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擬人化的卡通》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擬人化的卡通》教學反思1
《擬人化的卡通》是小學美術人美版教材第十二冊第十三課的教學內容,屬于“造型與表現”領域內容。通過授課小有心得現總結如下:
根據我區“導、學、練”教學模式的探究與應用,我從導入手,首先是學習目標的確立,我們的學習目標不等同于老師上課的教學目標,既要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又要把握學習重點,本節課學生要通過欣賞、設計等學習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及創造能力。通過夸張、變形、擬人等創造手法創作出擬人化的卡通形象作品。重在方法的學習,難在卡通形象的設計與塑造。
一、學情分析及學法引導: 學生情況分析: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卡通、漫畫、動畫片是非常熟悉的事物,但他們對這些事物的制作過程卻有著神秘的感覺,事實上,孩子們平時也特別喜歡畫一些動畫片里的卡通形象,但大都是臨摹,創新的很少,我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點,并結合平時生活中所見到的卡通形象來進行教學。引導孩子們了解擬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設計過程,從而培養孩子們熱愛生活,樂觀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熱愛美,創造美,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 學法運用:欣賞觀察法,演示法及師生互動等方法。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是說只學習不思考,是不會有收獲的。孟子也說過:“君子深造以道,其自得之”,強調的是知識內化的重要性,沒有思考的課堂,是機械的、死板的、毫無創造性的,根本培養不出創造性人才。
二、教學過程分析及反思:
(一)、導入部分:
聯系語文課上學過的擬人化修辭手法,我首先設計了兩個問題:問孩子們誰能用擬人的修辭法造一個句子呢?說一說什么叫做擬人化的修辭手法?接著拋出“同學們,我們可不可以用擬人化的手法畫一樣東西呢?”讓孩子們用語文課中已知知識“擬人修辭法”很快的理解本課的知識點,我感覺這部分設計的比較成功。這里邊欣賞各類卡通形象,邊把擬人化的卡通制作方法潤物細無聲的點撥出來。學生通過欣賞,思考并總結“設計一個擬人化的卡通有哪些方法?”為了進一步了解設計一個擬人化的卡通的方法:用剛才的方法來觀察教材中一只狗是如何變為一位狗先生的?(學生回答的'過程又是個思考總結的過程)
(二)學習部分:
首先我演示企鵝變成QQ卡通形象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了解了擬人化的卡通與我們生活的緊密聯系。這部分設計感覺也比較好。
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沒有質疑問難的習慣和能力,就不能主動思維,更不會有創造的過程。我在演示完后設計了一個問題:你對設計擬人化的卡通有什么問題嗎?當時學生并沒有提出問題,后來我為了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提出了問題,請問: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擬人化嗎?風?) 這個問題學生會在腦海里產生不同的想法,并且我點了一名學生到前面互動,就是我畫一些物體,然后讓學生到前面來進行擬人化改變,這個方法在當天下午我在二班試過,挺好的。
(三)練習部分:
我讓學生對設計內容進行選擇,使學生根據自己的造型能力和興趣有選擇不同類型的內容進行創作,體現了四有的“作有所為”。并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討論,每個小組設計的卡通形象最好能編成一個小故事,選了一兩個小組匯報,然后就開始創作。(事實上此處費的
時間較多,學生不能很快決定下來以什么為原型,影響了學生實踐練習的時間)
要給學生有充足的練習時間這對于美術課來說是整個課堂的主題,學生創作部分生的各種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我還在學生創作時播放了一些經典動畫片的音樂做背景,后來感覺音樂有點多,學生跟著唱,選擇一兩個適合的音樂會更好,學生倒是很快樂。
(四)課堂評價部分
這部分是這節課我不滿意的部分,學生作品沒有全部展示出來,如果讓小組長收上來會好一些。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覺得要想更切實的落實“四有”的課堂教學,要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要備好課,一節課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比如美術課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經常是學生正畫到興頭上,鈴聲就響了,有的老師卻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通過研究,我發現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備好課,教學設計中考慮好如何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引導學生把問題提到點子上,如何使學生有效的實踐練習,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使學生學有所得。有限的課堂時間,也許會因為一個疏忽使教學效率大大折扣。
2、課堂上注重習慣養成的培養,我覺得對于小學生來說會不會一個知識并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事實上,一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就不用愁他學習不好。
3、鼓勵,認可指導性的評價,只有鼓勵和對學生閃光點及個性的認可才能是學生愿意接受我們的教,學生是沒有方向的,需要我們來正確有效的指引。
4、及時反思不斷提高與完善,經常與其他老師交流研究,相信大家都會深有感觸,收獲和大,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只有做到這些,我們才能大膽放手,給學生創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們才能積極參與、主動思考、互動探究、大膽質疑,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練習,真正實現了主動學習、高效學習。
《擬人化的卡通》教學反思2
《擬人化的卡通》是六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節“造型.表現”課,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面進行考慮:
一、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卡通形象的外部形態,讓他們感受卡通形象的結構特點,使他們對卡通形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創作過程中針對其五官、身體、形態等特點通過夸張、擬人化的手法,創作出富有情趣及創造性的卡通作品,體驗卡通形象的設計過程,提高繪畫能力。
二、通過課件欣賞優秀的卡通作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學習觀察方法,提高對卡通作品的理解及審美能力。
三、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充分感受擬人化的卡通作品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意義,提高創作的興趣。
教學中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他們通過書籍、DVD、電腦以及游戲卡片等多種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卡通圖片,并通過討論、分析表達出對這些作品的感受。我通過示范給學生直觀的顯示動物擬人化的變化過程:真實照片——寫實繪畫表現——概括表現——夸張、擬人卡通形象,同時指導學生多運用多向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聯想等思維方式開展創作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創新,設計出美觀、個性化的卡通作品。很多同學將自己的書包、水壺、筆記本、鋼筆等學習或生活用品創作出來非常有趣的卡卡通形象。
當然,學生在學習中也出現來一些問題:
1、學生設計的卡通形象單調,設計思路有局限。
2、學生創作中,擬人化的卡通形象不夠巧妙顯得比較呆板。
【《擬人化的卡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卡通畫教學反思04-17
寫卡通的作文600字08-13
秋分卡通文案(精選130句)10-04
卡通形象作品征集活動方案03-31
2022秋分卡通文案(精選80句)10-03
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02-06
教學的反思01-07
教學反思04-19
卡通人物的作文3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