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恩教育活動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1
為深入全面貫徹《太倉市“小手拉大手”孝親敬老教育活動通知》精神,進一步增強師德建設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學生“感恩父母,孝親敬老”,培養學生知恩感恩報恩的意識和能力,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教育實際,現就在全校開展“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教育活動,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意義
“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教育活動是師德建設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好“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強師生“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意識,培養師生“感恩父母,孝親敬老”的能力;有利于創建和諧校園和諧家庭,培養師生高尚品德,促進小學健康成長。
1.知恩:讓學生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培養教導之恩和親人同學好友的幫助之恩。
2.感恩:讓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父母老師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報恩:讓學生學會報恩,增強培養師生報答父母老師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二.活動內容與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10月6日-10月7日)
1.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進行活動動員,部署全校開展“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教育活動的.有關事宜。
2.下發《“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活動的倡議書》 進行“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教育活動宣傳發動,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為“感恩父母,孝親敬老”教育活動奠定良好的輿論基礎。
(二)活動實施階段(2010年10月6日-10月30日)
1.班主任召開班會,組織學生了解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和老人節的由來及有關知識。(10月6日第八課班主任主持)
2.班級召開“我的爸爸(媽媽)最愛我”主題班會和“算算親情帳,感受父母恩”主題班會。(10月13日第八課班主任主持,全校學生參與,活動后將班會活動方案及活動照片于10月15日前上交德育辦)
3.開展《爸爸(媽媽)勤勞的一天》和《我的爸爸(媽媽)最愛我》《我與老師》征文比賽。(高一 高二學生參加,每班級于10月14日前上交5篇班內評選好較好的文章,參加學校評選)
4.布置孝敬作業:一是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二是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三是在父母生日父親節母親節,主動給父母過節,祝福父母生日節日快樂;四是開展給父母捶背打洗腳水或洗腳活動;五是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六是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學習工作情況。(此項活動將在調查問卷中得以體現)
5.學校舉行“聽從父母 老師正確教導,不與父母 老師頂撞,不向父母 老師發脾氣”宣誓和簽名活動。(具體通知方案另行通知)
6.學校在師生家長中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師生“感恩父母,孝親敬老”的表現。(10月10日下發高一高二學生,10月13日班級將反饋表上交校團委)
7.舉辦“感恩父母”和“感謝師恩”演講比賽活動(10月20日第八課在實驗樓報告廳舉行,高一各班選派一名選手代表班級參賽)
8.“孝敬文化”知識競賽。(10月15日在教學樓二樓大教室舉行,高一各班級選派三名選手參賽)
(四)總結表彰階段(2010年11月)
1.總結本次活動開展情況,表彰和獎勵在活動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并形成材料上報市教育局德育科。
2.對本次活動將進行專項查評,納入特色活動中考核,并對在表彰獎勵活動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學生“感恩”系列活動,讓學生對“感恩”一詞有深刻地了解,學會感恩。
2.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及動手實踐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召開一次主題隊會
以中隊為單位,召開一次以“感恩的心”為主題的中隊會。
1. 隊會上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感恩”。
2. 學生從找到的資料中說說感恩的小故事、唱唱歌曲加深對“感恩”一詞的了解;
3.說說“你想對誰感恩,想怎么做”,來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
學會在生活中感恩。
二、出一期班級專刊
組織中隊隊員查找“感恩”的資料,由班級宣傳委員帶領部分隊員完成專刊。
三、學唱一首感恩的歌
1.組織隊員欣賞歌曲《感恩的心》,了解歌曲創作背景。
2.啟發隊員深情地學唱歌曲。
四、做一張感恩卡
1.組織隊員回憶,在成長的道路上,誰對自己的幫助最大,有什么心里話想說。
2.用各種材料制作一張卡片,寫上心里話并送給感恩的.對象。
五、對你感激的人說一句感謝的話
1.讓隊員對身邊的同學感恩,雙方互談感受。
2.了解到聽到感謝的話心里的奇妙感受,再想想還要感謝誰,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把感恩之情用語言表達出來。
六、讀一本感恩的書,堅持每月寫一篇讀書筆記,組織征文活動。
1.組織隊員交流看了哪些感恩的書或故事,推薦一兩本好書。
2.利用隊會課時間共享感恩的好書,并交流感受。
