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教學反思>所見教學反思實用
所見教學反思實用
更新時間:2024-12-20 09:23:56
  • 相關推薦
所見教學反思實用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所見教學反思實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所見教學反思實用1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就思索,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后,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有趣的事。首先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后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一定能講好的,我就等著聽故事啦!”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把故事編寫完整,我在課件上設計了幾個問題來引導孩子。然后學生開始自己練習講,幾分鐘后,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后,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接著,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說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很自然的就引出了詩的題目及詩人的簡介。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所以在初步感知古詩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預習古詩的“三讀法”:“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既讓學生明確了預習任務,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意境,是詩歌的核心。教學古詩,應該運用多種形式,如形象生動的語言、鮮明逼真的畫面、優美和諧的音樂……通過這些手段,讓學生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境,使自己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課堂上,我播放音樂誦讀,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因為這首詩的詩意比較淺顯易懂,所以,我充分利用鮮明逼真的畫面,一幅畫一句詩,圖畫結合,學生在意境中觀察,在意境中理解每一句的詩意。學生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振”“意欲”“捕”“閉口”“立”這幾個詞語的意思了。

  課堂上雖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可是仍存在著一些不足。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可惜在誦讀這方面給學生讀的時間太少;另外,在編故事這一環節中沒有把握好時間,用的時間比較長,后面設計拓展練習沒能進行就下課了。今后在課堂掌控這方面需要加強。

所見教學反思實用2

  這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古詩。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古詩還是初步接觸。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所見》這首詩包含的教學內容比較多,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那么,怎樣把這么多的學習內容融于一節課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呢?

  我把這節課分成了四大塊:生字教學,朗讀教學,詩意感悟,拓展學習。但這四大塊并不是獨立成塊的,而是互相融匯,只不過有時是突出了生字的認讀,有時是突出了朗讀的感悟,有時突出了對詩意的理解,有時又注重了拓展學習。

  當然,古詩教學重點在于朗讀。整節課中“讀”應當占較大的比重,更應該體現出讀的層次性,讀的有所收獲。首先讓學生初讀,要求大聲朗讀,讀準讀通。糾正字音后,讀正確。第二步聽老師配樂范讀,讓學生初步感悟,粗知詩意。第三步自由朗讀,指導劃出節奏及韻律,讀出語感。第四步的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畫面,讀出夏天的有趣,讀出牧童的天真可愛。讀的方式也可多樣化,如齊讀,指名讀,配樂讀等,適當讓學生互相點評,學生將讀得更有滋有味。

  抓文眼感悟詩意,是我的`最大啟發。這首詩要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我認為可以扣住“歌聲振林樾”的“振”字進行理解,為什么牧童歌聲響亮?那為什么又“忽然閉口立”呢?一幅天真可愛的牧童捕蟬圖就展示在了學生眼前。

  古詩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課前導入中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創設了學古詩的意境;在學完《所見》后,又展示了課外的一首描寫小孩童趣的古詩讓學生讀一讀,加深感悟童趣;課外又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描寫童趣的古詩,學習積累古詩。這樣就不是為了教古詩而學古詩,舉一反三,充分體現了大語文觀。

所見教學反思實用3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后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后,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搞笑的事。首先,我說:“同學們,老師明白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這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之后,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后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必須能講好的,我就等著聽故事啦!”于是學生開始自我練習講。幾分鐘后,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后,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之后,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說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我就介紹了詩人,開始學詩。由于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后,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搞笑的故事我們透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說,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明白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后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說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說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說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說蟬被牧童捉住后又放了。說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嘆: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期望看到什么結果呢?為什么?”大部分學生都說蟬逃走了,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后的可憐樣,期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么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就應到達了。

【所見教學反思實用】相關文章:

《所見》教學反思08-28

所見教學反思08-30

古詩所見教學反思10-02

《所見》教學反思15篇09-04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1-17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1-22

古詩所見教學反思(6篇)10-02

古詩所見教學反思6篇10-07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5篇10-2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久久伊人精品波多野结衣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 亚州AV有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