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1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
例如,跟學生息息相關的`一項就是平均分問題。而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統計初步知識,應用問題等較為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與能力。因而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主動參與中學會數學思考,在獲取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及解決數學問題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四(1)班有30人,數學月測試總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數學月測試總分2687。問通過以上信息哪個班成績好?為什么?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發現、經歷、感悟到了求平均數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認識到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這一點我深感欣慰,孩子們在自學的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比起以前單純地教給孩子們解題方法,更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
其次,這節課與以往教學平均數的呈現方式不同。在這節課上我注重了讓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學習,首先讓孩子們產生對平均數的強烈需求,在經歷了平均數產生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然后再去解決問題。 再次,關注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改提出:數學要體現生活性學有用的數學。本節課我在設計練習時設計了小河游泳:一條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會不會有危險?使孩子們在討論中加深了對平均水深的理解,從中體會到了應用數學知識要靈活。 本節課的遺憾:課堂上未能對每個學生舉出的平均數實例進行探索、拓展應用,課結束時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時只是泛談體會和收獲。 學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會更深入地投入。
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2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也很廣泛。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整體情況,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其內涵要點有兩個:一是代表一組數據的水平,二是虛擬性。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理解意義和掌握算法,而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時先通過對淘氣5次記數字情況的分析,引導學生經歷尋找代表數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平均數雖然沒有出現但是“不多不少”,可以是這一組數據平均水平的代表,從而理解平均數的這兩個內涵要點。然后教學平均數的算法,兩種算法中“求和平均”是學生已經掌握的方法,所以一帶而過,側重點放在“移多補少”的操作中,讓學生理解平均數是“平”出來的一個數字。再通過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練習,鞏固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同時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這節課雖然經過精心設計,但我在教育機智方面還有欠缺,只顧按照教學流程走,忽視課堂上預設之外的生成,沒能加以很好的利用。另外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后面的練習環節有些倉促,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探索,力爭讓自己的課堂有更多的精彩呈現,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3
《平均數》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第一課時的內容,平均數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運算含義的基礎上教學的。但平均數與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借助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我們既可以用它來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接、簡明的特點,所以生活中應用較廣泛。學好這部分內容,可為今后學習更為復雜的統計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思考、交流等教學過程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掌握平均數的特征。
2、經歷平均數的產生過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3、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為了較好的凸顯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在這節課中,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一、游戲和生活情境導入,初步感知平均數。
“教學中應當努力創設源于學生生活的現實情境。好的.‘現實情境’應當是學生熟悉的、簡明的、有利于引向數學實質的、真實或合理的。”開課伊始,我利用抓糖游戲小視頻,“你有沒有辦法使我們3個人抓的糖果數一樣多?”,一石激起千乘浪,孩子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到對數學問題和數量關系的研究上來。從游戲到數學,從操場到課堂,從活動到思維,學生的心被老師牽住了。學生到白板上把多的糖果移給少的,從直觀到抽象的方式,使學生初步建立起了平均數的概念。
二、利用電子白板實現“幾何直觀”和“數形結合”的思想,使學生感悟平均數的意義。
本節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從統計的角度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統計的意義,幾何直觀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在建立“平均數”的概念和意義時,我利用電子白板的自由拖動的功能使原來不相等的幾個數通過移多補少變得同樣多,以前的ppt課件是讓學生想象完后,老師用ppt課件演示,而我是用電子白板讓學生親自移多補少,把學生的思維過程直觀的展現在全體學生的面前,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除了移多補少得到平均數,還有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我利用電子白板幾個隊員的實際投籃個數合起來,然后再平均分成相應的份數,就得到了平均數,不僅使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算法,還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使枯燥的計算變成生動字符,便于學生理解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數”和“形”是教學中最基本的兩個概念,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說“數無形時少直觀,形無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數形分家萬事休。”
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發展數據分析觀念,滲透情感和德育教育。
在教學中,我還結合教材內容,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融進課堂,引導學生領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發掘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利用身邊有效的數學資源學習數學知識。在我所選取的四個練習,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所選的內容都與學生生活貼近的題材,如:第一題是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第二三題是對平均數的應用,第四題是對平均數的深化認識。這四道鞏固練習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數學,生活之中處處用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主動地去學數學,用數學。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馬身高130厘米下河游泳有沒有危險?這個討論中,即讓學生運用平均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讓學生受到了安全教育。這樣的教學實現了數學教育的多重價值,使各學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在讀書、節約用水、愛心捐款的習題中滲透了德育教育。
總之,較好的體現了平均數在統計學上意義,既尊重了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給他們以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又較好的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以及在統計學當中的重要的作用,使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說我的評價語不夠豐富,對學困生的指導還是不夠等。
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4
《平均數》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一定收集和整理數據能力基礎上,從生活實例出發,讓學生充分產生求平均數的需要,進而自主探究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基本方法,并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實際問題,體驗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中我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什么是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征,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實際問題,了解它的價值。對于這節課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我們班男生平均身高143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等,引出143厘米、140厘米都是平均數、從而激發了什么是平均數即怎樣求平均數的需求,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保持濃厚的興趣,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 在尋找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時,給學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和交流,教學時,我利用教材中收集礦泉水的情境,提出問題,雖然每個同學收集的瓶子數不一樣,但如果假設每個同學都收集了同樣多個,該怎么辦?學生積極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決方法,“移多補少法”和計算等數學思維方法,接著,我又創設了比較兩隊踢毽子的情境,該怎樣比較兩隊的成績?讓學生猜想,出現不同意見,引起學生認知沖突,學生在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在小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終探索出用平均數來比較。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參與到教學的每個環節,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加強學生對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的理解。 教學中既重視“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更重視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在學生已經學過“總數÷份數=每份數”的基礎上得出求平均數的方法是“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整節課由具體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并在講解方法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滲透:平均數處于一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能反映整體水平,但不能代表每個個體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平均數這一概念的認識顯得更為深刻和全面。
【四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03-14
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8-23
《平均數》教學反思05-21
《平均數》教學反思03-14
【精選】《平均數》教學反思07-06
《統計與平均數》教學反思11-17
《求平均數》教學反思08-09
三年級下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3-05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