3.每月完成一篇讀“感恩”故事的讀書筆記,并及時給予肯定,隊員間互相交流、學習。
4.在全校開展感恩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優勝的征文推薦參加全市的征文比賽。
七、講一個感恩的故事,組織一詞豐富多彩的故事演講比賽
1.將在讀“感恩的書“這一活動中讀到的好故事進行準備,參加決賽。
2.進入決賽的同學比賽,由輔導員老師和隊員共同打分,評出前三名,并授獎。
八、給老師或家長寫一封感謝的信
1.了解書信這一形式,學習書信的書寫格式。
2.把對老師或家長的感謝寫進信里,并把信寄出。
九、參加一次感恩的活動
1由隊長提出倡議,號召全體隊員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參加一次感恩的活動。
2.全體隊員行動起來。
十、做一件感恩的事
1.隊員用故事講述感恩不是只存在于開展的活動中,而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感恩。
2.隊員們各自做一件感恩的事。
3.匯報、交流、輔導員評價。
十一、出一期感恩的小報
1.總結這一階段活動的收獲,談談通過活動后對“感恩”的認識。
2.整理感恩的資料,結合感恩新體會,出一期感恩的小報。
3.中隊內展出小報,評比,評價,頒獎。
十二、對學生、家庭進行一次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1.對學生:主要調查開展感恩活動的收獲。
2.對家長:主要調查開展感恩活動后學生在各方面的變化,以及是否學會在生活中感恩。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3
感恩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它是不可磨滅的良知,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性,是深藏于我們內心的優秀品質。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樣事物都依賴其他事物而存在: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還是朋友的關愛,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我們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中!感恩,是一個人的內心獨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銘心之謝??所以感恩應該年年、月月、時時、刻刻。
本次感恩教育活動,計劃如下:
一、活動分三個層次進行,首先是知恩、感恩,使學生明白時時刻刻都在享受父母、師長、朋友、學校和社會的恩惠,要心存感恩;其次是讓學生產生一種回報恩情的沖動,懂得對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不斷增強學生的報恩意識和報恩能力;最后是學會給予愛、播種愛,讓學生學會施恩,盡自己所能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讓別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快樂。
二、感恩活動的開展
(一)學會四個感恩
1 、感激父母之恩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起點,但是許多孩子對父母冷淡,很少溝通,為此我們開展了《致謝感恩》活動。
(1)讓學生學習有關的詩歌,比如反映母愛的`《我看見了媽媽的愛》、《游子吟》;有反映孩子對母親的愛《小烏鴉愛媽媽》,一首首生動的詩歌讓學生感受到:媽媽關心愛護我們,我們應該聽媽媽的話,做個好孩子。
(2)開展“爸爸、媽媽,我向對您說”活動。
(3)布置愛心家庭作業,利用休息時間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4)給父母過節:適逢母親節、父親節,給父母過節,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為父母送上一個溫馨的祝福,讓父母享受一份感動。
2、感激師長之恩
老師每天辛苦地教學生,學生一點點小進步,一句問候,都能讓我們感動不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關心學生的生活,教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學生們慢慢地從心底里接受老師,每天到校,學生就會沖出教室,恭恭敬敬地鞠躬,向我問好,在學校里無論走到哪里,遇到哪個學生,都能收到笑臉和問候。感恩,使老師感受到了心靈的慰藉。
(1)幫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道一聲“老師辛苦了”。
(2)向老師說說學習中最感動的一件事。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4
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遵循學校德育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原則,通過讓學生關注、反省自己的現實生活,培養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會的情感,進而培養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不斷進取、奉獻的精神。
活動內容:
1.以“家庭教育投入調查”為起點,讓學生充分了解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社會所付出的代價,從而喚起學生對學習、對前途、對人生的理性思考。
2.以情感調動為切入點,開展培養感激父母的親情、感激社會的'胸懷、感激人生的激情等方面的教育活動。
3.以培養學習責任感為落腳點,讓感恩之情落實在學生努力學習、報答父母、報效社會的具體行動上。
實施步驟:
一、動員準備階段
1.健全機構:
成立以學校領導和班主任階梯式的“感恩工程”領導小組,保證活動的順利實施。
組 長:陳銘超
副組長:高展
組員:各班班主任
2.宣傳發動:
教導處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小蜻蜓紅領巾廣播、櫥窗等陣地,全方位進行感恩宣傳教育,并于9月5日舉行啟動儀式。
3.制定計劃:
制定呂槐小學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二、實施教育階段
“感恩工程”的主體口號是:感恩無價 愛心永恒。在家庭盡孝心,在學校獻關心,在社會獻愛心,爭當“校園感恩孝行小明星”。
1.向全校學生發出“感恩無價 愛心永恒”的活動倡議,開展“四個一”、“五個心”活動。
“四個一”:每星期讀一個或者一部有關孝心事跡的故事或影視片;每星期爭取做一件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同學、老師或家人的好事;每星期為父母洗一次碗筷;每星期為家人削一次水果。
