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寨溝》是蘇教版小語第七冊中的一篇課文,介紹了九寨溝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色。課文語言優美,感情充沛。怎樣教好這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呢?我作了以下的探索。
一、利用投影片激發興趣
位于四川省北部的九寨溝很美,但離我們這里遙遠,學生對其知之甚少。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老師的一段導語:“同學們,九寨溝景色美不勝收,九寨溝的動物妙趣橫生。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坐上火車去那里游覽。(稍停,我打出幾張九寨溝美麗風光的投影片)九寨溝車站到了!請同學們盡情飽覽吧!”同學們睜開眼睛,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不禁發出了驚嘆——“啊!九寨溝真美,真奇特!”學生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了起來,產生了求知欲望。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出示了高低錯落的瀑布投影片,讓學生在投影片上標出難理解的詞——“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等。然后,通過錄像畫面品味意思,最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領會語言美,感悟意境美,培養語感。
二、借助錄像指導背誦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借助課文錄像指導學生背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課文第三自然段“五彩池”寫得很美,為了讓學生通過背誦積累下來,我放了一段錄像,讓學生一邊看,一邊對照課文小聲跟讀。為了讓學生活記背,我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這段錄像沒有解說詞,你愿不愿意給它配上解說詞呢?”學生躍躍欲試。由于錄像的畫面與課文描寫的順序一致,學生背起來思路清晰,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背誦的興趣,降低了背誦的難度,使背誦成了具有欣賞性質的“美讀”。
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在全文學完后,我安排了一個賞讀品味的環節。我將《九寨溝》的錄像從頭至尾放了一遍。在優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聲中,出現了高聳入云的雪峰、色彩斑瀾的大小湖泊、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錯落的平湖瀑布。畫面一轉,一只體態粗壯的金絲猴正吊在一棵大樹上,不知什么時候,忽的竄出一群羚羊,一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正貪吃呢!在播放的同時,請一個朗讀好的同學將課文配合著錄像朗讀一遍。學生用眼看、用耳聽、用心品,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語言文字在他們的腦海中跳躍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利用多媒體教《九寨溝》】相關文章:
被利用的說說05-13
被別人利用的經典說說12-09
被朋友利用的說說01-05
被朋友利用的經典說說02-28
時間的利用作文02-21
合理利用資源作文12-16
物理說課稿《聲利用》01-06
多媒體教室標語08-17
多媒體教學反思03-15
廢物利用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