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小書包》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課堂教學任務的落實離不開讓學生自主表達、樂于表達、敢于表達,那如何讓孩子多認字、多讀書、說完整的話成為語文教師最為關心的話題,也是我們一直要去追求的方向。
在上周我講了《小書包》這一課,《小書包》這一課是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識字課,作為一節識字課,我把它定義為讓學生認識二類字、會寫一類字這就是我要達成的任務目標。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說話的環節:我的小書包里有還有。”本以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對話,可是學生在說這一句完整的話時出現了很多問題:1表達不清晰2說了很多沒有按照格式來表達3未表達不完整4練習次數少。看似一個簡單的練習,卻發現了這么多的問題。
在我講完課之后,張校給我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點評,讓我有非常多的收獲。張校說:“識字教學要在語境中進行,不能完全脫離語境來教,在教的過程中要讓孩子說完整的話。”確實,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應該將“說話”這個環節貫串與整個課堂教學之中,但是我只進行了一個環節,這是非常不好的。其實在《小書包》這一課中,引導學生說自己的書包里有哪些文具用品時就可以在這樣的語境中完成,既鍛煉了孩子的說話能力,也做到了識字,這給今后的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
《小書包》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在張校的指導下變的更加完善。這一課可以在這兩個方面增加說話環節:
一、在“猜猜我的書包里有什么?”中加入說話環節:老師的書包里有還有。這樣基于前面的說話環節相連接也鍛煉了孩子的說話能力,實現了語境中的教學。
二、“怎樣愛護文具”,在這個環節的處理時不是太好,因為時間關系我沒有給太多的時間讓孩子展示。其實,在這一個環節可以讓孩子說一說他們在平時怎么樣擺放文具?先怎么樣、再怎么樣、最后在怎樣。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說話能力,還培養了孩子的邏輯順序實現了孩子語言和思維、習慣上的培養。語境是培養孩子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如何在語境中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是語文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你首先要有培養孩子說完整話的意識,只有你首先重視這個話語表達,才能夠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設計教學環節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語境中的教學,需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鉆研,尋找最好的方法。
【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小書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第五單元教學反思04-15
第五單元教學計劃01-06
第五單元作文05-27
英語單元教學反思04-20
《圓》單元教學反思04-15
整理書包教學反思04-09
八年級上冊英語單元教學反思04-20
一年級《加與減》單元教學反思04-17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