“五個心”: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勤學習,苦鉆研,讓父母開心;遇難事,勤商量,善溝通,讓父母稱心。
2.舉行“算算親情帳”活動。
三至五年級每位同學與父母一起算算從出生到現在,在生活、學習及其他方面的費用,體會父母在養育自己的過程中付出的心血。
3.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發動全體學生圍繞“在母親節最想對媽媽說的一句話”或“在父親節最想對爸爸說的一句話”這個中心,寫上一句溫馨的話語祝福。
4.開展征文活動。
組織全校同學誦讀感恩文章或古詩,由班主任推薦并教會學生五篇文章,主題是《感恩――寫給父母的家書》,參考題目:《寫給父母的話》、《父母的手》、《還給父母一個吻》等。
要求:三至五年級每班上交5篇優秀習作。
5.開展以“學會感恩”為主題的活動。
以四年級為重點,落實兩個班級召開聯合中隊主題隊會,要求凸現主題,內容豐富,特色鮮明。
6.評比“校園感恩孝行小明星”。
三、總結展示階段
1.各班上交感恩教育活動總結。
2.學校“感恩工程”領導小組依據各班的總結,寫出一份教育活動總結。
3.各班對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5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感知生活在好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之中,具有感恩意識,培養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識的人,李洼中學特制定以下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一、目的意義:
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感恩意識的人,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付出,社會的關愛與扶持,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關愛,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
二、指導思想:
(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強調實踐育人,注重養成教育、體驗教育。
(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強調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要與各項管理有機融合。
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的“四項主要任務”是: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感恩意識。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組織領導:各班級在學校領導下,為切實抓好該項工作,成立班級“感恩”活動實施小組:校長、教導主任全面負責 “感恩”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安排、檢查、督促。各班主任:負責本班“感恩”活動的落實。各任課教師:結合學科特點,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四、具體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認識到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的重要意義,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加強領導、組織、檢查與督促,創造性地開展一系列宣傳教
育活動。
2、以活動為載體進行宣傳教育:各班主任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各班充分利用班會等,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檢查評比。充分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對表現積極、突出的學生要及時表彰,樹立班級學習的`榜樣。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通過觀看愛國影片,讀優秀圖書,唱優秀歌曲,講道德故事,評“感恩之星”的系列教育活動,為凈化學生的心靈提供有效載體。
3、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宣傳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各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內容,創造性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把知識與技能、態度與情感緊密結合。
4、家校結合,齊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必須堅持家校結合,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學校做好該項工作。
五、活動方案:
(一)、四個“感謝”活動:感謝祖國培養我,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教育我,感謝他人幫助我。
1、感謝祖國培養我:愛國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礎,愛國是當代民眾的精神需求,愛國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旗幟,愛國是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
(1)收集“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國的自然風貌,人文景觀、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軍事強大、文化繁榮等有關文字、圖片資料。
(2) 以“感謝祖國”為題,開展征文活動。每班投稿兩篇以上,在校廣播站廣播。
2、感謝父母養育我:如果感恩之心能從小養成,長大后就一定會知恩圖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而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將來又怎么可能去愛事業、愛國家、愛別人?
