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1
一、基本情況
班級七年級1——4考試人數127任課教師管曉華
二、成績分析
分數段統計:
99-90分89-80分79-70分69-60分59分以下人7人20人26人30人44等級統計:
三、試卷分析
題號、題型(主觀題、客觀題)、主要考查內容、學生掌握情況、學生做答情況、得分情況
一、判斷題做得較好,個別同學4、7題做得不好,第4題學生對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認為最重要的事情,題意沒有很好地理解,第7題學生對于絕對的說法一定能判斷掌握不好,尤其是對于名言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選擇題,前3個時政教育做得不好,對國內外重大的事件不關注有關,其余題14、21、25一部分同學做得不好,14題學生不能理解題意,應先D,21題,學生對一根筷子易折斷的題意理解不好,應是集體團結的作用,25題學生對于題意沒有很好地掌握,應是理解和寬容。
三、非選擇題,26題,第一問答得不好,學生就實現生活中的安全隱患認識不到位,有的說的是一些安全問題,而不是安全隱患,第二問和第三問個別學生答反了。第27題答得還行,能答出良好班集體的特點、作用,怎樣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和融入新的`班集體。28題,第一問回答的很差,學生只對爸爸言行進行了分析,沒有回答是對還是錯。
四、試卷的總體評價
命題方向(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難易程度、考查知識點、書寫量等。
試題覆蓋面廣,難易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及怎樣維護自己的生命,書寫量不是很大。
五、試卷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題目缺少趣味性的題。其中試卷沒有設置卷面分,以及各題的評價量,評價人度不明確。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2
20xx年9月21日星期三,我校教師去馬牧池中學參觀學習,我們思品老師聽了兩節課,一節是管曉華老師上的七上“新生活新起點”,鄭志霞老師的九上“感受共和國巨變”。兩位老師的上課各有風格,管老師的課上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高,老師鼓勵評價措施到位,對參與少的小組和個人給予鼓勵和督促。鄭教師的語言很少,三言兩語的讓人覺得沒有多余。兩節課的共同點是都能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了相對先進的教學手段電子白板,展示了比較豐富的材料。兩節課在教材處理上各有優缺點,鄭老師的“百姓生活大變遷”一目時,不僅僅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去展示,而且最后總結成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是很好而且是以前所未見的,“綜合國力顯者提高”從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四個方面用了直觀的材料給了大家很好的理解。
通過學習,也讓我對以下認識得以加深:
要對教材加以深入淺出的整合處理,選取恰當豐富的`現實材料,讓學習內容變得更形象易懂易接受
教師的語言要簡練,不要因擔心學生對你的話不夠重視而反反復復,那樣會適得其反。從鄭老師的語言給我們的感受反觀我們自己不難發現這一點。
要相信學生,大膽地讓學生參與課堂,合作學習,解決問題,鍜煉能力,不要怕學生不會走而始終不放手。
要注意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養成,特別是七年級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多數學生并不能很好的適應,他們或逃避,或無所適從,等到八年級便出現了分化,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紛紛成了后進生、學困生,這時候對他們再“苦口婆心”,往往也是枉費心機。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3
一、從整體上反思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的實效性:
①教學設計關系到教學品質的提升。課堂設計的整體思路是什么?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流暢?教學環節處理是否全面、科學?師生活動有沒有串在內在聯系的主線上?
②對學情做了分析沒有?在上講臺之前,往往花費較長時間“備教材”和“備老師”,然而在課堂上仍舊遭遇學生的冷淡。這是因為我們遺忘了“學生”!白钪匾氖菍W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生的認知情況和思維特點是什么?學生的現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又是什么?
