盤古為什么開天辟地,如何開天辟地,如何化生萬物的精彩片斷一頁頁地鋪展開來,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感悟。

  如第二自然段“盤古力辟渾沌”的講讀,在學生自讀課文后,教育引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學生深入課文,著力于想象,自然而然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之后,我示范朗讀,讀完以后告訴學生,老師能讀出盤古力大無窮的氣勢,是因為一邊讀一邊在想象當時的場面,同時,激勵學生把想象到的畫面,用恰當的語氣讀出來。我利用這一舉措,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內化,也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與技巧。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還體現在學生學完“盤古化生萬物”這一段后,我設計的一個想象口答題“盤古的xx變成了xx。”不但激發了學生想象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明白了想象要合理恰當。

  四、“讀”貫穿始終,讀得充分,讀得扎實,讀得多樣。

  (1)在講“頂天立地”這一段時,通過教師的引讀,抓住重點詞語“一萬八千年”“跟著長高”等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了盤古的意志堅定。

  (2)在教學“盤古的身軀化生萬物”這節時,我采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填空讀,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摘錄了這一節中的優美的詞組,通過美讀,為下一環節學生仿寫“他的xx變成了xx”做了知識的`鋪墊。

  五、挖掘文本內涵,回歸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

  本課在語言文字上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多處運用了象“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這樣的句式。在課文學習中,我給學生列出了類似的句式,并一組組出示,讓學生朗讀、欣賞、感悟。我認為這樣的做法體現了教師深入挖掘文本,力求向學生展現文本深刻內涵,展現語言文字無窮韻味與魅力的教學意圖,是一種語文教學的回歸,相信通過這一課的學習,這種句式會深入到學生內心,逐步達到內化。

  縱觀整堂課,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1.文章的情感基調沒有把握好。在教學第三節感受盤古頂天立地的形象時,盡管我請了一位學生動作演示,自己還用撼動人心的語言三次煽情,設法撥動學生心中的情感,無奈學生只游離于文字,未能走進人物心中,與之同喜、同憂!想些什么呢?學生的回答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估計是自己在上課開始就沒能好好渲染。

  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辟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為都是因為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3.最后安排的想象說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后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5

  在《開天辟地》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盤古這個“大神”在學生心里神奇地站起來呢?我教學這一課的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1、講講故事,還孩子們一個“神”

  開課伊始,抓住神話口耳相傳的特點,設計了教學生講故事、聽故事的方法,從課堂教學的結構上實現了對當下課堂的顛覆和重構。而講故事的同學,不僅把書上的內容變成了自己的語言,充分地消化,而且把書面語言變成了口頭語言,生動地講述出來。語言的魅力、神話故事的魅力、聽故事、講故事何嘗不是課堂的一種享受?

  2、讀讀文本 感受神奇

  首先,在“開辟天地”這一部分,以文本細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字詞句中感受盤古的神力。“咔嚓一聲”和“猛劈猛鑿”兩個詞的著力引導,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關鍵詞感受盤古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在盤古“頂天立地”這一部分則濃墨重彩地加以渲染:讓學生用雙手演示天和地的變化來直觀感受盤古長高的神奇過程;在“一百年過去了”“一千年過去了”“一萬八千年過去了”等具體語境的導讀中,盤古的身高以數字化的形式清晰呈現,學生接口讀的過程,就是盤古的形象在他們心里長高的.過程;直至最后“巍峨”的出現,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盤古“頂天立地”的氣概與形象。這樣的教學,力圖體現盤古這一形象的審美價值。

  接著,在“化身萬物”處,教學中我首先以畫面給學生的感觀強烈的沖擊,這部分的內容,重在“變”,因“變”而神奇。如何導好這個“變”?先看變什么——記憶文中的優美詞句;再看怎么變——由此,引發對神話故事想象的思考:讓人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想象,才是最上乘的想象。

  最后,設計友情卡環節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盤古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不知不覺中已進入孩子內心。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08-02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5篇09-06

《盤古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0-02

開天辟地教學反思15篇06-09

盤古開天辟地作文12-14

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02-06

教學的反思01-07

教學反思09-28

教學反思06-30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一本之道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2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熟女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