(1)、各班級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的班會。算算親情賬:算一算自己進入龍源后,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并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獲作出自我評價。將自己的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2)、布置愛心家庭作業。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時間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3)、開展“孝心”活動《我為媽媽洗一次腳》
(4)、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主題一封家書活動,要求每一位在校學生以此為題,給父母寫一封家信,
3、感謝老師教育我: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老師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領路人。
(1)、各級部班級組織《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感謝您,老師》演講
(2)、征集感謝老師的格言。
(3)、開展《我愛我師》征文活動,每班投稿兩篇以上,在校廣播站廣播。
4、感謝同學幫助我:同學是學子們心中最純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處,心有感謝,也許從沒表達。通過活動,使同學們學會感謝同學,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感謝之情。
(1)、開展“我為同學做一件好事”活動。
(2)、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
(3)、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1—3個同學,然后把他們對自己的幫助恩情通過一封信、電話等通訊工具表達自己的感恩心情。
(二)活動評比
1、各班級出一期感恩專題黑板報、手抄報。
要求:
a. 主題圍繞“感恩教育”
b. 檢查時間:12月30日 (暫定)
2、七、八年級各班級學生每人出一份法制、感恩教育手抄報
題目圍繞“感恩教育”,內容包括“法制教育”、“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同學”等方面。
3、各班級廣播稿可圍繞“感恩教育”主題。
4、各班級評出“感恩之星”。
新華辦李洼中學校長室、團隊室
20xx-9-4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6
一、目的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激發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鞏留、愛學校的熱情。
二、實施方法與組織措施
1、層層動員,廣泛宣傳
班主任及時召開各班級感恩教育主題班會,對班級如何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2、營造一個“氛圍”。
(1)學校將向全體師生發出“感恩從心開始,讓愛溫暖人間”的倡議書;
(2)宣傳部要利用宣傳櫥窗、德育處利用櫥窗和廣播站進行宣傳報道;
(3)制作一期有關感恩教育專題內容的宣傳欄;
(4)各班級創辦一期有關感恩教育內容的專題黑板報;
通過上述活動,積極營造感恩教育的輿論氛圍,推動活動的有效開展。
3、深入教育 積極引導
為教育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報答社會、感恩社會、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激發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鞏留、愛學校的熱情。
(1)學生課堂教育。德育處實施感恩教育計劃,從理論的角度講清感恩的內涵、意義和感恩的方式方法,使同學們懂得為什么感恩和如何感恩,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學期,德育處要開設以感恩為主題的公共選修課,并計入學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感恩主題教育中的主導和主渠道作用,廣大教師要結合各自特點,有機滲透感恩教育,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
(2)社會教育。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合力作用,把感恩教育向家庭、社會延伸。一是請校外有關領導和人士來校講課;二是請有關學生家長來校作報告;三是在條件具備時,邀請“感動中國”中的典型人物來校作報告;四是舉辦有關感恩內容的座談會。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把感恩教育落到實處
1、開展一次征文活動。開展征文活動,廣大師生可以結合自己對感恩具體內容的理解,緊密圍繞身邊事,暢談如何感恩。德育處將組織優秀征文評選展示,并對優勝者將給予一定的獎勵。
2、舉辦演講比賽。德育處將組織一次以“感恩父母、奮力成材”為主題內容的學生演講活動,活動自下而上的展開,學生處將組織總決賽,并對優勝者實施獎勵;德育處將組織一次教師感恩教育演講比賽。
3、舉辦一次歌詠比賽。要求廣大師生在本學期內要學唱《感恩的心》、《母親》、《父親》、《和諧中國》、《說句心里話》、《常回家看看》等“感恩教育”歌曲,德育處將組織進行感恩歌曲大合唱比賽活動。
4、觀看具有感恩內容的影片。開學初,將陸續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感恩內容的教育影片,要求學生寫觀后感。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7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幫助廣大學生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和社會的關愛之情,增強他們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廣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經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感恩教育校園行”活動,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義:
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感恩意識的人,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付出,社會的關愛與扶持,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關愛,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感恩活動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和知行相統一、教育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并付之于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心他人、服務社會、忠于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強調實踐育人,注重養成教育、體驗教育。
(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強調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要與各項管理有機融合。
需要完成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的“四項主要任務”是: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感恩意識。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組織領導:
