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近日在網上流傳很廣的視頻:在廣州地鐵上,一位老人與一名20多歲的年輕小伙,因為上車時小伙插隊爭搶座位而發生口角。上車之后盡管位置空余,但兩人之前的爭執還是升級,最終大打出手,一分鐘內血濺車廂。這令人深省的血案,是因為年輕人沒有認識到文明素養的重要性,沒有把文明禮儀變成自己的習慣。文明是習慣,是積累,文明需要社會共同努力去經營。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質,引導必然是關鍵。
孔子說過“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若要防微杜漸,我們要從當下就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不是單憑一點酵母,就發起來了嗎?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雖然我們不是太陽,不能將整個社會照耀,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只螢火蟲,用微光將自身點亮。我們可以努力加強自身的文明修養
相信有同學去過歐洲,日本或者新加坡,就很有體會。大的不說,只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也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一個美國老太太在左右并沒有車輛的情況下,安安靜靜等紅燈,老太太說:“也許,我們身后那棟房子里,會有一個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見我們走過去,以后照我們的樣子橫穿馬路,也許就會出事!边@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我相信他們高尚的思想,離不開他們從小對文明的認知,而現在,文明已經不是一種硬生生的規定,而是自然而然的習慣。
然而,我們似乎還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在我們的校園里,有些同學集會時在下面小聲說話,食品垃圾隨手亂扔,在食堂用餐后不收拾用過的餐具,自習課隨意討論問題、課間亂吼亂叫,時不時還會脫口而出幾句刺耳的粗話。盡管學校作出了規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總有人放縱自己,或稍有好轉,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態。
我們作為師大附中“以天下為己任”的學生,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和主人,我們是優秀的,也正因為優秀,所以我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不僅要贏在學業上,而且要贏在文明程度上。從今天開始,我建議每個人要對自己和同學暗暗進行“三比三反對”,一比外貌,誰更端莊、清爽,反對染發、燙發;二比語言,“請、你好、謝謝”這些禮貌用語,誰用得更多,反對臟話;三比行為,誰更有修養、守紀律,反對舉止粗俗。在“三比”之中,讓文明成為我們的習慣,讓文明在校園蔚然成風。
【文明成為習慣國旗下的講話】相關文章:
讓優秀成為習慣作文02-18
國旗下講話之習慣篇03-31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作文02-19
讓讀書成為習慣演講稿03-13
國旗下的講話:提高個人素養,做文明學生10-16
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講話稿02-12
讓誠信成為一種習慣演講稿11-15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演講稿12-31
成為作家作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