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時間練習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在本節(jié)課前,學生已學習了看鐘面上的時刻、已會用漢字形式和數字形式來表示某一時刻、用學具鐘撥出某一時刻的方法,也初步知道1時=60分這個關系,但對這些知識未掌握熟練,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鞏固。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有趣、好玩的課堂中進一步鞏固以上知識。比如:“第一關”我設計了一些基礎的練習,讓學生回憶鐘面上有什么東西?讓學生知道怎樣分辨時針和分針,鐘面上一共有( )個大格,每個大格里面有( )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 )個小格;1時=60分這個關系。 “第二關”我設計了一些鞏固看鐘面上的時刻用兩種方法來表示的練習。“第三關”我設計了一些較有難度的練習,讓學生知道某一時刻過幾分后是幾時幾分。“第四關”我設計了讓學生分辨鐘面上的時刻是否正確的練習,再次對看鐘面上時刻的方法進行鞏固。最后,我還為學生增添了一些在生活中對于時間的相關知識。
在第一次上課時,由于內容較多,在內容上也沒有很清楚的分層。導致上課的時間不夠,在下課時還剩兩部分沒有完成。在經過科組老師的指導和分析后,我對上課的內容進行了刪減和調整。比如:在 “第一關”中,看鐘面上的時刻用兩種方法表示這道題中,我把其中兩個相仿鐘面的時刻刪除了。在“第二關”學生撥鐘面上的時刻這道題中的也把兩個時刻刪除了,剩下有難度且有代表性的時刻。希望能節(jié)省一些時間。
在第二次上課時,由于對原來的內容作了調整,在上課時間的控制上有了明顯的效果。但在課后老師的評課中反映,上課時的過渡語還不夠自然和流暢。如果增加一些學生有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會更能吸引學生。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對過渡語進行了修改,希望在下次上課時能更自然地把這節(jié)課的內容串聯在一起。
后面幾次上課,由于經過老師幫忙反復修改過也設計了“喜洋洋去拯救小羊”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本節(jié)課能順利地完成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大大提高。上課時間的控制也把握得比較好。
【《認識時間練習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0-26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04-08
英語練習課的教學反思04-15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 15篇03-19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5篇)04-09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5篇04-08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5篇04-08
練習7教學反思04-20
《練習5》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