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1
根據新課程標準,這節課主要內容(1.地面高度的兩種計算方法;2.等高線的數值大小和疏密;3.識別五種基本地形圖;4分層設色地形圖,地面剖面圖),我安排了兩個課時,在第一課時我重點完成前面2個知識點。在具體的課堂實施過程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通過課件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但由于制作的疏忽,課件制得很不理想,有的問題的答案,并不是按順序出現,有的是一起出現的。
其次通過新穎的形式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但是我覺得并沒有調動所有的學生,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參與進來。
最后:通過板書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限于黑板的面積,所以板書很簡單,至于學生能不能理解我把握不大,畢竟初一學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
此外,我還準備通過一些輔助教學手段如:模型、硬幣的教具演示等,但可能我忽略了一角和五角的硬幣大小差不多,學生在繪畫時,可能出現等高線重合的問題。
在具體的講授過程中,我覺得有這樣幾點值得改進:1.對學生引導不夠,特別是當學生不會回答時,我沒有引導到位,充分啟發,使學生回答出來。2課堂結束語沒有總結好。可能由于時間把握得不夠精確,總結的時候,馬上下課,所以匆匆總結了一下。
盡管如此我覺得有幾點做得比較成功:1.整堂課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形式比較新穎。
2.我采用少兒用地“握拳記憶法”幫學生理解記憶山體不同部位的`地形圖形象直觀,學生也感興趣,同時學生自己動手比劃,在形象理解的基礎上加深印象。
通過這節課的講述讓我充分明白教師的職責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導學生學,不能滿足于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愿學。教師應努力使學生由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接受,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愿學使學生學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2
回到學校之后上的第一節課是高二年級的復習課:地圖部分的《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和地形剖面圖》。結果是內容上不完,但假如不看教學任務,單看教學過程和效果,我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效果不錯,有幾個地方還是值得肯定的。
一是上課的路非常清晰:這節課的要講的.內容有兩個: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和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及應用。兩部分的知識點的聯系也非常緊密。
二是結合學案,進行對點練習,基本上每講一個知識點都有相應的練習,有些題還是原創的題。
三是師生互動非常成功。每道題都有學生思維和動手的空間,之后老師都作點評或糾正。學生掌握還算不錯。
四是課堂氣氛活躍,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至于內容講不完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上課前我講了一些這次到茂名跟崗活動的見聞,大概用了7分鐘左右,時間占了不少。
二是在講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方面的例子花的時間稍多,有些地方可以由學生看書解決而我沒有這樣做。
三是學生做練習題的時間較多,如第一題叫學生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畫出水庫蓄水后水淹沒的范圍,學生不會做(要兩個學生),第二題叫學生判斷港口的選址應在哪,學生也判斷不出來。第三題是引水渠的合理選擇學生也看不懂,弄得每道題都得花幾分鐘的時間,一節課的時間就不夠了。
這節課給我的收獲有兩個,每一是,我們的學生的基礎還是比較差的,今后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第二是,課堂上老師講課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些問題其實可以留給學生課后思考,讓他們跳起來把蘋果摘到。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等高線地形圖知識作為等值線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等高線學習為學習其他等值線鋪路,一定要打好堅實的基礎。
本節的學習只作基本知識的介紹,內容的深化還需在今后的學習中強化。
本節課,學生積極性較高,尤其是三班的學生。等高線中的鞍部、陡坡、緩坡、山谷、山脊地形了解后,課堂中來了段檢測是否掌握的環節。準備的'一個Flash,只要學生答對就會發出鼓勵的掌聲。對于這個連班級成績比較差的同學也能答對?梢娨恍┤の缎缘沫h節對于吸引學生上課注意力有很大的作用。但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也容易使學生在偌大的教室里開小差。如何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也是值得我思考的。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注意到,采用學案到學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個學生都在思考琢磨,真正的投入到學習當中,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為 主體的教學理念。 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在難點知識上,學生掌握的不好,原因就是基礎知識不扎實,在以后的教學當中,我需要去注意。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4
以海拔為基礎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具有一定專業水準。對于初次接觸地理專業性知識的初中生來說,是很難準確把握的。從一些彎彎曲曲的線中能看出哪里是陡坡,哪里是緩坡,哪里是山脊、山谷.....,頗為費神;仡櫧虒W過程,我認為自己在以下兩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價值:
1、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難點。等高線繪制原理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過程比較繁瑣,采用傳統教學時間較長,短時間很難完成任務。那么通過采用Flash動畫演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縮短了教學時間而且學生能非常直觀看到,達到認知統一。另外通過等高線圖與地形景觀圖對應呈現方式的展示,不斷沖擊學生視覺,使學生對該知識點印象深刻。
2、學練結合,符合農村學生思維過程。農村學生應變能力相對較弱,對于已學知識不能靈活應用。采用了動畫演示時間較充足。
不足之處:
1、沒有讓學生親手制作地形模型,給教學留下一點遺憾,爭取在以后的拓展課里進行。
2、有些圖片不夠清晰,學生不容易辨知,建議用一些清晰的圖片,能使學生通俗易懂。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5
我在講“等高線地形圖”時分別采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式。第一種教學方式:直接出示畫好的等高線地形圖,由教師解釋其含義并在圖上指出陡坡和緩坡的位置。第二種教學方式:先讓學生畫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線地形圖,由教師予以糾正并解釋其含義,然后在圖上指出陡坡和緩坡的位置。第三種教學方式:先讓學生畫出自己印象中的等高線地形圖,并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畫,然后讓學生對照立體圖發現陡坡和緩坡的`位置。
結果,我發現在三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反應截然不同。第一種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高。第二種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有所好轉,但學生仍很被動。第三種教學方式,學生興趣極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使整堂課都“活”了起來。
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學生在第一種教學方式中完全是被動的,課堂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一個聽眾,只需進行機械記憶,不需要其他方面能力的發揮;第二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但學生仍不是課堂的主角,只是為教師搭好了“戲臺子”;第三種教學方式既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又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堂課的主人,同時使學生不但能知其然,而且也能知其所以然,實現了過程與方法的指導。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地形圖的判讀說課稿02-23
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02-06
教學反思04-19
教學的反思01-07
教學反思06-30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04-11
識字教學教學反思11-10
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01-30
教學反思 :在反思中成長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