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狐貍和烏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鴉和狐貍》是長春版教材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十板塊中的一篇童話寓言故事,內容簡單,語言淺白易懂。講的是狐貍的花言巧語讓烏鴉上當受騙的故事,寓意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這節課,我的教學重點是識記生字、引導學生朗讀,在讀中培養語文朗讀感悟能力。因此,備課時,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在讀中識字、感悟”這一課題研究目標,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認識生字、積累好詞佳句,感悟寓意。
一、成功之處,體驗欣喜
1、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本課確定了以識字和朗讀訓練為重點的教學目標,符合教學大綱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目標明確具體,講練結合。
2、以讀促講,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根據本課教材以對話為主,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的特點,在教學狐貍第一次說話時采用比較句子的形式,通過反復朗讀,品味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傳神。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高,加強了對語言的感受力。
3、精心設計訓練。第四自然段緊扣“狐貍想了想”一句,聯系上下文想象“想”的內容,并進行說話訓練,在理解中融入了人的思維和表達的內容,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童話。
4、掃清障礙,順利讀文。在教學當中,我首先掃清學生的讀文障礙,即生字的識記。鼓勵學生用上工具書————————字典,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采用字卡的方式進行強化,利用開火車的方法讓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掌握生字。最后在學文當中逐一解決生詞和生字的識記難題,為下一步順利讀文和理解文章打下基礎。
二、遺憾之處,改進措施。
1、在上課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語不夠多,而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夠靈活的現象。另外,對于低年級的教學我的表情過于嚴肅,親和力不夠。
2、我不敢放開些,壓制了學生的一些質疑,讓學生感覺老師的話就是命令,不得違背。沒有體現出“學生自主探究”。在今后教學設計時,我要多準備些學生獨立思考、自讀自悟、質疑解疑的時間,多根據學生的需求及實際設定教學環節,這樣學生樂學,教師輕松。
3、讀文過程當中初讀課文部分用時過長,重點問題沒有“叼”出來,讓整堂課顯得凌亂,東一下西一下,沒有抓手。另外,在個別環節上糾纏不清,影響了其它環節的進行。
4、沒有進行及時的板書展示。
雖然,本節課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課,但是在教學當中我真正明白了“一課一得”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做到目標集中、任務單一、要求明確、訓練要落實、效果要突出才算得上是一堂好課。學生的能力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在今后的教學當中,我將牢記“文章由學生讀,問題由學生議,效果由學生評,結論師生共同下”,讓自主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真正體現。
語文課要想上好,教師必須結合自身特點,打造屬于自己的教學特色,設計基本教學模式,在不斷的學習中繼續探索、研究、提高。
【《狐貍和烏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狐貍和烏鴉》教學反思04-15
《烏鴉和狐貍》教學反思04-06
《烏鴉和狐貍》語文教學反思03-08
狐貍和烏鴉02-17
烏鴉和狐貍作文03-03
狐貍和烏鴉作文02-27
《狐貍和烏鴉》說課稿12-21
狐貍和烏鴉說課稿01-15
狐貍和烏鴉后傳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