各專業班級在學校德育組的領導下,為切實抓好該項工作,成立“感恩教育”活動實施領導小組:我校高校長、許校長任總指揮,全面監督和協調我校“感恩教育校園行”的活動;政教處王主任,全面負責各項“感恩”活動實施的領導、組織、安排、檢查、督促。
各班主任:負責本班“感恩”活動的落實。
各任課教師:結合學科特點,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四、具體措施:
1、感恩他人實踐活動:
(1)走進社區,為居民、孤寡老人等做好事;
(2)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開展“中學生走進生活綜合實踐活動”。
(3)請在本月之內做幾件感恩他人(父母、老師、朋友、同學等)的事件,把事情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并寫份心得,在全班開展感恩事跡比賽,凸顯“感恩他人,升華自我”主題。
2、以班級活動為載體進行宣傳教育:各班主任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各班充分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檢查評比。充分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對表現積極、突出的學生要及時表彰,樹立班級學習的榜樣;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觀看愛國影片,唱優秀歌曲,講道德故事一系列教育活動,為凈化學生的`心靈提供有效載體
3、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宣傳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各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內容,創造性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把知識與技能、態度與情感緊密結合。
4、家校結合,齊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必須堅持家校結合,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學校做好該項工作。
五、活動實施方案:
“感恩”活動主要包括是: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他人。因此在全校組織學生觀看: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他人和自己的視頻,樹立起全體學生的感恩意識。然后在各班級開展以下活動:
(一)、四個“感謝”活動:感謝祖國培養我,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教育我,感謝他人幫助我。
1、感謝祖國培養我:愛國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愛國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礎,愛國是全體國民的神圣職責,愛國是當代民眾的精神需求,愛國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旗幟,愛國是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
收集“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國的自然風貌,人文景觀、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軍事強大、文化繁榮等有關文字、圖片資料。
2、感謝父母養育我:如果感恩之心能從小養成,長大后就一定會知恩圖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而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將來又怎么可能去愛事業、愛國家、愛別人?
(1)、各班級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的班會。算算親情賬:算一算自己進入龍源后,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并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獲作出自我評價。將自己的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2)、布置愛心家庭作業。利用大休時間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3)、開展“孝心”活動《我為父母捶捶背》
(4)、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主題一封家書活動,要求每一位在校學生以此為題,給父母寫一封家信,
3、感謝老師教育我: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老師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領路人。
(1)、征集感謝老師的格言。
(3)、開展《我愛我師》征文活動,
4、感謝同學幫助我:同學是學子們心中最純也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處,心有感謝,也許從沒表達。通過活動,使同學們學會感謝同學,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感謝之情。
(1)、開展“我為同學做一件好事”活動,相互感恩,相互尊重。
(2)、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 ,你感覺到了嗎?培養感恩意識。
(3)、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1—3個同學,然后把他們對自己的幫助恩情通過一封信、電話等通訊工具表達自己的感恩心情。
(二)活動評比
1、各班級出一期專題黑板報,寫出感恩心語。
要求: 主題圍繞“感恩教育”
2、各班級學生每人出一份感恩教育手抄報
題目圍繞“感恩教育”,內容包括 “感謝祖國”、“感謝父母”、“感謝同學”等方面。
3、有條件的班級可圍繞“感恩教育”主題進行朗誦或演講,把他們的感恩事跡在全校推廣,營造濃厚的“感恩教育”氛圍,帶動更多的學生來參與到“感恩教育”中來。 ”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 篇8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學會包容,贏得友誼。
活動目的.:
通過組織開展母親節感恩教育活動,弘揚孝敬父母、珍視親情的傳統美德,引導學生從理解、關心父母開始,培養感恩的心,學會關愛他人,尊敬師長,與他人和諧共處的能力;并從系列體驗活動中,培養學生對家庭、對父母、對親人有熱愛、有責任、愿奉獻的良好情感,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道德規范素質。
活動內容:
一、體驗活動:
可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多個。
1、為媽媽梳頭
2、為媽媽洗腳
3、送媽媽一句溫馨的祝福(可電話)
4、為媽媽分擔家務(洗衣、做飯等)
二、演講比賽:
以“感恩母親”為主題,講敘母親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和回報母親的赤子之心。要求感情真摯、語言流暢、神態自然。
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實施方案:
時間:
20××年5月13日
地點:
學校操場
比賽方法:
各班在本班進行初選,擇優推選3-5名選手參加學校比賽。各班在五月六日前將參賽選手名單遞交組委會。選手比賽順序由抽簽決定。
評委:
獎項設置:
比賽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
【感恩教育活動計劃】相關文章:
感恩教育活動總結03-30
感恩教育活動方案04-05
中學感恩教育活動方案05-08
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方案04-11
感恩月教育活動方案04-20
“感恩”教育月活動方案12-29
感恩父母主題教育活動方案04-23
感恩教育班會活動方案04-10
感恩教育活動方案14篇04-11
感恩教育活動方案13篇04-16