、廴S目標達成情況。一堂課后給學生留下了什么?是印象還是體驗?是知識還是能力?是情感還是…?我們更應該注重情感教育。
④作業設計是否合理?是為搶占學生的課后時間嗎?是機械訓練嗎?其實作業是教育觀的體現和濃縮,折射出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和課堂教學一樣,作業是一種學習活動,我們思想品德作業的布置要讓學生學會學、學會求知、學會探究,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反思是否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教學行為。
新課程提出新理念,不要當成口號,理解并落實帶動教學行為的改變。
①有沒有構建“生活化”課堂。有時我們思想品德教師總以為自己已經聯系生活,而學生還是覺得思想品德“假、大、空”,原因就是“我們聯系的是誰的生活?”。如果離開了學生的生活背景、生活體驗,就從根本上背離了新課程的思想。一些學生對思想思想品德課“學而不信”是因為他們已經有獨立的看法和觀點,知識掌握缺陷和是非觀念較模糊造成。但也不能否認是思想品德教師偏離學生實際太遠的原因。
、诜此紟熒P系,堅持“以人為本”。師生關系和諧與融洽,來自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師生角色的轉變。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相統一。新課程提出了“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內心體驗和主動探究去學習,使他們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老師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角色,適當總結、點撥和提升。在“人本”、“寬容”的課堂中,學生學習才有心理安全感,愿意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
、鄯此冀虒W資源整合情況。思想品德課堂一定要堅持“開放性”,樹立“大資源”觀念。把課程標準、思想品德教材、社會問題和時政要聞、多媒體資源、本土資源和學生資源等“大整合”。在教材觀上特別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倡創造性運用教材。根據實際善于挖掘文本資源包括教材、報紙、雜志、照片、地圖、圖表等,用善于開發影視資源、音像資源等營造情境問題。課堂信息一定要新,時政資料進課堂是思想品德最起碼的要求。更要處理好預設資源和生成性資源的有機統一。靈感稍縱即逝,要及時捕捉并變成有價值的生成性資源,讓課堂充滿智慧和挑戰。當然這也要依賴與自己的“知識底蘊”和“精神底色”以及駕馭課堂能力的提升。
三.反思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
出色完成教學目標并很好地突破重、難點,又要讓學生聽的“有滋有味”,離不開良好的教學策略和新穎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承載載體,我們可以有很多的教法學法:啟發法、引導法、自主學習法、合作討論法、情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問題教學法、活動體驗法角色互換法,社會調查法等等。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是不是又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神情茫然,仿佛做與我們無關的事情。我們的教學過程不要“滿堂灌”,不要“替蝶破繭”——蝴蝶雖然輕松地從繭中爬出來但永遠喪失了飛翔的能力。把“思維過程還給學生”。當我們想突破傳統課堂重結論輕過程,想證明思想品德課堂不僅僅是“聽講”和“記憶”,還需要智慧和能力。已經證明我們是進步了。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4
《思想品德》是以提高學生人文素質、鑄造民族精神為宗旨的課程,強調健全人格的培養,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所以課堂的意義決不僅僅讓學生懂得書本知識,掌握分析歸納等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得到心靈的撫摩、觸動,人格的凈化、升華。營筑“美滋美味”審美化的課堂就成了教師的一種能力、使命。
“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于一群活的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信號”(余秋雨《文化苦旅》)。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優點、缺點;在課后能回想起老師的'話語,能全面地看待自己,那本框的教學難點也就落實了。
教學導入:《驕傲孔雀的故事》,輕松幽默的故事,將學生帶入一個愉悅的氛圍,以“孔雀因為沒有認識自己,才掉入水中,那同學們能認識自己嗎?”用一個問句,將教學帶入下一個環節;“活動一:猜猜我是誰”通過寫紙條的形式,描寫自己的外貌特征和性格,學生踴躍參加,當我從罐子里拿出一張字條,學生紛紛舉手,要求猜那是誰;“活動二:情景模擬”,學生淋漓盡致的表演,演繹了“外表漂亮,內心卻不美的人”,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明白“美不單要看外表,更重要的是內心”;“活動三:快樂天使和智慧老人”,這個環節讓全班同學都“動”
起來,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表揚有點,改正缺點,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其他人的幫助下全面認識自己。
此時的課堂沒有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此時的課堂什么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活動的參與者,決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給定的活動,而是主動地參與到對活動的自我建構和自我體驗的愉悅中。這種自我實現的愉悅不僅有利于提升人的現實存在的質量,更有利于人格的完善!爸挥杏螒颍拍苁谷诉_到完美并同時發展人的雙重天性”(席勒《美育書簡》)。這種游戲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豈是那些枯燥的公式、單調的概念所能比擬得了的?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1-11
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1-17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07-29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反思02-16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反思02-17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反思05-18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02-17
初二思想品德教學反思10-21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