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網絡課《時間像小馬車》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本課是一節音樂的綜合課,教學內容是有關"時間的歌",我沒有把教學重點放在單一的歌曲學習上,而是結合時間--"流動、運轉、輪回、消逝"這一生活常識,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及學習空間。由于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所以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營造寬松自由、平等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熱情表現,通過師生、學生的相互交流,感受優美的音樂旋律,享受快樂的幸福生活,從而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為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我在課堂上創設了與知識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生活實際自由地表現作品的寓意,使學生在演唱、聽賞和律動中,感受音樂旋律的優美及音樂表現的多樣,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達到知識與技能、情感與交流的完美統一。
1.以興趣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一點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尤其如此。由于他們獨特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只有開展豐富多的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模仿馬車的聲音等等環節,不僅能時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而且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情趣。
2.融合多種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探究。新課程要求教學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教師應該是課程的策劃者、設計者和開發者,所以我盡可能地創設教學情境,融合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學有所樂,學有所得”。本課的設計中,我運用啟發、引導、鼓勵等方法讓學生用多種藝術形式(表演、唱歌、演奏樂器等)參與教學活動的始終,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各種教學活動,而且還能使學生在學歌以后,主動探究對歌曲內容更深層次上的理解。
利用網絡環境的感受、新穎特點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網絡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多媒體化形象逼真、生動新穎,為學生創設了多樣化的學習情景,提供了強烈的外部刺激,使學生時刻處于一種強烈的感受中。記得在演唱《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時,為了讓學生更形象、更深刻地去體驗歌曲中的力度變化,就利用網絡為學生設計了馬車駛近走遠的力度變化(漸強、漸弱),要求學生用動作或圖形來表示自身感受。有的同學聽完后用漸漸蹲下又漸漸起來表示漸弱、漸強的變化;有的同學用吹氣球時氣球大小變化的動作來表示這種感受,更多的同學則用五花八門的圖形在計算機上表示自身感受。正是由于網絡環境的新穎和感受,使得學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又迅速轉化為一種求知欲望,轉化成一種進入創造學習的主動。同時,在一幅幅富有個的畫面、符號當中,學生無意識地進行了藝術創作,開發了學生的藝術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利用網絡進行創造學習,能夠積極有效地開發學生的藝術創新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